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规律探讨

    作者:施战宝;崔艳莹

    目的 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规律.结果 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分布包括风证、痰证、火热证、气虚证以及血瘀证等;年龄>60岁的患者的风证、痰证、火热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及血瘀证比例均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P<0.05);单一证候4例,两证组合9例,三证组合5例,四证组合15例,以四证并存的患者数量较多.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舌象特点是舌质红以及舌黯红,舌苔多呈现白以及厚腻,患者的脉象也多以弦滑为主.结论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以风证为主要的中医证候,以风火痰瘀证4证组合较为多见,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60岁以上.

  • 缺血性中风病的中医理论研究概况

    作者:安鑫;张连运;苑奇志;李群霞;周茂鲁

    中风病作为中国居民第一大致死性死因,严重困扰了国民生活,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导致国家卫生资源大量输出,而缺血性脑中风是多见的脑中风类型,虽然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理念及治疗方法在不断更新,但是疗效仍待提高.而传统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中风病历史悠久,并证明疗效可靠,并成为目前临床和科研的热点.我们回顾并展望中医中风治疗理论,以期为下一步临床科研提供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风病中医治疗新思路及方法.

  • 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科研设计与评价

    作者:许爱丽;黄立武

    中医学注重经验的积累,辨证论治的治疗理念体现了循证医学的思想,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科研思路是指导临床实践的关键.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应朝向多向性、个体化、阶段性和综合性发展.临床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用来测量干预措施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更适合评价以个体化辨证论治和复杂性干预为特点的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效果.死亡、致残、复发终点结局的变化是与患者密切相关的结局指标,是真实世界疗效评价的核心内容.此外,临床科研还应关注院前救治方案和中医康复技术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的中医药研究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从而纳入或更新临床实践指南.

  •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卿;白宇;王明雁;刘持善;曹晓岚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血压、血糖、血脂.结果 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NIHSS、FMA、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MMSE积分明显增加(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NIHSS差值、FMA、ADL、MMSE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28 d均能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P<0.05).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早期缺血性中风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并能调节中风病危险因素.

  • 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研究进展

    作者:董洪坦;李令康;贺立娟;王嘉麟;邢佳;赵振武;史华伟;韩刚;郭蓉娟;张允岭

    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常见证型之一,以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多见。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本病证可能存在实验室指标、影像及超声检查等方面的紊乱。目前中医治疗气虚血瘀中风病多采用补阳还五汤以达到益气活血的作用,其效应机制则是通过临床观察或采用复合法建立大鼠模型进行研究。文章将近十年有关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实验动物模型、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今后的研究思路提出建议。

  • 注射丹参酚酸治疗中风病(瘀血阻络证)73例

    作者:梁敏虹

    笔者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用注射用丹参酚酸治疗中风病(瘀血阻络证)74例,并和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相关性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作者:江丽杰;胡镜清;易丹辉;陈倩;刘保延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5个不同时点(0d、3d、14d、28d、3m)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0~3d时,NIHSS评分改善,证候要素痰、瘀、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809、0.896、0.934、0.961;3~14d时,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46、0.843、0.895、0.962、0.944;14~28d时,火热、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3、0.815、0.966、0.987;28d至3m时,风、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07、0.667、0.854、0.505、0.905、0.914,与NIHSS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结论:缺血性中风病的NIHSS评分变化在不同时点均有多个证候要素评分与之相关,其相关程度随时间动态演变.

  • 优尺度分析在缺血性中风病舌象提取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郑志新;马斌;高颖

    目的:探索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中舌象提取的方法.方法:采用优尺度分析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和舌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候要素与舌象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灰苔、淡白舌有联系;火和紫舌、红舌、黄苔有联系;痰和暗舌、青舌、紫舌、舌下络脉青紫有联系;血瘀和青舌、舌生瘀斑、舌下络脉青紫有联系;气虚和淡白舌、淡舌有联系;阴虚和绛舌有联系.证候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风和气虚有联系;火和痰有联系;痰和血瘀有联系;血瘀和阴虚有联系.结论:优尺度分析在多变量的探索性分析研究中可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病3年随访结局评价

    作者:魏戌;谢雁鸣;常艳鹏;邹忆怀;赵性泉;韩舰华;王新志;马云枝;毕齐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的中医康复方案与西医康复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出院后3年的病死、复发事件.方法:纳入病例为2008年6月27日至2010年6月3日分布在全国12家临床单位缺血性中风病住院患者1 059例,利用中央随机系统按照2:1的比例将1 0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方案组(简称中医组)705例和西医康复方案组(简称西医组)354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中医组使用中药汤剂、中药注射剂、针刺、推拿;西医组使用现代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的设定、被动关节的运动、肢体功能训练、抑制痉挛的康复过程,疗程均为10-21d.结局为3年的死亡、复发事件.利用生存分析方法描述发生死亡与复发的趋势,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间全因死亡、与缺血性中风病相关、直接相关、间接相关死亡、复发比例的差异,并计算死亡与复发的需要治疗的病例数(NNT).结果:截至2012年12月31日,1 059例患者完成3年随访的患者为860例(含死亡患者80例),随访率为81.2%.完成3年随访的患者,中医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22年,西医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18年,长随访为4.37年.全因死亡事件分析,中医组死亡率为6.95%(49/705),平均生存时间为2.38年;西医组死亡率为8.76%(31/354),平均生存时间为2.32年,中医组死亡率低于西医组,经log-rank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与缺血性中风病相关的死亡事件分析,中医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2.13%(15/705),西医组死亡13例,死亡率为3.67%(13/354),经log-rank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与缺血性中风病直接相关的死亡事件分析,中医组死亡9例,死亡率为1.28%(9/705),西医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1.69%(6/354),经log-rank检验无显著性差异;与缺血性中风病间接相关的死亡事件分析,中医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0.85%(6/705),西医组死亡7例,死亡率比例为1.98%(7/354),经log-rank检验无显著性差异.随访3年,共复发76例,中医组复发率为6.67%(47/705),平均未复发时间为2.28年;西医组复发率为8.19%(29/354),平均未复发时间为2.22年,中医组发生复发率低于西医组,经log-rank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死亡NNT评价,中医组每治疗55例患者,比西医组少1例死亡,NNT的95%CI包括0;复发NNT评价,中医组每治疗66例患者,比西医组少1例复发,NNT的95%CI包括0,两种方案对于降低死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方案与现代康复方案发生的远期死亡、复发事件相当,中医组生存时间与未复发时间均高于西医组,具有较好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 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作者:李水芹;王飞;李平;赵和平;张文生;王永炎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与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抽取血液标本,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其蛋白质组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与血瘀证候相关联,分析得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血瘀证患者血浆和非血瘀证患者血浆相比,血浆2-DE凝胶图片中共发现了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有5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分别是结合珠蛋白、SP40/40、血管Rab-GAP/TBC-containing蛋白、纤维蛋白原γ链、γ-肌动蛋白;1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TROVE域家族,成员2.结论:蛋白组学异常是出现相应中医证侯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中得出的差异表达蛋白,希望可以为今后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物学信息提供线索.

  • 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纵向相关性分析

    作者:江丽杰;胡镜清;易丹辉;徐宁;陈倩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入院时、3、14、28、90 d分别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NIHSS评分与各证候要素评分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NIHSS评分的改变对证候要素风、火热、痰、气虚、阴虚阳亢评分的改变有影响,NIHSS评分每增加或减少1分,相应证候要素评分分别增加或减少0.403分、0.224分、0.355分、0.376分、0.157分.结论:缺血性中风病的NIHSS评分变化在不同时点与多个不同证候要素评分的变化相关,其相关程度不同.

  • 破血逐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探析

    作者:王育勤;夏俊龙

    破血逐瘀药物是活血化瘀药物中具有熄风搜络,活血祛痰、化瘀散结、通络和络等特点,较之和血药、活血药力猛的一类药物,以虫类药物多见.应用于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较之普通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较之西药溶栓、降纤药物更安全,应用疗程更长,剂量适用范围更大,对于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错过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失败、不能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宜首先选用具有破血化瘀功效的药物,以期早期疏通血管,增加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大限度减少缺血半暗带损伤,挽救缺血区域,早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基于电子医疗病例的缺血性中风病药物群组模块思路探讨

    作者:杨薇;谢雁鸣

    缺血性中风病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实践中大型综合医院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时常同时使用多种中西药物,依据生物学“模块化理论”,不同特征的患者使用药物也有所不同,同为治疗该种疾病的药物组合之间可能具有多种拓扑结构特征,即模块(modular).该研究提出在全国20家大型综合医院的电子医疗病例组成的数据库中,建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药物复杂网络,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及数据挖掘等方法,探索建立针对不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人群的若干个中西药物群组模块,阐释其结构与功能特点,探索适宜人群并评价药物群组模块在临床使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优化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方向,为联合用药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也为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方案进入指南提供依据.

  • 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

    作者:王佳;谢雁鸣;杨薇;王永炎;赵维;庄严

    缺血性中风病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为了解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西药物及其联合使用方案,该研究选取全国15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药物及分类,主要采用关联分析方法了解常用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药物中,中药应用较多的为疏血通注射液(9 015例,占22.66%)、丹红注射液(7 369例,占18.53%)、血栓通注射剂(5 302例,占13.33%),按药物作用分则主要为活血化瘀剂(30 384例,占76.39%)、开窍剂(6 850例,占17.22%)、补益剂(5 997例,占15.08%);西药应用较多者为阿司匹林口服剂(20 924例,占52.60%)、桂哌齐特注射剂(10 771例,占27.08%)、胰岛素注射剂(10 599例,占26.65%),按药物作用分主要为抗血小板药(23 049例,占57.95%)、血管扩张药(19 608例,59.29%)、抗高血压药(15 475例,39.90%).而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时,以阿司匹林口服剂与二十五味珍珠丸、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使用为多,置信度为97.05%;按药物作用分类则以活血化瘀剂与溶栓药、胰岛素、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为多,置信度为97.424%.

  • 腹针和体针结合对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媛;罗道珊;符健;张丽;曹于;杨京慧;虞成飞

    目的 观察腹针和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成腹针组30例、体针组31例、腹针和体针结合组31例,根据腹针理论的取穴原则,选取腹针的腧穴并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神志、语言、上肢瘫、下肢瘫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 3组治疗前后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腹针组与体针组之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1).腹针和体针结合组疗效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 认为腹针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有效针刺方法,疗效与体针相当,但腹针与体针结合能更好地改善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气虚阴虚患者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ADL评分.

  • 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晓颖;张根明

    目的 观察星萎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测定,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将5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在给予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星萎承气汤,对照组针对便秘给予开塞露纳肛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风证、火热证、痰证评分治疗组、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火热证评分2组间比较有差异.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减轻脑缺血炎性损伤、改善脑循环有关.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四十一)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技术(上)

    作者:贺普仁;王麟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动脉血管在短时间内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所供应的脑组织或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性变性或死亡,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其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 补肾活血化痰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

    作者:郭可红;宫洪涛;秦润笋

    缺血性中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与五脏诸虚有关,总以肾虚为本,病理因素可见虚、火、风、痰、气、血六端,却以瘀血、痰浊为要.治疗不必求其本,谨守病机,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就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论述.

  •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胆囊收缩素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双玲;李学军;孟凡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胆囊收缩素的变化、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胃泌素变化,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记录证型与胃泌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病史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痰热腑实证型患者胆囊收缩素水平高,痰湿蒙神证型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血浆胆囊收缩素升高,可能是合并有消化道疾病的原因所在;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病史,不影响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血浆胃泌素水平.

  • 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的现代文献研究

    作者:孟繁丽;侯思怡;袁东超;杨关林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研究,对缺血性中风病进行辨证分型.方法:检索1999-2009年核心期刊中关于缺血性中风病中医文献,收集缺血性中风病症状、体征,确定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条目表.运用频数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进行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结果: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结合频数分析得出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瘀阻络、风痰上扰、肝阳暴亢、痰热腑实为缺血性中风病现代文献证.结论: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反映了缺血性中风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