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替吉奥胶囊辅助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对早期胃癌患者血清EGFR、IL-32、胃泌素17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爱芳;张金良;刘德林;高敬国

    目的:探讨替吉奥胶囊辅助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对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IL-32、胃泌素17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 月~2014年1 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GFR、IL-32、胃泌素17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d,15d和30d血清EG-FR、IL-32、胃泌素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替吉奥胶囊辅助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EGFR、IL-32、胃泌素17水平.

  • 健胃消痞汤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转归的影响与机制作用

    作者:周亮;邓丽娅;郭凌飞;李金存

    目的:观察健胃消痞汤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炎症因子水平和胃黏膜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符合患者,以SAS软件生成的,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导入期治疗,包括给予抑酸、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助消化药等对症处理;导入期结束后给予叶酸片,10mg/次,3次/d,饭前15min服用.对照组服用温胃舒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采用健胃消痞汤,每天1剂,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和PG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和COX-2蛋白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降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04%,高于对照组的76.92% (χ2=4.919,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黏膜病变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腹疼痛、饱胀、痞闷、嗳气、纳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黏膜炎症、腺体减少/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COX-2蛋白阳性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清G17,PG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GⅠ/PGⅡ也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IL-1β和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FN-γ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胃消痞汤能减轻PLGC临床症状和萎缩程度,对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有一定的阻断或逆转作用;并能提高G17,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抑制COX-2蛋白表达,调节IL-1β,TNF-α,IFN-γ炎症因子水平.

  • 血清LXA4、G17及SF联合检测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彭廷勇;何熙国;周琮凯

    目的 探讨血清LXA4、G17及SF联合检测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取同期120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良性胃病组,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LXA4、G17及SF水平,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学结果.结果 胃癌组和良性胃病组患者血清LXA4、G17、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LXA4、G17、S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早期胃癌组患者血清LXA4、G17、SF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胃癌组(P<0.05).在单项检测中,SF的灵敏度高,LXA4的特异性高(P<0.05).在单项及联合检测中,LXA4+G17+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P<0.05).结论血清LXA4、G17及SF联合检测有利于胃癌的早期检测及病情监测.

  • 血清胃泌素17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穆亚娟;冯义朝

    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是由胃肠道G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其与胆囊收缩素受体(cholecystokinin receptor,CCKR)结合后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而发挥生物学效应,主要参与刺激胃酸分泌及营养胃肠道黏膜,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血清G17还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血清G17可以提示患者胃黏膜的功能状态,用于胃癌及癌前疾病的筛查,因此在胃肠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血清G17不仅受病变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ylori)感染等胃内因素的影响,胃外因素和药物因素也是结果判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就血清G17的生物特性、影响因素及其与胃肠疾病的关系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糖链抗原CA72-4、CA199、CA125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周雪峰;张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 17,CAS17)、糖链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02/2017-01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就诊的患者270例,其中诊断为胃癌90例作为胃癌组、诊断为胃良性疾病90例作为胃良性病变组、体检正常者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PG、CAS17、CA724、CA199、CA125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患者PG、CAS17、CA724、CA199、CA125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患病程度的上升,PG、CA724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AS17、CA199、CA125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受试者各期PG、CAS17、CA724、CA199、CA125水平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存在以下关联,胃癌TNM分期越高,PG、CA724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17、CA199、CA125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时灵敏度与特异性均低于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CAS17、CA724、CA199、CA125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对胃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为早期诊断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血清胃泌素17在胃癌及癌前疾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郭建超;王颖;苏连明;胡勤敏;梁思琦

    目的 检测胃癌及癌前疾病中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探讨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疾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和14C呼气试验检测150例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中血清G17水平及H.pylo-ri,分析比较各组疾病间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感染差异.结果 ①血清G17水平与胃癌及癌前疾病相关性比较: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中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中血清G1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②血清G17水平与H.pylori感染相关性比较:在H.pylori阴性患者中,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H.pylori阳性组中,不同疾病中比较,血清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中H.pylori阳性患者血清G17水平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结论 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疾病密切相关.早期联合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检测对于胃癌及癌前疾病诊断和早期胃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胃癌前病变免疫治疗进展

    作者:王东伟;于丽伟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癌前病变,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腺体萎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两大主要病因.尽管针对前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常规措施,而后者无明确的病因治疗方式.自身免疫性胃炎主要为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参与调控的Th1型反应.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自身免疫萎缩性胃炎也是1型胃类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与肠嗜铬细胞样细胞引起的高胃泌素血症的慢性刺激有关.已有一些研究报道了通过特异性活性免疫疗法治疗胃癌,旨在改善免疫调节反应和增加循环肿瘤特异性T细胞.然而目前尚无研究报道胃类癌相关的免疫治疗.

  • 胃泌素-17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晓婷;王韶峰;程惠民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癌预后和临床进展有关,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胃癌患者至关重要,其中早发现尤为重要,"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造福一方百姓".目前,我国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主要通过胃镜、消化道造影、病理活检等检查手段来发现,但是人们对胃镜检查依从性较差,消化道造影容易漏诊,所以目前我国早期胃癌发现率较低.近年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等血清检测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早期胃癌等.本文对胃泌素-17(G-17)联合胃蛋白酶原(PG)在早期胃癌初步筛查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探讨胃息肉患者血清PGⅠ及胃泌素17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代义

    目的:检测并探讨血清PGⅠ、胃泌素17水平在胃息肉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8例接受内镜下检查治疗的胃息肉患者空腹血清PGⅠ及胃泌素17水平,统计分析PGⅠ、胃泌素17与胃息肉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组血清PGⅠ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血清胃泌素17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Ⅰ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不典型增生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泌素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PGⅠ高于大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息肉胃泌素17低于大息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I及胃泌素17水平与年龄、病理类型、息肉大小相关,检测血清PGI及胃泌素17水平有助于对胃息肉预后的判断,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

  • 胃蛋白酶和胃泌素17及HP-IgG筛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忠武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和胃泌素17及HP-IgG筛查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胃部不适患者13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5例,胃癌组5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胃泌素17水平,胶体金法检测HP-IgG.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血清胃泌素17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HP-IgG阳性率分别为85.5%(47/55)、61.3%(46/75),高于对照组的21.7% (1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IgG阳性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低于HP-IgG阴性患者,胃泌素17高于HP-Ig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分化程度高、未转移的患者相比,病理分期Ⅲ期和Ⅳ期、分化程度中低、转移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偏低,胃泌素17水平阳性率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胃泌素17、HP-IgG联合检测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筛查且与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用于判断病情转归.

  • 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变化

    作者:陈函清;周初夏

    目的 探讨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胃泌素(G)17、胃蛋白酶原(PG)、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早期胃癌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老年胃部良性病变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17、PG I和PG Ⅱ细胞含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和CA 19-9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G17和PG 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G 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EA、CA72-4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8、IL-17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血清G17、PG、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存在异常,对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刘刚;赵民学;王德盛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anti-HP)检测应用于胃癌筛查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正常者208人作为空白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G-17水平;采用13 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2组受试者anti-HP阳性率,并对anti-HP阳性(anti-HP阳性组)和anti-HP阴性(anti-HP阴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Ⅱ、G-17水平和anti-HP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与anti-HP阴性组比较,anti-HP阳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GⅡ和G-17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anti-HP阳性率结合PGⅠ/PGⅡ比值检测对于胃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上皮内瘤病变组织中G-17和PGⅡ水平可以作为胃癌前病变的观察指标.

  •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旬;郑维玲;宋妙丽;杨辰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872名表观健康者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并计算PGR.分析性别、年龄与血清PGⅠ、PGⅡ、PGR、G-17的关系,以PG和G-17同时阳性作为筛查方案,比较其与胃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表观健康人群男、女性之间血清PGⅠ水平、PG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GⅡ、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PGⅠ和PGⅡ水平逐渐上升,而PGR则呈下降趋势.血清G-17在21~50岁时为平台期,50岁之后G-17水平逐渐上升.男、女性之间血清PG、G-17阳性率以及PG与G-17同时阳性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17阳性率明显高于PG阳性率(P<0.001).PG和G-17同时阳性的筛查方案与胃镜检查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2.5%.结论 血清PG、G-17联合检测对胃相关疾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体检人群中推广.

  •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联合检测评估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改变的价值

    作者:陈文波;涂良水;蔡雄伟;王磊

    目的 探讨慢性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II(PGII)和PGI/PGII比值(PGR)及胃泌素17(G-17)在评估胃黏膜病理改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胃镜检查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140例,ELISA定量检测PGI、PGII、G-17并计算PGR,黏膜病理变化包括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肠化生,每一参数病变程度分阴性、 轻 、中 、重等四个等级,统计分析各个病理参数不同程度变化间血清指标的差异.结果 黏膜不同炎性反应间PGI、PGII、G-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黏膜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组间PGII、PGR、G-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萎缩比轻中度萎缩PGII、G-17显著降低(P<0.05);黏膜重度肠化生患者PGI、PGII、PGR、G-17均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中G-17降低显著.结论 慢性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PI、PGII与G-17水平可鉴别黏膜活动与否,同时这三项指标能较好反映黏膜萎缩与肠化生严重程度,可用于病情监测,有利于胃癌早期病变的及时发现.

  • 应用PCA-决策树模型评价胃泌素17与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章静;王贵峰;李婉莹;汤文建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决策树、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PCA-决策树模型评价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ytokeratins 199,CA19-9)、糖类抗原724(cytokeratins 724,CA72-4)和铁蛋白(ferritin,FRT)对胃癌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G-17,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EA、CA19-9、CA72-4、FRT,对101例胃癌组,81例胃良性疾病组和120例正常对照组的5项血清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结果 ROC曲线下CEA面积大,决策树模型中CEA与结果关联强,决策树、PCA-决策树模型分析胃癌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1%、73.5%,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7%、78.8%.结论 G-17、CEA、CA19-9、CA72-4、FRT对胃癌的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PCA-决策树模型能提高胃癌的诊断和预测准确率.

  • IL-23、PGR及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朱晓娟;陈玲;汤丽娟;刘政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比值(PGR)以及胃泌素17(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我院接诊的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定为研究组,对照组选择在我院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124例.比较分析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中白细胞介素23(IL-23)、胃蛋白酶比值(PGR)以及胃泌素17(G-17)的表达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IL-23、PGⅠ、PGR、G-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IL-23、PGⅡ水平逐渐上升,PGⅠ、PGR、G-17水平逐渐下降.且不同萎缩程度间IL-23、PGⅠ、PGⅡ、PGR、G-17水平差异明显(P<0.05).结论 IL-23、PGR及G-17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关系,其能够帮助临床医师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检测IL-23、PGR及G-17水平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方法.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在体检人群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唐亮;彭亮;娄晓丽;侯彦强

    目的:检测体检人群中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G-17)含量,观察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在体检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体检中心2016年1~12月体检者血清7016例;检测PG-Ⅰ、PG-Ⅱ、G-17含量,计算PG-Ⅰ/PG-Ⅱ比值.结果:PG-Ⅰ、PG-Ⅱ、G-17和PG-Ⅰ/PG-Ⅱ的异常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大于70岁的人群中,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G-17、及PG-Ⅰ/PG-Ⅱ的检测能够用于老年人和体检人群的胃病筛查,为胃肠镜筛查和胃病诊断提供依据.

  • 叶酸对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的影响

    作者:刘杰;吕峰

    目的 探讨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叶酸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叶酸组在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3个月,对照组仅给予标准三联Hp根除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胃镜检查,对胃镜下评分、病理评分进行比较;静脉血检测胃泌素17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叶酸组治疗前后胃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叶酸组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分级标准及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分级标准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叶酸组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1.18±0.07 nmol/L)较治疗前(0.56±0.06 n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P<0.01).对照组治疗后胃泌素17水平(0.72±0.09 nmol/L)较治疗前(0.59±0.07 nmol/L)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结论 叶酸可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17的分泌,可能有利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

  • 不同Hp分型增生性胃息肉患者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庞训雷;李莉;王艳红;费素娟

    目的 探讨不同Hp分型增生性胃息肉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增生性胃息肉患者108例(观察组),Hp阳性58例,其中Ⅰ型30例、Ⅱ型28例;Hp阴性50例.胃黏膜正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PGⅠ、PGⅡ、G17,计算PGR (PGR=PGⅠ/PGⅡ).结果 观察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均<0.01),两组P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阳性者血清PGⅠ水平低于Hp阴性者(P<0.01),两者血清PGⅡ、PGR、G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pⅠ型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HpⅡ型者(P均<0.01),两者血清PGR、G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增生性胃息肉患者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升高,其变化有助于判断增生性胃息肉患者胃黏膜分泌功能并进行分型.

  • 中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水平变化

    作者:郭会玲;高广周;张金卓;郝英霞

    目的 分析中老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667例中老年CNAG患者,ELISA法检测血清PG Ⅰ、PGⅡ、G17,计算PG Ⅰ/PGⅡ值(PGR),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吸烟、饮酒与否患者间血清PG Ⅰ、PGⅡ、PGR、G17水平差别.结果 667例CNAG患者血清PG Ⅰ、PGⅡ、PGR、G17分别为121.35μg/L、9.37μg/L、13.60、4.13 pmol/L.与40~59岁者比较,60 ~ 80岁者血清PG Ⅰ、PGⅡ水平升高而PGR降低(P均<0.01);男性患者血清PG Ⅰ、PGⅡ水平高于女性(P均<0.01),而PGR低于女性(P<0.01);与不吸烟、不饮酒者比较,吸烟、饮酒者血清PG Ⅰ、PGⅡ、PGR均升高(P均<0.01);与HP阴性者比较,HP阳性者血清PG Ⅰ、PGⅡ、G17水平升高而PGR降低(P均<0.01).结论 在中老年CNAG人群中,血清PG水平可受年龄、性别、HP感染、吸烟、饮酒影响,血清G17水平只受HP感染的影响.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