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的治疗对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择本院口腔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患者52例(67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合并根管上部及根管全部钙化的后牙牙髓炎患者,先通畅根管,后行根管治疗,无法通畅根管者于根管上方窝洞按照深龋充填;针对根管下部钙化的后牙牙髓炎患者,通畅的根管行根管治疗,无法通畅的根管行塑化治疗。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共有64颗患牙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5.52%,无效3例,无效4.48%。结论:合并根管钙化后牙牙髓炎虽比较难治,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科学、合理、针对性方法进行治疗,依旧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探究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方式对牙髓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干髓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方式对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200例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干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髓炎患者使用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依据患者牙髓炎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
细菌内毒素与牙髓炎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牙髓腔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及其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鲎试剂显色技术,定量检测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的牙髓腔内细菌内毒素含量,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内毒素含量与牙髓炎症状态下的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牙髓炎组的内毒素含量有极大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含量与临床表现中的自发痛、放射性疼痛有明显相关.
-
下颌骨囊肿术后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填塞术腔治疗1例
患者男,15岁.牙痛1月,加重伴流脓15天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牙髓炎",清洗牙髓腔、抗炎治疗,症状无改善.查体:T36.5 C,P85/min;R19/min,BP 15.0/10.0kPa.发育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心肺腹无异常.
-
根尖孔径大小对小型猪牙髓炎组织病理学影响
目的:研究小型猪根尖孔径大小对小型猪实验性牙髓炎组织病理进展的影响,为建立小型猪牙髓炎动物模型选择合适的实验牙。方法选用18~20月龄的小型猪,体视显微镜下应用Digimizer软件测量小型猪的各组牙齿根尖孔径的大小。使用龈上菌斑诱导法,建立小型猪前牙和前磨牙牙髓炎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不同根尖孔径牙髓炎症的特点。结果18~20月龄小型猪后牙根尖孔径与人牙根尖孔径较为接近;根尖孔较大牙齿的牙髓炎症情况明显轻于根尖孔较小的牙齿。结论根尖孔径大小对牙髓炎进展有影响,18~20月龄第二、三前磨牙可作为建立小型猪牙髓炎模型较为理想的实验牙。
-
Toll样受体及其在口腔厌氧菌感染中的作用
牙髓炎、根尖周炎及牙周炎均为细菌感染性疾病,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有关.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它通过与特异性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结合,引起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导致炎症的发生、发展.TLRs能够广泛识别体内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在机体先天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LPS与TLRs的研究较多,本文就TLRs结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在口腔厌氧菌感染中的研究等内容作综述.
-
极固宁作为洞衬剂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前临床上楔状缺损的治疗,多采用玻璃离子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1,2].对于深达牙本质深层的缺损,充填后可能会出现牙髓刺激症状;有些缺损充填前已有牙本质敏感症状,充填后敏感症状可能会加重,有的甚至会引起牙髓炎,因为充填仅能隔绝刺激,而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自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脱敏剂-极固宁洞衬后,再以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并与常规玻璃离子复合树脂联合充填术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极固宁作为洞衬剂在楔状缺损治疗中的作用.
-
活髓隐裂牙治疗的疗效观察
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指牙冠表面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裂纹常侵入牙本质层,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牙隐裂是继龋病和牙周病导致牙齿缺失的第三大原因[2].由于牙隐裂早期常不易被发现,以致活髓牙未得到及时诊治,终引起牙髓炎、牙髓坏死或局部牙周炎,严重者可引起牙折裂.我们对94颗临床活髓牙隐裂病例,根据牙裂纹的深度和临床检查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进行1~5年随访,评价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
-
光敏树脂充填上前牙疗效观察
上前牙邻面接触点部位是年青人龋坏的好发部位.因前牙的特殊形态,直接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易出现牙髓坏死现象.2001~2002年对年青人的上前牙邻面中龋采用盖髓10~12周,再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的治疗方法,使牙髓炎、根尖炎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现报道如下:
-
不同根管消毒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有效地清除和消灭感染根管中的致病菌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将不同药物置入根管内封药消毒,并观察对比了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下颌第四磨牙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因右下后牙冷热疼自发疼来诊,诊断为6|牙髓炎.检查中发现右下颌有第四磨牙,正位萌出,牙冠形态大小与8|一致.拍曲面断层片显示9|为一融合根,无(9|9)/(〓|9).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第四磨牙早已不存在,为反祖现象.经查文献,近十年来下颌第四磨牙国内报道仅3例,且均为融合根(见附图).附图第四磨牙图
-
活髓牙烤瓷修复后牙髓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修复对活髓牙牙髓组织的影响,分析引起牙髓病变的原因和此类牙髓病变的特点.方法:对827例1146颗活髓基牙烤瓷修复后进行综合性复查.结果:1146颗活髓基牙中有141颗(123%)发生不同程度的牙髓病.20岁以前的患者活髓牙制作PFM时发生牙髓病变的机率较其它年龄组高.下前牙,双尖牙易发生牙髓病变,牙位与牙髓炎的发生有显著性关系.选做固定桥的基牙及因为牙列不齐或轻度错畸型要求美容修复的牙引起牙髓病变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单冠牙.牙髓炎的发生与冠边缘的密合性有关,冠边缘与基牙肩台越密合.牙髓炎发生越少.修复前基牙是否曾作龋洞充填与牙髓病变无关.牙髓炎上要集中在修复后1年内表现出症状,以慢性牙髓炎常见,其次为急性牙髓炎,慢性尖周炎.结论:烤瓷修复后牙髓病变的发生与修复类型.冠边缘密合性,年龄,牙位有关.慢性牙髓炎是牙髓病变常见类型.
-
咬合创伤性牙髓炎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诊断治疗,深入了解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确定其诊断标准及检查治疗措施.材料与方法:对临床确诊的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19例做临床调查,并对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确诊为咬合创伤性牙髓炎19例,前牙5例,后牙13例,符合牙髓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可检查到明显的咬合创伤,但查不到任何其它引起牙髓炎的病因,治疗包括单纯调(牙合)后缓解4例,行根管治疗等牙髓治疗15例题.结论:通过对19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调查提出,咬合创伤在临床可引起牙髓炎或急性牙髓反应.应重视对咬合的调整,以期预防咬合创伤性牙髓炎的发生.咬合调整应成为口腔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牙髓血运重建治疗年轻恒牙弥漫性牙髓炎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因弥漫性牙髓炎摘除牙髓的年轻恒牙的临床效果,为此类年轻恒牙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急诊科诊断为弥漫性牙髓炎拔髓后转至儿童口腔科行牙髓血运重建术的年轻恒牙17颗,收集治疗前后临床记录和影像学资料,评价治疗的成功率,并测量和比较治疗前后X线片上患牙和对侧同名牙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的变化。结果17颗牙的平均复查时间为(25.8±9.9)个月(12~46个月)。13颗牙无不适临床症状和体征,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增加,治疗成功;其余4颗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均有增加,根尖孔闭合,但在12~36个月出现根尖周病变,治疗失败。X线测量结果显示,患牙与对侧同名牙术后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增加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恒牙牙髓炎在拔髓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可以获得与正常发育牙齿相似的牙根长度和根管壁厚度,但长期观察有根管再感染的可能。
-
炎症牙髓中白细胞介素2的检测及其意义
牙髓对损伤的反应表现为炎症和由T、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白细胞介素2(inerleukin-2,IL-2)是由T 细胞产生的强有力的免疫调节因子,在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着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我们探讨了IL-2在牙髓炎中的可能作用.
-
牙体牙髓病临床问题解析Ⅲ.牙髓炎临床诊断中的问题
牙痛是口腔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牙髓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就是牙痛,从不典型的隐痛、冷热痛到十分剧烈的自发性放射痛.临床医师面对牙痛的患者,应首先判断疼痛的来源,弄清是牙源性疼痛还是系统来源的牙痛.若为前者,则需确定患牙、判断牙髓的状态,并考虑治疗预后,终做出临床诊断.
-
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Ⅲ.瓷修复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瓷修复临床常见问题包括修复体崩瓷或折裂、修复体颜色不逼真、冠桥松动或脱落、基牙牙龈炎、牙龈变色、继发龋、牙髓炎、咬合痛及基牙松动、食物嵌塞,甚至基牙冠折、根折等.虽然各类瓷修复体出现上述问题时有所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现对瓷修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原因及预防处理进行介绍.
-
脂多糖信号受体CD14、TLR4在人牙髓组织和牙髓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牙髓组织和牙髓成纤维细胞中脂多糖(LPS)信号受体CD14、TLR4的表达特点,探讨牙髓炎症组织中LPS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健康和炎症牙髓组织中CD14、TLR4的表达情况;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人牙髓成纤维细胞在LPS刺激前后的CD14、TLR4阳性细胞率和细胞表面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正常牙髓组织中未见CD14、TLR4阳性细胞;炎症牙髓组织中可见大量CD14、TLR4阳性细胞,CD14、TLR4阳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髓成纤维细胞经LPS刺激后,TLR4平均荧光表达强度和TLR4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高(P<0.05),而CD14在LPS刺激前、后均无表达.结论炎症牙髓组织中CD14、TLR4的阳性表达,提示LPS可能通过CD14、TLR4信号受体在牙髓炎症组织中发挥作用,而牙髓成纤维细胞在LPS刺激后仅表达TLR4,表明LPS可能通过TLR4对牙髓成纤维细胞发挥作用.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 l.9在牙髓炎牙髓中表达的动物实验
目的 通过检测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9在牙髓炎动物模型牙髓中的表达,探讨Nav1.9与炎性疼痛的关系.方法 将建立牙髓炎模型的36只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造模后1、3、5d组,每组12只;以12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法检测各组牙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Nav1.9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Navl.9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RT-PCR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TNF-α的表达(ld组:0.514±0.098,3d组:0.739 ±0.104,5 d组:1.238 ±0.08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47±0.01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实验组牙髓中Nav1.9 mRNA相对表达量(1d组:0.296 ±0.038,3 d组:0.409±0.013,5d组:0.487 ±0.028)与正常对照组(0.223±0.020)相比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1d、3d及5d组牙髓中Nav1.9的表达量分别为(4.013±0.292)、(5.143±0.101)、(5.835±0.088)及(6.307 ±0.137) μg/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Nav1.9蛋白相对表达量(1d组:0.106±0.007,3d组:0.170 ±0.013,5d组:0.238±0.00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73±0.004)(P <0.05).结论 Nav1.9在疼痛牙髓中表达增强并随疼痛加重而升高,提示Nav1.9与炎性牙痛感觉过程的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