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PCB在颈椎前路节段性减压术中的应用(附24例临床初步报告)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笼板内固定系统(PCB)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方法24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颈椎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减压PCB植入.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所有患者于术后1 w、6个月及12个月拍摄颈椎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融合率并测量手术前后手术节段椎间夹角.结果所有24例患者在术后均获得牢固固定.术后颈部症状和脊髓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100min,平均失血量少于50 ml.手术节段椎间夹角较术前增加(1.6±0.6)°.术中椎间隙高度与PCB之Cage的纵向高度并不完全匹配.PCB植人椎间隙后,螺钉打入位置相对固定,选择余地较小.结论PCB在颈椎前路节段性减压融合术中具有确实的即时稳定性,植入简单,供区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设计和植入方法仍有待改进.
-
两种颈椎前路减压结构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构重建和自体髂骨结构重建两种手术方法稳定性、融合率和疗效.方法 56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组(A组)19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融合术组(B组)37例.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进行JOA评分,以判定临床疗效,同时测量D值(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前高(height of anterior body,nAB)、融合节段后高(height of posterior body,HPB)以及Cobb角(颈椎活动度).依据融合标准判定并计算术后各时期减压节段融合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每一参数术后各时期值与术前值的差值.结果 术后3个月,A、B组减压节段融合率分别为89.5% (17/19)、83.8%(31/37),术后6个月全部随访病例达到骨性融合.与A组比较,B组融合节段后高差值(术后1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活动Cobb角差值(术后24个月—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此前各个时期活动Cobb角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同时期JOA改善率、D值差值、融合节段前高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取得良好的疗效,在维持融合节段后高及改善颈椎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
-
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植骨融合在颈椎爆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广泛应用于颈椎创伤,退变性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病.本文主要探讨在创伤颈椎体爆裂骨折或合并脊髓前骨折块压迫中的临床应用.我院自2003.1~2006.10,共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
-
退变性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进展
退变性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自Robinson和Smith首创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以来,前路手术已成为治疗脊髓腹侧压迫所致颈椎病的主流术式.该文对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非融合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混合术及微创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退变性颈椎病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
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退变性颈椎病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退变性颈椎病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经济效果.方法: 87例患者根据药物剂型、剂量和用药时间分为 3组, A组为口服神经妥乐平片 8 U, 2次 /d, 28 d后停药; B组为口服神经妥乐平片 8 U, 2次 /d, 14 d后停药; C组为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 7.2 U, 1次 /d, 14 d后停药.结果: A, B, C组治疗成本( C)分别为 1 876.00, 938.00, 1 616.58元;总有效率( E%)分别为 76.00%, 66.67%, 90.32%;单位效果所需成本( C/E)分别为 24.68, 14.07元, 17.90元.在 B组的基础上, A组和 C组增加单位效果所需成本(△ C/△ E)分别为 100.54, 28.69元.结论: C组较 B组的总有效率有较大提高,而且获得单位效果所需成本明显低于 A组,故为较合理的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