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44例

    作者:随志化

    目的:观察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联合猴头菌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香芎胃安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芎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魏红霞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3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两组.A组患者为肝胃不和证,给予疏肝和胃法治疗;B组患者为脾胃湿热证,给予清热化湿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其中对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明显优于肝胃不和证.

  • 清胆平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2例

    作者:雷其山

    目的:观察清胆平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清胆平胃散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硫糖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清胆平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疗效持久.

  • 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50例

    作者:王连清

    目的:观察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中药组给予理肝活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给多潘立酮、雷尼替丁口服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肝活血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56例

    作者:呼敏凤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肝郁脾虚型、脾虚胃热型和脾胃湿热型,分别采用四逆散或逍遥散加减、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半夏泻心汤加减、三仁汤或平胃散加减.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4-6周后,痊愈4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疗效显著.

  • 八甘佛香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窦炎60例

    作者:温荣达

    目的:观察八甘佛香汤治疗慢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胃不和型胃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质子泵抑制剂加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八甘佛香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就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有效率为93.3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胃脘痞满评分为(6.29±2.12),胃脘痛评分为(7.57±1.00),嗳气反酸评分为(5.88±1.93),纳差评分(6.15±2.23);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痞满评分为(4.43±1.34),胃脘痛评分为(3.75±2.10),嗳气反酸评分为(4.87±1.43),纳差评分为(3.19±2.03),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甘佛香汤能显著改善慢性胃窦炎的临床症状.

  • 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研究

    作者:徐跃峰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71.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一过性皮疹1例,短时腹部痉挛性疼痛2例,观察组中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38例

    作者:赵冬梅;程华丽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溃疡愈合疗效及Hp清除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溃疡愈合率为97.3%,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p清除率为86.7%,对照组患者Hp清除率为65.8%,研究组Hp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Hp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确切,提高溃疡愈合率.

  • 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30例

    作者:孔祥勇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给予萎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1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 01);治疗组治疗后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萎胃舒颗粒治疗CAG疗效显著.

  • 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54例

    作者:徐兵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于本院就诊的辨证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每次10 mg,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日1剂,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食管黏膜病变分级的改善状况等.结果:治疗组烧心、胃脘胀气、痛连两胁、泛酸、嗳气等主要症状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证候积分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食管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存在1例食欲不振,1例恶心,1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5.5%,对照组则出现2例腹泻,3例恶心,2例胃胀,3例头痛,1例乏力,1例腹痛,2例便秘,不良反应率为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妊娠剧吐35例

    作者:宋英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妊娠剧吐3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六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剂辨治.结果:对照组痊愈2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痊愈3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治疗后对照组在头晕倦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择食或不能进食的积分分别为(1.13±0.55)分、(0.62±0.28)分、(0.75±0.18)分、(0.72±0.12)分,观察组在相对应的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0.45±0.11)分、(0.37±0.16)分、(0.41±0.13)分、(0.21±0.05)分,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君子汤及其衍化方剂辨治妊娠剧吐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胃肠道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孙亚玲;张淑莲;张振宝;谷未强;于闯;刘欣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1周.分别记录患者中医症状量表评分,记录前后评分变化,给予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5%,治疗组有效率为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 愈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

    作者:李广宣

    目的:观察愈渍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泮托拉唑40mg,每日两次口服;阿莫西林1g,每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愈溃汤治疗,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9.1%,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75.0%,有效率为93.2%.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愈溃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

    作者:覃永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和71.4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7.14%和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38例

    作者:孙丽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6例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苏叶黄连汤加减辨证施治,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42.11%)优于对照组(21.0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优于对照组(65.79%),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疗效确切,兼顾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与传统医学的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

    作者:丁宁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每次20 mg,日1次;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治疗,日1剂.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口苦等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内镜疗效愈显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近期复发率.

  • 曾升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作者:徐文江;李彦生

    曾升海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初多因脾胃虚弱所致,脾胃升降失常是发病关键,脾胃虚弱是发病的内因.曾升海教授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气滞湿阻证,湿浊中阻证.曾升海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特点:调气为本,清热为辅,注重化瘀;组方平和,味多不杂,注重变通;察言观色,因人制宜,注重调护.

  • 张继泽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撷要

    作者:陆双军;张继泽

    张继泽教授治疗脾胃病之经验有三:其一,注重临床,认病识证,谨守病机,分型证治;其二,融会新知,开创先河,擅用组药,对症施遣;其三,自拟验方,临证执简,注重调护,详嘱配合.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诊治

    作者:陆喜荣;陶鸣浩

    胆汁反流性胃炎主因脾胃失调,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胆胃不和,胆气上逆而见胆汁反流入胃.脾虚为致病之本,肝郁为致病之标,肝睥不和为病机关键,治疗时当辨别不同证型,随证治之.

  • 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体会

    作者:李佳;曹泽伟

    对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胃炎的2例病案进行分析,探讨升清降浊法的机理,以期为临床提高慢性胃炎治愈率提供新方法.

143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