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33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海梅;姜红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肝气郁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口服,对照组单纯用阿米替林口服,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治疗组HAMD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味逍遥散合并阿米替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肝气郁结证)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少有不良反应.

  •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肝气郁结证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秀静;赵海滨;刘子旺;贺立娟;王玉来

    肝脏与脑密切相关,肝气郁结证在肝病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可能存在,其以情绪、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症状,但所涉及的脑高级中枢定位尚未完全阐明.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对脑功能进行动态活体观察,非常符合中医学整体性、功能性观念.近年来,脑功能成像技术不断应用于肝气郁结证的研究中,为该证所致脑功能改变提供了部分可视性客观依据,为肝气郁结证脑高级功能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 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马玉峰;韩刚;邢佳;王嘉麟;岳广欣;王玉来;郭蓉娟;贺立娟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学和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肝郁证模型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治疗组)3组.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测评开野、蔗糖水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前额叶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结果 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与对照组比较,前额叶皮质及海马中的5-HT、5-HIAA、DA含量均下降,NE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5-HT、5-HIAA与DA含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E含量呈减少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具有治疗肝郁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调节肝郁证大鼠脑5-HT、5-HIAA、NE、DA有关,主要是通过增加海马中的5-HT、5-HIAA、DA水平,从而有效发挥抗肝郁作用.

  • 柴胡疏肝散对肝气郁结证大鼠行为学及血浆IL-6、TNF-α的影响

    作者:贺立娟;王玉来;马玉峰;郭蓉娟;赵秀梅;李丹;社雅薇;尹岭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行为学及血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用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法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以开野实验、蔗糖水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测定并检测血浆IL-6、TNF-α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发生了明显变化,血浆IL-6、TNF-α下降,而柴胡疏肝散能上调其细胞因子.结论 柴胡疏肝散能改善肝郁证大鼠行为学的变化,明显增强其免疫功能.

  • 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余萱;曾凯军;谢玉珠;庄沁红;王玉妹;许爱淑;颜光华;杨国宗

    目的:探讨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对肝气郁结证与肝郁化火证两种不同证型的干预作用。方法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双侧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头穴、肝胆穴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气郁结证效果优于肝郁化火证。结论生物全息穴位贴压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尤其对肝气郁结证的干预效果更加明显。

  • 肝气郁结证脑深部核团及扣带回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作者:刘明;熊航;陈云翔;彭楠;任珊;王志群

    目的:研究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神经核团及扣带回微结构损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肝气郁结证患者16例,同时选取正常对照者13例,进行磁共振DTI扫描,原始数据通过后处理计算出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图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分别测量两侧海马、杏仁核、丘脑、豆状核、尾状核头和扣带回的FA值和ADC值.2组感兴趣区对应测量相同部位.并对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肝气郁结证组的右侧丘脑、双侧中扣带回F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3,0.004,0.001),左侧豆状核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3).肝气郁结证组的左侧前扣带回、双侧后扣带回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9,0.039,0.049).右中扣带回FA值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0.87,P=0.001),佳诊断界值FA值=0.383750,灵敏度92.3%,特异度68.7%.结论:通过对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核团及扣带回的DTI研究,发现肝气郁结证患者脑深部神经核团及扣带回损伤存在于特定的脑区,其中右中扣带回FA值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参数复杂度对肝气郁结证患者的研究

    作者:刘子旺;王玉来;郭蓉娟;尹岭;姚斌

    目的: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15名肝气郁结证患者和15名正常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配对,用参数Cx对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肝气郁结证患者部分区域的Cx较正常人增高,随刺激条件的增加,肝气郁结证患者与正常人大脑皮层的Cx均增高,但两者之间Cx差异逐渐缩小,肝气郁结证患者可能有认知功能的改变.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肝气郁结证患者皮层的变化,可以用来对肝气郁结证的脑机制进行研究.

  • 不寐肝气郁结证同证异治的探讨

    作者:王长松;张良梅

    目的:对比扶阳和疏肝两种方法治疗不寐肝气郁结证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该病证同证异治的机制.方法:将辨证属于肝气郁结证的28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扶阳和疏肝两种方法治疗7-28d,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第28天,分3次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扶阳组和疏肝组第7天、第28天的PSQ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扶阳组优于疏肝组.扶阳组总有效率为85.71%,疏肝组总有效率为78.58%,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气郁结型不寐患者用扶阳和疏肝两种方法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且扶阳法对于PSQI的改善优于疏肝法.

  • 从肝论治消渴不寐的临床体会

    作者:牟娇娇;张兰

    消渴不寐,是消渴常见合并症之一,临床多发,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肝脏的生理功能与消渴不寐发病机制的关系,从肝论治,将消渴不寐分为两个证型:肝气郁结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血亏虚证,方用酸枣仁汤加减.

  • 肝气郁结证研究思路探析

    作者:李亚天;王彤

    肝属木,应于春气,在志为怒。主疏泄,调节气机,其性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结即肝气不得条达,是肝容易出现的问题。所有肝病几乎都与肝气郁结相关,或表现出肝气郁结的证候。资料显示,在五脏病证中,中医肝病证占40%[1]。而肝郁证是肝病的一个核心证候,也是中医肝病发病学的主要环节。

  •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效果

    作者:甄新现;易小莉

    目的:探析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的2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逍遥散加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种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 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肝气郁结证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且发作频率低,故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从肝论治小儿厌食初探

    作者:闫雁;魏洪伟

    对从肝论治小儿厌食进行初步探讨,根据前人治疗经验,总结为“肝气郁结证”“肝阴虚证”“肝胆湿热证”三个证型,并分别从病因、病机及前人临床经验等方面进行论证,证实从肝论治小儿厌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肝郁不宜皆疏肝

    作者:关风岭;关思友

    对于肝气郁结的治疗,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大多能取得较好疗效,但也并非尽皆如此.有些肝气郁结证或肝胃不和证,屡用疏肝之品初则小效,继则无效.究其因,此乃为成说所囿,未能细究病因及整体辨证之故,现举3例予以说明.

  • 柴胡疏肝散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肝X受体的影响

    作者:夏晓莉;罗思聪;刘淑玲;赵帅;胡晓琴;陈伯钧

    目的 研究肝X受体(LXRs)在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造成MS模型,将12只M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MS组和中药1组各6只.另选MS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束缚刺激造成MS肝气郁结证模型,将16只MS肝气郁结证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MS肝气郁结证组和中药2组各8只.MS组和MS肝气郁结证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1组和中药2组给予柴胡疏肝散灌胃,各组造模结束后大鼠均按1ml/100g灌胃,每日1次,连续3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开腹取大鼠的肝脏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LXRs的表达情况. 结果 MS组与中药1组比较,空腹血糖、TG、T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肝气郁结组与中药2组比较,空腹血糖、TG、T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MS肝气郁结证组肝脏免疫组化染色均计9分为强阳性(+++),中药1组计2分为弱阳性(+),中药2组计3分为弱阳性(+).结论 MS大鼠肝组织存在LXRs的高表达,柴胡舒肝散可降低MS模型大鼠LXRs的表达,其可能是治疗MS机理之一.

  • 20例肝气郁结证患者MMPI临床基本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刘子旺;王玉来;滕晶;郭蓉娟;王爱成;秦绍林;赵永烈

    目的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对肝气郁结证患者进行心理测量,以发现肝气郁结证的个性特征.方法 20例肝气郁结症患者和20例正常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配对,采用MMPI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得出两组13个临床量表的得分和MMPI剖面图进行分析.结果 肝气郁结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a、D、Pt、Si、Sc、Hs、Hy、Pd 9个临床量表T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0.001),并且Hs、D、Hy、Pd 4个临床量表T分高于中国常模,肝气郁结证组MMPI剖面图呈3/1型测图.结论 肝气郁结证患者有对身体症状过分关注、社会适应力下降、情绪低落、忧虑、孤独、淡漠、过分依赖、需要关注等个性特征.

  • 肝气郁结模型大鼠正电子发射脑功能成像研究

    作者:刘子旺;赵海滨;张秀静;单保慈;刘华;贺立娟

    目的 探讨肝气郁结证在特定脑区功能的改变.方法10只Wista大鼠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前后进行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正电子扫描,应用SPM2图像分析软件对造模前、造模后数据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P<0.001)有左侧额叶、顶叶、下丘脑,双侧后扣带回,右侧前扣带回.葡萄糖代谢升高脑区(P<0.001)有左侧海马旁回、岛叶、颞叶、额叶,右侧基底核、丘脑.结论肝气郁结证可引起特定脑区的功能改变.

  • 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分析参数点关联维数的研究

    作者:刘子旺;王玉来;尹岭;姚斌;郭蓉娟;赵永烈;滕晶;秦绍林;王爱成

    目的 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15例肝气郁结症患者和15例正常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配对,用参数PD2对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种状态下肝气郁结证患者大脑皮质的PD2较正常人增高,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随刺激条件的增多,两者之间PD2的差异逐渐缩小.结论 脑电非线性分析能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肝气郁结证患者大脑皮质的变化,可用于肝气郁结证脑机制的研究.

  • 中医肝脏常见四证评定量表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泽奇;郭全;刘小珍;傅擎宇

    目的 编制中医肝脏常见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肝火上炎证、肝气郁结证)的评定量表,为四证提供有效的证候识别及疗效评定工具.方法 根据心理学评定量表及WHO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回顾、专家讨论、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量表,通过对448例患者的测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考核.结果 编制出由14项条目组成的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由13项条目组成的肝胆湿热证评定量表,由14项条目组成的肝火上炎证评定量表,由10项条目组成的男性肝气郁结证评定量表,和由14项条目组成的女性肝气郁结证评定量表.5个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介于0.683~0.863,克朗巴赫α系数介于0.8123~0.8992.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结论 初编中医肝脏常见四证的评定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于四证的证候识别和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关联维数对肝气郁结证患者的研究

    作者:刘子旺;王玉来;郭蓉娟;尹岭;姚斌

    目的 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15例肝气郁结症患者和15例正常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配对,用参数D2对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肝气郁结证患者部分区域的D2较正常人增高,随刺激条件的增加,肝气郁结证患者与正常人大脑皮层的D2均增高,但两者之间D2差异逐渐缩小,肝气郁结证患者有认知功能的改变.结论 脑电非线性分析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肝气郁结证患者皮层的变化,可以用来对肝气郁结证的脑机制进行研究.

  • 肝纤维化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研究与证候时间窗方剂验证

    作者:阎晶璐;薛晓兴;李君玲;夏恺;王田;王伟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肝纤维化相关机制及中医证候,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建立的肝纤维化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体重、旷场行为学测定、抓力测试、宏观表征采集等方法进行大鼠证候判定,病理进行肝纤维化疾病判定,并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方剂对证治疗,秋水仙碱对病治疗。结果多数肝纤维化大鼠造模4周后出现肝气郁结证,并且持续至造模12周;病理变化为造模4周多为肝纤维化 S2~S3期,造模8周多为 S3期,造模12周多为 S4期;方剂反证肝气郁结证症状及病理结果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该造模方法建立的肝纤维化肝气郁结证证候时间窗约为4~10周,方剂反证有一定效果,该病证结合模型建立基本成功。

10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