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净肝祛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治疗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净肝祛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净肝祛脂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东宝肝泰治疗,实验组进行净肝祛脂汤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有效患者为12例,所占比例为40.0%,显效患者为15例,所占比例为50.0%,3例患者无效,所占比例为10.0%.对照组中,有效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33.33%,显效患者为9例,所占比例为30.00%.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 与6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ST分别为(31.21±0.70)U/L与(40.33±0.76)U/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应用净肝祛脂汤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 净肝祛脂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临床疗效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脂肪肝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NAFLD患者,剔除脱落病例,终纳入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n=26,单纯行为干预)、B组(n=27,行为干预联合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及C组(n=26,行为干预联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B、C组颈动脉IMT、TG、TC、LDL-c、HDL-c、FMD、NO、SE和hs-CRP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B、C组肝脏超声严重程度分布优于治疗前及A组(P<0.05).治疗后,C组AS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A组和B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血管内皮功能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其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NAFLD患者90例,其中脂肪性肝炎(NASH)28例,设为A1组;单纯性脂肪肝62例,设为A2组.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B组.抽取各组受试者肘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MGB1、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及MDA、SOD、GSH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关系.结果 B组、A2组、A1组血清HMGB1、IL-6、TNF-α、hs-CRP以及MDA、SOD、GS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依据B组、A2组、At组的顺序,血清HMGB1、IL-6、TNF-α、hs-CRP及MDA水平均依次升高,血清SOD、GSH水平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IL-6、TNF-α、hs-CRP呈正相关(rs=0.3975,0.4218,0.4985,P<0.05),HMGB1水平与MDA呈正相关(rs=0.4351,P<0.05),与SOD、GSH呈负相关(rs=-0.3325,-0.3653,P<0.05).结论 NAFLD患者的血清HMGB1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SOD、GSH水平显著降低,且NAFLD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SOD、GSH水平呈负相关性,提示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均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生与进展.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相关性。 -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确诊的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倒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维生素C片,冶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脾CT比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明显降低明显,患者的各项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里下降;同时患者治疗后肝/脾CT比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二甲双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胰岛素抵抗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游离脂肪酸(FFA)检测在胰岛素抵抗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0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其中150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空腹采血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INS)、葡萄糖(FPG)、脂类等实验室指标,同时做肝脏瞬时弹性检查(FibroScan)和受控衰减参数(CAP);选择1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做相同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和合并NAFLD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合并NAFLD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游离脂肪酸检测在胰岛素抵抗疾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综合治疗方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上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成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系统抽样方法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选用药物疗法,联合服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和维生素E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即饮食、药物、运动、电生理疗法联合应用方案,经过两个月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两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试验组(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运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NAFL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阻断脂肪肝的发展进程,而且它降低了临床保肝降脂药物的使用率,不仅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减轻了长期药物而导致肝肾毒性损伤.综合疗法治疗脂肪肝是有效可行性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PPARα基因表达及脂代谢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中PPARα基因的表达,并用PPARα激动剂进行干预,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高脂模型组、③PPARα激动剂干预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法分析PPARα基因的表达;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PPARα激动剂可降低NAFLD大鼠转氨酶、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促进NAFLD大鼠中PPARα基因的表达;肝脏形态学明显改善.结论 PPARα激动剂能改善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具有适度的胰岛素增敏作用.PPARα及其配体在N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临床防治NAFLD提供新的思路.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相关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越来越多的调查及报道显示其发病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组分关系密切.因此本文通过查找近年的相关文献,并参考出版教材,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归纳总结NAFLD的发病机制,及其与MS相关组分在发病过程中的相互联系.重点关注胰岛素抵抗(IR)所起的核心作用;寻找NAFLD与MS在发病过程中的相似点和关键环节.
-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OAS伴NAF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了多导睡眠监测(PSG)的98例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次数AHI)>10/h确诊OAS患者73例及另外2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具有完整糖、脂代谢指标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其中男性43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0.6岁.OSA按国际糖尿病联盟流行病和预防小组于2008年就有关问题发表了共识诊断[2],NAFLD按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指南中关于NAFD诊断标准.[5]73例临床对象中49例患者为NAFLD与24例患者无NAFLD组相比.NAFLD患者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明显升高(75.8%对50.0%,P<0.01),OAS合并NAFLD组AHI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明显低于不合并NAFLD.结论 中年肥胖及NAFLD人群应当重视OSA的筛查.
-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葡糖胺聚糖的二糖组成及皂苷对其影响
目的 分析皂苷对乳清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NAFLD)大鼠血清糖胺聚糖含量及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CS/HA)二糖组成的影响,筛选大鼠肝病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对NAFLD模型组大鼠分别喂食海参皂苷(Scc)、脱硫皂苷(Ds)、皂苷苷元(Ag)及海星皂苷(Sfc),离心层析分离纯化血清糖胺聚糖,硫酸咔唑法测定糖胺聚糖含量.糖胺聚糖酶解后2-氨基吖啶酮(AMAC)衍生,反相液相色谱检测二糖组成及相对含量. 结果 六组血清样本中,正常组总糖胺聚糖含量低,NAFLD组、海参皂苷组、脱硫皂苷组、皂苷苷元组和海星皂苷组血清总糖胺聚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8.4%、23.2%、16.8%、21.0%、21.5%.分析二糖组成,0SCS在正常组高(60.8%),模型组仅为21.0% (P<0.001).四组皂苷组0SCS高于模型组,且皂苷苷元组高(52.7%).4SCS在对照组中低(28%),模型组为68% (P<0.001). 结论 OSCS和4SCS可能是NAFLD标志物.海参皂苷(Scc)、脱硫皂苷(Ds)、皂苷苷元(Ag)及海星皂苷(Sfc)可治疗脂肪肝.
-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生化指标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项目的 对比找出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40名脂肪肝患者和60名非脂肪肝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在生化指标上的区别.结果 ①酒精性脂肪肝血清酶:AST、AST/ALT≥2、GGT等3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②酒精性脂肪肝尿酸异常率明显高于费酒精性脂肪肝.结论 AST、AST/ALT、GGT、UA等指标的联合测定可以帮助临床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鉴别诊断.
-
瘦素基因G2548A多态性及相关因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
目的 探究瘦素基因(LEP)启动子区第2548位核苷酸G>A变异及相关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分析基因与相关因素间交互作用对NAFLD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NAFLD患者200例作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作基因分型并对结果进行测序验证;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NAFLD关联性;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发生的相关因素;利用叉生分析对基因-相关因素交互作用进行探讨.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后NAFLD危险因素为血清总胆固醇(OR=1.609,95%CI=1.104~2.347)、瘦素(leptin)水平(OR=1.510,95%CI=1.025 ~ 2.224)、高血糖(OR =2.381,95%CI=1.182 ~ 4.797)、吸烟(OR=1.717,95%CI=1.074~ 2.748);坚持锻炼是NAFLD发生的保护因素(OR=0.666,95%CI=0.461 ~ 0.961).叉生分析结果显示,携带AA基因型的血清高leptin水平者(OR=2.247,95%CI=1.349~ 3.743)及携带AA基因型的高血糖者(OR=4.202,95%CI=1.810 ~ 9.755)发病风险均明显增加,具有正向交互作用(P<0.01).结论 血清高leptin水平以及LEP G2548A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可能是NAFLD的易感因素,基因多态性与血糖及血清leptin水平交互作用增加了NAFLD发病风险.
-
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研究进展
自噬又称为Ⅱ型细胞死亡,是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3种不同的自噬类型:巨自噬(本文若无特殊说明均指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自噬与生物体内许多病理生理学状态相关,包括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组织重构,组织损伤,衰老和癌症[1-2].
关键词: 细胞自噬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脂肪变性 肝损伤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检测正常人、单纯脂肪肝、脂肪肝合并糖耐量低减(IGT)和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DM)四组人群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脂联素和肝、肾功能、75g糖耐量试验后的血糖、血胰岛素,并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另三组血清脂联素均显著降低(P<0.05);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F)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IGT(FI)组均显著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FD)组(P<0.05),脂联素与BMI、WHR、TG、FBG、FINS、ALT、HOMA-I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随着血糖升高逐步降低,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脂联素 胰岛素敏感指数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90例NAFLD患者血清L-FABP的变化,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健康对照组(n=80)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血清L-FA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NAFLD组BMI、WHR、FBG、HOMA-IR、AST、γ-GT、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FABP与BMI(r=0.7365)、WHR(r=0.6713)、FBG(r=0.6368)、HOMA-IR(r=0.6539)、AST(r=0.6640)、γ-GT(r=0.6768)、TG(r=0.7012)、LDL-C(r=0.6034)呈正相关(P<0.01),与HDL-C(r=-0.6839)呈负相关(P<0.01).结论 L-FABP可能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随着对L-FABP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血清L-FABP可能成为NAFLD的临床病情观察的新指标,并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
清肝活血颗粒治疗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性.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用清肝活血颗粒,对照组30例用强肝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保肝、降酶、祛脂作用;痊愈率为21.67%,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分别是13.33%、80.00%(P<0.05).结论 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疗效优于强肝胶囊,是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清肝活血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中医药方法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其他肝外器官疾病相关性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目前全球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的原因.NAFLD除可增加与肝脏疾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与其他肝外器官疾病有关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超出肝脏相关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CVD)、2型糖尿病(T2DM)和慢性肾脏疾病(CKD)引人关注.本文简要概述NAFLD及其与T2DM、CVD和CKD等肝外器官疾病的相关研究.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2型糖尿病己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与NAFLD的共同机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是联系两者的桥梁.本文主要讨论PPAR-γ与NAFLD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以及选择性PPAR-γ调节剂(SPPARM)的临床研究进展.
-
瘦素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人群中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分析,探讨瘦素与PCOS伴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35例PCOS伴有NAFLD的患者为脂肪肝组,同期选择35例PCOS不伴NAFLD的患者为非脂肪肝组,健康女性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建立个人病例档案,测量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及腰臀比(wasit hip ratio,WHR);检测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泌乳素(prolactin,PRL)、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瘦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餐后2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等指标.结果 两组PCOS的瘦素、W、BMI、WHR、T、LH、LH/FSH、FINS、PBG、HOMAIR、LDL-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F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COS伴NAFLD的瘦素、W、BMI、WC、HC、WHR、FINS、PBG、HOMA-IR、TG、LDL-C、ALT较不伴NAFLD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脂肪肝组的瘦素水平与年龄、W、BMI、WC、HC、WHR、FINS、HOMA-IR及TG呈均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性(P<0.01),控制与体脂有关的如W、BMI、WC、HC、WHR,脂肪肝组的瘦素水平与HOMA-IR、TG仍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 瘦素水平异常与PCOS伴NAFLD的形成密切相关,及早重视瘦素干预,对于防治PCOS伴NAFLD有重要意义.
-
血浆硒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硒水平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方法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体检人群资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人群血浆硒水平,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标准诊断NAFLD,采用logis-tic回归在调整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血浆硒水平和NAFLD的关联性.结果 将血浆硒水平三等分:<90.21、90.21~102.63、>102.63 μg/L,以低分位组为参照,硒水平较高两组的人群患NAFLD的OR值分别为1.72(95%CI:1.12~2.63,P=0.013 2),2.58(95%CI:1.68~3.96,P<0.001);血浆硒每升高10 μg/L,患NAFLD的OR值为1.14(95%CI:1.05~1.24,P=0.002 5).结论 在高硒水平下,血浆硒水平与NAFLD患病呈现很强的关联性.
关键词: 血浆硒水平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