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 诊断

    作者:张伟飞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 H )的C 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 H患者的胸部C T 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10例 PS H中,位于右肺6例、位于左肺4例,全部为单发结节灶。CT平扫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6个,边界不光滑4个;密度均匀8个,不均匀2个。其中空气新月征2例,瘤周磨玻璃样影3例,贴边血管征3例,邻近的右肺动脉扩张增粗1例。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3例。结论境界清晰、密度均匀、明显强化为PS H的主要表现,综合分析其他征象有益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及病理学分析

    作者:秦晓峰;张传玉;于华龙;段峰;刘世合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PSH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8年4月~2011年10月由病理证实的PSH共18例,女17例,男1例,年龄15~61岁,平均47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影像学征象由两名资深胸部影像诊断医师共同讨论完成.结果 CT显示病变直径平均(3.0±1.8)cm,形状呈类球形11例(61%),不规则形7例(39%),所有病例均显示边缘光滑(100%);平扫2例(11%)病灶内有斑点状钙化,1例呈混合磨玻璃影,其余(83%)密度均匀,CT值为(40±15)HU;10例增强扫描中,6例显示均匀强化,强化净值为(30±23) HU;另4例呈明显不均匀的“花斑样”强化.结论 以下指标有助于对PSH的诊断:①女性患者,边缘光滑的类球形或卵圆形肺结节,周围无毛刺及卫星灶;②CT平扫密度较均匀,有时呈磨玻璃影和内可见斑点状钙化,但边缘光滑;③增强呈均匀强化或“花斑”样强化.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作者:任增光;常维平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经手术或CT导引下穿刺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20例,20例均做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呈圆形7例,椭圆形9例,类三角形4例,肿瘤边缘清晰,3例病灶可见浅分叶.肿瘤密度欠均匀,9例病灶内部或边缘见点状钙化,3例病灶周边可见“含气裂隙征”.12例增强扫描,4例呈斑片样强化,7例肿瘤呈均匀一致性明显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病灶内部密度均匀,4例肿瘤边缘肺门侧见“贴边血管征”.结论 多层螺旋CT层厚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增强扫描的时间分辨率高,可以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微钙化及增强特征,较普通CT确诊率明显提高.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庾汉华;钟升院;陈福海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X线、CT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资料完整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X线、CT表现.结果 左肺8例,右肺8例;均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12例,浅分叶3例,1例边缘不规整;密度均匀12例,CT值约为42HU,点状钙化2例,空气半月征1例,囊变坏死1例,血管贴边征2例;增强10例,明显均匀强化9倒,不均匀强化1例.术前误诊8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n=4),转移瘤(n=2),错构瘤(n=1).曲霉菌球(n=1).结论 PSH特征性表现为肺内孤立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整,明显强化,偶见点状钙化及空气半月征,而对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姜锦贵;沈阳;杨耀林;陈建华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初由Liebow和Hubbell于1956年首次命名[1],是少见的肺良性肿瘤.有其特征性形态学改变,组织起源至今是个迷,由于其非常少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认识不足及术前诊断、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容易误诊.

  • 肺硬化性血管瘤6例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伍青;郭延林;朱彦君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肺周边部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影,大直径约6cm;术后随访8个月~10 a,1例术后4 a死于食管癌,余患者均未复发、转移.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确诊需依据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治疗肺硬化性血管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可采用肿瘤摘除术或 .肺楔形切除术,预后良好.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陈崇彬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来源.方法:对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主要由圆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组成.组织结构多样,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等4种结构.免疫组化标记2种细胞均表达TTF-1和EMA,立方细胞表达CK,而圆形细胞表达Vim,CgA,NSE.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可能是来源于原始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部分肺硬化性血管瘤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治疗方法宜行肺叶切除术.

  • 肺硬化性血管瘤多排螺旋CT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郭兴;韦建林;崔惠勤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MSCT影像资料.结果 MS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10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3例,炎性假瘤2例,错构瘤1例,巨淋巴结增生1例,肺曲菌球1例;MSCT平扫示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3例,不规则结节状5例;12例病灶边缘光整,5例可见浅分叶,1例边缘不规则并可见胸膜凹陷征;12例病灶密度均匀,4例见点状钙化,2例病灶内见略高密度区;15例行增强扫描者中13例呈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8例中3例见空气新月征,3例见贴边血管征,1例见肺动脉主征,2例见周围晕征.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MSCT表现不典型者误诊率较高,确诊需依据手术组织病理检查.

  •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作者:张小占;史大鹏;李仲菊;王春桃;何青梅;王金平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7例患者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CT表现.结果:7例肿块呈类圆形,边缘规则,光滑;3例肿块显示浅分叶.4例肿块无分叶;4例肿块密度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其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3例肿块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征、肺血管引入征.2例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结论:影像学时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及CT诊断

    作者:何闯;刘云;郑伟;叶伦;李硕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肺部少见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术前确诊率较低.肺硬化性血管瘤细胞主要由间质细胞和立方状细胞构成,组织结构由血管瘤样区、乳头状区、硬化区和实性区组成,且有不同程度移行.CT常表现为肺周围型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手术切除可治愈.本文就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及CT表现作一综述.

  • 肺硬化性血管瘤中CT强化与MVD的关系

    作者:李思振;黄仲瑜;张士宁;黄琨

    目的 探讨CT强化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中的表现特点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SHL患者10例,计算强化前后的CT值并分析病灶强化特点和形态改变.病理标本常规HE染色,CD34抗体标记所选取肿瘤组织,光镜下观察MVD.结果 CT强化扫描后SHL病灶明显增强,CT强化值为(48.65±8.65) Hu;直径≤3 cm的6例病灶呈均匀强化,直径>3 cm的3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1例病灶呈均匀强化;肿瘤实质CD34表达阴性,出血区的腔壁为阴性,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阳性.结论 MVD是SHL病灶的CT强化基础,SHL可能不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倩;李慧;白勇;张国俊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以提高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均经肺组织病理切片诊断为肺硬化性血管瘤,其中男15例,女48例,发病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38岁,中位年龄51岁,左肺32例,右肺31例,所有病例均为单发。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因常规体检发现肺部阴影而就诊,其次以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常见。胸部 CT 显示病灶51例为类圆形结节影,12例为不规则形,截面积大达77 mm ×74 mm,小为9 mm ×7 mm,53例边界清晰,10例边界不清,50例密度均匀,13例密度不均匀,9例内部有钙化。39例行手术治疗,24例保守治疗,所有病例随访至2015年6月30日。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肺部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需尽早行 CT 引导下肺穿刺、外科手术等有创检查获得组织标本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王新强;董文波;赵雨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SH CT影像资料,对其CT表现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4例PSH CT分部在右肺14例,左肺10例.24例均为单发病灶.表现为肿块18例,结节6例,含钙化15例.2例可见突入支气管内生长,气体新月征3例,2例表现磨玻璃密度结节.24例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1例可见贴边血管征.结论 大部分肺内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确诊仍依靠手术病理.

  • 肺硬化性血管瘤45例临床分析

    作者:蔡奕欣;廖永德;付向宁;张霓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的4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病例的资料.行肺叶切除30例,肺肿块楔形切除15例,26例行同期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术后无并发症和死亡.32例随访3个月~16年,均无复发,生存情况良好.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潜在恶性及转移倾向,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难以确诊.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肺硬化性血管瘤五例报告

    作者:黄志勇;邹小明;杨锡耀;陈钢;王武军

    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一种甚少见的良性肿瘤,国内毛贞坚[1]等于1982年首先报告1例,随着诊断技术及研究的进展,各类报告增多,现结合我院所见5例病例加以分析如下.

  • 2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郭梅;杨海军;张静芳

    目的 寻找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PSH临床症状、CT和冰冻切片诊断、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结果 女性18例,平均年龄55岁.右肺11例,双肺1例,左肺8例.CT检查19例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1例双肺分别见有结节;CT诊断肺癌17例,食管癌伴有肺转移2例,错构瘤1例.有10例进行术中冰冻检查,2例诊断为类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描述性诊断PSH,5例炎性假瘤等良性病变.常规切片中同时具有实性区、乳头区、硬化区、血管瘤样区4种结构的11例,并可见圆形和立方形两种肿瘤细胞,HE切片诊断PSH.9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央圆形细胞EMA、TTF-1、Vimentin弥漫强阳性,AE1/AE3阴性,被覆立方细胞AE1/AE3和TTF-1阳性,而Vimentin阴性等做出诊断.结论 PSH是常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的少见肿瘤,多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CT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均易误诊,前者极易误诊为肺癌,后者虽然在判断性质方面较前者准确性高,但是多数PSH仍然很难确诊,术后常规切片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MSCT表现

    作者:周涛;潘爱珍;高强;雍眆;郭莉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MSCT表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及MSCT表现.结果:14例PSH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肺5例,左肺9例;肺叶分布为上肺3例,中肺1例,下肺10例.MSCT平扫肿瘤均呈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5例可见轻分叶,10例密度均匀,2例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14例中不均匀强化8例,均匀强化6例;中度及明显强化12例,轻度强化2例;MSCT表现与病灶由血管瘤样区、乳头区、实变区和硬化区以不同比例构成相关.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MSCT常表现为良性肿瘤特征,图像后处理有利于病变细微结构的显示,综合分析MSCT征象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附10例报告)

    作者:况红妹;龚洪翰;彭德昌;张春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H患者,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47~68岁,平均57.6岁.10例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例仅行CT平扫,9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部位:右肺3例,其中上叶1例,中叶2例;左肺7例,其中上叶4例,下叶3例.病灶形态:10例均为圆形、类圆形肺内肿块或结节,境界清晰,分叶不明显(4例有浅分叶)、无毛刺、胸膜牵拉凹陷、卫星病灶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病灶大小:均为单发,大径1.7~5.1cm,其中<3cm者6例.病灶密度:CT平扫4例密度较均匀,6例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区,4例见点状或粗大点片状钙化;CT增强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6例,9例中7例呈延迟强化.特征性的征象:空气新月征1例、贴边血管征10例、尾征3例、晕征7例.结论: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尾征、晕征等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SH的术前诊断.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周坦峰;张汉松;范恒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CT表现,4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8例仅行CT平扫.结果:12例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8例密度均匀(8/12,66.7%),边缘光滑,其中2侧出现轻度分叶(2/12,16.7%);4例密度欠均匀(4/12,33.3%),边缘可见点状钙化,其中2例可见“空气新月征”(2/12,16.7%).12例平扫平均密度值约50 HU,4例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密度值达90~110 HU.结论:CT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PSH的诊断,但该病确诊仍依赖病理学检查.

  • 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

    作者:杨忠;许国胜;朱登昊

    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术前多不易确诊,本文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261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