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性化护理对初产妇情绪及自然分娩的影响

    作者:王美英

    目的:分析在初产妇生产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对其情绪状态以及自然分娩的实际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20名初产妇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自然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观察组初产妇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总时间、产时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初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自然分娩率.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

    作者:夏爱妹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在普外科中起到的护理效果,分析并阐述综合护理对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手术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以护理满意程度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护理方案的效果和优势.结果:从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看,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从患者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维持心理健康.

  • 冠心病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情绪状态影响分析

    作者:李文舒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情绪状态影响。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在情绪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在SAS与SDS等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改善不良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程度。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

    作者:和月芬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异常率为72.72%,护理后为20%,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QOL为49.21±8.67分,护理后为76.01±9.6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

  • 探讨护理高龄烧伤患者的体会

    作者:石倩倩

    目的:探讨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接受治疗的65例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之后的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前后情绪状态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感染5例、压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有效率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SAS 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烧伤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其恢复状态比较好。

  • 育儿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状态对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陈建康;胡丹萍

    目的 研究与分析育儿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状态对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10月该院的5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同时期的500例经产妇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进行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进行评估及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育儿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状态产妇产后的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均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03、26.907,均P<0.05),且观察组中育儿自我效能感较低及情绪状态较差者的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均差于育儿自我效能感较高及情绪状态较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4.629、38.760;29.197、56.394;12.657、27.392,均P<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相对较差,且育儿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状态对其影响均较大,因此应重视对初产妇进行育儿自我效能感及情绪状态方面的调节与干预.

  • 中晚期食管癌放疗联合热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

    作者:李雪梅;滕亚莉;田秀梅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中晚期食管癌( AEC)放疗联合热疗( RCW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EC患者92例,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RCWH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 SAS评分及SDS评分)和护理后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疼痛V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SAS、SDS在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护理后的生理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AEC患者实施RCWH治疗时予以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状况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 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压力源与情绪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丽筠;汪成香;范丽君;蒋志芳;蒋五一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和肾脏内科病房护士的职业压力与情绪的关系,为护理人本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肾脏内科病房护士100名(对照组)和血液透析室护士100名(观察组)的个人基本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结果 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压力源五个维度得分均值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职业压力源量与情绪状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液透析室护士工作压力程度较高,主要来自工作量和病人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去适应,但更需要医院给予支持,共同提高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潺;李贵平;刘长凤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至6月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科常规护理。使用 Frank 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护理2周后的治疗态度,使用 POMS 量表和 SCL-90量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护理2周后的情绪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治疗态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态度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疲劳、抑郁、愤怒、紧张、慌乱等评分均显著下降,精力和自我相关情绪评分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状况评分均显著下降(P 均<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态度和情绪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态度和心理状态。

  • 接受与实现疗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卢迪;简雅娟;范继青

    目的 探讨接受与实现疗法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产后抑郁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及为期8周的接受与实现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测评.结果 经过6周干预产后研究组抑郁症患者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SCSQ评分积极应对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消极应对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运用接受与实现疗法能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调整其应对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心理护理(续一)

    作者:李小妹

    2.2.3.2观察法对病人表情及行为的观察也是获得病人社会心理资料的重要来源,护士应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观察法观察病人的仪表及打扮、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生理反应等方面,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1)面部表情的观察:面部表情可以体现病人的情绪状态,如高兴时满面笑容;忧愁时愁眉不展;悲哀时眼睑下垂;困窘或羞愧时面色潮红.(2)言语表情:指情绪性的言语声调、语调及语气等类语言表现.如爽朗的笑声表示愉快;不停的呻吟表示痛苦;喜悦及紧张时声调高,言语速度快,语调高低差别大;悲哀时音调低,言语缓慢;愤怒时语调高而尖且有颤抖等.(3)对生理反应的观察:人的情绪表现会出现生理功能的改变,如恐惧时面部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口干、出冷汗等;忧郁时感到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四肢无力;焦虑时坐立不安、尿频等.

  • 综合心理干预显著改善围术期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情绪和免疫功能

    作者:杨秀木;马语莲;陈永侠;马小芹;韩布新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围术期老年乳腺癌患者按照对等匹配原则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每组30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为期4 w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动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和控制组的焦虑抑郁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干预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干预组CD3+、CD4+、NK细胞数值升高,CD4+/CD8+比值提高,CD8+数值有所下降,控制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改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 临床护士工作情绪状态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裴艳玲;路英慧;初紫晶

    目的 通过了解临床护士工作情绪影响因素,帮助医院管理层和护士正确认识并设法缓解护士工作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女性手术室护士和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手术室护士和内科护士在年龄、工龄、文化程度、职称等方面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科护士具有可比性.不同年龄的内科护士和手术室护士在紧张—焦虑状态、抑郁—沮丧状态、愤怒—敌意状态、有力—好动状态、疲劳—惰性状态、困惑—迷茫状态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和内科护士的情绪得分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护士和手术室护士情绪较正常人群差(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和内科护士的情绪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正常人群;影响内科护士情绪的因素主要为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工作量、夜班的频率和婚姻状况;影响手术室护士情绪的因素主要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在职学习、年龄和工龄.

  • 对脑血管疾病所致抑郁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许学勇

    目的:分析对脑血管疾病所致抑郁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抗抑郁药和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NIHSS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SDS评分、NIHSS评分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所致抑郁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确切的效果,显著改善其抑郁的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

    作者:张亚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及手术的革新发展,职业护理人员将面对多方位的挑战,它要求护理工作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与佳的情绪状态.紧张的工作特点给手术室护士造成极大的伤害.据国外调查发现,护士承受高水平压力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60%的人感到头痛、62%的人引起睡眠障碍、30%的人有胃肠道障碍等身体表现,同时82%的人有疲乏感、67%的人心情不好、58%的人有挫折感、49%的人有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表现,1/3的回答者反应压力使她们易出工作事故、29%的人容易被激怒、42%的人则有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要减轻各种压力产生的副作用,我们应学会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找寻适宜的方法调整压力带来的情绪影响.

  • 对3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朋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预后情况,对比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的情绪变化.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干预,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发生1例死亡.与干预前比较,患儿家长在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儿家长的情绪状态,使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展开,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心灵沟通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作者:胡彦

    脑卒中是一种多种原因所致,伴随着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脑血管受损疾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脑卒中不仅造成患者大脑的病损和躯体障碍,还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出现,约占脑卒中患者的50%,这些心理问题如不进行及时有效地护理调节,就会严重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甚至会加重病情,增加再次脑卒中的危险性.笔者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心灵沟通护理,取得理想效果,患者负性情绪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为其躯体功能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证明心灵沟通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脑卒中后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情绪状态及康复的影响

    作者:赵艳丽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情绪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鄢陵县中医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2月-12月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1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康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情绪状态,有利于及时控制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应用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作者:张明艳;黄晓红;杨鸿宴

    高血压病是属于心身疾病,从个性的心理特征来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多是争强好胜,易于激动,对于自己要求高,带有时间的紧迫感,总想在工作中做出较高的成就.紧张的情绪状态是血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证明音乐的调节心身紧张的效果十分明显,能使紧张及内心的抑制得到释放和松驰,音乐可以解除应激对人所引起的心身反应,降低兴奋水平,境进肌体内部的稳定状态,如小溪流水使人平静,我们试用了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和护理报道如下.

  • 焦虑症的治疗现状

    作者:张玲;潘润德

    近年来,情绪状态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焦虑症是其中之一,它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和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其现症患病率为7.9%[1],此类患者在心理、社会调节上持续存在严重的问题,工作和社会能力损害重,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低.随着科学的发展,焦虑症的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针对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423 条记录 10/22 页 « 12...78910111213...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