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张洁玉;李振宇;谢晶日

    目的:评价左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220例受试者按3:1比例随机分试验组(左金胶囊)和对照组(左金丸),疗程2周,评价其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中主症(脘胁胀满或胀痛、吞酸、呃逆)、次症(不欲食、胃脘嘈杂、口苦、不喜热饮)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有1例共发生1次与研究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金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临床服用安全.

  • 肝胃百合汤加味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临床研究

    作者:陈建平

    目的:探讨肝胃百合汤在胃溃疡肝胃不和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实施治疗的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与中医肝胃百合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5% vs 76.9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26.9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冰

    目的:研究肝胃不和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接受柴枳平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服务中心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中药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治疗2、4周后症状积分为(17.19±2.74)、(10.69±1.82)分,对照组为(19.98±2.87)、(14.69±1.35)分;观察组治疗后5-羟色胺、生长抑素结果为(210.68±44.26)、(3.21±1.02)mg/L,对照组分别为(180.89±43.26)、(4.98±1.22)mg/L;观察组复发率为5%,对照组为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效果明显,可推广.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胃黏膜乙型肝炎病毒与肝胃不和证的关系

    作者:夏瑾瑜;周耀勇;赵友云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与中医肝胃不和证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胃不和证患者30例,并以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30例为对照,采集空腹血液标本,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胃体、胃底黏膜;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胃黏膜HBV-DNA,综合分析各检测值对肝胃不和证积分的意义.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肝胃不和证组的脘胁胀闷疼痛、嗳气呃逆以及肝胃不和证总积分明显低于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组(P<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和胃窦、胃体、胃底黏膜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6.7%、76.7%、76.7%、70.0%,血清、各处胃黏膜HBV-DNA滴度呈正相关(r=0.66~0.94,P<0.01),且与肝胃不和总分呈正相关(r=0.36~0.52,P<0.05),以胃体HBV-DNA与肝胃不和总分相关性密切(r=0.52,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胃不和证与胃黏膜HBV感染有关.

  • 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孟灿;费建平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常见病,其中肝胃不和证是其主要证型之一,从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 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慢性胃炎论治中的意义--附36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刘志刚;柴程芝;刘久英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发生中的意义以及中医药的调节作用.方法:36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组行中、西药治疗对照研究,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自主神经功能水平、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等指标.结果: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交感神经功能偏亢.中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有调整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而西药则无此作用.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在慢性消化不良症状发生中占重要地位,中医药具有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等治疗作用.

  • 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立民;赵雪征

    目的 评价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2月唐山市中医医院等3家临床试验机构的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证)患者280例,终完成试验274例,脱落6例.将全分析集(FAS)27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胃康灵颗粒及胃苏颗粒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胃苏颗粒及胃康灵颗粒模拟剂口服.通过对2组受试者用药前后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综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在中医证候疗效及各中医单项症状疗效方面,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死亡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证)的疗效优于胃苏颗粒,安全性良好.

  • 柴枳平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清5-HT、SS 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克强;李万禹;冯学祯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1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柴枳平肝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随访3月,观察2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脘腹胀满、胁痛、脘痛、喜太息、食少纳呆、恶心、嗳气、呕吐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 <0.05~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 <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1)。观察组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总有效率分别为92.8%、9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69.2%(P <0.05)。治疗后2组血清中5-HT 含量均显著上升、SS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1),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 <0.05)。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P <0.05)。结论柴枳平肝汤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中的5-HT、降低血清中的 SS 水平有关。

  • 肝胃不和证18例的辨证施治

    作者:赵效韫

    肝胃不和是临床消化科常见的病证,在女性更年期及月经失调患者中也常常伴有此证.1990年5月以来,笔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共辨证施治肝胃不和证患者1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肝胃不和证的肝胆超声分析

    作者:毛志远

    肝胃不和证是中医内科临床的常见证,病机主要为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临床表现极为广泛,可表现为呕逆嗳气,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此证,提高中医治疗效果,现将肝胃不和证259例的肝胆超声表现分析如下.

  • 平胃合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作者:陈伟;段燕萍;毛晓曦

    目的:观察自拟平胃合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平胃合剂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采用西药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每次150mg,每日4次口服.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疗效与胃镜及病理检查胃粘膜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胃粘膜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出现异常改变.结论:自拟平胃合剂能明显改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改善也有良好作用.

  • 胃癌根治术前肝胃不和证患者中医证候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谷建钟;郑贤炳;李妍;王浩浩;郭勇;滕理送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前肝胃不和证患者相关中医证候及其演变规律的代谢层面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S/MS)对健康对照组25例、胃癌术前肝胃不和证组25例和胃癌根治术后25例患者的血清代谢化合物进行检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进行分析,寻找不同证候之间的差异性代谢化合物.结果:同正常的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术前肝胃不和证组表现为2-氨基丁酸、乳酸、亮氨酸、脯氨酸、乙醇胺共5种代谢化合物表达上调,甘氨酸、葡萄糖、苯甲酸、棕榈酸、反式油酸甲酯、硬脂酸、花生四烯酸、胆固醇共8种代谢化合物表达下调.结论:胃癌根治术前肝胃不和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血清代谢化合物方面确实有差异,这种差异性具有诊断和阐述中医证候本质的潜在可能.

  •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刘英超;钟继红;孙静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而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和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之说,但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描述却可见于关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病证的文献中。FD患者根据症状及舌脉等,可分为肝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湿热滞胃证,寒热错杂证[1]。气滞胃痛颗粒其方来源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散”,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本文旨在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 舒胃愈胆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战国

    目的 观察舒胃愈胆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给予舒胃愈胆胶囊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对照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加服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不予加服其他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8.43%,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前列腺素E2、人生长抑素、表皮生长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胃愈胆胶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疏肝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作者:曾永蕾;马骏;储浩然;李学军;汪瑛

    目的:观察疏肝平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疏肝平逆方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和吗丁啉口服治疗,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疏肝平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 八段锦在40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中运用

    作者:黄灵姗;林丽英;俞静

    慢性胃炎中肝胃不和证较为常见,占25.44%[1].慢性胃炎多伴有上腹部不适,常见食欲不振、暖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八段锦是以自身形体活动为主,结合心理调节与呼吸吐纳,具有调息、调神、调形的作用[2].能够疏肝理气,调和脾胃,具有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及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作用.

  • 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

    作者:陆伟恒

    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通降舒隔汤、莫沙必利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疗效、西医疗效、治疗前后GERD-Q评分。结果试验组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E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效果较好,患者GERD-Q评分可得到显著改善。

  • 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镜像及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静静;王彦刚;董环;杨静

    目的:探讨慢性糜烂性胃炎(CEG)胃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省中医院经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33例,病变部位做病理检查,中医辨证分为浊毒内蕴组和肝胃不和组,对胃镜表现及其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两组证型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证型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的差异性。结果:CEG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浊毒内蕴组胃镜像出现隆起型较肝胃不和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表现为肠上皮化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浊毒内蕴组中胃镜像中隆起型病理表现为肠化较平坦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中医证型属浊毒内蕴患者中胃镜像为隆起糜烂型,患者病理表现大多伴有肠上皮化生。

  • 健胃消胀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胃排空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辉;肖跃红

    目的:观察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排空、胃肠神经递质(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吗丁啉片口服,治疗组30例给予健胃消胀颗粒口服,疗程均为2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钡条排空率和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胃消胀颗粒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机制与改善促进胃动力和改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异常有关.

  • 中医辨证论治Hp相关性慢性胃炎30例

    作者:翟金海;花海兵;陈兰;张肖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d.观察两组Hp根除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7%,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Hp疗法可以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主要不适症状.

143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