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患者疗效判定的价值

    作者:谢希

    目的 分析CT小肠造影(CTE)在克罗恩病(CD)患者临床疗效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经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以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40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诊治资料等做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符合CD诊断相关标准,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疗效判断分为临床缓解或者有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CTE检查,并配合采用肠镜检查,对比患者治疗前、后黏膜强化以及肠壁厚度变化情况,分析CTE对于疗效判定的应用价值.结果 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变范围有所缩减30例(75.0%),无变化6例(15.0%),扩大4例(10.0%);肠壁变薄32例(80.0%),厚度不变5例(12.5%),厚度增加3例(7.5%).患者治疗前、后肠壁厚度以及平扫、门脉期和动脉期的CT值均变化显著(P<0.05).结论 CTE检查能够清晰观察CD患者肠壁变化情况,是判断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 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张春

    目的:观察多模态M R和C 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结果:50例患者病理检查表明:远端空肠10例、十二指肠12例、近端回肠14例、近端空肠10例、远端回肠4例.患者多模态M R和C T检查的诊断率、灵敏度、P P V和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肠肿瘤性疾病中,多模态MR和CT小肠造影检查法都具有比较高的诊断率.

  • 甘露醇稀释液在CT小肠造影患者小肠充盈中价值探究

    作者:母青林;胡琼;郑鹏

    目的:探究甘露醇稀释液在C T小肠造影患者小肠充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的75例C T小肠造影患者和随机75例腹部增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设为观察组(甘露醇稀释液组)75例和对照组(纯净水组)75例.统计与比较两组不同肠段的充盈效果、充盈准备时间、进水量及舒适程度.结果:观察组不同肠段的充盈效果均好于对照组,进水量小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稀释液在CT小肠造影患者小肠充盈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对患者的充盈效果、进水量及舒适度等方面均有更好的效果.

  •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作者:许徐萍

    目的:探讨C 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40例疑似克罗恩病患者,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均采用C T小肠造影检查,并探讨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C T小肠造影诊断克罗恩病的准确率为82.50%(33/40);克罗恩病累及回肠者占比80.00%(32/40),肠壁强化、增厚为C T小肠造影常见变化,占比92.50%(37/40),然后为肠壁分层,占比90.00%(36/40);通过CT小肠造影可清晰观察到克罗恩病患者的肠周变化,如淋巴结肿大、木梳征、瘘管以及腹腔脓肿等.结论: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清楚观察到患者并发症以及肠壁病变等情况,为临床评估、诊断疾病活动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雪峰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 Enteroclysis,CTE)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设为观察组,胃肠道不存在显著病变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E,对比分析CD患者的病灶部位、肠壁厚度、肠外表现、强化以及并发症等特征.结果:CTE对C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8/60),回肠受累CD患者50例(83.33%),为常见的C T E变化是肠壁增厚与强化的患者有56例(93.33%),其次是肠壁分层54例(90.00%);C T E能够清楚显示C 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结论:CD患者应用CTE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 胶囊内镜与CT小肠造影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培学;张怡;马晶晶;张红杰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及CT小肠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clysis,CT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2016-06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OGIB且先后接受CE和CTE两项检查的70例患者,比较CE和CTE在OGIB患者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及两者诊断符合率,结果 (1)CE病变检出率、病因诊断率显著高于CTE(90.00% vs 22.86%,P=0.000;61.43%vs 10.00%,P=0.000),两者病变检出符合率仅为27.14%;(2)CE联合CTE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率均略高于CE,但无显著差异(P>0.05);(3)在显性出血中CE病变检出率高于隐性出血(94.83% vs 66.67%,P=0.015);(4)CE对血管性病变、糜烂/溃疡、憩室的诊断高于CTE(P<0.05),然而,CTE对肠道肿瘤的检出高于CE(4例CTE提示肿瘤后经手术证实者,通过CE仅发现其中2例).结论 CE和CTE均是安全、有效的用于OGIB检查方法,CE在OGIB中的诊断率明显优于CTE,两者联合应用价值并不明显优于CE,但对于OGIB患者CE检查无阳性发现者,行CTE检查可成为有益补充,尤其对于小肠肿瘤的发现.

  • 多排螺旋CT小肠造影在评估小肠克罗恩病中的应用

    作者:余晨;肖香佐

    对于消化科和放射科医师而言,评估小肠病变向来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放射影像学和内镜学方法常常受到肠管长度及内径宽度的限制.CT小肠造影是一种由传统CT技术改进而来的具有极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新兴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优化对小肠肠管的显示和评估.如我们所知,克罗恩病是一种可以累及整个消化系的炎性病变,典型的克罗恩病常表现为肠道多节段性的、透壁性受累,而末端回肠常为其易发部位.克罗恩病患者往往能很好地耐受CT小肠造影检查,而CT小肠造影检查常常能够对克罗恩病患者的小肠肠壁或周围器官产生的病理变化进行准确、高效的评估.本文将论述CT小肠造影检查的基本原则与他在评估小肠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 大剂量乳果糖口服液在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俊峰;虞晓丽;王永仁

    在目前的医疗科学技术条件下,进行小肠病变检查还是相对较为困难的问题。通常采用钡剂口服后进行超声下小肠病变检查,也是临床上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但临床检查阳性病变率较低。近些年伴随螺旋 CT 造影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开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实践结果显示,进行应用水等渗甘露醇溶液等进行肠道的扩张[1]。乳果糖口服液在国内的小肠检查中未见临床报道和应用。因此为更好的配制和了解适宜浓度的乳果糖,同时进行 CT 扫描检查,小肠病变的分析,对乳果糖及肠道扩张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 小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作者:鲁桂青

    小肠迂曲冗长,一直是临床检查的难点,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做到对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或联合应用,才能提高小肠疾病的正确诊断率.

  • CT小肠造影研究进展

    作者:边向聪;陈嘉屿;王彪猛;成满平;洪金鹏;牛娟琴

    小肠结构复杂,普通X线钡剂小肠造影及CT平扫等对小肠平坦型及微小隆起型等病变检出率低.CT小肠造影(CTE)技术因其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逐渐成为近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可与小肠镜、胶囊内镜等相互补充,明显提高小肠疾病的检出率.CTE分为插管法和口服法两种,目前国内以口服法为主,国外以插管法使用较多.插管法对受检者而言相对痛苦,而口服法对小肠的充盈程度要求高,临床较难掌控.因此,两者在检查方法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 思维导图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指导中的应用

    作者:刘玉君;郑秀颖;胡敏;李梅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患者按时间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传统口头宣教形式进行检查指导,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检查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检查指导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指导的效果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对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患者进行检查指导,方法简便、有效、实用,可有效促进患者掌握检查相关内容,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同时提高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雪峰

    目的 探讨CT小肠造影(CT Enteroclysis,CTE)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03-2015-12就诊的60例CD患者设为观察组,胃肠道不存在显著病变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E,对比分析CD患者的病灶部位、肠壁厚度、肠外表现、强化以及并发症等特征.结果 CTE对C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8/60),回肠受累CD患者50例(83.33%),为常见的CTE变化是肠壁增厚与强化的患者有56例(93.33%),其次是肠壁分层54例(90.00%);CTE能够清楚显示C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结论 CD患者应用CTE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 CT小肠造影病人的精细护理

    作者:杨如平

    小肠是消化道长的器官,其位置深、迂曲皱褶多,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消瘦等疾病常规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由于技术限制,小肠也称为是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而且消化道造影时的小肠充盈度也不理想,插管及胶囊内镜检查因其要求技术高、费用昂贵,因此应用较少,所以小肠疾病诊断一直是临床难题之一[13]。近年来,随着胃肠道对比剂的推广,CT小肠造影愈发受重视,但其精细护理的作用文献报道较少,现就精细护理对 CT 小造影是否有积极影响予以探讨。

  •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疗效评价的研究

    作者:吴颖为;杨明慧;唐永华;郝楠馨;林翌;陶晓峰;缪飞;韩永顺

    目的:分析CT小肠造影(CTE)对克罗恩病(CD)治疗前后疗效判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包括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且经治疗后判断疗效为有效或临床缓解.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CTE检查,并同时行肠镜检查,两次CTE检查相距3~6个月.分析每一病灶的部位、肠壁厚度、肠壁增厚模式、肠腔狭窄、肠管直径、强化特点、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结合MSCT重建图像,后做出诊断.CT值及肠壁厚度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0例CD患者治疗后病变范围缩小17例,占34%;病变范围不变30例,占60%;病变范围增大3例,占6%.经有效治疗后41例(82.0%)患者肠壁变薄、5例(10%)不变、4例(8%)增加.全部病例治疗前肠壁厚度为8.8±2.9mm (4.1~14.9mm),治疗后肠壁厚度为6.2±1.7mm (P<0.01).治疗后肠壁门脉期CT值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治疗后内膜强化的类型较治疗前也有显著变化,治疗后A型减少47.6%,D型增加增加48.5% (P<0.05).治疗后梳征较治疗前显著减少(60% vs 88%) (P<0.01).治疗后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ROC analysis)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黏膜强化及肠壁增厚是判定CD活动度有效的指标.结论:CTE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判定CD疾病活动度及评价疗效并指导治疗.

  • 克罗恩病的MDCT小肠造影

    作者:吴颖为;唐永华;郝楠馨;林翌;顾培祥;缪飞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CTE)特征,探讨CTE在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经临床、影像学、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66例(研究组),所有患者皆符合WHO关于CD的诊断标准;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CTE检查,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系统无明显病变且排除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硬化、心功能衰竭、精神病以及碘过敏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每一病灶的部位、肠壁厚度、肠壁增厚模式、肠腔狭窄、肠管直径、强化特点、并发症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并结合MDCT重建图像作出诊断.CT值及肠壁厚度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数据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克罗恩病常见的病变部位为回肠(80.3%),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是肠壁增厚(95.5%).CTE检查除了能显示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外,还可清晰显示病变肠管周围的并发症,包括肠系膜水肿及增厚、肠系膜淋巴结增生、蜂窝织炎、腹腔脓肿、窦道和窦管形成.66.7%患者可见梳征,有梳征的患者多为A型或B型肠壁增厚(65.9%),而无梳征患者多为C型或D型肠壁增厚(78.9%)(P<0.01),提示梳征与疾病活动度相关.结论: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活动性判断及并发症诊断具有独到的优越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还应结合临床症状、肠镜检查以及传统的钡剂小肠造影以正确、完整诊断CD.

  • 改良法CT小肠造影对小肠克罗恩病评估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周爱明;吴平;张宏娟;刘华;周长圣

    目的:探讨改良法CT小肠造影在诊断克罗恩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为小肠克罗恩病患者40例,进行改良法CT小肠造影,分析克罗恩病典型CT征象,计算患者所受电离辐射总量.结果:40例患者中累及回肠30例,盲肠部10例,中段回肠7例,近段回肠2例,阑尾1例,十二指肠2例,发现5例肠内瘘.每例患者平均辐射剂量为8.2±1.2mSv,明显低于常规使用剂量.结论:与传统CT小肠造影相比,改良法CT小肠造影不仅能清晰显示小肠克罗恩病典型CT征象和肠瘘,而且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冰心;朱兰香;陈卫昌

    目的 探讨CT小肠造影(CTE)在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CD的临床资料,取胃肠道无明显病变者25例作为对照.分析CD患者病灶部位、肠壁厚度、强化、肠外表现和并发症等特点,探讨以上CTE表现与ESR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CD病变回肠25例(83.3%),常见的CTE改变为肠壁增厚和强化28例(93.3%);其次为肠壁分层27例(90.0%).CTE可清晰显示CD的肠周改变,如木梳征、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和瘘管等.CTE对CD的诊断符合率为80.0%.ESR与瘘管或脓肿等并发症有关(r=0.402,P<0.01).疾病活动度与肠壁强化(r=0.526,P<0.01)、瘘管或脓肿(r=0.545,P<0.01)高度相关,与肠壁分层模式也有关(r=0.363,P<0.05).结论 CTE可清晰显示CD的肠壁病变及并发症,有助于临床诊断、判断疾病活动度和指导合理治疗.

  • 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 小肠造影征象分析

    作者:成科;邓生德

    目的:分析Crohn病的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MSCTE)影像征象,并讨论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Crohn病的MSCTE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行C 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行M PR、厚层M IP等重建。结果28例中单纯小肠受累(9/28),小肠‐结肠同时受累(16/28),单独结肠受累(3/28),病变以累及回肠末端为常见(20/28)。M SC T E表现:肠壁增厚(28/28),肠壁厚度4.5~23.2mm ;增强扫描肠壁分层状强化(19/28),均匀强化(9/28),肠腔狭窄(15/28),肠系膜淋巴结增大(19/28),病变肠管周围肠系膜血管增多(15/28);MSCTE表现肠壁增厚、分层状强化、肠系膜脂肪渗出性改变、血管增多(梳征)等征象可提示克罗恩病(CD)病变处于活动期。结论 MSCTE是一种诊断Crohn病较敏感的非侵入性成像方法,可同时显示肠壁及肠腔外病变,且对CD的活动性评估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该病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 CT小肠造影对活动性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旭宁;许茂盛;卢良骥;丁国苗;王世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检查对活动性克罗恩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确诊克罗恩病患者.男性4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5岁.所有病例行小肠CTE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至盆腔.由2位不知道病理结果的放射科医生共同观察确定有无病变,病灶部位,累积肠段数目,肠壁厚度,肠壁强化,肠腔狭窄,肠外淋巴结,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肠外炎症,瘘管及瘘道等,判断病变是否具有活动性.并将CTE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比较.结果:58例克罗恩病以回肠末端为常见受累部位(54/58),小肠单独受累(48/58),小肠-结肠受累(10/58).肠壁增厚(51/58).累积肠段数目(107段)、肠壁厚度(3.2~21.5)mm,动脉期肠壁强化(56.2~89.4)HU静脉期(87.6~103.8)HU、肠腔狭窄(55/58)、肠外淋巴结(32/58)、肠系膜水肿及血管改变(50/58)、肠外炎症、瘘管及瘘道等(3/58).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证实的活动期患者51例,稳定期患者7例.2位医生诊断活动性克罗恩病阳性48例,3例稳定期病例误认为活动期.CTE诊断克罗恩病活动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8/51)、(4O%,2/5)、(96%,48/50)、(38%,3/8).结论:CT小肠造影对活动期克罗恩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确诊还应结合临床及肠镜检查.CT小肠造影对早期克罗恩病诊断作用还有待研究.

  • 多层CT小肠造影与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娜;赵晓军;王海红;王昕;李爱琴;谢惠;余东亮;韩英;盛剑秋

    目的 探讨多层CT小肠造影(MSCTE)与单气囊小肠镜(SBE)在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3年2月临床和/或腹部X线平片疑为小肠梗阻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先行MSCTE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率.结果 ①MSCTE检查诊断小肠梗阻的灵敏度为85.19%,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33.33%.SBE检查分别为81.48%、100%、100%和37.50%.②MSCTE和SBE检出病变一致性为53.33% (16/30).③根据MSCTE检查结果选择经口或经肛SBE检查,MSCTE检查阳性指导SBE选择进镜方式正确率高于MSCTE检查阴性(95.83% vs 33.33%,P<0.05).结论 MSCTE和SBE对小肠梗阻的诊断率相当,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小肠梗阻性病变的诊断率.MSCTE检查结果可以指导SBE选择进镜方式.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