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深度手烧伤疗效比较

    作者:江碧川;杨新蕾;刘敏;郭志谦;雷磊;孟红阳

    目的 通过手深度烧伤切削痂后两种植皮方法比较,探讨深度手烧伤后早期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6例患者手深度烧伤不同手术方式的愈后效果.结果 早期削痂后立即植皮和早期削痂3天后植皮,均可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 在医师手术经验丰富时,深度手烧伤后早期切削痂立即整张皮片移植是手深度烧伤后首选治疗方式.

  •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作者:梅良斌;徐永清;朱跃良;王毅;何晓清;吕乾

    目的 探讨上肢穿支皮瓣在手和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上肢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61例手或足部皮肤缺损患者,其中手部皮肤缺损55例,足部皮肤缺损6例.应用臂内侧穿支皮瓣4例,臂外侧穿支皮瓣27例,尺动脉穿支皮瓣12例,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8例.切取皮瓣面积大11.0 cm×5.5 cm,小1.5 cm×1.0 cm.穿支血管口径0.2~1.5 mm.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3~24个月.皮瓣坏死2例,1例为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1例为臂内侧穿支皮瓣,其余均成活,成活率为96.7%.皮瓣质地优良,不臃肿,患肢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上肢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皮瓣切取相对容易,厚度满意,供区创伤小,成活率高,是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适宜方法之一.

  • 肌电图在非外伤性手部肌肉萎缩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光云;杜定富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测对手部肌肉萎缩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9例手部肌肉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总结引起手部肌肉萎缩几种疾病的肌电图特点.结果 89例患者中,19例颈椎病呈节段性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检测全部正常;27例腕管综合征仅是拇指处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正中神经SCV减慢,DML延长;12例肘管综合征仅尺神经支配诸肌呈神经源性损害,经肘尺神经MCV减慢;18例运动神经元病全部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CMAP波幅下降明显;13例平山病上肢远端C8~T1支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MCV减慢及波幅降低.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非外伤性手部肌肉萎缩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手肌腱损伤DECT成像分析

    作者:罗军德;邓亚;解天梅;淦登卫

    目的 初步探讨双能CT(DECT)在显示手肌腱韧带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手部外伤患者行手DECT扫描,观察肌腱及周围组织情况.所有病例诊断均经手术或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证实.结果 DECT对肌腱整体外形、迂曲、粘连、受压及断裂显示较好,但对肌腱内部及周围腱鞘、滑膜改变显示不如MRI.结论 DECT能显示大多数手肌腱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对临床诊断手肌腱损伤或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 早期手术治疗深度手烧伤

    作者:杨新蕾;张新合;刘敏;郭志谦;江碧川

    目的 探讨深度手烧伤后早期有效的治疗办法.方法 对40例50只深Ⅱ度以上手烧伤进行了早期(烧伤后5 d内)切削痂加整张皮片移植术,手术后6 d开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50只手除2只因皮片成活不佳导致瘢痕明显外,手外形和功能均满意.结论 手深度烧伤后,早期切削痂加整张皮片移植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烧伤 早期手术
  • 2例异体手移植术后的EMG、NCV的动态监测报告

    作者:林丽珍;黄涛;李少霞

    异体手移植术是创伤骨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在国内为我院先报道。移植术后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监测,检阅文献,尚无记载。笔者对我院2例异体手移植术后进行EMG和NCV动态观察,为临床提供了神经、肌肉恢复情况的客观依据,现将我们所观察的结果及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文2例均为男性,39岁和27岁,因意外右手腕以下手缺失。两人同时于1999年9月在我院行异体手移植术。术前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残留上端NCV正常。2 检测方法 两例患者分别进行三次EMG和NCV动态监测,时间分别为术后100天、108天和158 天。 EMG检查:检查在屏蔽室内进行,采用丹迪cantataTM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同心圆针插入大小鱼际肌,进行常规EMG检查,观察运动单位电位(MUP)等指标。 NCV检查:用圆盘状电极,常规的方法检查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

  • 试析手部烧伤早期治疗及后期整形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王毅;程代薇;赵桂香;朱文;李自力;彭德飞

    手是烧伤常见发病部位,我科自1996~2003年共收治手烧伤畸形需要整复的病人120例.这些病人中,手部畸形与功能障碍的发生除与烧伤有直接关系外,还与治疗方法不当有关.现就烧伤早期治疗及晚期整形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烧伤后手的功能及外形的效果,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 烧伤 外科 整形
  • 手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作者:段宜强;张皓;杨华;尹培荣

    拇指的功能占整个手功能的一半[1 ],尽可能地恢复拇指的功能在处理手外伤中尤为重要.拇指软组织缺损,尤其是伴指骨或肌腱外露的缺损,其修复方法较多.如腹部、邻指或上臂等带蒂皮瓣的移植等,但都存在病程长,修复后的皮瓣感觉差等缺点.我科自1999年开始采用食指背侧、中指桡侧、环指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外伤皮缺损1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苗族大学生手、足围度与体重的关系

    作者:骆文斌;杨正华;余跃生;张万;李建富

    目的:探讨苗族大学生手、足围度与体重的关系,为体质人类学、民族学、法医学、刑侦学和医疗保健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邵象清编著《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456名(男166,女290)苗族大学生手足的围度和体重进行活体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计算出关节围、掌围、拳围、足围、跖围、足跟围和体重的均数、相关系数及推算出体重的回归方程。结论:腕关节围、掌围、拳围、足围、跖围、足跟围与体重呈显著相关,所得回归方程可用于推算苗族大学生的体重。

  • 苗族大学生手长、掌长、指长与身高的关系

    作者:骆文斌;张万;余跃生;张国文;吴自森;马培霖

    目的:探讨苗族大学生手长、掌长、指长与身高的关系,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法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邵象清编著<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456名(男166,女290)苗族大学生手长、掌长、指长和身高进行活体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计算出手长、掌长、指长和身高的均数、相关系数及推算出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手长、掌长、指长与身高显著相关,所得回归方程可用于推算苗族大学生身高.

  • 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唐修俊;魏在荣;周信荣;吴必华;孙广峰;韩文杰;王达利

    目的 探讨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切取及修复手指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取20条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尸体标本,解剖观察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指蹼动脉、掌背动脉穿支等血管走行、吻合.据此设计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18例手指创面采用指固有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修复.男12例,女6例,年龄6~60岁.创面范围约4.0 cm ×2.0 cm~5.0 cm ×2.0 cm,皮瓣范围约5.0cm ×2.2 cm~6.5 cm ×2.2 cm.皮瓣供区采用游离植皮覆盖或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 ~18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手指伸屈无功能障碍,皮瓣两点辨别觉8~9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获优18例.结论 指动脉近侧穿支与指蹼动脉、掌背动脉穿支等血管的分支有较恒定的吻合,指动脉近侧穿支蒂掌背皮瓣可修复手指较大创面,手术简单、血供可靠.

  • 不吻合血管的指尖断指再植

    作者:聂开瑜;魏在荣;王达利;祁建平;曾雪琴;韩文杰;王波

    目的报道不吻合血管指尖断指再植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4例14个离断指尖被原位缝合于近侧断端,其表皮被均匀切除,然后将去表皮之指尖包埋于上胸部或同侧手掌皮下.术后2~3w将手指从皮下取出,观察离断之指尖与断指近端的血供建立情况.结果术后2~3w将离断指尖取出时14个离断指尖均见明显渗血.经换药12个指尖完全成活并逐渐上皮化.2个指尖逐渐干瘪坏死.随访4~24mo,8指指甲再生良好,无畸形发生.4指指甲稍显畸形.结论不吻合血管皮下包埋法在不具备显微外科再植和原位缝合条件时,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指尖断指 再植
  • 手背微型皮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夏福全;张明君;孙广峰;苏申友

    目的 探讨手背微型皮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解剖观测10具成年人体标本(20侧上肢)的手背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设计出以手背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35例36块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结果 手背皮神经来源于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手背支,在手背共有7条左右分支.均有相应的伴行血管,可设计7种逆行岛状皮瓣.本组运用了其中6种36块皮瓣,皮瓣大小为1.5cm×2cm~4cm×5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0例获随访1个月至1年,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结论 手背微型皮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能够修复拇指以及其余四指近、中节皮肤缺损,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是一理想供区.

  • 中、小面积烧伤患者手部背侧深度烧伤的早期综合治疗

    作者:李伟人;黄闻;孔豫苏;王伟

    目的 观察烧伤早期手部深度烧伤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3例16只手入院后采取创面局部外用抗茵药物,及时行环状焦痴切开残张术,手部抬高和主动功能锻炼,烧伤后3-10d在麻醉下行手背、指背切、削痴大张中厚网状皮片移植术,术后10d开始康复治疗.结果 13例16只手皮片全部存活12例,点状坏死、换药愈合4例,术后2-3周现察手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无虎口挛缩利假蹊形成.结论 手部背侧深度烧伤早期综合治疗是恢复手功能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烧伤 综合治疗
  • 中学学生手卫生现况分析

    作者:张凯;李春玉;申香丹;李香玉;鲁萍

    目的 了解青少年手卫生现状,确认其手卫生需求,为实施青少年手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延吉市某中学3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被调查人群中316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观察.结果 43.1%的人接受过关于洗手的教育,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回答不愿意洗手的人占23.7%,13.1%的人没有洗手习惯;不洗手的主要原因:没有洗手设施(23.1%),没有温水(21.8%),没有毛巾、香皂(18.3%);自答掌握洗手方法的占38.1%,而实际掌握洗手方法的仅占10.1%,清洗局部者较多,研究对象知识掌握与行为存在差异.结论 加强青少年手卫生健康教育,同时完善学校的洗手设施,为手卫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 卫生 青少年
  • 二维超声及四维彩超在胎儿手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勇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四维彩超在胎儿手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12726例,均顺序进行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胎儿是否存在手部畸形.跟踪随访至孕妇分娩,记录新生儿手畸形发生情况,并分别与二维和四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726例孕妇共顺利娩出新生儿12726例.经产后查体共发现新生儿手畸形48例(93处).二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的检出率为72.9%(35/48),对手畸形病变细节的检出率为66.7% (62/93);而四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的检出率为89.6% (43/48),对手畸形病变细节的检出率为87.1%(81/93).二维和四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和病变细节的检出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维超声对胎儿手畸形的诊断价值优于二维超声.

  • 浅议手外伤护理办法

    作者:杨艳;孙培培;方颖

    文章对精湛的手术技巧,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外伤 护理
  • 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在手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祁俊;胡克苏;张云;张逸;浦若英

    目的:探讨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对减轻深度手部烧伤患者畸形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55例75只手入院后采取创面局部外用抗菌药物,及时行环状焦痂切开减张术,烧伤后3~10天在麻醉下行手背、指背切、削痂大张中厚皮移植术,术后10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66只手皮片全部存活,6只手由于皮下积液有零星部分植皮坏死、后经换药等治疗治愈.3只手Ⅱ期植皮全部成活,术后2~3周观察手外形和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大张中厚皮片是恢复手功能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烧伤 自体皮移植
  • 皮片及皮瓣移植治疗手瘢痕挛缩畸形体会

    作者:吴静

    目的:对皮片及皮瓣移植术在手瘢痕挛缩畸形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证实该法确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徐州仁慈医院整形美容科201 0年3月~ 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手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一组研究对象使用皮片及皮瓣移植术对瘢痕进行修复,为观察组;一组研究对象仅使用瘢痕切除和软组织松解术进行修复,为对照组.修复后对研究对象随访1年的瘢痕恢复情况及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瘢痕修复良好24例,瘢痕基本消失3例,无显著改善1例,修复良好率为85.7%,高于对照组67.9%的修复良好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皮片及皮瓣移植术应用于手瘢痕挛缩畸形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瘢痕修复良好率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具有显著的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宇辉;李莉;刘淑岩;刘媛媛;张向飞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 0年2月~ 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 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皮瓣转移,皮瓣长宽比例在2:1以内,面积15cm × 12cm~ 9cm×7cm.供瓣区及皮瓣蒂部裸露区应用医用海绵覆盖,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腹带固定患肢.术后第2天,在医用海绵的远端,刺入静脉输液针,每天50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灌洗.皮瓣移植14 ~ 18天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10~ 12天切口拆线.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甲级愈合1 3例,乙级愈合1例.9例患者供瓣区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直接缝合,未予植皮.4例患者行局部部分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移植皮片覆盖.植皮面积8cm× 5cm~ 5cm×3cm.无VSD装置更换病例.3例患者术后当天出现负压引流区轻度疼痛.其余患者无不适反应.所有病例静脉输液针穿刺孔未发生可见漏气现象,未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结论:改良VSD技术延长了VSD装置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了VSD的并发症;改良VSD技术减少了腹部供瓣区的植皮率,降低了术区感染率,简化了腹部皮瓣手术过程.

947 条记录 40/48 页 « 12...37383940414243...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