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部腱鞘巨细胞瘤复发原因分析

    作者:赵金岩;赵力;陈克俊;李津;韩宝平

    目的探讨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以及临床上出现骨皮质侵蚀,受累关节退行性改变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3年间32例手部腱鞘巨细胞瘤入院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就其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及出现骨皮质侵蚀,受累关节退行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该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左手好发,好发部位为拇指和中指.复发病例中常见骨皮质侵蚀和关节融合的退行性改变.结论局部瘤体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佳治疗方案,对多次复发有恶变倾向者应行根治性手术.

    关键词: 巨细胞瘤 腱鞘
  • 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手术改进

    作者:刘元开;徐西玉;马莉;刘磊

    目的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本组采用皮肤小切口、筋膜大切口的方法对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减压治疗.结果随访3~12个月,手指感觉、活动均恢复正常,无手内在肌挛缩,切口顺利愈合,无发生感染.结论此方法损伤轻,创伤小,既减压又封闭,不需二期缝合,愈合后瘢痕小,保持手的外观良好.

  •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王生钰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切取方法及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大14.0cm×10.0cm,小2.0cm×1.2cm.断蒂时间为术后5~7天.结果本组32例中的30例皮瓣一期愈合.结论 (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成活面积大;(2)断蒂时间以术后第6天为宜;(3)本组应用的耕耘开沟式平行分离脂肪法,利于真皮下血管网的保护,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4)皮瓣质地良好,是修复手创面的较理想材料.

  •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缺损

    作者:申屠刚;黄飞;吴水培;王众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12例,皮瓣修复创面大小3cm×4cm~4cm×75cm.结果术后随访1~3年,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感觉及功能恢复好.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虎口部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虎口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浪;李锦荣;许亚军;赵双奇

    目的总结和探讨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和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6月~2001年6月,我们对68例手部瘢痕挛缩进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和松解瘢痕,应用皮瓣或植皮修复创面,其中皮瓣(包括Z成形)46例,植皮22例.结果皮瓣组有2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植皮组全部成活.60例病人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再次发生瘢痕挛缩者4例,均为植皮组;皮瓣组中有2例因外观臃肿而行整形术.病人手功能及外观较为满意,总优良率达78.3%.结论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正确的修复方法及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挛缩瘢痕 整形术
  • 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柴益民;林崇正;陈彦堃;陈汉东;邱勋永

    目的报道手部不同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应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指掌侧动脉指蹼穿支为蒂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26例手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转位灵活,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创面

    作者:常建琪;贺晓黎;张子峰;张文生;庞军;王忻;吴浩华;高敏

    目的探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急诊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始急诊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68例,皮肤缺损面积15cm×15cm~85cm×10cm.结果68例皮瓣全部成活,7~21天断蒂,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急诊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类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作者: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王振军;屈志刚;刘亚平;张云飞

    目的报道不同类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六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 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成活52例.经3~18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结论不同类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较佳皮瓣.

  • 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巫文强;王旭东;韦伟;王文刚;胡湘元;凌素舫

    目的 探讨应用上臂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皮肤缺损面积3.0 cm×5.5 cm~4.0 cm×7.0 cm,采用上臂外侧穿支皮瓣Ⅰ期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5 cm×6.5 cm~4.3 cm×8.5 cm.术后定期随访,总结分析皮瓣成活情况及修复手部的外观与功能情况.结果 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2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及弹性良好,手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皮瓣供区瘢痕轻,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复杂拇指缺损合并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重建与修复

    作者:余志平;于晓峰;丛海波;于长征;丁英杰;王晓科;王志浩;邢国飞;毕建飞;孙炳龙

    目的 探讨组合组织移植修复重建复杂拇指缺损合并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4年10月,对手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拇指Ⅳ度缺损及拇指Ⅴ度缺损(大鱼际肌完整),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组合第2足趾移植重建17例.手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且大鱼际缺损合并拇指Ⅴ度、 Ⅵ度缺损者采用皮瓣组合携带踇、 趾短伸肌的第2足趾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再造拇指4例.结果 术后随访2年以上,再造手指及移植皮瓣均恢复较好的感觉功能,两点辨别觉3~7 mm.再造拇指与手指对捏距离小于1 cm 7例,小于2 cm 12例,小于3 cm 2例;拇对掌功能Ⅲ度16例,Ⅱ度4例,Ⅰ度1例.采用Kawabate评分评价手部功能,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再造拇指BMRC感觉功能评分,改善率达95.2%.结论 复杂拇指缺损合并桡侧大面积皮肤缺损应根据拇指缺损及大鱼际肌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重建修复方式,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苗平;张秀秀;王瑞;夏既柏;严纪辉;葛华平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12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缺损面积:2.0 cm×3.5 cm~9.0 cm×10.0 cm,分别采用面积为2.5 cm×4.0 cm~10.0 cm×11.0 cm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供区创面直径3.0 cm以内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7例皮瓣顺利成活,伤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切口愈合良好,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6.2个月.皮瓣外形好,质地柔软,感觉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厚薄适中,切取容易,血供可靠,不牺牲动脉主干,可携带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缝合,同时修复缺损部位感觉,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缺损 穿支皮瓣 修复
  • 游离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方辉;颜翼

    目的 探讨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5年12月,应用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手术时间4~6 h.皮瓣面积为4 cm×6 cm~11 cm×17 cm.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18例Ⅰ期愈合,2例发生皮瓣边缘坏死,经再次清创治疗后伤口Ⅱ期愈合.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满足创面修复要求.结论 超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安全、成活率高、效果好等优点,是修复四肢创面的理想方法.

  • 游离足背皮瓣急诊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蔡正强;郑仲谋;庞俏强;吴伟炽

    目的 探讨应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5年5月,收治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采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3.6 cm×6.6 cm~5.5 cm×7.5 cm,术后定期随访,总结修复虎口的外观与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虎口饱满,外观、色泽接近正常,无继发挛缩.术后随访8~14个月,虎口角平均(89.62±2.33)°,虎口宽度平均(5.73±1.01)cm,拇指对掌、内收、外展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足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虎口外观、质地及功能均恢复满意,供区位置隐蔽,临床效果良好.

  • 前臂近端内侧穿支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梁晓宗;温贤金;李曼丹;黄国英;黄永军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近端内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5年8月,收治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肤缺损面积2.5 cm×3.6 cm~5.0 cm×8.5 cm.采用前臂近端内侧穿支皮瓣Ⅰ期游离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2.8 cm×4.0 cm~5.5 cm×9.5 cm.术后定期随访总结分析皮瓣成活及修复手部的外观与功能情况.结果 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2周后愈合,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8个月.皮瓣不臃肿,外形及弹性好,色泽接近正常,无继发挛缩,手指屈伸活动范围及力量基本正常.结论 应用前臂近端内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外观、质地及功能均恢复满意,对供区影响小,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手部皮肤炭疽3例治疗报道与文献回顾

    作者:陈永祥;丛锐;赵睿;宋红波;臧成五;孟泽祖;张航

    目的 总结4年来手外科首诊发现,转诊西安市第八医院(传染病医院)治疗康复的3例手部皮肤炭疽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为临床手外科、骨科医师认识、处理、转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经验.方法 2011年7月-2015年9月,对3例以手部皮肤肿胀感染来手外科门诊就诊患者,初步诊断皮肤炭疽感染后紧急隔离,转诊传染病医院确诊并进行后续治疗.结果 3例患者转诊后,经过局部创面的细菌学培养,均确诊为手部皮肤炭疽.使用标准化的抗菌方案,结合消肿、支持、局部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2~4周,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肢体功能:优2例,良1例.结论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手部皮肤炭疽多是先发现的临床症状.诊断明确的手部皮肤炭疽严禁手术清创、挤压创面等错误处理,要进行标准化抗菌治疗及伤口护理.手部皮肤炭疽只要早发现,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刘远;蔡卫明;赵建伟

    目的:总结和探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2月,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6例,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8例,虎口扩大成形术3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6 cm×2.5 cm~6.0 cm×8.0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其中3例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皮瓣需Ⅱ期整形。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在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时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质地外形好,且不损伤主要动脉等优点。

  • 吻合多条穿支动脉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足背软组织缺损

    作者:牟勇;黄国英;林浩;黄永军;刘晓春

    目的 探讨吻合多条穿支动脉供血的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菲薄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5月对12例手部和9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质外露患者,采用吻合2~3条穿支动脉供血的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近端吻合旋髂浅动脉或/和腹壁下浅动脉的外侧支,皮瓣远端吻合第四腰动脉前支的肌皮动脉穿支.术中对皮瓣进行去脂修薄处理,皮瓣面积:5 cm×10 cm~7 cm×20 cm.供区切口直接缝合处理.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2年,皮瓣外观恢复良好,不臃肿,质地柔软,术后能恢复部分深部感觉.结论 吻合多条穿支动脉供血的髂腹股沟皮瓣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扩大皮瓣切取面积,同时有利于术中Ⅰ期对皮瓣修薄,恢复皮瓣良好外观,是修复手、足部等皮肤菲薄部位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评价

    作者:于宁;王彦生;张辉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损伤情况,应用足背皮瓣、腹部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上臂外侧皮瓣、骨间背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08例。结果本组108例共108个皮瓣,完全成活98个,占90%;其余部分边缘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耐磨,感觉功能恢复良好。讨论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针对性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着重重建手的外形和感觉功能。

    关键词: 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瓦合修复全手皮肤脱套伤

    作者:王天亮;顾加祥;侯瑞兴;刘宏君;张乃臣;潘俊博;田恒

    目的:探讨游离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全手皮肤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对5例全手皮肤脱套伤采用一期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覆盖,二期游离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瓦合修复,术后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5例5手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经过二期分指并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饱满,色泽正常,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感觉恢复S1级1例,S2级2例,S3级2例,术后经理疗和功能锻炼,各关节活动可,手部功能综合评价:优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0%。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无瘢痕挛缩,无破溃,大腿功能无影响。结论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瓦合是修复全手皮肤脱套伤的一种理想方法。

  • 足背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作者:易建华;牛晓锋;周玉萍;胡军;肖良宝

    目的:探讨足背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3年12月,对收治的7例重度手外伤致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足背皮瓣进行修复,其中3例为急诊一期行足背皮瓣修复;4例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二期行足背皮瓣修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2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明显臃肿,两点辨别觉为7~10 mm,手部功能恢复达50%以上。结论足背皮瓣血管蒂恒定,外观较理想,是修复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947 条记录 46/48 页 « 12...40414243444546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