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腹防粘液治疗术后腹胀
方法:选取入住外科需要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00例(胃肠吻合术者除外),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应用传统解除腹胀方法同时加用通腹防粘液口服和灌肠.对照组常规应用传统解除腹胀方法,比较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普遍早于对照组,减少了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情志舒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腹防粘液可常规运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吻合术患者除外)消除术后腹胀.
-
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几率的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开腹)诱发术后肠粘连的几率.方法:纳入80例胆囊炎患者进行观察,分为两组(n=40),分别采取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切口长度更短,出现肠粘连的病患更少,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使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的患者更安全,降低了肠粘连等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比较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方法:将本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均行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观察组均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7.48±3.58)min、出血量(33.79±2.44)ml、住院时间(4.00±0.71)d、有效率97.73%、肠粘连发生率2.27%、治疗效果满意度97.73%.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62.50±9.15)min、出血量(132.18±4.72)ml、住院时间(10.16±1.02)d、有效率88.64%、肠粘连发生率11.36%、治疗效果满意度86.36%.结论: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疾病,手术效率高、恢复快.且能够有效预防肠粘连,安全性强,患者的预后较好,优势显著.
-
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采用开腹胆囊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需接受胆囊术的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开腹胆囊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腹腔镜胆囊手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肠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粘连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肠粘连发生率为20%,观察组的肠粘连发生率为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开腹胆囊术相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创伤较小,且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且降低了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34例肠粘连合并阑尾炎患者,按临床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患者)与实验组(6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肠蠕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肠蠕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肠粘连合并阑尾炎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腹部手术肠粘连预防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手术肠粘连预防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为患者的手术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腹部手术患者,腹部手术患者共有60例,对这60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名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人,实验组3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肠粘连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30例患者中,发生肠粘连的患者有1例,占3.33%,对照组肠粘连发生生率为6例,占20.00%,因此,实验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在实施腹部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减少了患者的术后肠粘发生率,经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童体,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2例患者.甲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预见性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1.92%)少于乙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13.46%),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 875,P=0.027k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58±3.18)d少于乙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1.42±3.94)d,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5.469,P=0.000).甲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3.28±1.21)d少于乙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6.85±2.96)d,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8.051,p=0.000).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 08%)高于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4.62%)(x2=5.960,P=0.01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应用价值很高,降低了患者肠粘连发生的风险,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复方腹蛇溶栓酶溶液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观察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达67%,其中复杂性肠粘连发生率高达93%,占肠梗阻病因的33%.防止术后肠粘连是临床工作者的难题.国内外目前重用多种方法防治术后肠粘连,但尚未取得满意的效果.我院近10年来对78例剖腹手术患者应用复方腹蛇溶栓酶溶液腹腔灌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腹腔镜手术对胆囊切除后患者肠粘连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肠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胆囊切术后发生肠粘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肠粘连松解术.统计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比较.结果 18例患者均为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肠粘连,采用腹腔镜手术实施肠粘连松懈术后,患者腹痛、呕吐、扪及胀气肠袢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平片液气平面均消失;患者均于3天之内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切术后发生肠粘连患者,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的优势,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因胆囊切术后发生肠粘连的可靠方式.
-
分析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原因及治疗预防方法
目的:调查分析促成肠粘连形成的各种临床原因,分析和评价治疗和预防的方法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方法.方法:主要采用统计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出现肠粘连的症状是比较常见的,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采取可行性的措施.结论:腹部手术后出现肺粘连的病症,既要重视中医药的作用,同时更要遵循常规的预防方法.
-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术中术后的预防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后均可好转或治愈;但若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疗法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如果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时,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
输卵管结扎复通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
疼痛可使患者有意识地改变体位,限制咳嗽、深呼吸及早期活动,易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肺不张、肺炎及褥疮等并发症[1].疼痛还可使患者情绪焦虑、恐惧,影响手术的成功率[2].故术后镇痛意义甚大.
-
全子宫切除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阴道断端出血的关系
子宫切除术为妇科常实施的手术之一.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在行子宫切除时,先在阴道前穹隆处作一横切口,然后沿宫颈环行剪开阴道穹隆,后将暴露的阴道断端缝合.术后,阴道断端边缘可发生渗血或形成血肿,使腹膜与阴道壁分离,断端崩裂后,出现阴道大出血.由于站立时,可使阴道断端缝线的张力增加,因此,临床上为防止阴道断端出血,常让病人术后卧床2~3天,但为防止术后并发肠粘连,又要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因而二者发生矛盾.本文通过对6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阴道断端有无出血情况进行了调查.
-
中医穴位加松解汤治疗术后肠粘连
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病人7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如盆腔炎、附件炎、各种腹部手术后等疾病,常可出现粘连,肠粘连发病的原因与腹内炎症、积血、腹壁切口疤痕、术后切口疼痛、未能早期下床活动有关,病人常感觉到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甚至可能出现机械性肠梗阻.
-
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处理
目的探讨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标准和手术处理原则.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月间的42例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粘连压迫24例(57%),粘连并肠扭转或内疝16例(38%),广泛粘连2例(5%).手术单纯粘连松解或加小肠复位31例(74%),粘连松解加肠切除一期吻合8例(19%);粘连松解加肠切除,肠造瘘3例(7%).结论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早期诊断不容忽视,综合评价、灵活掌握其诊断标准和积极主动手术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经空肠造瘘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附25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空肠造瘘内置管小肠捧列术治疗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采用经空肠内置管小肠捧列术治疗的25例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25例均治愈,无肠瘘等近期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术后存在慢性腹痛,无肠梗阻复发.结论:经空肠造瘘内置管小肠捧列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手段.
-
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严重肠粘连患者血清CA125、CA199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EMT患者血清CA125、CA199的表达水平与肠粘连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50例因EMT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合并子宫直肠窝无封闭组、部分或全部封闭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情况.结果:子宫直肠窝无封闭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显著低于部分或全部封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和完全封闭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和完全封闭组的血清CA125、CA199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CA125、CA199可作为术前评价内异症盆腔粘连严重程度的指标,不同盆腔状态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5水平可帮助临床手术医师术前决定手术方式及评估手术难易程度.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 CA125 CA199 肠粘连 -
术中腹腔灌注人胎盘组织液预防肠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灌注人胎盘组织液对预防肠粘连的作用.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3组,第一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第二对照组腹腔注入6%右旋糖酐,第三实验组腹腔灌注人胎盘组织液.观察三组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症状轻. 结论利用术中腹腔灌注人胎盘组织液的方法预防肠粘连,有其安全,可靠,费用低,无痛苦等优点.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56例(附经验方剂预防肠粘连48例)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肠粘连,经验方剂预防肠粘连发生的效果.推广经验方剂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年间采用经验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和预防高发疾患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治疗组56例中非手术治疗有效54例,总有效率96%,无效2例,占4%;预防组48例,经2~9年随访无肠粘连发生,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安全、有效,能降低手术治疗的可能性、病死率和治疗费用.经验方剂预防用药明显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
-
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肠粘连是盆腹腔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普外科医师在临床上经常接触的疾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肠粘连发生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损伤修复异常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目前临床运用预防肠粘连的方法很多,但具体可分为—般方法、改进术式、药物应用、中医措施、生物材料、术后管理等方面.该文就其发生机制,流行病学现状、预防方法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