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温和灸促进拇指指腹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神经康复观察

    作者:刘淑珍;刘新波

    目的:探讨艾条温和灸对吻合神经的示指背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术后神经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拇指指腹缺损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在术后第2周开始采用艾条温和灸配合常规(感觉)康复训练,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随访7个月,观察两组感觉恢复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拇指皮瓣的痛觉、触觉、两点辨别觉及综合质地感觉明显提高(P<0.05).结论:艾条温和灸对吻合神经的示指背邻指皮瓣感觉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恢复效果较为满意.

  • 帕金森病患者红外线数字化步态测量数据的半自动提取方法的建立

    作者:于昌琳;沈林勇;胡小吾;钱晋武;吴曦

    很多神经性疾病和骨骼损伤性疾病都会造成运动障碍导致异常步态,帕金森症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步态参数定量评估代替医生目测定性评估,可以更准确的对疾病进行康复评估。目前,对步态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运动捕捉仪采集人体三维坐标,再通过三维坐标提取步态特征。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原始数据庞大,完全手工处理繁复,同时自动处理中临床步态分界点情况众多,完全自动选取存在困难。本研究结合多个软件的优势,利用matlab绘图手工选取分界点,再自动提取步态特征在友好界面中显示结果,实现对三维坐标的半自动处理,高效地进行步态参数的提取并准确反映了帕金森症临床步态的个体特征。

  •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孟鲜;张建丽;简媛;辛俏芳

    目的:研究对脑梗死患者使用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后神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疗效、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97,P <0.05),表明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疗效较好。出院时,试验组患者 NIHSS 评分为(7.5±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1.3)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270,P <0.05),试验组神经功能康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使用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使用 NIHSS 评分分组护理模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物反馈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王翔南

    生物反馈技术( Biofeedback therapy),是一种基于行为疗法的新型心理治疗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有三方面的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各种心身疾病及神经症,如头痛、胸痛、高血压、强迫症、恐惧症等;用于促进神经康复,如偏瘫、脑瘫、脊髓损伤及肌肉痉挛等的后期康复训练;用于减压,如缓解职业压力、帮助运动员达到佳状态等.本文从生物反馈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几种典型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两方面进行阐述.

  • 西酞普兰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改清;李彩霞;姜秀云

    目的 研究西酞普兰对急性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将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西酞普兰20mg口服,1次/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用HAMD 、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B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PSD脑卒中患者早期恢复有明显负面影响.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 音乐疗法对发声困难儿童神经康复护理过程中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闻春波;李恩耀

    目的 研究音乐疗法对发声困难儿童康复护理过程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8例发声困难儿童,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4例,研究组在接受标准化治疗、护理的同时通过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仅行标准化护理.记录分析2组平均练习的频率、发声质量及对治疗的感受总结.结果 2组智力发展水平评估均为中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严重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研究组平均练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88±1.22 vs 1.70±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各年龄组音乐治疗时平均练习频率显著高于标准化护理患者;干预护理前2组的发声障碍水平基本一致,护理后研究组发声障碍严重程度显著降低,CAPE-V评分与pVHI总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语言障碍患儿康复护理及练习的依从性,提高平均练习频率,改善其发音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神经康复治疗在多发性硬化缓解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智华;李桂琴;袁彬;杨来福;郭学军

    目的 探讨针刺等神经康复治疗对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扩展型残疾状态量表(EDSS)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73,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EDSS和FSS评分.

  • 神经康复设备研究进展

    作者:任武;王娇;张格;陈秋冰;石静楠;于毅

    神经康复设备在患者康复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国内外神经康复设备研究的现状,总结了现有神经康复设备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国内外神经康复设备研究的不足,对国内外此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智能化、家庭化、便携化、价格低廉化是此类设备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 针刺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封敏;侯天舒;于美玲;吴巧凤;卢圣锋;余曙光

    长时程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理基础,针刺对突触可塑性的积极影响可能是其实现神经康复的重要途径.其机制涉及神经递质-受体、神经营养、能量代谢、细胞粘附机制和其他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等多途径.

  • 分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宝华

    目的 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组进行分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第1、7、30天的ADL评分.结果 两组第1、7天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康复组第30天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 浅谈音乐疗法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施伯瀚;朱燕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MT)作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手段,其运用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系统(艺术、心理、哲学、医学、仪器等)的干预过程,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大脑的重塑等,已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及相关运动、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1].近年来,神经康复领域中涌现出了音乐疗法多方面的运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音乐疗法在神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神经康复
  • 现代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刚;杨金锁;茹则熙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且致残率也高,早期应用多种神经康复技术能大限度减少患者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物理、电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飞速发展,一些现代神经康复治疗技术极大的促进神经康复学发展,现综述如下.

  • 瘦素对新生期大鼠惊厥性脑损伤的康复作用及对皮质Drd2/cPLA2表达的影响

    作者:凌雅;陈素红;王丹丹;赵东敬;倪宏

    目的 探讨瘦素对新生期大鼠惊厥性脑损伤的神经康复作用及对脑皮质多巴胺受体D2(Drd2)和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日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瘦素对照组、惊厥组及瘦素干预组.惊厥组和瘦素干预组大鼠于实验第6天给予氯化锂(212 mg/kg体重)腹腔注射,24 h后给予匹鲁卡品(320 mg/kg体重)腹腔注射,在匹鲁卡品注射前30 min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1 mg/kg体重)腹腔注射以拮抗其副作用.从实验第8天开始,瘦素对照组及瘦素干预组大鼠每日给予瘦素(4 mg/kg体重)腹腔注射,连续注射7d.于实验进行23d时检测各组大鼠平面翻正、负向趋地反射情况,于实验进行30d时采用旷场实验评定各组大鼠认知情绪改变.于实验进行34 d时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脑皮质中Drd2及cPLA2表达.结果 4组大鼠平面翻正时间及负向趋地时间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瘦素对照组比较,惊厥组和瘦素干预组平面翻正时间及负向趋地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与惊厥组比较,瘦素干预组平面翻正时间及负向趋地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各组大鼠旷场实验开场得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瘦素对照组比较,惊厥组和瘦素干预组开场得分明显降低(P<0.05);与惊厥组比较,瘦素干预组开场得分明显升高(P<0.05).瘦素对照组、惊厥组和瘦素干预组Drd2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惊厥组和瘦素干预组Drd2表达较瘦素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瘦素对照组及惊厥组cPLA2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瘦素干预组cPLA2表达较惊厥组和瘦素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瘦素对新生期大鼠惊厥所致神经行为损伤具有神经康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脑皮质Drd2介导的cPLA2表达有关.

  •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强

    由于脑卒中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脑卒中康复一直是神经康复中的热点.神经发育治疗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治疗技术尚缺乏循证医学的有利证据[1].

  • 康复科住院患者功能独立性测量与住院费用和时间的关系

    作者:邱纪方;李建华;梁小平;林秀英

    目的探讨康复科神经伤病患者住院费用的特点、入院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及其分量表分与住院费用和时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调查了1994~1998年在康复科住院的记录完整的64例神经伤病患者住院费用与FIM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住院患者人均住院时间为98.77±99.15 d;人均住院总费用为22579.61±21702.24元;入院FIM、自我照料、括约肌控制、转移、运动分量表分与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r=-0.253~-0.314,P<0.05),入院FIM与床位费、治疗费、西药费、总费用呈负相关(r=-0.277~-0.353;P<0.01~0.05);住院时间与和各项住院费用间均有较好的正相关(r=0.404~0.827,P<0.01).在脑卒中、外伤性脑损害、脊髓损伤三个疾病组中,脑卒中组入院FIM分与住院时间、治疗费、总费用呈显著负相关(r=-0.381~-0.444,P<0.05),三组住院时间与床位费、治疗费、西药费均呈良好正相关(r=0.540~0.878,P<0.01~0.05). 结论在康复科住院患者费用中,西药费高,其次为治疗费;各项住院费用随住院时间延长而增高;患者的住院费用与入院时残疾程度有关;入院FIM分、自我照料、括约肌控制、转移项和运动分量表分能较好地预测神经伤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与时间.

  • 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曹学兵;秦开蓉;孙圣刚;梅元武;朱晓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闭塞动脉内直接注入50~100万 u尿激酶并同时分别加用神经保护剂(硫酸镁、GM1和21-氨基酸类固醇)和常规治疗,应用神经保护剂的各组均接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3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价.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BI)、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显著提高(分别P<0.01),且疗效高低顺次为GM1组>21-氨基酸类固醇组>硫酸镁组.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神经保护剂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 计算机相关辅助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黄晓琳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机器人技术、网络信息科技等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现代神经康复技术提供了新的不断更新、扩展的契机,使得神经康复的研究与应用出现了一些新的领域和热点.

  • 2000年全国神经康复学术会纪要

    作者:谭维溢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治疗、评定、教育学组联合主办的2000年全国神经康复学术会,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和贵州省医学会的支持协助下,于2000年5月17日~2000年5月21日在西南边陲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经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本次学术活动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00-03-10-005),因此突出继续医学教育的要求和内容,着重组织了神经康复的专题报告、讲座、论文交流和讨论.

  • 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价值--附1例报告

    作者:肖学长;楮晓凡;郭毅;董加政;苏晓琳;周次雄;索萍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治疗是当今神经康复领域的棘手问题,虽然已有很多治疗尝试,但由于PVS时的病理变化极为复杂,至今尚无明确有效的方法.近我们尝试采用低强度半导体激光鼻腔内照射(laser irradiation in nasal cavity,LINC)治疗1例重度颅脑外伤致PVS患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抗抑郁类药物对脑卒中的患者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钟骏亮

    目的:探讨分析抗抑郁类药物对脑卒中的患者神经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并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抗抑郁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HAMA和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等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抑郁药物帮助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94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