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及眼位临床观察(附97例分析)

    作者:王夏虹;皮敏石;陈集玲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情况及眼位情况.方法对97例7岁以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分两组,一组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同视机训练;观察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双眼单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结果训练组术后经同视机训练后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与非训练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同视机训练组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过矫或欠矫率明显下降,与非训练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7岁以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经同视机训练能使部分患者单视功能恢复,而且眼位回退明显减少.

  • 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疗效观察

    作者:侯俊志

    目的:观察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对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和眼球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57例(57眼),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超常量手术组29例和常量手术组28例.常量手术组行单眼常量外直肌后徙(≤8mm)联合内直肌缩短(≤6mm)术,超常量手术组行单眼超常量外直肌后徙(>8 mm)联合内直肌缩短(>6mm)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位矫正和眼球活动情况.结果:术后超常量手术组的术眼正位率为82.76%,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常量手术组的眼球正常运动率为79.31%,常量手术组的眼球正常运动率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可有效矫正眼位,且眼球活动良好.

  • 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合并斜视的手术疗效

    作者:郭敬丽;王琪;王利华;马翔;李琳

    目的:探讨婴儿眼球震颤综合征( INS)合并斜视的手术设计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11例INS合并水平性斜视、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检查患儿的矫正视力、异常头位( anomalous head postures, AHP)、眼位及立体视锐度。手术设计原则为:在注视眼上设计水平直肌后徙联合截除的手术量以矫正AHP,在非注视眼(斜视眼)上设计水平直肌后徙联合截除的手术量以矫正并存的内斜视或外斜视,且该手术量根据注视眼的手术量进行适当调整。随访时间均≥6个月。结果11例中,合并外斜视6例,内斜视5例;5~15岁,平均(9.0±4.7)岁;平均随访(9.4±5.3)个月。术后5例AHP治愈,6例改善;9例眼位正位,2例欠矫;6例双眼视力增进≥2行,4例双眼视力增进1行,1例双眼视力不变。结论对于INS合并水平性斜视患者,按照在注视眼上设计手术量以矫正AHP、在非注视眼上设计并调整手术量以矫正斜视的原则,可达到矫正AHP和眼位、改善视功能之目的。

  •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远期眼位及外斜漂移

    作者:耿星;赵淑静;王利华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1年的眼位及外斜漂移.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的120例患儿分为BLR-rec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66例)和R&R组(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截除术,54例),术后1~3d、6周、1年进行随访,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患儿戴镜注视6m和33 cm调节性视标的第一眼位斜视度.结果 术后1 ~3d,两组欠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3),而正位率、过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斜漂移与手术年龄、屈光不正、矫正视力、术前斜视度、是否伴斜肌手术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行BLR-rec和R&R两种术式矫正术后1年内,眼位呈向外斜漂移的趋势.

  • 手术治疗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20△垂直斜视53例

    作者:孙卫锋;韩惠芳;韩爱军;邢斌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20△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原在位垂直斜视角度>20△的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53例,行下斜肌后徙6例,上斜肌折叠4例,采用上斜肌折叠联合下斜肌后徙10例,行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23例,行下斜肌后徙联合上直肌后徙5例,采用上斜肌折叠、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下直肌后徙5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测量垂直斜视度和旋转斜视度;术后12个月记录眼正位情况,异常头位发生情况。结果53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33例(62.2%)。行单条肌肉手术10例中,眼位正位3例(30.0%);行两条及以上肌肉手术43例中,眼位正位30例(69.8%)。本组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27.8△±6.3△、术后为4.5△±3.8△,手术前后相比,P<0.05。术前患眼旋转斜视度为15.3°±3.5°、术后为12.4°±3.2°,手术前后相比,P>0.05。术前53例均有代偿头位。术后33例眼位正位者中,30例代偿头位消失;3例眼位正位,但仍有明显代偿头位,患者年龄均>10岁。1例行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后即出现反方向异常头位。结论对于原在位垂直斜视大于20△的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采用两条及以上肌肉联合手术较单条肌肉手术效果更好,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是常用的手术方式。

  • 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魏艳飞;陈金卯;陈霞琳;覃苏帧

    目的 观察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斜视矫正术符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知觉性外斜视患者12例(12眼),男7例,女5例,手术年龄17~45岁,平均29.3岁;术前平均偏斜度-87.5△(-75△~-110△).行主斜眼或视力差眼外直肌后退9 ~10 mm,剩余偏斜度行同眼内直肌截短5~8 mm,三棱镜检查患者的斜视度,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眼位和单眼眼球运动情况,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9例眼位正位,正位率为75.0%;3例外斜视术前偏斜度为-90△、-90△、-110△,末次随访时残余外斜度为-25△、-35△、-35△,术后眼位外观改善明显,无过矫现象.12例患者术前内转均正常,外转均亢进,为+1~+3.术后末次随访内转均到位,9例外转不足-1,1例外转不足-2,2例患者的眼球运动在术后6周恢复正常.12例患者单眼眼球运动末次随访与术后6周时情况一致,说明术后6周眼球运动已稳定.结论 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可有效地矫正75△及以上知觉性外斜视;但可引起部分患者外转轻度受限.

  • 四角诊断眼位的探讨与临床应用

    作者:廖志敏;余庆阳;廖树森

    儿童垂直性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球的斜肌或垂直肌功能不足或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表现为两眼不能协同地进行正常的共同性运动.在诊断时,既要考虑麻痹肌的功能减退,还要考虑配偶肌代偿性功能亢进,分析是原发性麻痹,还是继发性麻痹.这涉及到多条眼肌的功能改变,常在诊断上造成混乱,给手术矫正带来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四角诊断眼位分析垂直性斜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垂直性分离性斜视1例

    作者:吴辉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发现双眼向上向外偏斜20 a入院.眼科检查:视力:左眼4.9,右眼5.0,双眼球运动外展过强,双眼上转过强,左眼为重.眼球内部结构未见异常.角膜映光法检查双眼交替性外斜视,去遮盖:右眼注视,左眼外斜30°,左眼处于上斜位约10°,左眼注视,右眼外斜15°,左眼处于上斜位约5°.遮与不遮:右眼注视,左眼由外上→中,左眼注视,右眼由外上→中.眼肌:双眼外直肌亢进,左眼下斜肌亢进.诊断为"垂直性分离性斜视",给予双眼外直肌后徙,左眼上直肌后徙术,术中将左眼外直肌后徙10mm,上直肌后徙6mm,右眼外直肌后徙8mm,出院时第一眼位正位,去遮盖:右眼注视,左眼外斜5°,左眼注视,右眼正位,眼球运动左眼上转亢进明显改善,切口甲级愈合.眼外观较前明显改善,患者和家属满意,但未做长期随访,长期效果不能确定.

  • 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曹嵘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9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斜视度、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术后检查眼位、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并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远期眼位与手术量及术前有无双眼视功能有关,与发病年龄、手术年龄、斜视类型无关.手术年龄较早,术前有融合功能及双眼视觉功能的患者,术后眼位更稳定.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和双眼单视功能对术后眼位有较大影响,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 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观察

    作者:梁莉莉;钱锦芳;伍雪云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及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观察2002~2006年在本科手术治疗54例患者的术后眼位变化、视功能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近期眼位正位为79.63%,远期眼位正位为72.22%;术后近期眼位欠矫为5.56%,远期欠矫为27.78%;双眼单视功能恢复近期为57.41%,远期为61.11%.结论:及时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佳选择,矫正眼位至正位是恢复双眼视功能的佳条件,而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

  • 眼科表麻手术前眼位和头位配合训练重要性评估

    作者:曾登芬;孙强;白继;喻红

    目的 本文探索眼科表面麻醉手术患者术中眼位和头位改变规律,了解其对手术造成的影响,从而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表面麻醉手术患者共200例(近视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100例).术前分别对两类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常规组在健康教育中进行配合技巧的讲解,对处理组另外增加注视训练,观察记录眼位和头位配合及术中暂停手术矫正头眼位情况,并于术后1周调查患者手术满意度.结果 除白内障患者手术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两类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头位和眼位变化率、术中暂停等待手术时机发生率明显高于处理组.结论 眼位、头位配合技巧及注视训练,可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减轻了心理压力,是取得较好手术疗效的可靠保障,是降低眼科表麻手术风险的重要措施.

  • 显微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22例疗效观察

    作者:龚玉萍

    目的 探讨显微技术应用于斜视矫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2例斜视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斜视矫正手术视野清晰、无创操作、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状况分析

    作者:王娟;韩爱军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间歇性外斜视(IXT)患儿手术前双眼视功能及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选取河北省眼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IXT患儿136例,根据不同年龄段视觉的发育水平,分为Ⅰ组和Ⅱ组.术前对患儿进行散瞳验光和眼球运动检查,根据每个患儿外斜视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眼位情况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结果 Ⅰ组IXT患儿术后眼位正位率低于Ⅱ组,但两组术后眼位正位、过矫、欠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IXT患儿术后Ⅱ级、Ⅲ级同视机患者显著高于术前,无及Ⅰ级同视机患者显著低于术前.术后无双眼视功能者明显减少,其中Ⅰ组双眼视功能恢复到Ⅲ级者显著高于Ⅱ组;术前有融合功能的IXT患儿术后视功能恢复率为69.2%,高于术前无融合功能的IXT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5).结论 IXT的手术成功率与患儿年龄(发病年龄与手术年龄)、术前病情发展等因素相关,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学龄前儿童弱视与斜视1092例调查分析

    作者:陈吉;白静;郁佳佳;刘虎;丁慧

    [目的]通过检查1 092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及眼位状态,了解弱视、斜视患病情况,以期对学龄前儿童的异常视觉状态早发现、早治疗.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所幼儿园1 092例4~6岁儿童,应用缪氏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眼位检查采用33 cm角膜映光法和遮盖法;凡眼位可疑及视力低常的儿童采用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并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结果]学龄前儿童弱视患病率为1.8%,斜视患病率为2.2%. [结论]弱视及斜视仍然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眼病,加强预防和完善诊治是社区眼保健工作的重心.

  • 成人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的美容疗效分析

    作者:王雅坤;解正高;陈放;王虹

    目的:观察成人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位、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经手术矫正的78例年龄≥18岁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27.5岁,行显微镜下水平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视功能训练,随访6~12个月,观察眼位、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眼位矫正满意,正位59例,占85.94%;欠矫18例,外观满意未再行二次手术;过矫1例,术后配戴压贴三棱镜,眼位矫正满意.术后经视功能训练,有47例患者视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占60.26%.结论:成人共同性斜视行斜视矫正术治疗后,眼位矫正,美容效果满意,有助于重塑患者的自信心和改善生存质量,部分患者通过训练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恢复.

  • 眼位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远近立体视的影响

    作者:邱辉;史铭宇;李洪阳;张劲松

    目的 分析眼位变化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远近立体视的影响.方法 采用Clement Clarke International同视机检测远立体视,选用随机点画片.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测近方立体视.对4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wk分别进行远近立体视测定,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近立体视存在比率要高于远立体视存在比率.术前近立体视锐度分布情况与正常人不同.术后远近立体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远近立体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的损害表现为远立体视丧失,近立体视锐度下降.大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虽然存在近立体视,但立体视锐度要低于正常.眼位矫正对于近立体视改善及远近立体视重建有重要作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参考远近立体视检查结果.

  • 共同性外斜视79例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王宗华;邱岩;邸玉兰;黄秋闽

    目的:分析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患者79例进行随访观察,并对其术后眼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近期正位率82%,远期正位率为80%.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与手术原则和设计、患者的自身因素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作者:吴丹娜;周艳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时机、手术过矫等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手术年龄愈小,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愈好,手术轻度过矫对眼位正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建议对≥20△,有斜视症状的间歇性外斜视应早期手术,可重建双眼单视功能.

  • 不同分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位控制能力的对比研究

    作者:石东风;曹嵘

    目的:研究不同分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后眼位控制能力.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3-09/2015-04期间收治的14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不同分型分为三组.分开过强型患者54例作为分开过强组;基本型患者48例作为基本组;集合不足型患者44例为集合不足组.分析三组患者视功能情况以及术后眼位矫正情况.结果:术前三组患者视功能无差异,术后三组患者视功能均有所好转并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开过强组、基本组以及集合不足组正位率分别为83.3%、81.2%以及54.6%.分开过强组与基本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开过强组、基本组与集合不足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根据分型不同手术类型不同,其中以分开过强型和基本型预后较好,集合不足型预后较差.但由于三种类型的斜视对应手术方式不同,如何进一步排除手术因素的影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 LASIK对近视患者眼位的影响

    作者:梁平;肖路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对眼位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LASIK治疗近视患者53例(106眼),采用遮盖法及三棱镜联合Maddox杆法,观察注视33cm及5m处目标时的眼位情况,术前术后各检查1次.结果注视33cm和5m处目标的术前术后2组患者的眼位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适应症范围接受LASIK治疗不会引起间歇性或显性斜视的发生.

41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