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帕霉素协同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作者:赵妍敏;吴康妮;王颖佳;吴功强;曹伟杰;于晓红;黄河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ARP、Caspase8、Caspase9及Akt、p-Akt、P85S6K、p-P85S6K、P70S6K、p-P7OS6K、ERK1/2、p-ERK1/2等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CCK-8法示IDA联合Rapa能明显降低IDA的半数抑制浓度(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Isobologram法示两药联合指数小于1.免疫印迹法示两药联用组较IDA单用组更能激活Caspase3和底物PARP,Caspase8和Caspase9在两药联用组均呈现明显激活.IDA联用Rapa后能使mTOR 信号通路上游的Akt及下游的P85S6K、P70S6K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协同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apa和IDA对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时细胞凋亡增加,且通过线粒体和细胞膜双途径增强凋亡效应.其协同机制可能与Rapa逆转IDA引起的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ERK信号活化有关.

  • 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对慢性脑缺血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和机制

    作者:张斌斌;吴美玲;刘露娜;竺杨彬;开洁静;曾玲晖

    目的:探索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在慢性脑缺血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6 周龄的ICR 小鼠通过右颈总动脉结扎诱导慢性脑缺血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造模后不同时期(1、3、6、24 h,3、7 d,2、4、6 周)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mTOR 信号通路mTOR、S6K 和S6 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造模24 h 后腹腔注射雷帕霉素(3.0 mg/kg),经Fluoro-Jade B 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TOR 信号通路的变化和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并采用Morris 水迷宫和Y 迷宫试验测定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模型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mTOR 信号通路被异常激活,从6 h 开始一直持续到6 周,表现为mTOR、S6K 和S6 蛋白磷酸化增加.雷帕霉素可逆转由慢性脑缺血所致的mTOR 信号通路激活,并显著减少细胞凋亡(146.1 ±16.3与84.5 ±9.6,P <0.05).雷帕霉素还能显著逆转慢性脑缺血所导致的Beclin1和LC3-Ⅱ蛋白的表达.Morris 水迷宫和Y 迷宫试验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较模型组平台潜伏期缩短[(11.1 ±2.3)s 与(8.1 ±1.8)s,P <0.05]、游泳距离延长[(672.8 ±128.5) cm 与(558.2 ±124.9) cm,P <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2.8 ±0.9 与5.2 ±0.8,P <0.05)、正确反应率提高[(38.5 ±9.2)%与(64.9 ±7.9)%,P <0.05].结论:抑制mTOR 信号通路能改善由慢性脑缺血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

  • 雷帕霉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药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刚;牛育苗;李一涵;魏安怡;董静尹;曾玲晖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药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4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建模后6 h雷帕霉素给药组(6 h给药组)和建模后24 h雷帕霉素给药组(24 h给药组).采用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NSS)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Fluoro-Jade B(FJB)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mTOR信号通路磷酸化S6蛋白表达.结果: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NSS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加,FJB阳性细胞增多,半暗带磷酸化S6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6 h和24 h给药组大鼠NSS均降低,脑梗死体积缩小,FJB阳性细胞减少,半暗带磷酸化S6蛋白表达量减少(均P<0.05或P<0.01),且24 h给药组各项指标变化与6 h给药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24 h给予雷帕霉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仍有保护作用.

  • 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锋;范苗;徐孜惟;蔡依廷;陈益臻;余双;曾玲晖

    目的:探索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PF级成年健康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建立帕金森病模型.治疗组在第7天MPTP注射后1 h开始腹腔注射雷帕霉素(3 mg/kg,1次/d,共7 d),模型组和对照组均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溶剂.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分析小鼠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脑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产物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行走速度和步频变慢,速度变化率增加(P<0.05或P<0.01),被系统识别的落脚模式减少;小鼠脑黑质中TH阳性染色神经元数量减少,Akt、S6K、S6及UNC-51样激酶(ULK)磷酸化水平升高,LC3-Ⅱ/Ⅰ比值降低,氧化应激相关的SOD和GSH-Px含量减少而丙二醛含量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步态规律性恢复,落脚模式被系统识别的数量增加,行走速度和步频加快,速度变化率减小(P<0.05或P<0.01);小鼠脑黑质中TH阳性染色神经元数量增加,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ULK磷酸化水平降低,LC3-Ⅱ/Ⅰ比值升高,SOD、GSH-Px含量增加而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或P<0.01).结论:雷帕霉素可以抑制帕金森病小鼠mTOR信号通路活性,通过增强大脑黑质部自噬活性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来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异常.

  • 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任传增;许戈良;荚卫东;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余继海;吴光杨;王伟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后给予雷帕霉素常规剂量(1.5 mg/kg·d-1)、低剂量(0.15 mg/kg·d-1)、高剂量(4.5 mg/kg·d-1)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用药21 d后处死动物,称量鼠重、瘤重,计算抑瘤率;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后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剂量雷帕霉素明显抑制了肿瘤生长,并降低了肿瘤MVD及血清VEGF水平(P<0.05),低剂量、高剂量组皮下移植瘤、MVD、VEGF水平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还发现高剂量组裸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结论 常规剂量雷帕霉素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为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 雷帕霉素增强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邓立勇;汪砥;胡锦跃;王桂华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于鼻咽癌(NPC)放射治疗的增敏效果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用雷帕霉素、放射照射、雷帕霉素联合放射照射对鼻咽癌细胞进行处理,比较各组间S6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肿瘤细胞克隆形成及残余γ H2AX灶数量以及细胞周期进展.裸鼠体内接种鼻咽癌CNE1细胞,与体外实验同样分组处理,比较各组之间肿瘤的重量以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磷酸化S6的表达.结果 雷帕霉素降低鼻咽癌细胞中的S6和GSK3β磷酸化以及Cyclin D1表达;雷帕霉素处理后,鼻咽癌细胞存活率降低,DNA损伤率升高和G1期阻滞延长;体内研究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和磷酸化S6表达水平.与单独治疗相比,雷帕霉素联合放射照射能进一步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DNA损伤率升高和G1期阻滞延长,进一步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S6和Akt/GSK3β/细胞周期蛋白D1途径提高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效果.

  • 雷帕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作者:黄莺;孙洁民;徐芳;万勇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15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博来霉素组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雷帕霉素干预组5只.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5 mg/kg)的方法制造阴性对照;其他两组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mg/kg)的方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气管灌注博来霉素后第3天给予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雷帕霉素灌胃(1 mg/kg/d),连续10 d达到雷帕霉素对肺纤维化的干预.第28天分别处死动物,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表达.结果 雷帕霉素干预组肺纤维化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博来霉素组,Ashcrof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2±0.64 vs 5.76±1.76,P<0.01);雷帕霉素组的TGF-β1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5520.00±1614.20 vs 3370.00±1478.14,P<0.01),但是低于博来霉素组(5520.00±1614.20 vs 7772.00±1526.46,P<0.01).结论 雷帕霉素具有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

  • 雷帕霉素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娄邵菲;张川;曹景朝;侯桂荚;叶明;赵亚昆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RPM)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周期、凋亡及转移的影响,探讨RPM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转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用不同浓度的RPM( 10、25 ng/ml)干预Pc-3细胞.采用MTI法检测RPM对于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动物体内荷瘤实验检测对PC-3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 RPM能显著抑制PC-3细胞生长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25 ng/ml、36h时抑制率达到(42.23±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RPM能显著抑制细胞周期,使Go/G1期细胞增多(P<0.05),在25 ng/ml、36 h时Go/G1期细胞达到(92.17±0.69)%,并促进肿瘤细胞的早期凋亡(P<0.05),在25 ng/ml、36 h时凋亡率达到(28.75±1.31)%;动物体内荷瘤实验较对照组差别明显,对照组肿瘤重量与转移比率明显高于RPM组[(3.41±0.28)g vs (1.19+0.23)g,100% (7/7) vs 14.29% (1/7),P<0.05],肿瘤增长和转移被显著抑制.结论 RPM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生长及迁移,以RPM为基础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可能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