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调节性T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硕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健康检查的人群5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T细胞、细胞因子的抑制以及增殖情况.结果:观察组CD4+CD25+T细胞(4.40±0.69)%、IL-10(11.65±1.46)%、TGF-β(2.53±0.78)%,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均伴随调节性T细胞增殖及免疫抑制能力减弱症状,临床可从该角度入手,对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 二至丸不同时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周步高;王馨;邹勇;徐荣;岳海洋;赵海梅;左铮云;刘端勇

    目的:探讨二至丸不同时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Hx)模型外,其余各组给予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7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d,第8天行PHx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术后6、12、24、72h处死,二至丸预防组和二至丸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h继续进行预防性给药及治疗性给药3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二至丸治疗组大鼠术后72h其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CD4/CD8的比值明显下降,而CD4+CD25+T细胞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二至丸不同时相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均可有效改善PHx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升高CD4+CD25+T细胞水平以恢复其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状态的稳定.

  • 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 CD4+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蕊;施毕旻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亚群在2型糖尿病患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单纯DM组)患者和28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DM并大血管病变组、单纯DM 组 CD4+CD28-T 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CD4+CD25+T 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M并大血管病变组CD4+CD28-T细胞高于单纯DM组(P<0.05),CD4+CD25+T细胞低于单纯DM组。结论: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在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孙林;宋继成;周旭华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的改变,及其在HIE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IE组患儿92例和对照组31名外周血CD4+ CD25+T细胞的变化,及其细胞内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组患儿外周血CD4+ CD25+T细胞比例分别为(9.26±1.18)%、(6.51±1.35)%和(5.36±1.54)%,对照组为(8.42±2.02)%.轻度HIE组患儿外周血CD4+ CD25+T细胞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HIE组患儿CD4+ CD25+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组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分别为(1.36±1.14)%、(1.21±0.94)%和(1.09±0.54)%,对照组为(1.30±1.17)%.轻度HIE组患儿CD4+ CD25+ foxp3+T细胞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HIE组患儿CD4+CD25+foxp3+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度和重度HIE组患儿CD4+CD25+foxp3+T细胞明显减少,这些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HIE的病理进程.

  • 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CD4+CD25+T细胞免疫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段连宁;丁丽;闫洪敏;薛梅;刘静;朱玲;王恒湘;纪树荃

    本研究探讨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CD4+CD25+T细胞免疫恢复及其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复发的关系.采集27例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内的外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25+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数,同时比较该细胞亚群恢复与GVHD和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中CD4+CD25+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移植后30天CD4+CD25+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的20%,但在移植后3个月内恢复颇为缓慢,直到180天才恢复到正常水平的50%.CD4+CD25+细胞恢复与急性GVHD的发生无关,但是在慢性GVHD组CD4+CD25+显著增高.移植后1年内未发现复发与CD4+CD25+细胞绝对计数有关.结论:在骨髓移植后给予抗CD25抗体预防GVHD的治疗模式下,CD4+CD25+细胞恢复与急性GVHD的发生无关,但与慢性GVHD的发生似乎有关,而与白血病的复发的关系不明确.

  • CCL20抑制小鼠胸腺CD4+CD25+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

    作者:邵先安;袁福华;王勇;陈芝河;徐长江

    本研究探讨趋化因子CCL20对小鼠胸腺CD4+CD256双阳性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影响.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调控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14.5天龄胚鼠胸腺进行体外培养,以FACS检测不同时间点胸腺CD4+CD25+细胞的改变,同时计数每个胸腺小叶的细胞数变化.结果表明:体外胸腺培养的第1-6天胸腺细胞比例、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胸腺体内发育的第14.5、15、16、17、18、19天CD4+CD25+双阳性T细胞的比例、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胸腺体外培养的第1-6天,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8.29%、12.14%、6.08%、17.78%、9.06%、4.04%,占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75%、10.81%、17.20%、51.93%、61.64%、80.06%,这一发育趋势与体内结果具有一致性.在4μg/ml的CCL20干预下,胸腺体外培养的第3、6天CD4+CD25+胸腺细胞分别从3.24±0.18、3.96±0.24下降至1.27±0.11、1.76±0.22(p值均<0.001).结论:体外培养的CD46CD25+双阳性胸腺细胞数量和比例变化与体内发育变化趋势一致,CCL20明显下调胸腺CD4+CD25+的表达,这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间充质干细胞对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叶芳;乔振华;朱镭;杨涛;杨林花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allo-HSCT相关GVHD防治中的作用.用终浓度为10 μg/ml的PHA于不同时间作用T淋巴细胞,以3H-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功能;以不同数量的MSC分别与活化T淋巴细胞作用,根据MSC数量不同实验分为A组(对照组,不加MSC)、B组(MSC 2×104)、C组(MSC 4×104)、D组(MSC 8×104),用3H-TdR掺入法检测作用前后T细胞功能,FCM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结果显示,在终浓度为10 μg/ml PHA作用下,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8小时达高峰.FCM检测MSC细胞表型表明:CD44、CD105、CD29、FIK1表达阳性,不表达CD33、CD34、CD45、HLA-DR.随着MSC数量增加,与共培养前相比,T细胞的SI值逐渐降低(p<0.05),但C组和D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低数量MSC作用下,CD3+CD4+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CD4+CD152+高于对照组(p<0.05);C组和D组与时照组相比,CD3+CD4+表达明显降低(p<0.01),CD3+CD8+、CD4+CD25+、CD4+CD152+明显增高(p<0.01).结论:丝裂原PHA可以使T细胞活化;骨髓MSC在体外可以使活化T细胞功能和细胞免疫表型发生改变,下调CD3+CD4+的表达,上调CD3+CD8+、CD4+CD25+、CD4+CD152+的表达.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体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实验研究

    作者:杨靖;王庆海;曾秋棠;毛晓波

    本研究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对同种异体CD4+CD25+调节T细胞的作用,进一步查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hMSC,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鉴定.从非亲缘供者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在IL-2作用下体外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数量级hMSC(1×103,1×104,1×105)共培养5天,对照组加入PBS.于结束培养前18小时经3H-TdR标记后用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Foxp3的相对表达量(Foxp3/β-actin),ELISA分别测定上清中TGF-β、IL-10、IFN-γ和IL-12的表达.Pearson检验分析Foxp3相对表达量与CD4+CD25+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以及Foxp3相对表达量、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counts per minute,CPM值),细胞因子TGF-β、IL-10、IFN-γ和IL-12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MSC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与hMSC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各组CD4+CD25+T细胞亚群含量以及Foxp3相对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实验组间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表达水平、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TGF-β、IL-10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而与IFN-γ和IL-12的表达元明显相关性.结论:hMS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hMSC通过分泌TGF-β、IL-10促进CD4+CD25-T细胞向表达Foxp3的CD4+CD25+调节T细胞转化,进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表型的影响

    作者:宁红梅;金建刚;扈江伟;冯凯;陈虎

    为了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防治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排斥反应(HVGR)的可能途径,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将MSC分别以8×104(A组)、4×104(B组)和2×104(C组)个细胞/孔分别接种于6孔板,并与经分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7天,以单独培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在培养0、24、72小时和7天测定各组T细胞上CD3、CD4、CD8、CD25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T细胞和MSC共培养组与T细胞单独培养组相比,A组和B组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CD8+T细胞明显增多,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CD3、CD4、CD25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骨髓MSCs在体外可使外周血T细胞表型发生改变,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和CD8+T细胞明显增多,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GVHD时MSCs的输注数量提供了参考.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詹淑霞;陈路;陆东庆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SLE患者76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3组,其中稳定组17例,活动组33例,肾病组26例.同期选择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群比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浓度.观察CD4+CD25+T细胞群、TGF-β1浓度与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 ①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群比率、TGF-β1浓度显著低于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稳定期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LE并发肾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群比例、TGF-β1浓度显著低于非肾病组(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群比率、TGF-β1浓度与SLE活动性关系密切,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病情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何凌;周智广;罗建华;杨琳;陈小燕;王建平;李莉蓉;邓志明;苏恒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LADA、16例T1DM、25例T2DM及27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CD3+CD 8+T细胞. 结果①LADA组外周血CD4+CD 25+T细胞低于而CD3+CD 8+T细胞高于T1DM组、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②LADA患者CD3+CD8+T细胞比例与起病年龄、FC-P、2 hC-P呈负相关. 结论LADA患者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减少,不能有效维持对胰岛自身抗原的耐受;细胞毒性CD3+CD8+T细胞增多从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 供体凋亡细胞输注对胰岛移植糖尿病大鼠CD4+CD25+T细胞的影响

    作者:陈宏;张振;张桦;王梅;李明;高毅;蔡德鸿

    目的 探讨供体凋亡细胞输注对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输注Hanks液(Hanks组)、供体正常脾细胞(正常细胞组)、供体坏死脾细胞(坏死细胞组)及供体凋亡脾细胞(凋亡细胞组).输注后第7天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测血糖,观测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大鼠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 结果 预输注供体凋亡脾细胞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达31天),预输注凋亡细胞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 结论 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CD4+CD25+T淋巴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支气管哮喘患者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作者:邬伟明;尹柯;张群英

    目的 探讨抗CD3单克隆抗体对分离培养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及其分泌的代表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32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及30名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磁性细胞分离器分离得到CD4+CD25+T细胞,分别利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抗CD3单克隆抗体干预72 h的细胞凋亡率、自噬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的水平.结果 抗CD3单克隆抗体干预72 h后两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凋亡率、自噬率及TGF-β均增加(P值均<0.01),但哮喘组凋亡率、自噬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两组间TGF-β水平无显著差异(P>0.01).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在CD3单克隆抗体的干预下自噬与TGF-β的分泌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结论 抗CD3单克隆抗体可促进CD4+CD25+T细胞凋亡和自噬及TGF-β分泌.

  • 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离及功能鉴定

    作者:黄立锋;姚咏明;董宁;张立天;盛志勇

    目的:研究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稳定分离正常大鼠脾脏CD+CD25+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磁珠两步法分离大鼠脾组织CD4+CD25+T细胞.首先采用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CD25抗体和抗PE多功能磁珠试剂盒阳性分选CD25+T细胞,再用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体和抗IgG磁珠阳性分选获得CD4+CD25+T细胞.分离后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纯度,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体外增殖实验检测其对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两次阳性分选后获得的CD4+CD25+T细胞纯度为(90.4±1.6)%,细胞存活率为(92.6±2.4)%.体外增殖实验表明,CD4+CD25+T细胞能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采用免疫磁珠法两次阳性分选,可稳定地获得纯度理想并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大鼠CD4+CD25+T细胞.

  • 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余永胜;汤正好;张荣贵;冯洁;奚敏;臧国庆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表达,探讨CD25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5表达,观察CD2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表达状况,同时观察了慢性重症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携带者CD25表达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存在不同程度CD25表达,CD3+T及CD4+T表达为明显,CD8+T CD25表达较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2;表达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2.92±0.13)%,急性乙型肝炎患者(0.51±0.36)%,慢性重症肝炎(1.60±0.07)%,病毒携带者(0.95±0.2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25表达(2.58±0.50)%,急性乙型肝炎患者(0.34±0.07)%,慢性重症肝炎(1.45±0.02)%,病毒携带者检出率(0.83±0.1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重症肝炎较病毒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CD3+T及CD4+T CD25表达明显增加(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慢性重症肝炎相比,CD3+T及CD4+T CD25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CD25主要在CD4+T细胞表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T细胞较急性肝炎增多,提示乙型肝炎免疫耐受与CD25可能有关.

  • CD4+CD25+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分布及临床研究

    作者:生红娣;张珊娜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CD4+CD25+调节性T 细胞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组织分化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手术的前列腺患者9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患者术前血清PSA 水平,应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利用多色流式分析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 细胞的频率。结果高分化组可见腺体大小和形态较不规则,可见核分裂相和深染核。中分化组可见腺体结构不完整,有公壁现象或融合成筛状。低分化组可见大量浸润生长的低分化细胞,腺体结构消失。各组之间血清PSA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前列腺癌组的血清PSA水平明显增高,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较前列腺增生患者明显升高,并且与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PSA值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较前列腺增生患者明显升高,且与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前列腺癌患者体内CD4+CD25+T细胞比例上升可能是导致免疫抑制的原因之一,并可作为评价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指标之一。

  • 牙周炎不同时期牙龈组织中CD4+CD25+T细胞表达变化研究

    作者:于西佼;唐开亮;杜毅

    目的:观察处于牙周炎发生不同时期的牙龈组织的中CD4+CD25+Treg比例变化,探讨CD4+CD25+Treg在牙周炎发生时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择35只成年SPF级Wistar大鼠,丝线结扎加高糖饮食建立大鼠牙周炎发生的动物模型,获得类似牙周炎自然病程的连续组织标本,病理切片确定病损,分别获取第2、4、8、12周的大鼠牙龈组织,术前未结扎组对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段牙周病损和外周血中CD4+CD25+Treg的比例变化。结果建立了Wistar大鼠牙周炎发生的动物模型,病理切片确定了牙周病损的存在。结果显示伴随牙周炎发生的牙槽骨的吸收逐渐增多。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结扎后第2、4、8、12周牙龈中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9.11%、13.32%、15.16%,11.06%。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炎发生时牙龈病变中CD4+CD25+Treg自逐渐升高,稳定期回落,牙周炎发生发展规律一致。从而证实CD4+CD25+Treg细胞参与介导了牙周炎发生的免疫调控

  • 萍乡地区AD流行病学调查及CD4+CD25+T细胞在AD发病作用的探讨

    作者:吴海虹;林家坤;李运华;李杰模;徐艳萍

    目的 了解萍乡地区6~13岁儿童特异性皮炎(AD)的发病情况;根据AD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转录因子Foxp3膜分子的表达水平,分析该细胞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设置AD患病率调查表,2014年11~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萍乡地区1600名6~13岁的小学生进行调查,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和AD儿童各50名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出CD4+CD25+T细胞转录因子Foxp3膜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萍乡地区6~13岁儿童AD患病率为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2%;萍乡地区城市儿童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x2=4.63,P=0.042),性别差异不大.>10~13岁的儿童患病率低于6~10岁儿童(x2=5.36,P=0.039).AD患者Treg(CD4+CD25+)细胞的百分比(0.60±0.18)%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的(5.9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P=0.028).结论 AD可能与环境、食物来源、免疫有关,改善环境、加强食品管理等可降低AD患病率.

  • 调节性T细胞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作者:王小凤;彭雁忠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诱导母胎免疫耐受及肿瘤、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及其在病毒性肝炎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龚珂;孙文涛;吕伯昌;王欣荣;陈涛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CD25+T细胞(Treg细胞)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DR)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42例(PDR组)和2型糖尿病无PDR患者30例(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PDR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DR组HbA1c、TG、BUN分别为(8.02±2.53)%、(2.01±1.04)mmol/L和(7.88±1.43)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92±1.38)%、(0.94±0.24) mmol/L和(3.45±1.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TC、LDL-C和Scr分别为(5.44±1.21)mmol/L、(3.78±1.06)mmol/L和(118.63±34.16)μ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4.47±1.33)mmol/L、(2.91±1.18)mmol/L和(88.63 ±23.21) μmol/L及正常对照组的(3.08±1.12)mmol/L、(1.60±0.82) mmol/L和(61.32±17.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DL-C为(1.22±0.34)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26±1.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为(18.21±5.34)%,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24.07±4.11)%和(28.76±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121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