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肌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雯

    心肌病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性心肌病包括原发于心肌的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左室致密化不全和累及心肌的系统性疾病如Fabry病和Kearns-Sayre综合征.近年来,在心肌病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发现了相关的多个致病基因和突变,并在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仍未完全阐明.现对遗传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遗传学和基因筛查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翠兰;王震

    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常于青少年发病的遗传性心律失常,迄今为止已发现20个致病基因.其中LQT1 ~3占约80%,致病基因分别为KCNQ1(IKs)、KCNH2(IKr)、SCN5A (Na),故关于基因筛查专家共识建议只筛查LQT1~3.在3个主要亚型中,目前研究多的是LQT2.主要涉及的机制有突变导致蛋白转运障碍、无义介导的mRNA衰减、翻译重启造成N端截短蛋白、影响PAS域蛋白折叠及与其他部分的相互关系、全长Kv11.1a异构体转换为C端截短的Kv1 1.1 a-USO等.也探讨了对应这些机制的基因特异性治疗策略.

  • 畲族人群遗传性非综合征性常见耳聋基因突变谱的筛查

    作者:郭舜民;林文津;李瑞玉;陈洪

    目的:筛查分析福建畲族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在不同听力表型人群中的携带分布情况,以探讨畲族耳聋患者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通过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和听力检测,选取150例先证者接受多项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包括SLC26A4编码区测序、GJB2编码区测序和mtDNA C1494T/A1555G突变基因芯片检测.其中,双耳感音神经性聋102 例,单耳感音神经性聋18 例,有耳聋家族史但听阈正常者 30 例.结果:150例受检者的SLC26A4基因、GJB2基因、mtDNA A1555G/ C1494T突变检出率分别为 3.3%、6%、2%、0.7%.结论:畲族听损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阳性检出率较高,应重视对新生儿的常规耳聋基因的筛查和诊断.

  • 邯郸地区新生儿SLC26A4基因筛查

    作者:要跟东;李守霞;陈丁莉;张小芳;冯海芹;郭丽丽;孙彩霞;杨志明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同时,进行耳聋基因SLC26A4基因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耳聋基因的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本地新生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听力筛查,同时采集脐带血.应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分析系统对SLC26A4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筛查.用Sanger测序法验证阳性样本.[结果] 在1000例新生儿中,通过听力初筛和复筛共有11例(1.1%)未通过.基因筛查共有10例(1.0%)携带杂合突变,9例(0.9%)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杂合突变,1例(0.1%)携带c.1226G>A杂合突变,此10例新生儿均通过听力筛查. [结论] 在新生儿中进行SLC26A4基因基因筛查,可在早期发现耳聋基因易感位点携带者,弥补听力筛查的不足,发现可能潜在的耳聋患者.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筛查及实时定量检测平台的建立

    作者:康志杰;崔嵩;李莉;高贝贝;黄丹;陈雪瑜;高源;杨岩;闫金松

    目的:针对90%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表达的PML/RARα融合基因,设计引物及探针.对APL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并构建PML/RARα环形质粒作为标准品,建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的诊断平台,为APL患者的诊治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设计PML/RARα及ABL引物及Taqman探针,对APL患者进行基因筛查.并以PML/RARαL型及S型阳性的APL患者c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出453bp和550bp基因片段,构建pMD 18T-PML/RARα(L)及pMD 18T-PML/RARα(S)标准品.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对该基因转录本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成功构建pMD 18T-PML/RARα质粒标准品,应用RQ-PCR技术,以ABL为内参,应用Taqman探针法,对APL患者标本进行检测,技术可行,数据稳定.结论:成功构建APL融合基因检测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的诊断平台,应用于临床病人的基因诊断,为APL的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分子依据.

  • 先天性耳聋基因筛查与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晶

    先天性耳聋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耳聋患儿,其中50%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1].我国2006年残疾人调查的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患者2 780万人,并且每年有2.3万新生聋儿出生,此外还有5~6万迟发型耳聋的患儿被发现[2].耳聋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受到技术条件限制,既往对于耳聋的诊断往往止步于描述性诊断,对深层的致病原因则无法探及.近年来,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先天性耳聋的致病基因被发现和克隆,耳聋基因诊断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对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及早期预防和预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北京市海淀区2012-2014年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管理现状分析

    作者:韩萍;邵瑜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管理现状,为制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2012-2014年所有助产医疗机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共分娩新生儿90 816人,耳聋基因筛查89 924人,筛查率99.02%.发现耳聋基因突变4225例,基因携带率4.70%.在89 924例筛查新生儿中,筛查出GJB 2基因杂合突变2296例(携带率为2.55%),GJB 3基因杂合突变292例(携带率为0.32%),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1428例(携带率为1.59%),线粒体12S rRNA基因均质或异质突变192例(携带率为0.21%),GJB 2基因纯合突变10例(携带率为0.01%),SLC26A4基因纯合突变7例(携带率为0.01%).此外,筛查发现同时具有2~3个基因突变携带者66例(携带率为0.07%).在所有携带有耳聋基因突变的儿童中,有14名儿童诊断为听力损失,其中2名儿童是耳聋基因杂合突变,12例为耳聋基因纯合突变.结论 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弥补听力筛查的不足,可以预知与遗传有关的迟发性听力损失和潜在的听力损失高危儿童.为提高对整体筛查流程的监管和筛查质量,应该整合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信息系统和新生儿听力筛查信息系统.加强对新生儿家长有关耳聋基因筛查和听力筛查知识的健康教育.

  • 新生儿听力与基因筛查联合筛查—聋病的规模化防控

    作者:王秋菊;韩冰;兰兰;王大勇;李兴启

    新生儿听力联合基因筛查在国内开展已近10年,对筛查得到的大量宝贵数据进行准确解读和分析,针对每个新生儿及其家庭进行精准的遗传咨询,是早期发现先天性聋或迟发型聋患儿、后期有效干预手段选择的技术保障,也为我国聋病的规模化防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筛查的意义与策略

    作者:王秋菊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渐发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存在一些局限,即并不是所有的听力损失均会在出生后立即表现.

89 条记录 5/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