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润华;郑春喜;辛萍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水平;方法:应用放射免疫与微柱层析法分别检测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中IL-6及HbAlc的水平;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控制了年龄与性别后,HbAlc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31,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和IL-6水平明显增高;联合检测HbAlc与IL-6的水平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价和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郝清顺;刘玉苓;费大东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 T2DM)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 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初诊T2DM并发早期DKD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治疗,维持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UACR)、尿α1-微球蛋白( MG)、肾小球滤过率( eGF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FBG、HbA1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TG、TC、LDL-C亦下降,有统计学差异( P﹤0.05)。实验组治疗后BMI、SBP、α1-MG、eGFR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FBG、HbA1c、TG、TC、LDL-C、UACR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 P﹤0.01)。两组治疗后TC、UACR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西格列汀不仅有效平稳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还可以减少尿蛋白漏出,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作者:彭丽萍

    目的 观察应用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短期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3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为期14d,比较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标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情况,并记录1年内随访情况.结果 14d内,患者治疗后实现快速平稳降糖,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年内,有19例患者仅需饮食控制及运动维持血糖,11例患者单用二甲双胍等非胰岛素促泌剂控制血糖,另3例需少量服用促泌剂.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短期强化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影响身体质量,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石锋;吴豫梅;吴永新;林霖;章志琼;王红梅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将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自我监测血糖(SMBG)联合CSII治疗,观察组采用CGMS联合CSII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次数、血糖波动值、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不同时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 治疗第3天观察组CGMS记录的全部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次数均多于对照组,但治疗第14天观察组记录的全部低血糖和高血糖事件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强化治疗第14天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餐后2h胰岛素、不同时点C肽水平及Homa-β功能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血糖波动值、血糖达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GMS和CSII联合治疗,能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更安全、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 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作者:温飞飞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南乐县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0.5 mg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每天给药2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灵N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血糖(PPG)以及空腹血糖(FPG)均有所下降,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结束时的胰岛素用量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均可以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甘精胰岛素在降低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大鹏

    目的 研究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驻马店市中心医院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锐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使用甘精胰岛素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观察

    作者:吕国萍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早期肾病.方法:观察住院165例2型糖尿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分初诊组,复诊组,对照组以t检验比较.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有20%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可能诊为早期肾病,但无临床肾病发现.糖尿病病程愈长,尿微量白蛋白愈高,直到临床肾病期.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实际病程已数年,尽早诊断糖尿病并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十分重要.

  • 黄连解毒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CRP、ICAM-1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松;韩景辉;孟长海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10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连解毒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2hPG) ]、胰岛β细胞功能各指标[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 ]及血清CRP、ICAM-1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20%(46/51),对照组有效率为74.00%(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PG及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CRP、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4/51),对照组为6.00%(3/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CRP、ICAM-1、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

  • 健脾益气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钧俊;叶卓丁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治疗及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方,随访3个月。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 haemoglobin A1c,HbAlc)含量、胰岛素、C肽含量、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B,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脾虚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HbAlc、C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oma-β升高、IRI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脾虚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对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能改善患者脾虚证候,效果满意。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胰岛β细胞的影响

    作者:齐昆青;乔苏民;刘建林

    为了解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我们对2002年7月以来的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张力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存在IR分为IR组(n=60)和非IR组(n=30,A组),IR组又随机分为IR胰岛素治疗组(n =30,B组)和IR联合治疗组(n=30,C组),3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C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检测并分析3组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B、C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显著长于A组,达标胰岛素日用量显著多于A组(P<0.05).3组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2周后有4例患者血糖未达标,其余2组患者血糖均达标.3组患者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C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CP)]均显著升高,IR指数[HOMA-IR(CP)]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HOMA-IR(CP)、HOMA-islet(CP)的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应进行胰岛β细胞功能、IR的评估,给予个体化治疗,对于存在IR的患者,在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同时,应积极给予胰岛素增敏剂,以达到理想效果.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那格列奈血药浓度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余兵;赵拯;刘赟心;马建华

    目的::考察使用那格列奈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7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基础上,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疗程2个月,监测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C肽(P-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并于治疗后1天静脉取血,采用LC-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治疗后患者FBG、2h-PG 、HbAlc显著降低、P-C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P虽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那格列奈血药浓度与治疗前后HbAlc差值、P-CP差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那格列奈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那格列奈血药浓度可作为临床胰岛功能改善和降糖药效学评价的新方法。

  • 社区分级管理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余策云;朱树贞

    目的:探讨社区分级管理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26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分别进行评估,并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血糖控制满意和血糖控制不满意两组.干预组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水平分别纳入不同的管理级别,对照组统一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干预、随访4年后,干预组血糖代谢达标率均好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糖控制不满意者的下降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社区分级管理,可改善患者的各项代谢指标及血糖水平,同时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

  • 糖脉康颗粒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范伟彩

    目的 为探讨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单用二甲双胍)和研究组70例(服用二甲双胍加糖脉康颗粒),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和餐后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 ①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和餐后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②研究组并未较对照组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较单用二甲双胍能更有效地降低血糖、血脂及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柏萍

    目的:研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血糖状况,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血糖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胰岛素不同强化疗程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颜向红;王晓军;谭志红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强化疗程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根据胰岛素的不同强化治疗疗程,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不同疗程的4个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及胰岛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60天和90天强化疗程组胰岛功能改善更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和护理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明显,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保证和提高了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良好效果,对血糖的稳定有积极作用.

  • 血糖调节异常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及其组分的变化

    作者:朱红霞;易本谊;刘精东;陈勇;曾竹青;曾黎峰

    目的 探讨血糖调节异常(IGK)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情况及其组分的变化.方法 研究32例IGR患者,其中空腹血糖受损者(IFG组)12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20例,23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25例健康人群对照(NGT组),分别测定各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血清胰岛素原(PI)与真胰岛素(TI)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①空腹血清IRI水平:IFG、IGT、初诊T2DM组均高于NGT组(P<0.05).②空腹血清PI水平:初诊T2DM组高于IGT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T2DM组高于IFG组(P<0.05)及NGT组(P<0.01).③空腹血清TI水平: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PI/IRI值:IGT组及初诊T2DM组明显高于NGT组(P<0.05);TI/IRI值:初诊T2DM组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IRI30/△G30:初诊T2DM组及IGT组明显低于NGT组(P<0.05);△TI30/△G30:IGT及初诊T2DM组均明显低于NGT组(P<0.05).初诊T2DM组明显低于IGT组(P<0.05).结论 1.IGT者及初诊T2DM患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组分存在异常,表现为空腹高PI血症,并且随着血糖异常程度损害的加重,PI/IRI值逐渐升高;2.IGT者及初诊T2DM患者存在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且初诊T2DM患者损害程度高于IGT者;3.△TI30/△G30比△IKI30/△G30更能真实反映IGT者与初诊T2DM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差别.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晓玲;朱旅云

    目的 探讨MMP-9与初诊DM早期AS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初诊52例DM患者及46例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TIMP-1水平进行测定,同时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IMT,比较两组差别.结果 DM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及IMT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MMP-9、TIMP-1均分别与CCAIMT、ICAIMT密切相关,(P<0.05).结论 初诊2型DM患者MMP-9血清水平增高且与IMT密切相关,提示MMP-9可能是初诊2型DM早期AS形成及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 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颈动脉内膜中 层厚度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党玉婷;尹亮;孙侃;常向云

    目的 旨在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n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F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nT2DM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T2DM组),糖耐量正常(NGT)者100例作为对照组(NGT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试剂盒检测血清FA浓度,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IR,运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CIMT,分析血清FA浓度与各项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血清FA水平(368.5±15.6)mg/ml高于NGT组血清FA水平(152.7±7.1)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FA水平与HOMA-IR(=0.483,=0.000)、CIMT(=0.509,=0.0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0.153,=0.042)、三酰甘油(TG)(=0.353,=0.000)、低密度脂蛋白(LDL-C)(=0.113,=0.023)、体重指数(BMI)(=0.162,=0.024)、收缩期血压(SBP)(=0.182,=0.035)、空腹血糖(FPG)(=0.422,=0.002)及2 h葡萄糖负荷血糖(2 h OGTT)(=0.581,=0.000)呈正相关,与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0.153,=0.008)、2 h葡萄糖负荷血浆胰岛素(PINS)(=-0.423,=0.008)、高密度脂蛋白(HDL-C)(=-0.183,=0.011)和HOMA-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0.463,=0.000)呈负相关.结论 nT2DM患者血清FA水平与IR及CIMT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清FA水平可作为诊断n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生物学标志物.

  •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短期内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武淑俊

    目的:研究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短期内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两组。 A组采用常规饮食、运动等干预,并口服格列美脲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肝肾和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低血糖、肝肾和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 B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 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施行治疗后B组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幅度更大, P<0.05。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联合短期内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分泌情况,低血糖风险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188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