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瑞华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6.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有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微信心理干预对焦虑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赵永忠;林子江;杨闯;王维千;林海西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心理干预及随访对接受巩固期药物治疗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作用。方法筛选医院精神科门诊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接受巩固期抗抑郁药物治疗,且有使用微信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微信组(n=42)和对照组(n=43),微信组通过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团体互助,放松训练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干预和随访,对照组仅推送提醒复诊的短信,随访24周。比较两组健康状况简表(SF-36)评分、Morisky依从性问卷评分,以及治愈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除生理机能外,均比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微信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和对照组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为(75.6%和50.0%,P<0.05)。微信组和对照组痊愈率为43.9%和34.2%(P>0.05)。结论对接受巩固期药物治疗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进行微信心理干预和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 丹栀逍遥散对天敌暴露饮水冲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宋昌玲;唐启盛;赵瑞珍;王雯龙

    目的 测评天敌暴露饮水冲突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特征及丹栀逍遥散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天敌暴露饮水冲突刺激法建立广泛性焦虑大鼠模型,造模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应激结束后以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进行测评,综合评价该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及丹栀逍遥散的干预效果.结果 造模结束后大鼠运动活力降低,易激惹,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臂活动次数减少,封闭臂活动次数增多(P<0.01).中药治疗组较模型组运动活力提高,开放臂活动次数及时间增多,封闭臂活动次数及时间减少(P<0.01).结论 天敌暴露饮水冲突模型大鼠在行为学上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丹栀逍遥散可降低该模型大鼠的焦虑水平.

  • 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观察

    作者:曾志金

    目的 观察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将该8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头穴丛刺与针刺任脉穴治疗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焦虑障碍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参照组7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障碍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以及治疗后随访1个月,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疾病过程当中,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相比临床常规针刺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焦虑障碍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可将该种治疗措施进行广泛推广运用.

  • 针灸联合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红玲;郭灵祥;彭菊意;杨飞清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山西大医院门诊收治的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心理干预治疗,实验组予以针灸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1周、2周、4周后的HAMA评分中躯体因子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组间展开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6%,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 针灸联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泻肝安神丸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施丹

    目的 探讨泻肝安神丸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6例GAD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8例口服泻肝安神丸治疗,对照组28例则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持续治疗6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另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后第2、4、6周时,评定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HAMA评分相比组内治疗前,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与对照组(92.86%)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2、4、6周后,其T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采用泻肝安神丸治疗,效果与帕罗西汀片相当,但不良反应少,且反应程度也更轻.

  • 中医分型辨治广泛性焦虑障碍及病案举隅

    作者:赵宏波;李娜;李晓娟;白晓晖;李静;白明华;金钟晔;陈家旭

    近年来,广泛性焦虑障碍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现有的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本研究团队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以肝郁气滞、心脾两虚、阴虚内热为本,瘀、热为标,病位多责之于肝、心、脾、肾.治疗上以疏肝为本,兼以益气养血,补肾健脾,清热活血,临床应用审证求因,疗效确切.

  •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作者:韩芳;范吉平;郭盛楠;曹克刚;姜思竹;高颖

    目的:为探讨证候类中药新药的临床评价方法,采用证病结合的临床研究模式,针对肝郁化热证,选择具有该证候的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评价清肝解郁方对患者证候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80例,采用分层随机、阳性药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清肝解郁方免煎颗粒进行治疗,偏头痛对照组患者使用天舒胶囊,失眠或焦虑对照组患者使用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应用《肝郁化热证证候评价量表》对2组患者的证候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命质量.结果:1)经治疗后,2组患者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证候评分差值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2)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其中社会功能(SF)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3)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变化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提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与肝郁化热证证候评分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清肝解郁方可改善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及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肝郁化热证证候,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湿、热证素研究

    作者:董烁;尹冬青;贾竑晓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中医湿、热证素规律.方法: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167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应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人口学资料、中医症状、西医相关精神科量表评定.统计分析证素积分和分布频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湿热证和人口学特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关系.结果:无论是病性证素积分的排序还是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的排序,湿证素和热证素排在前两位,且在聚类分析中湿和热一类,湿邪证素和火热证素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湿热证积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及和反映疾病核心症状的焦虑心境、紧张、害怕等量表因子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和部分反映疾病程度的CGI疾病等级分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湿、热证素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主要中医证素,并且与肝有密切关系,提示今后治疗中应该重视疏肝清热利湿.

  • 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56例

    作者:向琴

    目的 观察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2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各56例,中西药组口服柏子养心丸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西药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并判断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中西药组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西药组的83.9% (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时S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第8周时SAS、HAMA评分亦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8周SAS评分、HAMA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西药组(P<0.05).随访1年中西药组患者复发5例,低于西药组的19例(P<0.05). 结论 柏子养心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肯定,并且疗效优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 广泛性焦虑障碍“思胜恐”情志治疗思路探讨

    作者:徐蕊;孔军辉;杨秋莉;虞雪云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为情感类疾病,其核心症状为过度担忧.通过对情志治疗理论和西方认知行为疗法的梳理,提出GAD“思胜恐”的情志治疗思路.过度担忧涉及到思和恐两种情志,以及脾和肾两个脏腑功能.偏颇的“思”为致病主因,而深思远虑,则见事源则为治病之法.提出GAD“思胜恐”情志疗法的核心思想是寻找情绪背后的事件本源,通过引导正向作用的“思”,重新审视对具体事件的认识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特点

    作者:叶刚;汤臻;李歆;潘明志;朱峰;付佳林;伏天;刘期春;高振勇

    目的:探讨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应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软件(CANTAB)中RVP、DMS、IED 3项测验对48名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及48名正常对照施测,分析两组被试注意能力、工作记忆能力、执行功能的差异,并了解上述认知功能和总体焦虑水平、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相关性.结果: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组RVP测验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4.38,P<0.05),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t=4.66,P<0.05);DMS测验中多项延迟测试任务正确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t=-6.31~-3.62,P<0.05),平均反应时都显著长于对照组(t=3.45~4.17,P<0.05);IED测验中总错误数(t=3.33,P<0.05)、外维转换错误数(t=2.48,P<0.05)、完成测试数(t=2.59,P<0.05)显著大于对照组.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组DMS多项延迟测试反应时、IED外维转换错误数与GAD-7、SAI、TAI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RVP正确率与GAD-7、SAI得分成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首发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多项认知功能异常.

  • 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美花;吕伟;王保红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组(干预组)40例和单用丁螺环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袁(HAMA)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RSS)评定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3周末、6周末分别评定一次.结果:治疗6周末干预组在HAMA总分、躯体焦虑因子、精神焦虑因子评分上(9.63±3.78,0.52±0.39,0.85±0.28)显著低于对照组(12.65±3.76,0.69±2.89,1.12±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2.20,-3.81;P <0.05).结论:音乐干预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能显著改善焦虑症状,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用丁螺环酮.

  •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发作的临床现象学比较

    作者:谢健;吴爱勤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的临床现象学特征.方法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现象学比较.结果 GAD组病程长于PA组;脑力劳动者中PA组显著高于GAD组,PA组精神病家族史阳性率显著高于GAD组;PA组急性发病、急诊史、自杀、伴发忧郁症、躯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神经功能及工作能力受损显著高于GAD组,而GAD组肯定诱因显著高于PA组.结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在临床现象学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别.

  • 合理情绪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詹潮勇;张鸿飞;刘昱君;朱飞奇;张子盈;李华静;刘静

    目的:探讨并研究合理情绪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期8周。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合理情绪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对于患者治疗前后的SAS、HAMA评分中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AS、HAMA分明显降低(t=6.6496,8.937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在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 大学生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效果实验研究

    作者:金洪源;王韶华;赵越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方法,为大学生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在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中,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1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来访者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前来访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某些因子分显示异常,如焦虑4.0、恐怖4.14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为34分.在没有使用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11次咨询后SCL-90各项因子分均达到正常水平,焦虑1.6、恐怖1.86等,HAMA得分为14分,来访者在学校能够正常生活.结论 此实验初步证明了,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是很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自我怜悯与快感缺失的相关性

    作者:方文梅;朱道民;耿峰;穆菁菁;谢思思;谢军;韩丽娟;高莉玲;高艳平;岳君思;董毅

    目的:比较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与正常者自我怜悯水平,探讨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及情绪症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 - C)、中文版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 - C)和中文版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 - C)对53名 GAD 患者和156名正常者进行评估,GAD 患者同时作中文版 Beck 抑郁自评量表(BD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估,分析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快感缺失及焦虑、抑郁症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组 SCS - C 总分及其普遍人性和正念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3.521,‐3.829,‐4.343;P 均<0.01);患者组 RSAS - C 分和 RPAS - C 分均高于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SCS -C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 BDI 分(r =‐0.549~‐0.688,P 均<0.01)、STAI 分(r =‐0.578~‐0.710,P 均<0.01)呈负相关;患者组 SCS - C 总分(r =‐0.355,P <0.01)及其普遍人性(r =‐0.385,P <0.01)和正念因子分(r =‐0.343,P <0.05)与 RPAS - C 分呈负相关,而与 RSAS - C 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 BDI 分和 STAI 分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SCS - C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与 RPAS - C 分的相关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自我怜悯水平较低,自我怜悯水平越低,其焦虑、抑郁症状和躯体快感缺失越重,提示针对患者自我怜悯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意义。

  • 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作者:王永军;陈大方;王传跃

    目的:评估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对照研究设计,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的448例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成九味镇心颗粒组337例与盐酸丁螺环酮组111例,治疗4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估,减分率≥30%为有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心电图、血、尿常规、生化及生命体征评估安全性.结果:经4周治疗,九味镇心颗粒组与盐酸丁螺环酮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3% vs.66.7%,P>0.05).九味镇心颗粒组HAMA减分分数与盐酸丁螺环酮组相当[(12.7±5.8)vs.(13.2±6.5),P>0.05].九味镇心颗粒组和盐酸丁螺环酮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8%和30.6% (P >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4%和18.0% (P >0.05),其中九味镇心颗粒常见口干(8.0%)、头晕(4.5%)、恶心(3.6%)、便秘(3.3%)等,盐酸丁螺环酮口干(12.6%)、便秘(6.3%)、恶心(5.4%)、头晕(5.4%)等.结论:九味镇心颗粒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神经症优化治疗方案的特尔菲法研究

    作者:罗晓敏;黄悦勤;王向群;刘肇瑞;唐妮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神经症治疗的优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初步筛选出神经症已有明确疗效的全部药物和心理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选择来自我国20家精神专科三级医院的20名精神科临床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终筛选出公认的神经症优治疗方案.结果:神经症的优治疗方案分别是强迫症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社交焦虑障碍为帕罗西汀联合综合性心理治疗和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惊恐障碍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类合并苯二氮类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和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和SSRI类合并苯二氮草类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结论:专家咨询法成功筛选出了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四类神经症的优治疗方案.

  • 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强迫障碍的基于体素的大脑灰质体积研究

    作者:阎浩;黄悦勤;刘肇瑞;韩鸿宾;张岱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和强迫障碍(OC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特征性表现。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TR)或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的28例 GAD、25例 OCD 及39例健康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完成高分辨率结构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估患者的焦虑或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在全脑范围内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并探讨 GAD 和 OCD 患者全脑灰质体积与 HAMA 和 Y-BOCS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AD 左侧前扣带回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 =0.016,小体积校正),OCD 患者双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灰质体积下降(P <0.001,未校正);GAD 患者较 OCD 患者在双侧眶额皮层等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增加(P <0.001,未校正)。GAD 患者的 HAMA 总分与右侧颞叶的灰质体积增加相关,而 OCD 患者的 HAMA 总分则与眶额皮层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相关(P <0.001,未校正)。讨论:GAD 和 OCD 患者并未共享相同的灰质体积异常脑区,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大脑结构特征,并且其焦虑症状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235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