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用凝血指标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宏亮;江海燕;伍华林;钟幸容;陈胜男

    目的 研究常用凝血指标对慢乙肝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在S0期~S4期的453例慢乙肝患者,依据肝穿病检结果分为无纤维化组(S0期~S1期)和纤维化组(S2期~S4期),分析组间PT、APTT、TT、Fbg、PLT水平的差异.应用二元Loig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有意义项目对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纤维化组PT、APTT、TT水平比无纤维化组高,PLT水平则降低;Fbg的水平无差异(P>0.05).联合PLT、PT、APTT、TT计算预测值的回归方程为:Pre=1/[1+e(-0.815-0.012PLT+0.238PT+0.022APTT+0.041TT)],其对肝纤维化病变预测的总体准确性为74.4%;经ROC曲线分析PLT、PT、APTT、TT、预测值诊断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06、0.619、0.581、0.575、0.723(均为P<0.05).大Youden指数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PLT(56.6%,75.2%);PT(35.7%,84.0%);APTT(48.6%,64.0%);TT(44.0%,72.0%);预测值(68.9%,68.8%).结论 常用凝血指标PLT、PT、APTT、TT对慢乙肝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化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PT的诊断特异度高,联合应用则诊断价值更高.

  • 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邓盼墨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是导致婴幼儿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原因,也是目前儿童肝移植的第一位适应症.该疾病以肝内外胆道的纤维闭塞性病变为特点,常迅速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而导致患儿死亡,患儿平均生存时间仅19个月[1].法国巴黎Bicetre医院小儿外科曾对271例行Kasai手术或其变异术式的胆道闭锁患儿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结果仅有63例(23%)患者带自体肝脏长期生存,而其中的61例肝穿刺活检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表现[2].肝纤维化是影响胆道闭锁患儿长期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主要不利因素,研究胆道闭锁肝脏纤维化发生的机制及防治肝纤维化病变是胆道闭锁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大课题.

  • 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宏亮;江海燕;伍华林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HBsAg定量对肝纤维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肝病理活检确诊的198例慢乙肝患者,据其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分为S0~ S4共5期,从3个角度分组研究HBsAg水平的意义:(1)按纤维化病变程度分组,分为无明显纤维化组(S0~S1期)、明显纤维化组(S2~ S3期)、早期肝硬化组(S4期);(2)按有无发生纤维化病变分组,分为无纤维化组(S0~S1期)和有纤维化组(S2~S4期);(3)按有无发生早期肝硬化分组,分为无肝硬化组(S0~S3期)和有早期肝硬化组(S4期).分析各角度分组间HBsAg定量水平的差异.对有意义的分组进行二元loigstic回归分析HBsAg水平与纤维化病变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HBsAg水平对肝纤维化和(或)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纤维化病变程度各组间HBsAg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0,P <0.05),无明显纤维化组与明显纤维化组、早期肝硬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7,x2=3.195,P>0.05).无纤维化组与有纤维化组间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09,P>0.05).无肝硬化组与有肝硬化组间HBsA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7,P<0.01).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BsAg水平与肝硬化的发生相关(x2=8.589,P<0.01);经ROC曲线分析,HBsAg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620,95% CI0.540~0.700;大Youden指数为21.8%,对应的诊断阈值为3.53,此时的灵敏度83.6%、特异度38.2%、漏诊率16.4%、误诊率61.8%.结论 HBsAg的水平并不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变化,对是否发生肝纤维化无诊断价值;其定量水平筛查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玉祯;安宏亮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定量水平及常用实验室指标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肝病理活检和常用相关项目检查的1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据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分为无明显纤维化组(S0~S1期)、明显纤维化组(S2~S3期)、早期肝硬化组(S4期)3组。探讨纤维化病变程度与 HBsAg定量水平,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甲胎蛋白(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清蛋白(ALB)、球蛋白(GLO)、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和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肝硬化组 HBsAg水平高于明显肝纤化组和无明显肝纤化组(P<0.05);随肝纤维化病变程度的加重,GGT明显升高,PLT明显降低,PT明显延长(P<0.05);而AFP水平在发生早期肝硬化病变后显著升高(P<0.05)。HBsAg水平与 HBeAg(r=-0.482,P=0.000)和HBV-DNA(r=-0.448,P=0.000)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GGT、PLT和PT可用于辅助诊断肝纤维化;HBsAg与AFP可用于辅助诊断早期肝硬化。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关系分析

    作者:钟幸容;刘晓莹

    目的 多角度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HBsAg定量结果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有肝病理活检,同时检测HBsAg定量与HBV-DNA的182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资料.从3个角度分组分析各组HBsA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线性关系:依据182例患者HBV-DNA载量结果(0.000 ~5.745)的分布规律,分为低载量组(0.000~1.915)、中载量组(>1.915~3.830)和高载量组(>3.830~5.745),即相当于原始结果的0~104、>104~106、>106~108 U/mL;依据乙肝e抗原(HBeAg)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依据纤维化病变的程度分为无明显纤维化组(S0~S1期)、明显纤维化组(S2~53期)和早期肝硬化组(S4期).结果 HBV-DNA低、中、高载量组间HBsAg水平差异比较:总体水平以及HBV-DNA高载量组与低、中载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低、中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与HBsAg水平的线性关系:总体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48,P<0.01]; HBV-DNA低、中载量或HBeAg阴性时,二者均无相关性(P>0.05);HBV-DNA高载量、HBeAg阳性及肝纤维化病变各组二者呈高到低度负相关(r=-0.553、-0.635、-0.459,P<0.01);随肝纤维化病变程度的进展,二者相关性下降(r=-0.535、-0.459、-0.218,P<0.05),HBeAg阳性时的相关性高(r=-0.635,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HBsAg水平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但不能直接反映HBV复制的状态,实际工作中对HBsAg定量结果应依据病程和HBeAg等相关检查进行分析和合理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