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

    作者:宋伟琼;何芳;张艳丽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药物治疗无效的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患者12例12只眼,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4只眼,细菌性角膜溃疡3只眼,外伤性角膜溃疡3只眼,无菌性角膜溃疡2只眼.手术中行角膜溃疡面清创,4%碘酊烧灼溃疡面,从临近角膜溃疡处做带眼球筋膜囊组织的单蒂结膜瓣遮盖于表面,间断固定缝合.结果 11只眼术后一次成功,感染得到控制, 1只眼结膜瓣溶解脱落感染扩散.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94. 83%.结论 改良结膜瓣遮盖手术在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中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保存眼球,为下一步复明手术打下基础.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结膜瓣
  • 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作者:管延元;逄清江;程丹富

    目的:观察角膜板层切除加羊膜移植及结膜瓣覆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切除病灶区角膜板层,将氟康唑注射液内浸泡半小时的保存或新鲜羊膜双层或多层覆盖角膜植床,做上方桥状或蒂状球结膜瓣覆盖羊膜及病灶区并缝合固定1月,后在表面麻醉下剪断结膜蒂,并拆线.结果32眼角膜炎症全部控制,羊膜吸收或部分吸收,角结膜愈合.6月~3年随访,视力数指~4.0者10眼,4.2 ~4.5者22眼.所有移植的结膜瓣均为半透明愈合,血管萎缩,大部分角膜表面凹陷明显变浅.结论本手术方法为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 翼状胬肉31例手术改进联合丝裂霉素治疗

    作者:郑尚秀

    目的 改进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复发.方法 麻醉后先削去头颈部胬肉,分离胬肉与巩膜之间经膜,剪开胬肉上、下方1 mm球结膜,将配制好的丝裂霉素棉片留置暴露区巩膜上治疗3 min.再作胬肉上方覆盖的球结膜分离,将分离阿出的胬肉经膜切除,整复结膜瓣进行90°转位移植固定.结果 31例随访1~2年,无一例感染,29例全愈,2例复发.结论 胬肉切除一定要干净,结膜瓣要薄,植片要平整、紧贴于巩膜表面并牢固缝合与巩缘保留2~3 mm裸露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结膜瓣V-Y成形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分析

    作者:陈基黎;何朝永;马利;由雷

    目的 探讨结膜瓣V-Y成形术治疗翼状胬的效果.方法 对860例翼状胬肉患者行结膜瓣V-Y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10年,860例中复发18例,复发率2.27%,复发时间1年6个月~5年.结论 本术式依据立体剪裁的原则,采用结膜瓣V-Y成形术,切除多余结膜组织,仅需缝合2针,术后结膜平整,瘢痕细小,异物感轻微.结膜瓣V-Y成形术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手术方法.

  • 外伤性虹膜根部大部离断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宋甄;刘平;宫剑英;吕嘉

    目的:探讨严重外伤导致虹膜根部大部离断修复术的简便方法.方法:麻醉后在虹膜根部离断处角膜后方1mm作几个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制作标准为每象限内作一个瓣.在距虹膜卷缩粘连近的巩膜切口注入粘弹性物质,并使虹膜向其所对应远处角膜缘靠拢.全部缝合完毕后,将虹膜平复,将前房内粘弹性物质处理干净,缝合结膜瓣.术后观察眼压,并给予抗生素联合激素全身及局部治疗.结果:对该23例患者进行随访6月~25月,平均为18月.随访结果全部离断虹膜复位,瞳孔正圆者为18例,近圆形5例.由于虹膜括约肌不同程度受到损伤,瞳孔不同程度散大.其中瞳孔直径4 mm以下者6例,4mm~5mm之间者为11例,5mm~6mm之间者为4例,等于或大于6mm以上者为2例.结论:手术时机选择应在伤势经过常规治疗后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待炎症稳定后再行手术比较稳妥.由于借鉴了超声乳化法吸出白内障手术中的巩膜隧道切口,使切口容易达到水密状态,且可以有效减少术中产生的医源性散光.粘弹性物质的应用对手术也至关重要,可以减少手术对角膜内皮及眼内结构的损伤,从而使某些复杂并发症可以在一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翼状胬肉手术两种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的比较

    作者:李健;邢茜;陆炯;肖盼

    目的 对比两种自体游离结膜瓣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132例(132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组,B组66例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和胬肉复发率.结果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A组为(3.79±0.64)d,B组为(3.68±0.59)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0,P=0.060).A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9.1%,B组5例复发,复发率为7.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P=0.753).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移植带和不带角膜缘干细胞都是安全而有效的.

  • 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刘斌;覃小夏;黄文勇;王兰花

    目的 评价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基层医院扶贫防盲活动中老年性白内障87例(87眼),按分层随机法随机分为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组(A组)44例,和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组(B组)4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率,手术耗时以及术后1、7和30 d切口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为4.55% (2/44),平均手术时间为(7.48 ±2.12) min,1、7和30 d的切口暴露发生率依次为9.09% (4/44)、0% (0/44)、0%(0/44),B组的相应数据依次分别为4.65%(2/43),(8.03±1.98)min,25.58(11/43)、20.93% (9/43)、9.3% (4/43).A组术后第1、7和30 d的切口暴露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145,10.272,4.290;P=0.042,0.001,0.038).两组的后囊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981).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0,P=0.038).结论 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应用于手法小切口白内障中使手术时间缩短,而且切口暴露的发生率较低,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 球结膜双舌形瓣全角膜遮盖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

    作者:林雨;黄光初

    目的 探讨通过减张设计的球结膜双舌形瓣全角膜遮盖术减少结膜缝合口裂开这常见的并发症.方法 对21例(21眼)各种角膜疾病需要进行全角膜结膜瓣遮盖的病例进行治疗,术中对角膜作适当处理后分别在上、下方球结膜作2个水平方向基底相反大小20 mm×7 mm的舌形结膜瓣,在角膜表面将2个舌形瓣交错遮盖全角膜后缝合固定.结果 21眼手术病例结膜瓣生长遮盖良好,观察6个月未见裂开.结论 球结膜双舌形瓣全角膜遮盖术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遮盖成功率,特别在有结膜高度水肿、充血、弹性差易破碎时选用本法意义更大.

    关键词: 角膜 结膜瓣 遮盖 手术
  • 史-约综合征急性角膜穿孔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勇;Vishal Jhanji

    目的 观察严重史-约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急性角膜穿孔的处理的短期疗效.方法 对严重史-约综合征急性角膜穿孔5 例(5 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严重史-约综合征急性角膜穿孔5 例,穿孔均位于角膜中央或旁中央.根据患者情况分别进行板层角膜移植+前房注气术、角膜穿孔修补+带蒂眼睑粘连膜覆盖+睑缘缝合术、甘油保存材料角巩膜移植+带蒂结膜瓣遮盖术、甘油保存材料穿透性角巩膜移植+带蒂隧道皮瓣遮盖术,以及甘油保存材料穿透性角巩膜移植+桥形结膜瓣遮盖术各1 例.术后随访6~36 个月,5 例均保存了眼球,视力为光感~0.2,无角膜溃疡溶解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处理,可以有效地保存眼球.

  • 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亚莉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感染基本控制的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58例(58眼),其中角膜穿孔10例.手术中角膜溃疡面清创,4%碘酊烧灼溃疡面,在临近角膜溃疡处做带眼球筋膜囊组织的单蒂结膜瓣遮盖于表面,间断固定缝合.结果 55例术后一次成功,3例结膜瓣溶解脱落,手术一次成功率94.83%.其中10例角膜穿孔眼手术均一次成功,感染全部控制,但是有2眼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结论 改良结膜瓣遮盖手术在治疗重症真菌性角膜溃疡中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保存眼球,尤其是对穿孔或近穿孔而无条件进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可控制病情,为下一步复明手术打下基础.

  • 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作者:班爱荣;刘运甲

    目的探讨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施行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227例236眼.手术在肉眼或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干净彻底地切除胬肉组织,在上方球结膜制作3 mm×10 mm大小,外眦端游离内眦端带蒂的菲薄结膜瓣,游离端向下须超过胬肉宽度2 mm以起到拦截作用.移植片与结膜创缘对合,结节缝合6~8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结果本组翼状胬肉227例236眼,术后随访6月~5年,复发8眼,占3.4%,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本手术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即使在肉眼下亦可施行,适合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结膜囊成形术治疗结膜囊缩窄70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继发;欧阳文博;邓坤明;周太平

    目的:分析结膜囊缩窄患者施行单纯穹隆加深术及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结膜囊缩窄70例(70眼)。其中眼窝凹陷性缩窄51眼,义眼座植入术后结膜囊缩窄19眼;术前所有病例依据结膜囊缩窄程度分级,术中分别采用单纯部分穹隆结膜加深术及联合自体结膜瓣、羊膜、唇黏膜组织结膜囊成形手术。结果随访9~15个月,65眼结膜囊成形良好,外观满意;5眼重新手术;无义眼座外露或眶内感染发生。结论结膜囊Ⅰ度和Ⅱ度缩窄者可选择单纯穹隆结膜加深或联合自体结膜瓣、羊膜移植手术,Ⅲ、Ⅳ度缩窄者可联合唇黏膜移植;重度眼窝凹陷性缩窄者采取分期手术临床疗效较好。

  • 结膜瓣移盖术联合瓣下垫片术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

    作者:赵东卿;王印其;孙秉基;张月琴;贺燚;李家臣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的新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自体结膜瓣移盖术联合异体部分板层角膜或巩膜瓣下垫片治疗穿孔性真菌性角膜炎17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18月,平均11月,一次手术达到封闭角膜穿孔并治愈真菌性角膜溃疡13例,真菌复发或结膜瓣融解再次穿孔4例,一过性眼压升高10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一定提高.结论 该手术具有取材方便、封闭穿孔、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等优点.

  • 临时结膜瓣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及新生血管形成影响的研究

    作者:余业明;莫贻娟;李艳春;韦思广;姜俊;张玉娟

    目的 观察临时结膜瓣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和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真菌性角膜溃疡86例(86眼)分为两组.A组:临时结膜瓣移植组,51例;B组:常规结膜瓣移植组,35例.观察并比较A、B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率.随访6个月.结果 两组间治愈率差异及治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临时结膜瓣能促进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并能减少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其疗效优于常规结膜瓣.

  • 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覆盖术治疗无菌性巩膜融解的研究

    作者:彭云;黎明;姚晓明;曾琨;姚媛媛

    目的 评价异体巩膜移植联合结膜瓣覆盖术治疗眼科手术后无菌性巩膜融解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眼部手术后发生无菌性巩膜融解10例(10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巩膜坏死组织涂片,微生物培养,及血清学检查.采用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覆盖术,术后局部滴眼.结果 术前10只眼巩膜坏死组织的细菌及真菌培养均未见微生物生长,仅1只眼类风湿因子异常高表达,8只眼患有干眼.实施异体巩膜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8只眼术后32~50 d巩膜坏死区愈合,2只眼于术后40d及48 d后发生巩膜植片融解.结论 全身胶原血管性疾病及手术刺激等所致的免疫反应可能是眼部手术后产生无菌性巩膜融解的主要原因;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可控制及修复巩膜融解,有效保留眼球的完整性.

  • 改良式双层高位结膜瓣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长顺;孟海林;马锦霞;史芳荣;杨东海;张红亮;常新琦;何颜清;王瑞

    目的为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探讨减少滤泡渗漏、浅前房、葡萄膜炎症反应及非功能性滤泡形成等并发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对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的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采用双层高位结膜瓣,结膜切口距角膜缘9mm以上(9~15 mm),分层切开结膜及筋膜并分层缝合,预先虹膜根部切透,以降低后房压力,足够大的周边虹膜切除,自角膜表面恢复虹膜,以及术中开始应用阿托品散瞳等.结果通过190例289眼的改良式小梁切除术,经过平均3.1年随访,眼压控制率为90.66%,功能性滤泡占89.27%,视野改善率为33.33%,浅前房发生率为28.03%.结论本组小梁切除术的几点改良,设计合理,效果良好.

  • 异体巩膜联合自体结膜滑行瓣修复眼睑缺损

    作者:梁娜;陈宁;韦敏;王瑞红;闫红青

    目的 探讨异体巩膜联合自体结膜滑行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例因肿瘤切除术或外伤后造成的眼睑全层缺损范围等于或大于1/3眼睑的患者行异体巩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滑行瓣修复眼睑后层缺损,并随访观察半年至2年.结果 全部病例经眼睑重建术后,异体巩膜无溶解或排斥现象,植片生长良好,无巩膜暴露,眼睑形态基本正常,对眼球无刺激,对视功能无影响,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因肿瘤切除术或外伤造成的眼睑全层缺损,异体巩膜联合自体结膜滑行瓣术式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 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反转式巩膜裸露术疗效观察

    作者:李爱华;吕萍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结膜受到慢性刺激而形成.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较多,但各种方法都有复发,复发率可达30~69%.国内报道术后辅助β-射线放疗及局部应用抗代谢药物等,可降低复发率,但有一定程度的并发症.作者自1990年开展显微手术以来,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反转式巩膜裸露术,共治疗180例206眼,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三联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观察

    作者:张志刚;马景燕;李隐草;刘洋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加丝裂霉素C(MMC)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疗效对比.方法 162例(162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行自体结膜移植联合MMC;对照组:80例行单纯自体结膜移植.结果 治疗组82例中1例(1.22%)复发;对照组80例中5例(6.10%)复发.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MMC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 改良桥式结膜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康建华;朱卉;王洁;李医

    桥式结膜瓣多年来已广泛用于结膜缺损的修复,但由于向远端转移紧张度大,使修复大面积结膜缺损受到限制.我们将桥式结膜瓣的基底部向远端随意性加宽延伸,增强其转移修复能力,用于超大面积结膜缺损,临床应用13例16眼,均获良好效果.

13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