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健玮;闫楠;李祖训;白凤英;毛衡;丁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胆囊腺瘤和胆囊癌病灶直径大于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肌样增生,如果以直径≥8mm为诊断指标,起声提示腺瘤和结节型胆囊癌的敏感性为87.7%,特异性为81.5%.胆囊腺瘤和胆囊癌病灶内部血漉较丰富,如果以PSV≥0.2m/s、RI≥0.65为诊断指标,超声提示腺瘤和胆囊癌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86.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病灶的大小结合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姣;陈联娜;何兴华;马果丰;刘学彬;袁莉;郑庆玲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的超声特征、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对86例经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并与静脉造影及25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DFI诊断正确者84例(97.7%),有2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显示为阴性,CDFI误诊率2.3%.结论 CDFI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在动态观察多血管多部位血栓以及治疗效果随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作者:王秋元;黄禾江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对下肢深静脉内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18例33条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CDFI检查,观察有无血栓形成及血流改变.结果共检出病肢32条,超声准确率为96.97%,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股静脉段患病高于其它静脉段,左下肢患病高于右下肢,左:右=2.2:1.结论 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此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其能量图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测

    作者:李培玉;张乃广;张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超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l)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E)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本文就1998年5月至2002年11月应用多功能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CDFI评估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结局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滟;佘铜生;陈珉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用于预测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孕晚期脐带绕颈胎儿临床资料,根据宫内缺氧情况分为缺氧组(n=43)与非缺氧组(n=67).比较两组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肾动脉(RA)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比(S/D)]差异,分析各动脉S/D比值与脐带绕颈匝数、胎心监护正常率、羊水污染分度、剖宫产率、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相关性.结果 缺氧组UA、MCA及RA在CDFI下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明显高于非缺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动脉S/D比值与脐带绕颈匝数、羊水污染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胎心监护正常率、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与剖宫产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胎儿各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和围产结局密切相关,CDFI对于评估胎儿宫内缺氧及围产结局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晚期妊娠胎儿脐带绕颈

    作者:黄禾江;王秋元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胎儿脐带绕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中的表现特征及对脐动脉血流的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胎儿颈部作纵向扫查,观察上皮肤线"U"或"W"型压迹,如压迹为脐带则表现为红、蓝两个圆点.然后探头原位旋转90度,此时可显示脐带呈红、蓝两色交互扭曲的螺旋状双色管形结构象"彩色项圈"样改变绕于颈部.检测脐动脉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未期速度的比值(S/D)及阻力指数(RI),预测胎儿结局.结果:82例中产前CDFI诊断胎儿脐带绕颈者50例,产后临床判定确有绕颈者48例,准确率96%,误诊2例,漏诊1例.讨论:用CDFI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准确性高于B超.给临床提供较多可靠依据,是安全、简便、切实可行的诊断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志强

    文中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乳腺肿块的进行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囊性、实性乳腺肿块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类型的关系,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彦臻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血管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临床实践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无创伤性的检查,具有很实用的价值,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本文为更进一步探讨其诊断价值现作一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睾丸疾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李彦臻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急性睾丸炎、睾丸扭转、睾丸肿瘤、睾丸血肿疾病进行了检测.本文结果表明,CDFI在上述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之处,起到了其它影像检查不能发现问题的作用,所以,CDFI应列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作者:张涛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方便无创、高诊断率、操作简便、无放射性、低费用等众多优点,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很大的帮助,已成为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代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56例患者,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

  • 胎盘早剥的彩色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韩蓁;阎红卫;苟文丽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3月~2007年4月收治的23例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点及妊娠结局的资料.结果 彩色超声诊断胎盘早剥22例,诊断符合率95.7%.主要的超声影像表现为:胎盘后方血肿(39.1%),胎盘局部增厚(21.7%),胎盘边缘血肿(17.4%),混合性团块(13.0%)和胎儿面血肿(8.7%).活婴16例,死胎6例,子宫胎盘卒中3例.结论 彩色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高,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 探讨 CDFI与 URTE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茹融融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 URTE)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DFI与URTE进行早期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比较CDFI、URTE及CDFI+URTE联合应用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及误诊率。结果 CDFI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8.57%)、URTE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9.52%)均明显低于CDFI+URTE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65、12.18,均P<0.05)。 CDFI的误诊率(26.67%)、URTE的误诊率(27.62%)均明显高于CDFI+URTE的误诊率(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7、7.17,均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CDFI与URTE联合应用的诊断方法,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其敏感性与准确性。

  • 彩色多普勒检测胎心三尖瓣返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农有弟;张步林;周慧;刘晚秋;赵敏

    目的 研究胎心三尖瓣返流的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934例胎儿进行产前系统筛查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57例孕周为20~38周胎心探及三尖瓣返流,超声观察胎心结构、返流信号分布、测量大返流速度并加以分析.结果 在934例中有57例胎儿出现三尖瓣返流,发生率为6.1%(57/934).在57例胎心三尖瓣返流病例中,非先心病组46例,先心病组11例,先心病组超声显示心内结构异常.无心内结构异常的三尖瓣返流速度与心内结构异常的三尖瓣返流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8.539,P>0.05).结论 当检出三尖瓣返流时,应进一步追踪扫查心内结构有无畸形,在排除先心病之后即应提示心脏负荷增加,若伴有右心扩大是发生心力衰竭的依据.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应用分析

    作者:彭丽君;郑惠娟;张爱娜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于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超声和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预后和血流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IM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V、RI、P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V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斑块基本消失,介入治疗后各项血流参数值基本恢复,介入治疗后EDV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显示血流变化情况和介入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慢性肾病的彩色多普勒研究

    作者:杨锦茹;张秉亨;艾红;马家莲

    目的:观察慢性肾病患者的彩色(CDFI)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图(CDPI)变化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材料与方法:分别对临床确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肾实质弥漫性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进行二维超声,观察肾实质回声情况,CDFI、CDPI显示肾血流灌注状况并计算肾血管阻力指数(RI).结果:病变在肾间质的肾脏RI为0.70±0.02,在肾小球的RI为0.53±0.05,在肾血管的RI为0.76±0.02,三者间有显著差异.肾脏回声异常与否在RI间元显著差异.CDPI在肾功能的不同时期可表现为充满型、边缘缺损型、星点型及无血流型.结论:影响多普勒信号的主要因素在于肾脏原发病的位置,小管间质及血管疾病其RI升高,病变局限于肾小球的RI正常.CDPI对判断肾功能状态及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小艳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5例药物流产14天后仍有阴道出血的病例进行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子宫的大小、宫腔内回声及血流情况.结果:接受检查的115例患者中112例宫腔内见异常川声,其中104例显示残留物内或近宫腔处局部肌壁有血流信号,3例显示宫腔内正常.结论:彩色多普勒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进行超声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

    作者:尹益民;任晓萍;潘文清;艾红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32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及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首诊符合31例,诊断符合率96.88%.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相结合,有助于对睾丸扭转的正确诊断.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型宫外孕与妊娠黄体的鉴别诊断

    作者:甘曼;柳建华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未破裂型宫外孕包块和妊娠黄体的鉴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67例后经病理证实的未破裂型宫外孕包块及118例妊娠黄体在二维超声和CDFI血流显像声像图特点.结果:宫外孕包块以不均质高回声团块型和厚壁囊肿型为主,CDFI血流显像以点状血流和条状血流为主;而妊娠黄体则主要以不均质低回声团型和厚壁囊肿型为主,CDFI血流显像主要为环状血流和半环状血流为主.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未破裂型宫外孕包块和妊娠黄体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高频超声诊断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魏云;周静;陈静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分析其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高频超声诊断腮腺肿瘤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例、10例Warthin瘤病例的高频超声特点,分析并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性质、解剖部位、内部回声,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肿块内部血流的丰富程度.结果:高频超声诊断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诊断为多形性腺瘤6例,正确诊断率为50%,误诊为淋巴结炎2例,误诊为血肿1例,诊断为混合性占位、性质待定3例,误诊率50%.应用高频超声诊断10例Warthin瘤患者时,诊断为Warthin瘤4例,正确诊断率为40%,误诊为多形性腺瘤3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诊断为混合性占位、性质待定2例,误诊率60%.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回声强度无差异,P>0.05;后壁回声增强、血流信号强度分级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典型的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有各自的声像图特点,非典型的多形性腺瘤类似于Warthin瘤.高频超声检查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鉴别诊断过程中,有较高应用价值.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壁回声增强情况,并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内部血流情况,结合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的诊断准确率.

  • 糖尿病患者脉络膜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科军;马清敏;董素婷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脉络膜供血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DM患者脉络膜循环的改变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DM患者45例90眼及对照组15例30眼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颞侧(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1)及鼻侧睫状后动脉(PCA2),记录所有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ies,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ies,EDV)及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利用统计学分析不同时期的DM患者与对照组间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的OA和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正常人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结论:本研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证明了DM脉络膜循环的改变,CDFI技术可以精确评价DM患者球后血管的血流状态,对DM患者脉络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743 条记录 35/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