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尖瓣成形术21例

    作者:熊荣生;刘邕波;邓盛

    目的 总结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对21例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1例.风湿性5例,退行性变5例.先天性10例.缺血性1例.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进行,二尖瓣接辩下,瓣叶和瓣环的顺序成形,同时矫治合并的心血管畸形.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缩小.二尖瓣未见返流18例,残留轻度反流3例,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术中准确判断导致关闭不全的原因和病变范围,采取相应的成形方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兴华

    目的 观察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尖瓣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二尖瓣置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康复较快.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郭建洲;杨建安;马琰琰;王志伟

    目的 总结和分析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心外科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150例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19例,肾功能不全7例,因胸腔引流量增多而再次开胸止血4例,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后,上述患者治愈出院.术后复查心脏超声示,所有患者均未见二尖瓣狭窄,32例无二尖瓣反流(0级),75例微量反流(Ⅰ级),38例轻度反流(Ⅱ级),5例轻至中度反流(Ⅲ级).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4~18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和心脏大小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5、7个月时各有1例因脑血管意外死亡.结论 综合运用多种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丽艳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脱垂患者成形术术前和术后的二尖瓣三维结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东阳市人民医院45例二尖瓣脱垂患者成形术前和术后的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以术中探查为标准计算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位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总体敏感度52%、特异度75%、准确度62%,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总体敏感度89%(x2=15.628,P=0.000)、特异度93%(x2=21.361,P =0.000)、准确度91%(x2 =17.219,P=0.00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总体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优于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论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二尖瓣成形术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明显提高了二尖瓣脱垂病因及病变部位的正确检出率,且能准确定量评价二尖瓣成形术后的效果,是二尖瓣成形术术前和术后的重要监测手段.

  • 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

    作者:张杰;王强;姚昊;李庆国;王东进

    目的 总结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探讨微创瓣膜手术方法及相关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8例,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4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4例,手术切口长7.8 ~ 11.8(8.5±2.0) cm,体外循环时间42~ 105(52.5±25.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 95(42.5±17.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6~ 12.0(4.5±5.2)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5~860(265±67) ml.术后残余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右膈神经麻痹3例,二次开胸止血5例,切口感染4例.随访2个月至5年,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晚期死亡1例,死于心脏外原因,再发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再次行换瓣手术.结论 综合应用各种二尖瓣成形术,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进展

    作者:刘磊

    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二尖瓣成形术较二尖瓣置换术有明显的优势.根据二尖瓣不同的病变,可以采用三角形切除术、矩形切除术、腱索转移术、腱索置换术、瓣环成形术等;根据技术条件及微创理念可以采用正中切口、部分正中切口、右侧胸壁小切口、胸腔镜、机器人及介入治疗等.相信随着技术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 二尖瓣成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对三尖瓣反流患者术后生存率与反流的影响

    作者:刘健;宋然;曹旭丹;贺宝臣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 MVP)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TVP)对三尖瓣反流患者术后生存率与反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MVP组(46例)和MVP+TVP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改善情况和5年存活率。结果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MVP+TVP组三尖瓣反流程度(无反流8例、微量反流12例、轻度反流20例)显著优于MVP组(无反流3例、微量反流8例、轻度反流25例)( 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显著改善,且MVP+TVP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更明显;MVP+TVP组远期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免除率较MVP组高[94.7%(36/38)比77.3%(34/44)](P<0.05);MVP组和MVP+TVP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5.4%(42/44)和100.0%(3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行MVP同时应积极行TVP,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术后存活率。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星辰;汤步富;刘剑州;张超纪

    目的 系统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从建立数据库到2017年2月,对相关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收集和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30 d死亡率、长时间随访生存情况、再手术情况和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总病例数4287例,其中二尖瓣成形组1465例,二尖瓣置换组28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尖瓣成形组30 d死亡率(OR=0.51,95%CI [0.34,0.78],P=0.002)、长时间随访生存情况(HR=0.71,95%CI [0.55,0.91],P=0.007)及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情况(HR=0.63,95%CI [0.50,0.80],P=0.0002)均显著优于置换组,再手术率(HR=2.03,95%CI [1.71,2.41],P<0.00001)显著高于置换组.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在近远期生存率与瓣膜相关并发症方面优于二尖瓣置换术,虽然有着较高的再手术风险,笔者仍建议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尝试二尖瓣成形术.

  • 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王水云;王保祥;宋云虎;於其宾;于钦军;王谦胜;程卫平

    目的 总结36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实施二尖瓣成形术36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13例,"双孔法"3例,后叶腱素转移1例,后叶矩形切除+"双孔法"4例,前、后交界环缩2例,单纯放人工瓣环11例,瓣叶裂修补1例,二尖瓣肿瘤切除1例.28例置人人工瓣环,其中Edward软环19例、Medtronic软环9例.结果 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二尖瓣反流消失或微量反流26例,少量反流10例.1例术后第10天发生心律失常死亡.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左房(LA)(49.06±13.79)mm,左室(LV)(59.79±11.23)mm.术后心脏彩超检查:左房(39.47±6.63)mm,左室(50.21±5.07)mm.术后3个月随访心脏彩超检查:左房(35.26±5.42)mm,左室(45.18±4.25)mm.35例随访1~18个月,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4例.结论 二尖瓣关闭不全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疗效观察

    作者:朱勇锋;张向立;浮志坤;杜鹏;杨恒;张曙光

    目的 观察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早期预后,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于我院行二尖瓣成形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入组患者33例,二尖瓣成形环应用于所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二尖瓣硬质成形环.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3±7.7)岁,51.5%术前心功能分级>Ⅱ级,术前左心室舒张末径为(58.0±4.7)mm,射血分数为(52.3±11.4)%.终点事件为术后死亡、二尖瓣再次手术、术后出现二尖瓣中量以上返流需手术干预、心力衰竭.结果 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20.3±8.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二尖瓣瓣环扩张、心功能大于Ⅱ级及室壁瘤是与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有着更高的终点事件发生率(HR =5.64,95%CI 1.20~28.05,P<0.05).结论 对于因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二尖瓣瓣环扩张、心房颤动和较长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是影响其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瓣环扩张的患者较无瓣环扩张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

  •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冰;吕冬梅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拟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患者28例,进行常规二维经食管超声(2D TEE)检查,然后进行实时三维成像,比较RT-3D TEE和2D TEE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及病变部位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RT-3D TEE和2D TEE对引起二尖瓣返流病因的评价,二者准确性未见统计学差异.二者在评价二尖瓣病变前叶脱垂时,其准确性分别为81.8%及72.7%,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在评价二尖瓣后叶脱垂时,准确性分别为90.5%及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二尖瓣多区病变时,二者的准确性分别为85.7%及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腱索断裂的判断,二者的准确性分别为94.7%及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 TEE和2D TEE均能在术前对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作出准确判断.对于二尖瓣脱垂具体部位及病变程度的判断,RT-3D TEE的准确性及敏感性高于2D TEE.

  • 应用自体心包条行二尖瓣瓣环成形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建国;宋来春;韩啸;陶凉

    目的 总结自体心包成形条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院采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16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7例,年龄20~79(47.5±10.5)岁;术前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中度返流(Ⅲ级)32例、重度返流(Ⅳ级)137例.手术方法为体外循环下修复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同时所有病例均使用心包条环缩瓣环.手术中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成形效果.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0.6±30.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5.6±15.5)min;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败血症.术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无返流(0级)99例,微量返流(Ⅰ级)43例,轻度返流(Ⅱ级)22例,轻至中度返流(Ⅲ级)2例.所有患者均无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术后随访150例(90.3%),随访时间12~40个月.随访期间2例死亡,其中1例死因与心脏疾病无关;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明显减小(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19例、Ⅱ级26例.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条环缩成形是简单、安全、有效的,能较好地维持左心功能,早期疗效满意.

  • 38例二尖瓣成形术临床分析

    作者:王水云;於其宾

    目的总结38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实施二尖瓣成形术38例,其中,后叶矩形切除9例,"双孔法"13例,后叶腱索转移3例,后叶矩形切除+"双孔法"2例,后叶腱索转移+"双孔法"3例,前、后交界环缩2例,单纯放人工瓣环4例,瓣叶穿孔修补2例.本组35例植入人工瓣环.结果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二尖瓣反流消失或微量反流32例,少量反流6例.1例术后第一天发生瓣膜撕裂,行二尖瓣替换术后痊愈.1例术后第九天因消化道出血,继发肾功能衰竭死亡.36例术后早期超声复查,二尖瓣舒张期流速0~1.9m/s,平均(1.23±0.39)m/s.跨瓣压差0~14.4mmHg,平均(6.61±3.56)mmHg.36例随访2~70个月,心功能Ⅰ级31例,Ⅱ级5例.结论对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术中准确判断二尖瓣的病变,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 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30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红岩;韩劲松;王辉山;尹宗涛

    目的 总结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经验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305例,男性167例,女性138例,年龄43~78(50.28±10.50)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返流量中度136例、中-重度108例、重度61例.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根据二尖瓣病变Carpentier功能分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改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例、三尖瓣成形术156例、Ⅲ型迷宫术18例.出院后进行随访,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及二尖瓣返流程度.结果 全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5例(4.92%),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9.84%),延迟性心脏压塞1例(0.03%),永久起搏器植入1例(0.03%).术后随访272例,随访率89.2%(272/305),随访时间3个月至10年.随访期间,1例于术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270例均存活.1例患者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复发于术后36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于术后45个月行二尖瓣置换术.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心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37.21±8.65)mm比(45.68±7.24)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48.08±6.25)mm比(62.30±6.56)mm]、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35.16±6.37)mm比(40.24±5.12)mm]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0.64±0.05比0.52±0.07,P<0.05).结论 根据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Carpentier分型,合理应用相应的成形方法,并熟练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韩劲松;尹宗涛;王辉山;韩宏光;李新民;宋恒昌;刘宇

    目的 总结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经验及早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在58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中使用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45~78(55.4±7.6)岁.手术均在中度低温、中度稀释体外循环下进行,均采用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加固,共行单纯瓣环置入10例、人工腱索移植28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矩形切除3例、后叶矩形切除12例、后叶矩形切除+Sliding 5例.平均体外循环时间(75±1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8)min.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住院时间平均(14±2)d.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术后随访56例,随访率96.55%(56/58),随访时间1~2年.56例中,1例于术后13个月死于脑梗塞,余55例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47例、Ⅱ级9例.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直径明显减小(P<0.05),左室舒张末直径明显减小(P<0.01),左室收缩末直径明显减小(P<0.05),反流速面积/左房面积明显减小(P<0.05),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P<0.05),射血分数(EF)明显增加(P<0.01),心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未发现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二尖瓣无明显反流35例,微量反流20例.结论 SJMTM刚性鞍形成形环应用于二尖瓣成形术安全、有效,早中期疗效满意.

  •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及远期疗效

    作者:张瑞成;张大新;法宪恩;赵根尚;冯德广;庄世才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CMI)临床上并非少见,它可以是独立疾病,也可以并发其他心血管畸形.大部分可行二尖瓣成形术,而且手术成功率较高.1991年9月-2002年6月,我院共收治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62例,现对其外科治疗与远期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术式选择

    作者:佟明汇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继发于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及慢性IMR.鉴于IMR患者的二尖瓣瓣叶和瓣下结构本身并无典型病理病变,因此IMR又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报道[1]指出,心肌梗死患者中有高达40%的个案出现IMR.鉴于目前对IMR患者的外科治疗仍存在灰色区域,本文拟就国内外IMR研究现况及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进行综述,希望为IMR患者外科个体化治疗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支持.

  •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后叶脱垂

    作者:陈宏伟;郑理玲;谢纳新;张志孟;孙学军

    目的 分析总结33例非风湿性二尖瓣后叶脱垂成形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后叶脱垂(除外其他合并畸形、风湿性病变及前叶脱垂)患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6.5岁.术前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9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4例.通过 部分瓣叶矩形切除、瓣环环缩及成形环的综合运用修复二尖瓣,同期置入二尖瓣爱德华弹性环28枚.结果 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内径(49.26±17.13)mm,左室内径(60.29±8.32)mm,射血分数(66.1±9.6)%,左室短轴缩短率29.78±6.81.术后1周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内径(40.23±7.93)mm,左室内径(50.63±4.67 )mm,射血分数(53.0±8.3)%,左室短轴缩短率23.50±5.01.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检查:左房内径(36.16±7.46)mm,左室内径(45.61±5.67)mm,射血分数(65.0±7.6)%,左室短轴缩短率29.67±5.91.随诊6~70个月,平均随访18.2个月,二尖瓣功能正常或有微量反流22例,有微少量和少量反流9例,有少中量反流2例.无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而再次手术者.结论 对于二尖瓣后叶脱垂的病变,术中在经食管超声的帮助下,通过部分瓣叶矩形切除、瓣环环缩及成形环的综合运用,能够修复几乎所有非风湿性所导致的二尖瓣后叶脱垂,避免瓣膜置换.对于非风湿性二尖瓣后叶病变,瓣膜成形技术成熟、可靠,修复效果满意.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论点精粹(二)

    作者:唐俊卿;诸学时

    3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相关理念与手术时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外科孟旭教授在介绍二尖瓣成形术发展概论和二尖瓣结构完整性与心功能后,着重介绍了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时机.他说,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时机的掌握,一言以蔽之,就是所有明确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的患者均应确定为手术指征。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海洋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02例,根据其手术方法分为二尖瓣置换术组(MVR组)58例和二尖瓣成形术组(MVP)4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后心功能分级、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VR组围术期死亡3例(5.17%),MVP组死亡4例(9.09%),差异无显著性;MV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VP组,其二尖瓣关闭不全复发率亦明显高于MVP组,差异有显著性;MVR组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MVP组,其术后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末内压明显差于MVP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MVR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相比,MVP临床治疗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远期效果好、长期生存率高.

245 条记录 4/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