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地区成人危急值界限值分布情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王丹;王清涛;郭健;何美懿;周睿;高华英;梁玉芳;左畅;尹弘毅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成人危急值界限值的分布情况,为制定区域性《检验危急值规范化管理技术指南》提供依据,从而推进检验危急值精准管理。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015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科临检血液、临床生化、凝血、血气项目的出现危急值的病例记录共110398条,将各危急值项目按患者就诊科室、主要诊断作为筛选条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各组差异性。再将合并后通用组按性别作为筛选条件,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比较各组的差异性,终确定危急值分层界限值。结果除Ca上限、Glu下限、pCO2上限、pH上下限、Hb上限外,其余各危急值项目均因患者就诊科室/主诊断不同及或性别不同而使危急值界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不同就诊科室/疾病类型、性别制定了对各危急值项目的分层界限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81-186)

  • 北京地区142家医疗机构互认实验室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及临床检验专业室内质量控制现况调查

    作者:周睿;秦妍妍;郭健;何美懿;杨延敏;张瑞;张顺利;岳育红;宋智心;吴春颖;尹弘毅;梁玉芳;贾婷婷;王清涛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互认实验室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及临床检验专业的室内质量控制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冰冻血清和全血标本,对北京地区142家互认实验室临床化学、临床免疫,临床检验专业的室内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放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和临床检验专业调查问卷各142份,分别有120、97和101家实验室回报了问卷,信息回馈率分别为84.5%、68.3%、71.1%,各专业有效回馈率均为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专业>50%实验室设置了质量控制目标且大多为误差检出概率(Ped)95%,假失控概率(Pfr)5%;约70%实验室不同的检测项目使用相同的质控方案;使用多的质控规则是12 s/13 s/22 s。现场调查结果显示,以临床化学专业为例,采用基于生物学变异的适当标准和WS/T 403-2012确定分析质量要求,发现在现有质量控制方法下,多数检测项目不能满足实验室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目标要求,即Ped 95%,Pfr 5%。结论实验室需考虑实际情况,评估自身能达到的质量水平,为实验室设置合理的质量标准,制定适宜的个性化质量控制计划。(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922-929)

  • Siemens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及应用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制定组

    目的 建立Siemens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并详细分析规则建立的必要环节,以期对其他医院建立合理的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北京协和医院30个临床科室的1223份血标本,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通过人工镜检法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查,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41条"规则,通过调整规则降低假阳性率,控制漏诊率,建立适合本医院的血细胞分析的复检规则,并通过301例血液病、肿瘤放化疗及感染等有阳性或假阳性倾向的病例验证规则的有效性.结果 根据"41条"规则,复检率高达37.9%(464/1223),假阳性率为23.3%(285/1223),漏诊率为1.9%(23/1223),无血液恶性肿瘤漏诊.假阳性病例中占据前8位的单条触发规则依次为:小红细胞、大红细胞、不均一性红细胞、核左移、WBC<4.0×109/L或>30.0×109/L、未成熟细胞、原始细胞和PLT<100.0×109/L或>1000.0×109/L.未成熟细胞和原始细胞是血液恶性肿瘤容易出现的提示,不能被删除;核左移与重度细菌性感染密切相关,与WBC具有部分相同的意义,不被首先考虑改变;删除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和不均一性细胞(+);WBC由<4.0×109/L降至<3.0×109/L;PLT由<100.0×109/L降至<80.0×109/L,由此,假阳性率降至17.5%(214/1223),复检率降至31.1%(380/1223),漏诊率略上升为2.9%(36/1223),无血液恶性肿瘤漏诊,从而形成本医院Siemens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有效性验证的漏诊率为0.结论 "41条"规则适用于Siemens 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但复检率过高不被大型医院采用,优化后,规则的复检率和漏诊率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应该与临床达成共识

    作者:王建中

    近几年,中华医学会相继发布了几种重要的出血与血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其中的血栓与止血检验项目及其临床应用的有关内容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其临床诊治决策.本文以几种重要的出血与血栓性疾病诊治专家共识为基础,讨论其在实验诊断中所涉及的诊断标准、关键问题和解决思路等,供检验医学专业人员在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中参考.

  • 血细胞自动化分析后血涂片复审标准制定的原则与步骤

    作者:丛玉隆;王昌富;乐家新

    根据血细胞分析方法的变迁和仪器法血细胞检测后血涂片复审的现状,结合血涂片复审41条国际规则,介绍临床实验室制定血涂片复审标准的原则和步骤,以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 临床血液专业检验报告适当性全国室间质量调查研究

    作者:康凤凤;王薇;王治国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国临床血液专业“检验报告适当性”的现状,探讨如何提高我国检验报告质量。方法采用解释性能力验证计划模式,向1120家全国临床血液(包括血液常规和凝血试验) EQA参加实验室统一发放电子和纸质调查表,要求各实验室回顾统计2012年临床血液检验报告总数及六类质量指标发生时影响的检验报告数,通过本研究开发的网络回报和反馈平台回报结果。六类质量指标为:报告延迟率、仪器与LIS数据不一致率、报告与申请不一致率、报告送达错误率、报告召回率、报告更改率。以率(百分数)和西格玛(σ)度量两种方式评价质量指标,并以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和Kruskal-Wallis Test分析影响检验报告适当性的潜在因素。结果共回收609份调查结果,回收率为54.38%。大部分实验室六类质量指标的σ都高于4,其中报告延迟的发生概率高,其主要原因为仪器故障。三甲医院和通过ISO 15189认可的实验室报告适当性较优,检验申请方式、报告生成方式、报告传送方式对六类质量指标的影响总体上呈电子方式(电子申请、电子报告、电子传送)优于纸质方式。六类质量指标在各部门间的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我国各级临床实验室检验报告适当性水平不一,实验室应制定分析仪器故障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加强信息化建设。质量指标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和室内质量控制需长期开展,通过内部纵向监测和外部横向监测比较,识别自身临床检验报告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提高实验室检验报告适当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32-636)

  • 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脆性及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何雅军;杨小华;马福广;舒建昌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和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检测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KX-2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山医科大学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美国Helena公司KEP型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分别对确诊的16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110例非地中海贫血者进行MCV、红细胞脆性和Hb电泳测定,并对结果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MCV、红细胞脆性、Hb电泳单项检测对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3%、78.1%、71.3%及69.1%、90%、91.8%;MCV与Hb电泳、红细胞脆性与Hb电泳2项检测平行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5%、93.7%及63.6%、78.2%;系列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1.2%、68.8%及97.3%、99.1%.MCV、红细胞脆性、Hb电泳3项检测平行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为100%、61.8%;系列联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7.5%、100%.经u检验,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各单项检测灵敏度之间、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与各单项检测特异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红细胞脆性、Hb电泳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

  • 干式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作者:崔秀美;陈锋;杜耀华;李抄;顾彪;段浩;吴太虎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干式血细胞分析仪与参考仪器(Sysmex XT-1800i)各参数之间的可比性进行分析.方法 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血细胞分析仪评价方案,对2台仪器检测的HCT、Hb、粒细胞(GRAN)、淋巴及单核细胞(LM)、WBC和PLT共6个参数的结果进行对比.对待评价仪器的精密度、可比性、离群点及偏倚等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线性回归方程和预期偏倚区间.结果待评价仪器检测6项参数的批内CV均小于5%,批间CV均小于6%,表明该仪器精密度良好.2台仪器相关性分析显示,HCT、Hb、GRAN和WBC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较好(r值分别为0.991、0.972、0.986、0.975,P值均<0.01),LM和PLT的相关系数稍低(r值分别为0.952和0.942,P值均<0.01);在医学决定水平处,除了HCT在14%、70%,WBC在0.5×109/L、3×109/L以及PLT在10×109/L、50×109/L、100×109/L这些值的可接受偏倚在可信区间内,余均稍高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高值.结论 干式血细胞分析仪与参考仪器Sysmex XT-1800i各参数之间测定结果一致,具有可比性,该仪器尤其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应用.

  • 病毒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任芙蓉;刘长利;吕秋霜;李慧;张评;高东英;高国静;马国栋;赵海燕;庄辉

    目的建立献血者血液混合核酸检测方法, 调查北京现有检测体系下血液的残余风险度,评估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品对国产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扩增检测试剂进行灵敏度、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对2002年2~10月34 373份常规血清学检测(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合格的献血者血样进行HCV RNA和HIV-1 RNA核酸扩增分析.采取24人份混合血样测定,超离心浓缩病毒,Roche核酸提取柱提取病毒核酸.结果扩增系统能100%检出50 IU/ml HCV及50 IU/ml HIV-1标准品核酸(n=16);常规血清学检测合格的献血者血液中,没有检出HCV或HIV NAT阳性.结论该核酸检测体系适用于献血者血液病毒筛查; 北京市血液的病毒安全性已有相当高的保障.为更准确地评估NAT检测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检测标本量尚待增加.

  • 出凝血疾病的实验诊断思路

    作者:吴俊

    血凝学实验室的重要工作是为临床鉴定出血及血栓形成提供实验诊断依据.要求实验室一方面建立健全各种血凝学项目,另一方面,还需要检验医师按照一定诊断思路进行实验检查及分析,后明确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原因.首先用常规性筛选试验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计数及功能进行筛选.根据筛选实验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选择下一步诊断性实验,终确定诊断.该诊断可以是临床疾病诊断,也可以是出凝血异常的定位诊断,即异常在内皮细胞、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还是血小板.

  •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嗜酸粒细胞异常散点图报警筛选疟原虫感染的研究

    作者:戴燕;PAN Zhi-wen;张志英;YAO Yi-wen;万海英

    目的 利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提示的嗜酸粒细胞增高或无嗜酸粒细胞分类结果及异常散点图信息,探索能够快速、简便地检出疟原虫的方法.方法 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嗜酸粒细胞比值增高或无嗜酸粒细胞分类结果的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当镜检未发现嗜酸粒细胞异常时,继续镜检红细胞,查找疟原虫.结果 在1 501份仪器报警提示嗜酸粒细胞比值增高或无嗜酸粒细胞分类结果的标本中,经显微镜镜检发现有9份嗜酸粒细胞结果正常,与仪器报警不符.其中6份仪器报警提示嗜酸粒细胞增高,分类散点图中的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的间距变小;另外3份仪器报警提示白细胞分类散点图异常,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无间距,从而无分类结果.但9份标本均在红细胞中检出疟原虫的滋养体、裂殖体或配殖体.结论 当Sysmex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提示嗜酸粒细胞增高或无嗜酸粒细胞分类结果,而未得到显微镜镜检证实时,则高度提示有疟原虫感染.此方法不仅能快速、简便地筛查疟原虫,而且对于防止漏检疟原虫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 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在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应用及改进方案

    作者:王厚芳;孙芾;于贵杰;WANG Ming-shan;刘宁;JIN Yan-hui

    目的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评估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中国人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方法 3家医院分别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MAXM、GENS和LH750五分群(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共3 600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人工白细胞分类和细胞形态观察.按照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率.通过分析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并结合中国人群和临床检验的实际情况,对国际复检规则进行修改,制定出适合于中国人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然后检测240份患者标本对新规则进行验证.结果 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为4.9%(177/3 600);假阳性率为24.2%(870/3 600);假阴性率为0.5%(19/3 600);真阴性率为70.4%(2 534/3 600).由于中国人群血细胞正常参考范围不同于西方人群,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常规工作情况,将国际复检规则修改为23条;将镜检阳性规则中添加了白细胞分类比率4条规则.采用修改后的复检规则和镜检阳性规则评估结果,真阳性率为9.9%(355/3 600);假阳性率为17.1%(617/3 600);假阴性率为1.8%(65/3 600);真阴性率为71.2%(2 563/3 600).采用前后两个复检规则均未漏检原幼细胞,修改后假阴性率略高,是由于镜检阳性规则中增加了白细胞分类比率所致.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真阳性率为13.7%(33/240);假阳性率为15.8%(38/240);假阴性率为2.5%(6/240);真阴性率为68.0%(163/240).结论 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虽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但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却增加了假阳性率.本研究制定出的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更符合中国人群特征.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液学参数的动态变化

    作者:王新宇;王贵松;高炜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灌注水平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于发病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43例,于直接PCI术前后多个时间点检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分别分析与心肌酶峰值及校正TIMI帧数(CTFC)的关系.结果 中性粒细胞计数丁卣接PCI术后24 h达到高值(8.22±3.00)×109/L,术后7 d降至低值(4.30±1.44)×109/L;血小板计数丁术后72 h降到低值(195.3±61.0)×109/L,术后7 d恢复至基线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基线值与CK峰值(r=0.406,P=0.008)和CK-MB峰值(r=0.388,P=0.011)正相关,术后24 h高值与CK峰值(r=0.623,P<0.001)及CK-MB峰值(r=0.528,P<0.001)的相关性更为密切.血小板计数的基线值(r=0.347,P=0.024)和低值(r=0.355,P=0.027)分别与CTFC旱负相关.在调整了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计数对CK及CK-MB峰值的独立预测价值更高(B=0.678,P<0.001;β=0.441,P=0.004),PCI术后72 h血小板计数(B=-0.330,P=0.032)对CTFC有独市预测价值.结论 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急件期尤其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与较大的心肌梗死范围相关;而血小板计数的低值越低,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程度越差.

  •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作者:宋国良;薛晶;李月霞;郝明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冷凝集素综合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肺吸虫病、静点头孢哌酮钠饮酒后类白反应及疟疾等疾病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分析,从而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者对血液细胞形态学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不抗凝外周血做血涂片,用瑞一姬染色,通过具有细胞形态学丰富工作经验的检验人员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形态、数量及血液寄生虫.并进行相关的血液学实验及生化检查.结果:通过对细胞形态学认真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在形态学检查方面只能是一种过筛手段,在可疑情况,尤其在病理条件下必须进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便减少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从而能对疑难血液病做出明确诊断.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变化分析

    作者:赵小林;臧传义;唐杰;佟训哲;王博;杜骁;杨波;梁智林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前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老年医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术前、术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结果 依据纳入标准,20例病例进入数据库.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术后第1天、第3天检测结果术后均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tRBC01=5.153,tHGB01=5.071,tRBC03=2.716,tHGB03=2.872,P<0.05);术后第5天、第7天检测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WBC)术后第3天检测结果低于术前,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WBC03=3.573,P<0.05);第1天、第5天、第7天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检测结果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LT)术后第1天检测结果低于术前,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LT01=3.55,P<0.05);术后第3天检查结果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术后第7天检测结果均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LT05=-2.718,tPLT07=-3.121,P<0.05).结论 血常规检测对临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不同尺寸、形貌金纳米粒子小鼠体内急性毒性研究

    作者:李媛;王小慧;庄远;张华欣;阎少多;詹林盛

    目的 考察不同尺寸、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C)对系列不同尺度、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进行修饰,通过测定zeta电位及表面等离子共振谱对修饰后纳米粒子的电性质及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将4种修饰后的金纳米材料通过腹腔注射入小鼠体内并在24h后进行血常规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查.结果 PEG修饰后的金纳米颗粒能够在生理盐水环境中稳定存在.血常规结果表明,50 nm粒径的棒状金纳米粒子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50 nm粒径的球形金纳米粒子则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而粒径为10 nm及90nm的球形金纳米粒子组血常规指标无明显变化.而且,4种纳米粒子均不会引起小鼠体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结论 对于金纳米粒子来说,产生急性毒性与否似乎与其尺度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线性依赖关系,而50 nm可能是生物体产生急性毒性的敏感尺度.

  • Bactec 9120血培养系统对2318份标本的结果分析

    作者:吴镝;曾晋桂;马文杰;何晓峰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血液中的病原菌,一直是困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难点问题.我院近几年引进了美国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明显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假阳性率,显著的提高了病原菌的阳性率,为指导我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实验室的诊断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 血液学试验
  • 几种临床检验误差及分析

    作者:王亚利

    本文从血液检验、生化检验和检验方法三个方面对临床检验产生误差进行全面的分析.

  • 人工饲养恒河猴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的测定与分析

    作者:季芳;饶军华;刘晓明

    目的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不同地域来源恒河猴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值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恒河猴的血液学指标22项和血液生化指标19项,同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了相同性别和相同年龄阶段的海南和广西恒河猴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在所测定的血液生化值中,海南猴的血糖(GLU)值都明显高于同组的广西猴;成年的海南猴的肌酐(Cr)、白蛋白(ALB)、间接血清胆红素(IBIL)明显低于成年的广西猴.海南恒河猴的红细胞平均比容(MCV)值明显高于同组的广西猴;雌性组中,海南恒河猴的嗜酸细胞总数(EOS)、嗜酸细胞百分数(EOS%)、MCV、单核细胞百分数(MONO%)、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明显偏高;青幼年组中,海南恒河猴MCV、中性粒细胞总数(NEU)明显偏低;成年组中,海南恒河猴MCV、NEU明显偏高,而MONO的值明显偏低.结论除了年龄和性别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外,地域来源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恒河猴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考值的差异.

  • SD大鼠30天喂养试验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值探讨

    作者:赵安莎;孙于兰;周蓉;张立实

    目的探讨SD大鼠30 d喂养试验的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参考值.方法收集24个批次雌雄共480只大鼠的16项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项指标的平均值及其95%参考值范围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雌雄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总蛋白三指标无批间差异显著性,甘油三酯测定值在雌鼠各批次间差异有显著性,而在雄鼠批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余10项指标测定值雌雄鼠批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SD大鼠30 d喂养试验16项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参考值与文献报道一致;并且雌雄鼠可以合并计算.

92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