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从古至今,疫病的反复流行,曾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无数次深重的灾难,我们的祖先也在与疫病的抗争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疫病多祸不单行疫病,是外感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的一类急性疾病的统称,相当于现代的急性传染病.
-
面对突然降临的疫病社区医护人员能够做什么?
回顾几个月来与SARS抗争的历程,可以看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传、热线电话咨询、社区家庭消毒、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发热病人排查、出院病人随访等与疫情相关的医务工作,还有大量的协调联络等社会工作.人们认识到,社区既是防治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及时消毒;又是后一道防线:日常防疫、健康教育、医疗康复.确保社区这个"屏障",疫情就不易蔓延.
-
健康的守护神--部队抗洪抢险期间的健康教育
部队参加抗洪抢险,由于任务紧急,大多难以按步就班地实施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空军部队在抗洪抢险期间,针对抗洪部队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任务,及所在区域疫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策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抗洪官兵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必要的防病防疫知识,增强了防病意识,主动地采取自我保护和自救措施,配合群体防治措施的落实,消除或减轻了恶劣环境和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
成都市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调查
近几年,我市旧城改造和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市区内常年几十个建筑工程队同时施工.九十年代初期,建筑工地食物中毒或肠道传染病时有发生.它不仅影响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程进度,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威胁大城市的疫病控制工作.为消除隐患,确保广大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和食用安全,摸索经验指导基层工作,我们对所辖范围的工地食堂作了一次全面的卫生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古罗马的医学权威--盖伦
虽然罗马在早期与希腊常有接触,但早期的罗马医学几乎以巫术为基础:卡纳、塞拉斯、马尔斯、美腓提斯、鲁西娜、穆塔斯-图塔纳斯等均为罗马人信奉的保护健康的神灵,之后对阿斯克来皮斯的崇拜随着疫病的流行也从希腊传入罗马。自伟大的圣者希波克拉底之后,希腊医学和希腊医生频繁出现在罗马,医生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随之出现不同医学派别。至公元2世纪中期,盖伦脱颖而出,并使罗马医学的光辉在数个世纪内延续。
-
中国的卫生防疫工作功业著于百姓
一、旧中国满目疮痍,传染病恣行无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疫病丛生,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肆虐,民不聊生.例如1900~19 49年50年间全国累计发生鼠疫115.6万人,病死率高达89.0%;天花月月出现,年年流行,数年大流行一次,1933~1944年共有天花病人38万例,每年死亡数以万计;血吸虫病流行于12个省,病人1千多万例,受威胁人口1亿以上;全国患麻风者约50万例.上下5 000年的中华历史,从未有一个政府能够控制传染病流行.
-
浅析地质灾害后疫病的预防
近几年,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泥石流、暴雨、干旱、洪水此起彼伏.常言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受灾地区预防疫病工作必须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落实,把各种疫情扑灭在暴发、流行之前.
-
要建立防治疫病的长效机制
-
常备不懈,磨砺以须,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把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建国50多年来的卫生工作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旧中国疫病丛生,传染病恣行肆虐.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场以控制传染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各种传染病在1970年开始平稳下降,死亡率也相应减少.90年代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生率稳定在200/10万以下,比1970年下降了95%;传染病在死因构成中从第2位降至第9位.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在不到半个世纪中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中国防治传染病的成效举世瞩目,有口皆碑.2003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筑起了抗击SARS的长城,再一次显示了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控制传染病的雄心壮志与必胜的信念.
-
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做好灾后疫病防控工作
面对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中心党政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通讯中断、交通阻塞、人心恐慌的情况下,在灾后2 h内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将党员干部和职工集中到中心草坪上,简短地向职工讲解了灾后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安排和要求,疾控中心成立了救灾防病领导小组,草拟了灾后防病方案.
-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SARS 疫情、四川猪链球菌疫病事件、禽流感疫情,一系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公共卫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1].面对接连不断的突发公卫事件,政府投入不足、指挥系统不灵、信息网络不通、疾病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常常成为评论较多的影响因素[2].
-
吃自养猪肉安全吗
◇安全隐患差异很大俗话说:家有万贯,喘气的不算.意思是养殖就怕碰上疫病,一旦发生疫情,多半会亏损.所以,不管是自家养殖还是规模化养殖生猪,防病都应放在第一位,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消毒.在规范化养殖的饲养场中,每周都要对猪合喷雾消毒1~2次,每个月场区还会有1~2次彻底大消毒,铲杂草、挖鼠洞、填沟渠、路面喷洒消毒药.空猪舍更是要经历清洗、喷药、熏蒸及空置一周的处理,工人进猪合还要洗澡更衣、用消毒药洗手、泡胶鞋,白大褂每天还要用紫外线照射,每周进行高压清洗等.
-
中医药防治疫病要点概述
从疫病的概念、病因、病机、易感人群体质、辨证治疗及预防进行阐述.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天人不相应.体实质,属阳、火、实,多属肺有郁热,宣降失司;体虚质,属阴、寒、虚,多属肺气不足、卫外不固,两种体质均易患病.其治疗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对疫病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的认识相结合;同时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挥中医药在早期介入、后期调理中的优势.
-
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从中医理论角度,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本病病因大多数学者已经得到一致认同,认为外因是邪毒入侵,内因是正气亏损;由于学者的观点不同,病机认识也不一,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疫毒之邪和瘀血痰浊内结是标,脏腑气血亏损是本.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中包括了单味中药的筛选及有效成分的分析、固定的方剂研究以及包括针灸防治.总结出中医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小儿外感温热病证源流探析
温病是对由温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以发热、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因、季节、天时不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其发生、发展、演变有较明显的规律。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化燥伤津的特点。小儿素体柔弱,易感外邪。本文搜集历代有关小儿温热病的相关文献,阐述各历史阶段小儿温热病证的特点。资料来源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所载现存中医古籍为基础,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古籍数据库、《中华医典》为对象,重点检索儿科专篇、温病专著中儿科温热病专篇。以温病、病温、瘟病、瘟疫、热病、疫病、伏气、伏邪、天行、戾气、病气、时气、时行、疫、温、瘟、儿、幼为检索词,结果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复合,检索结果准确可靠。通过对相关典籍的整理分析,探讨小儿温热病证的源流。
-
运气“火郁发之”析微
本文对“火郁发之”在《黄帝内经》中的本义进行了探讨.火郁,与运气的火郁有关,既有火运之郁,也有火气之郁;寒水之制外,多种气化运动失常皆可造成.火郁“发之”的治法,是在自然界“火郁之发”的启示之下,对人体气机郁滞状态加以疏导,使之流畅.“发之”的用药,是“以苦发之”“辛苦发之”,且“发不远热”,以辛味药、苦温药为主.治疗火郁,需注意清热与透热并行.
-
从心理神经免疫学探讨《内经》"存想五气护身"防疫法的科学内涵
<黄帝内经>中<刺法论>篇关于疫病预防有较全面的论述,其中存想"五气护身法"因有较浓厚的道教色彩,一直未得到重视.文章就此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存想、意念等可以增加脑内腓肽的产生、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从心理神经免疫角度阐明了本法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机理,证明了"存想五气护身法"防疫有科学的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发掘.
-
五运六气治疫遣方用药规律探讨
五运六气理论提出对时令性疫病的独特认识并积累一定临证经验,其治疫的遣方用药原则是因时随病、按症施治、灵活化裁.可按不同年份的五运、六气特点制定系列方剂,按四时非时之气或时气自病而遣方.或按五运、六气特点调配相应的治疫成药,如按不同年份岁运而确定君药,依四时之气化裁疫病通治方等.深入探讨五运六气防治疫病的指导原则与遣方规律是提高中医疫病防治能力的有力保障之一.
-
近1200年疫病流行与干支纪年的相关性研究--兼驳运气能预警SARS的认识
统计近1200年疫病流行情况,分析其与天干纪年、地支纪年、干支纪年的相关性,得出了疫病流行与干支纪年无必然联系的结论,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是干支纪年不能预测异常气候,进而提出了干支纪年不能预警SARS等疫病流行的看法.
-
中医疫病病因学理论探析
随着历代医家对疫病病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推动了中医病因学的进步与完善.文章从运气致疫、乖候致疫、疠气致疫、邪毒治疫四个方面对历代医家关于疫病病因的论述进行了探讨,对现今研究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提高中医对疫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