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魏小利;袁媛;徐亚红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配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认知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配合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明前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更显著的提高.

  • 群组管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晋;陈淼;陈珍珍;谢斯斯;陈少敏

    目的评价群组管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年龄>60岁,经入院治疗好转出院的随访病人169例,随机分成群组管理组(n=82)、常规干预组(n=87),群组管理组采用专门制定的群组管理措施,常规干预组采用常规的康复干预措施,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Barthel指数、Fegl-Mevyer评分均有提高,群组管理组提高幅度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作者:孟兰芳;滕海英;杨梅

    目的:分析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88.6%,高于对照组65.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 卒中相关性肺炎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成云芳;董春华

    目的:探究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SAP组以及非SAP组,各组患者为36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进行收集,随后对其进行分析以及探究.结果:对两组患者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SAP组患者相关因素的例数、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PAB)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高于非SAP组患者,组间通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P会使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加重,致使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增加了死亡率,应提升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予以防治措施,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 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雷作梅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诊断结果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伴缺血性脑卒中)和对照组(无脑卒中史)各50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糖尿病发生率、B型钠尿肽水平、肌酐水平、D-二聚体水平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数量和冠状动脉病变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缺血性脑卒中史不会影响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刘莹;万丽红;李玲;陆正齐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其相关因素,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MHLC-C)对2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健康权威人士(医生)控制维度得分(5.06±0.88)高,健康机遇控制维度得分(2.98±0.97)低;男性患者在健康内部控制维度得分(23.52 ±6.35)高于女性患者(21.50±6.06);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越高的患者,其健康内部控制和健康权威人士(医生)控制维度得分越高;Barthel指数越高的患者,其健康内部控制维度得分越高,健康机遇控制维度得分越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倾向于健康外部控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Barthel指数的患者,其健康心理控制源倾向不同,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倾向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 ARB在伴有高血压合并房颤脑梗死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二级预防作用研究

    作者:张顺开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在伴有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脑梗死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作用.方法:严格按照《中国脑卒中诊断和治疗指南》脑梗死的诊断标准选取伴有高血压和房颤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ARB治疗组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两组,每组各100例,ARB治疗组基础治疗药物为氯沙坦;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基础治疗药物为倍他乐克,随访过程终点观察脑梗死复发和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等主要终点指标及其他部分次要终点指标.结果:随访3月后发现ARB治疗组患者的主要及次要终点指标发生率均较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明显降低,包括脑梗死复发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因心血管事件的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经统计学卡方检验,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B对脑梗死伴高血压和房颤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二级预防作用疗效显著,可减少脑梗死的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 社区定期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效果的影响调查

    作者:杜丽君;林伟良;陈静静;葛梦丹

    目的:探讨定期社区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干预组、对照组各150例、300例脑卒中患者,干预组进行每月一次随访干预,对照组不进行随访干预,两组分别于纳入病例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收集资料,进行危险因素控制率、服药依从性、认识功能、脑卒中复发率等指标的比较.结果:干预后第12个月,干预组较对照组智力不正常比例下降11.4%,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分别上升12.0%、12.3%和15.0%,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和抗栓药的正确使用率分别上升10.4%、15.7%、10.5%和16.9%.干预组干预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3.3%、4.7%和6.7%,低于对照组各时段的复发率.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定期随访,是充分实施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

  • 宁波市江东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况调查

    作者:杜丽君;林伟良;陈静静;葛梦丹

    目的:分析宁波市江东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状,为制定二级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由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内报告的江东区新发脑卒中患者208例,通过电话随访,了解辖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状况.结果:患者对危险因素的知晓水平普遍不高,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三联药正确使用率达65.7%,出院12个月降脂药及抗血小板药正确服药率下降趋势明显.结论:江东区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还不容乐观,医生对《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用药有待规范.

  • 宁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杜丽君;林伟良;陈静静;葛梦丹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复发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支撑.文章以建立脑卒中二级预防组织网络、服务流程、干预措施、信息化系统、绩效评估五项机制为核心,分析了社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干预模式,为全面推行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可借鉴模式.

  • 颈动脉超声筛查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丁黎;陈娇娇

    目的:研究和探讨颈动脉超声筛查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情况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MRI和CT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理化指标检查,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确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2%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超声筛查在诊断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动态地观察病灶斑块的变化,检查率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 尿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作者:刘瑞芳;元小冬

    有关数据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清中的尿酸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高尿酸血症能够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新的危险因素独立出来,但对于血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临床试验及尿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 动脉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观察

    作者:薛孟馨;李延红;肖文芳;孙永梅;宋亚楠;肖洒洒

    目的:总结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术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动脉溶栓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阶段实施术侧制动,按摩健侧肢体,指导患肢主动和被动锻炼、日常活动训练、出院前模拟指导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发生率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17.5 ±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45.2±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0.5±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动脉溶栓术治疗后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运动功能,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

    作者:董沛华;张淑雯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不良反应.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果: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 舍曲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郝金海

    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及适当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舍曲林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4%;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舍曲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

    作者:罗奎;方程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降栓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栓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邸盟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分别施以单一用药(依达拉奉)与联合用药(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联合组治疗的整体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单一组的84.4%(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是理想的,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 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缩短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的观察

    作者:危慧敏

    目的:研究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在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救护模式、MDT模式.将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DT模式急诊救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助于静脉溶栓时间的缩短,促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恢复.

  • 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江思德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12月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总共65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间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临床可推广使用.

  • 多奈哌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王特;王珊;王振

    目的:分析多奈哌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脑供血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多奈哌齐片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蒙特利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奈哌齐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5052 条记录 4/253 页 « 12345678...25225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