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交设计法优选止咳化痰合剂提取工艺

    作者:毛疆民;刘跃林;龚祖芳

    目的 优选止咳化痰合剂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浸泡-水提回流法对药材进行提取.以橙皮苷的提取率、黄芩苷的提取率以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的影响,优选佳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 佳工艺为加10倍药材量的水超声浸泡20 min,提取2次,每次80 min.结论 验证试验表明,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止咳化痰合剂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 益气通络膏的水提工艺研究

    作者:翟彦峰

    目的 优选益气通络膏的佳水提工艺.方法 选取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益气通络膏的佳水提工艺.结果 优选出的佳工艺条件为:加4倍水,浸泡2h,煎煮3次,1次40min.结论 该工艺经2次验证,稳定可行.

  • 腰痛颗粒剂水提工艺的正交优选

    作者:董莉;黄国付;易艳东

    目的:优选腰痛颗粒剂的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干浸膏得率、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指标进行评价,对腰痛颗粒剂水提取工艺进行了L9(34)正交实验..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加水量为药材量的8倍、煎煮2次,每次2.5h.结论:水提取方法具有简便、科学、合理、可行的特点,有利于降低实际生产成本,缩短药剂的制备时间,可在保证腰痛颗粒剂临床疗效持续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工业生产.

  • 丹参醇提工艺研究及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凃乾;邢燕玲;陈科力;孟繁蕴;万明

    目的 优化丹参提取工艺,探讨乙醇提取工艺对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醇提干浸膏得率及丹参素、丹酚酸B为考察指标,对丹参醇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佳工艺为6倍量95%乙醇提取3次,每次60min.结论 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既能充分提取丹参中醇溶性成分,也可使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得到大程度保留,有利于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充分利用.

  • 消渴胶囊制备工艺考察

    作者:王秦勇;王德松

    目的 探讨消渴胶囊的佳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以干浸膏得率、葛根素含量作为工艺考察指标.结果 佳制备工艺为:原药材加10倍量水,不浸泡,煎煮3次,1.5 h/次.结论 以葛根素的含量作为工艺考察指标.

  • 正交设计优选金辛镇痛流浸膏的提取工艺

    作者:易艳东;黄国付;马威;黄浩;付雷;林世和;张红星

    目的:研究金辛镇痛流浸膏中药材提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提取条件的考察.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入75%乙醇量为药材量的10倍、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工艺简便、提取完全,浸膏得率、总生物碱含量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正交试验优选中药祛白颗粒的水提工艺

    作者:杨爱霞;易凯;易艳东;林世和

    目的::优化中药祛白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水提工艺的因素加水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考察,以干浸膏得率及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佳提取工艺为:A2 B1 C2 D2,即加入10倍水,无需提前浸泡,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大生产提供依据。

  • 清脉颗粒醇沉工艺的正交优选

    作者:易艳东;马威;林世和;余南才

    目的:优选清脉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选取药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及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干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结果:优选的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3~1.18 g·ml-1,加乙醇至乙醇体积分数为60%,醇沉24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清脉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 正交设计优选清脉颗粒的水提工艺

    作者:易艳东;林世和;马威;黄浩;付雷;余南才

    目的 研究清脉颗粒水提取的佳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醇沉条件的考察.结果 佳水提取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倍、浸泡时间为2h、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本工艺简便、提取完全,浸膏得率、薯蓣皂苷元含量高,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伤速康涂膜剂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作者:左亚杰;倪春生;邓满梅;陈维旗;卢敏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大黄酸及醇提干浸膏得率为观察指标,对伤速康涂膜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大黄酸提取率、干浸膏得率影响大的为乙醇浓度,其次是回流提取时间,乙醇量的影响不明显.经过综合评估,确定以80%乙醇提取2次,第1次加4倍量乙醇回流提取1.5h,第2次加3倍量乙醇回流提取1h为佳提取工艺.

  • 抗纤Ⅰ号制剂提取工艺的优选

    作者:张鸿燕;焦海胜;魏道红;李粉琴

    目的:优化抗纤Ⅰ号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和黄芩苷提取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水煎煮2次、煎煮时间为2小时(40 min,80 min)、醇沉浓度为50%.结论:实验结果为优化抗纤Ⅰ号制剂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 正交试验优选藏药独一味提取工艺

    作者:邱建国;李茂星;张泉龙;尉丽力;贾正平;张汝学;周珺;邱宜农;王春英

    目的:优选独一味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环烯醚萜苷、总黄酮质量浓度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独一味的提取工艺.同时采用冷藏除去杂质、低温减压干燥等工艺制备干浸膏.结果:优选工艺为加26倍量水量(初次补加4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h,水提取物在2~4 ℃下冷藏除去杂质,80℃减压干燥;该工艺条件下,总环烯醚萜苷质量浓度为45.35 μg/ml,总黄酮质量浓度为37.89 μg/ml,干浸膏得率为39.29%.结论:所选工艺稳定、可靠,有助于提高独一味水提取工艺及以水提物为原料生产的相关制剂的质量.

  • 僵蚕两种入药形式下的化学成分溶出性能与抗惊厥作用比较

    作者:程雪娇;胡美变;刘玉杰;肖禾;吴纯洁

    目的:对僵蚕煎液和粉末冲服两种入药形式下化学成分溶出性能与抗惊厥作用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为僵蚕入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测定僵蚕煎液和粉末仿生胃液的干浸膏得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煎液和粉末仿生胃液中草酸铵的含量,采用二喹啉甲酸法测定僵蚕煎液和粉末仿生胃液中蛋白质含量.取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阳性组(苯妥英钠,2 mg/kg)以及僵蚕煎液和粉末混悬液的高、中、低剂量组(以生药计分别为0.75、1.5、3 g/kg),每组20只;灌胃给药60 min后给予小鼠电刺激,记录小鼠惊厥率.结果:僵蚕煎液与粉末胃液溶液的干浸膏得率分别为22.08%、26.40%(P<0.05),草酸铵含量分别为11.22%、16.83%(P<0.05),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39%、4.92%(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惊厥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的惊厥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僵蚕粉末混悬液组小鼠惊厥率均低于同剂量煎液组.结论:僵蚕粉末仿生胃液中化学成分的溶出性能优于煎液,且僵蚕粉末抗惊厥效果较煎液好.

  • 正交试验法优化福乐欣口服液制备工艺

    作者:张媛;盛柳青;崔蓉;杨奕

    目的 优化福乐欣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干浸膏得率和黄芩苷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对福乐欣口服液制备工艺进行考察.结果 福乐欣口服液佳制备工艺为,第1次提取加水量10倍,第2次提取加水量8倍,每次提取1 h,60%的乙醇沉淀杂质.结论 该工艺科学合理,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 正交实验法优选参芪通络颗粒的提取工艺

    作者:李红霞;崔小敏;雷琨;石会丽

    目的 优选参芪通络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和丹酚酸B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参芪通络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1.0 mL·L-1磷酸水溶液(22∶78),检测波长为286 nm.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简便可行,适用于参芪通络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