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颌管定位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感觉神经障碍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嘉;张扬;卢利

    目的 用CT扫描来确定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部下颌管的定位,并评价下颌管与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宽度与术后感觉神经障碍(NSD)之间的关系.方法 把通过下颌管先形成的平面作为基础平面1,紧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与平面1相垂直作为平面5,二者角分线为平面3,平面1和3,3和5的角分线分别为平面2和4,共5个平面,在每一平面测量颊侧骨髓腔的宽度.以问卷的形式描述术后下牙槽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改变.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评价骨髓腔宽度和术后NSD之间的关系. 结果 颊侧骨髓腔宽度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t=-0.871,P=0.384),其宽度的总体变化没有规律,在3、4层面距离小,各层之间差异有显著性(F=2.795,P=0.017).颊侧骨髓腔缺如(接触和融合型),在3和4层面出现几率较高.颊侧骨髓腔宽度为0的27侧100%发生术后NSD.未接触组63侧有14.3%发生术后NS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5.941,P<0.05).结论 颊侧骨髓腔的宽度是术后NSD的风险因子,当下颌管和颊侧骨皮质之间的骨髓腔宽度是0.9 mm或更小时,NSD更容易发生,当颊侧骨髓腔缺失时,从外侧骨皮质中分离下牙槽神经十分困难.

  •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作者:吴煜农;李刚;宋晓萌;陈宁;张萍;万飞;宋晓陵;高兴亚;宋光保

    目的观察牵引成骨术的不同牵引速度和距离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以不同的牵引速度和牵引距离组合,随机分成5组.通过肉眼观察、X线片及电生理检查、组织学观察等了解下颌骨成骨及下牙槽神经再生情况.结果以2.0 mm/d速度牵引下颌骨会产生骨不连接,以1.5 mm/d速度牵引颌骨15mm,虽可获得良好的成骨,但可造成下牙槽神经不可逆性的损伤.结论下颌骨牵引成骨术的速度宜控制在0.5~1.5 mm/d范围内;当牵引距离较小时,可适当加大牵引速度以提高牵引效率,当牵引距离较大时,应调小牵引速度,以减小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 下颌骨牵张成骨对下牙槽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诺;韦山良;蒙宁;覃迪生;梁飞新

    目的观察狗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下牙槽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及组织学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组:12只狗行保留下牙槽神经的双侧下颌骨截断术,装上自制的口内牵张器,于术后第8天开始牵张,1 mm/d,共10 d,牵张长度约10 mm.分别在牵张中第6天、牵张完毕后固定2周及8周时各处死4只动物.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的不同时期用电生理方法检测双侧下牙槽神经的传导功能,并于处死前取出双侧下牙槽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组织学检查.对照组:4只狗,其中2只狗作为对照组,未行手术;另2只狗为手术对照组,进行与实验组相同的骨切开截断术,上牵张器,但未行牵张和固定,于操作完毕时取出双侧下牙槽神经作为术后的组织学结构标本.结果实验组动物的下牙槽神经在光镜下显示部分神经纤维稍肿胀变粗;电镜下显示部分神经纤维髓鞘的板层松解及脱髓鞘现象;电生理结果显示,神经传导的速度于截断术后的不同时期均低于术前,但仅术后第8天(即牵张前)的传导速度与术前的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狗的双侧下颌骨进行牵张成骨时,可一过性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其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所致.在适当的牵张速率、牵张长度和牢固的固定条件下,下颌骨的牵张成骨术对下牙槽神经是安全的.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并发下牙槽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佳仪;孙佳麒;江宏兵

    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 IAN)损伤是下颌正颌手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和术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其发生率报道不一.有关其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解剖因素与手术因素.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作为常用的下颌正颌外科术式,术中操作技巧与IAN损伤密切相关.IAN损伤的主要症状是患侧下唇、颏部、牙龈的感觉缺失,少数患者出现持续疼痛,触痛以及咬合疼痛或不适.该文对正颌术后IAN损伤的发病特点、影响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作一综述.

  • Gow-Gates麻醉方法局部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志辉;罗莉

    常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易于操作,效果较好,但仍会碰到镇痛不全的问题,澳大利亚牙医Gow-Gates提出了一种新的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该文对Gow-Gates法进行介绍,并对其局部解剖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暂时性复视1例

    作者:韦宁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药注射到翼下颌间隙内,也称翼下颌注射法.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内直接注射法.我科门诊遇到1例麻醉后引起复视的患者,报告如下.

  • 变速牵引成骨对兔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作者:李刚;宋晓萌;高兴亚;宋晓陵;张萍;吴煜农

    目的研究变速牵引兔下颌骨15 mm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方法 5只新西兰白兔单侧下颌骨截开.延迟5 d,以每天1.5 mm,每天2次牵引9 mm,然后继续以每天1 mm,每天2次牵引6 mm,完成牵引后固定15周,分别行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和电生理学检查. 结果下颌骨延长15mm,新骨生成良好.下牙槽神经牵长21.99%, 牵引结束时神经变性明显,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为术前的9.70%,潜伏期较术前有所延长,随后出现恢复趋势,到固定15周时,波幅恢复到术前的33.85%,潜伏期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下颌骨变速牵引15 mm后,下牙槽神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到15周时,下牙槽神经的功能有恢复的趋势,但恢复尚不完全.

  • 两种不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评价

    作者:何家才;江崇英

    目的 评价对两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方法 对40例需拔除双侧下颌智齿病人分别施行传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和Akinosi法麻醉,比较其麻醉成功率和优缺点.结果 传统法成功率为92.5%,Akinosi法为95%,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颊神经麻醉不全传统法为0,而Akinosi法为15%;回抽血阳性传统法为10%,Akinosi法为0.结论 Akinosi法是一种可替代传统法的麻醉方法,尤其适用于张口受限和精神紧张病人.

  • 拔除下颌阻.生智牙断根100例临床体会

    作者:陈养喜;吴兴民;吴晓玲

    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常见、复杂的手术,术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而常有断根发生,彻底拔除断根更为手术增添了难度。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降低继发感染等并发症,须快速拔除断根,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作者采用7#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利用其细小、尖锐、弯曲灵活特点,联合使用楔力、旋转力撬松推进拔除低位断根,尤其是根尖部折断病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其中71例根尖部折断,低位断根29例。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18~39岁。术前摄X线照片63例,其中院外转诊8例。1.2 拔除方法:常规消毒术野铺巾,阻滞麻醉患侧下牙槽神经,同时麻醉舌神经及颊长神经。充分暴露牙槽窝,擦干止血,找出牙根断面。旋紧注射器针头,按需要决定是否弯制注射针头,使针头斜面朝向断根,紧贴牙槽窝壁,从牙根断面高的一侧挤插入牙槽窝壁与断根之间,用轻微的楔力和旋转力顺向牙槽窝挤进撬松断根,乘势将注射针头插入牙槽的深处,使断根与牙槽窝壁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选用合适根尖挺或挖匙插入间隙,撬出断根。余按拔牙创处理。

  • 接触下颌神经管的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新进展

    作者:肖芳;汪千霞

    由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改变, 遗传及环境的变化,咀嚼器官也在慢慢地发生退化,例如牙量骨量不调,牙列出现拥挤,牙齿萌出异常等. 下颌第三磨牙常因萌出方向不正, 或萌出位置空间不足而阻生,因为它是晚萌出的牙齿,并且还位于牙列的后端. 根据资料显示,下颌第三磨牙阻生(IMTMs)率高达59%-79%,因为IMTMs经常会导致冠周炎、牙髓病变、邻牙的龋坏、加重牙列拥挤等问题,建议尽早拔除. 因为下颌第三磨牙位于牙列的后端,且牙根距离下颌神经管较近,其毗邻关系较为复杂,在拔除时常常导致较大的创伤,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在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当中,下牙槽神经受到损伤是比较常见的. 根据数据显示, 采用常规方法对近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 的IMTMs直接一次拔除,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率普遍在13%-25%之间[1-3]. IAN一旦遭受损伤,患侧口角及下唇感觉功能就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功能缺失. 在损伤后,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麻木疼痛、蚁走感等感觉;痛觉过敏也会伴随着整个的恢复过程, 即轻轻地触碰皮肤或黏膜就会感觉到类似烧灼样异常感觉或疼痛. 这样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也给患者在精神上造成一定的的痛苦. 因此,我们临床工作者在临床手术中应尽量减少对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减轻患者痛苦.

  • 两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吕继忠;张婵

    目的 评价下牙槽阻滞麻醉传统法(直接麻醉法)与Akinosi- Vazirani法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需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采用Akinosi- Vazirani法麻醉;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下牙槽阻滞麻醉传统法麻醉(直接麻醉法), 比较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回抽血情况、并发症等.结果 麻醉显效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麻醉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回抽血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Akinosi- Vazirani法可替代传统法,尤其适用于张口受限和精神紧张患者.

  • 拔除阻生齿致下齿槽神经及舌神经损伤6例

    作者:黄迪炎;张美玲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37岁.|8近中低位阻生4例,8|近中低位阻生2例.均常规局麻、龈瓣切开、翻瓣、去除颊侧骨板,4例劈冠拔除;2例未劈冠,拔牙中牙齿滑落进入翼颌间隙,由翼颌间隙内取出.诊断标准:拔除阻生齿1~3d后,仍感到术区牙龈、下唇麻木,针刺牙龈无疼痛感或舌尖部麻木感,诊断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损伤.

  • 高放射剂量照射后牵张下颌骨成骨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柳玉晓;刘桂才;刘彦普;朱国雄

    目的 探讨高放射剂量照射后犬下颌骨牵张成骨(DO)的可行性.方法 10只中国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只,单侧下颌骨接受总剂量27.2 Gy,6.8 Gy,4次,2W的60Co照射,对照组2只不接受照射.照射完成后6个月,各组分别于下颌骨照射区常规置入牵张器.经7d延迟期,常规牵张下颌骨10d,然后固定8W.处死动物,观察牵张区成骨情况,对牵张区下颌骨和下牙槽神经进行放射学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牵张区未能发现新骨形成,但发生了严重的骨退行性变和放射性骨坏死.对照组新骨形成明显.实验组下牙槽神经退行性变严重,新生不良.对照组下牙槽神经修复性变化明显.结论 高放射剂量照射对下颌骨和下牙槽神经损害严重,牵张成骨需谨慎.

  • 三叉神经痛如电击微创介入可显神通

    作者:杨艳荣;张黎

    误诊,多疼数个春秋家住武汉青年路的张女士,今年65岁,近8年来一直感觉牙齿疼,同时牵扯着右边脸颊疼,她先后到多家小医院医治,医生误诊为牙病,为患者下牙槽神经注射无水酒精,虽病情有所好转但始终不能根治,近几个月来,每天发病近30次,每次发病犹如电击穿心,痛不欲生,说话含糊不清,吃饭、喝水都困难.

  • 下牙槽神经撕脱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张军生;刘延考;牛怀恩;李岩

    目的:研究下牙槽神经撕脱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32例单侧型三叉神经第Ⅲ支疼痛患者行下牙槽神经撕脱术,使用双能X线测量仪于术前1 d、术后第2、5年测量双侧下颌骨骨密度.结果:与术前比较,总体上患侧下颌骨骨密度于术后第5年明显降低,其中女性患者于术后第2年已显著下降(P<0.05),而健侧下颌骨骨密度却无明显变化.结论:下牙槽神经的丧失可导致区域性下颌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骨质疏松.

  • 部分牙冠切除术拔除近下牙槽神经管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初步研究

    作者:戴银花;戴群;江建林

    目的:初步探索部分牙冠切除术拔除近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术后常见并发症、剩余牙根移动距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IMTMs 44颗,行部分牙冠切除术,观察术后第24 h、第7天的疼痛反应、牙本质过敏情况;术后6个月测量牙根移动距离,待牙根完全离开IANC后拔除牙根,术后第7天检测IAN感觉功能.结果:术后第24 h疼痛发生率为31.8%,与牙齿萌出状态、阻生深度相关(P<0.05),术后第7天均未出现疼痛;术后第24h牙本质过敏发生率为79.5%,与牙齿萌出状态、阻生深度、术中牙髓暴露相关(P<0.05),术后第7天发生率降至27.3%;44颗IMTMs的牙根均远离IANC移动,6个月内平均移动距离为(2.5士0.6)mm,与患者年龄成负相关(P<0.05);拔除剩余牙根后IAN均无损伤.结论:部分牙冠切除术拔除近IANC的IMTMs可减少甚至消除IAN损伤,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正常人群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

    作者:郝静;赵丹;邓润智

    目的:应用CT进行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为牙种植术等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至颊、舌、牙槽嵴顶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测量结果采用SPSSI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骨左右两侧各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下颌管至舌侧骨板的距离比下颌管外缘至颊侧骨板距离小,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较下颌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管在下颌骨后牙区走行中偏向舌侧骨板,而且距离下颌骨下缘较近.当下颌骨的垂直高度不足时,下颌管的颊舌向位置就十分重要,第二磨牙区种植一般伤及下牙槽神经的风险较小.

  • 放射照射后牵张成骨下牙槽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柳玉晓;刘桂才;朱国雄;刘彦普

    目的:探讨放射照射后牵张成骨过程中下牙槽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方法:12只中国杂种犬随机分为A、B、C三组,A、B、C组为实验组,每组4只,单侧下颌A组接受总剂量22.8 Gy,5.7 Gy/4次/2周(相当于50 Gy/25次/5周),B组接受总剂量24.8 Gy,6.2 Gy/4次/2周(相当于60 Gy/30次/6周),C组接受总剂量27.2 Gy,6.8 Gy/4次/2周(相当于70 Gy/35次/7周)的60Co放射照射.放射照射完成后3个月时,各组分别于照射区下颌骨切开,置人牵张器.经五天延迟期,以0.5 mm/次,2次/d的速度牵张下颌骨10 d,然后固定8周.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牵张前、牵张第6天、牵张完成即时、固定第2,4,8周8个时间点以神经电生理检诊仪测定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50Gy和60 Gy组牵张过程中动作电位呈现适应性变化,70 Gy组不能完整导出动作电位.结论:低剂量放射照射不会单独对牵张过程中神经电生理变化造成影响,高剂量放射照射不能完成电生理检查.

  •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任常群;周树夏;刘瑞峰;田磊

    目的: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高速投射物(不锈钢珠)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分别于伤后6 h、24 h、3 d、7 d、2 w及4 w处死实验犬,用透射电镜观察伤侧下牙槽神经距离弹着点0.5 cm处、2.0 cm处及对侧下牙槽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伤侧下牙槽神经距弹着点0.5 cm处损伤较重,且超微结构变化出现较早;2.0 cm处损伤相对较轻,且超微结构变化出现较迟;对侧下牙槽神经仅有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均有损伤范围较广,损伤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损伤具有不均匀性等特点.

  • 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柯国平;戴冀斌;周新华;黄文铎

    目的:研究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重要行径和位置关系。方法:选用带软组织50具完整的头颈标本,分别在下颌第三磨牙后缘的垂直线、磨牙后三角尖至下颌角连线呈额状位锯开下颌骨,观察下颌管的解剖。结果:下颌管是下颌骨的骨松质内形成较薄的骨密质骨管。下颌管在下颌骨第三磨牙后缘切面的位置靠内侧型占90%,中间型占10%;在连线切面的位置靠内侧型占84%,中间型占16%。结论:了解下颌管在下颌骨内的重要毗邻关系,可以减少因下牙槽神经损伤造成口裂以下粘膜和皮肤的感觉障碍。

99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