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1例肺曲霉菌病误诊为肺结核原因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海青;韩志荣;李福根;张同梅;孙怡芬

    目的分析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误诊为肺结核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曲菌病的3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7~55岁,平均35.8岁,病程6月~20年,平均36.8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28例次,占90.3%,咯血29例次,占93.5%,发热9例次,占29%.胸部X线表现为团块或结节影12例,占38.7%,均为单发;形态各异的片状、条索状阴影17例,占54.8%;一侧肺损毁2例,占6.45%;有典型"新月征"表现18例,占58%.病变位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及一侧肺24例,占77%.所有病例痰结核菌检查均阴性,经正规抗结核及抗炎治疗,其中6例术前曾抗真菌治疗,病情变化不明显.结论误诊原因主要是肺曲霉菌病与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相似,痰曲霉菌检查阳性率低.部分病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如病情有变化,易认为是结核复发. 因此对反复咯血、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或X线胸片有"新月征"表现者应想到肺曲霉菌病,如果有条件者及时手术治疗.

    关键词: 曲霉菌病 结核 误诊
  • 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闽莉;汤春梅;肖海浩;刘伟光;方琼;谢艺开;张言斌

    目的 比较研究经支气管镜介入清除和手术切除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3例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感染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治疗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183例患者,126例接受经支气管镜介入清除治疗,57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9 d和46 d,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26 535元和50 296元,手术切除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程度较重,但手术切除治疗彻底、复发率较低.结论 对肺结核后空洞内继发曲菌球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清除治疗可以得到较彻底有效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轻微,治疗费用较手术明显减少,在手术风险大、肺功能储备少或不愿接受手术较大损伤的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清除治疗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 从循证医学角度看曲霉菌病诊治策略的改变——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解读

    作者:刘旭晖;卢水华

    曲霉菌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包括3种主要形式,即: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慢性曲霉菌病、过敏性曲霉菌病.IA对于免疫不健全状态的人群可能致命,故尽早干预IA是临床共识.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对2008年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笔者现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论.

  • 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何春燕;朴颖实;田澄;李丽丽;刘红刚

    目的 观察曲霉菌及毛霉菌侵袭黏膜组织引起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IFRS)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探讨两种真菌组织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 收集经组织学及培养证实为曲霉菌性IFRS 19例(Aspergillus,A组)、毛霉菌性IFRS 16例(Mucorales,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理形态进行观察.用HE染色观察真菌侵袭组织的方式及组织损伤的特点,用六胺银(GMS)、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显示侵入组织内真菌的形态特征.结果 A组临床病程为急性4例,慢性15例;有基础疾病患者13例(糖尿病4例,恶性肿瘤5例,外伤史l例,慢性上颌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后3例),无基础疾病6例.随访13例,死亡7例,死于真菌性脑病4例,死于基础疾病3例.M组临床病程为急性14例,慢性2例;有基础疾病14例(糖尿病8例,恶性肿瘤5例,智齿冠周炎行智齿拔除1例),2例患者无基础疾病.随访14例,死亡7例,4例死于真菌性脑病.两组临床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基础疾病分布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A组:真菌成团生长,附于黏膜表面,附着处黏膜浅层呈条带状坏死(11/19);类上细胞肉芽肿明显(13/19),单个多核巨细胞少见;黏膜深部坏死、真菌性肉芽肿(3/19)、血管炎及菌栓少见(4/19).M组:黏膜大片彻底凝固性坏死(13/16),多呈地图状、可累及黏膜深部,其内可见肿胀变形的真菌(散在、成簇);单个多核巨细胞多见,也可聚集形成肉芽肿,其内可见真菌(16/16);血管炎、血栓多见(10/16).结论 IFRS时毛霉菌侵袭力较强,以引起急性侵袭型和组织大片坏死多见;曲霉菌侵袭组织相对较慢,临床多以慢性侵袭型为主,镜下以肉芽肿为多见,但两者长期病死率未见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与菌体成分有关.

  •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线点杂交技术在检测及鉴定真菌性鼻窦炎常见致病曲霉菌中的应用

    作者:李丽丽;赵作涛;万喆;李若瑜;刘红刚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线点杂交(PCR/RLB)技术在检测和鉴定真菌性鼻窦炎(FS)常见致病曲霉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住院手术的FS患者活检石蜡包埋组织26例和活检新鲜组织8例,全部病例进行了病理学真菌检查、真菌培养及真菌ITS2区测序;提取各标本中真菌的DNA,用真菌特异性引物行PCR扩增,针对真菌的ITS2区设计曲霉菌种特异性探针,用5根曲霉菌种特异性探针与PCR产物进行反向线点杂交;将PCR/RLB与ITS2区测序、真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阳性对照为5株曲霉菌株,阴性对照为真菌培养为非曲霉的石蜡包埋组织.结果 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均可见菌丝;真菌培养14例阳性(41.2%);测序16例(47.1%)得到结果;PCR/RLB鉴定34例均得出鉴定结果:黄曲霉14例,烟曲霉10例,黑曲霉4例,构巢曲霉1例,黄曲霉和烟曲霉同时阳性3例,烟曲霉与黑曲霉同时阳性2例.结论 PCR/RLB技术可以对FS常见致病曲霉菌进行检测及鉴定,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真菌培养及DNA测序方法相比较,具有经济省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高通量等优势.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分析

    作者:邱洪波;仲建全;梁承勇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又叫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过敏原引起的超敏反应所致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哮喘等,进而延误疾病诊断和治疗,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所见能为ABPA的诊断提供了大量帮助,影像特征性表现对疾病诊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肺曲霉菌病18例影像诊断分析

    作者:买合木提;赫娟

    目的 分析肺曲霉菌的X线及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痰培养证实的18例肺曲霉菌病,对其X线及CT扫描表现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平均年龄59.4岁(17~88岁).结果18例肺曲霉菌病中.6例为曲霉菌球,典型表现为“空气半月征”及“洞内球”,其中2例做增强扫描,空洞内球形灶未见强化;10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其中6例病灶周边可见斑片影(晕征);2例表现为一侧肺上叶不张.结论 肺曲霉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出现典型曲霉菌球者可明确肺曲霉菌病的诊断,若出现实变与结节(肿块),绕有“晕征”的结节和楔形实变影时应考虑是否有真菌感染可能,但终需结合病理学做出诊断.

  • 肺曲霉菌病误诊1例分析

    作者:胡美;王萍;彭文鸿;王瑞娟;霍苗

    对肺曲霉菌病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3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咯血50 a余,加重10 d入院.无发热、齿龈出血及皮肤瘀点、瘀斑.无胸闷、憋气.否认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肺结核病史.过去胸部CT曾提示支气管扩张.入院查体:T 36.5℃,P 84次/min,R 18次/min,BP 140/80 mm Hg,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粗糙,但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心脏查体无异常.

  • 原发性侵袭性声带曲霉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卢庭裕;蔡闯

    目的 分析1例原发性侵袭性声带曲菌病的诱因、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收治的1例原发性侵袭性声带曲菌病的诱因、临床、影像学、病理资料及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患者为年轻女性,无明显诱因,经纤支镜活检病理证实为声带曲菌病.临床表现仅为声音嘶哑、失声,经伊曲康唑、二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原发性侵袭性曲霉菌病可无明显诱因,由于症状、体征均不典型,容易误诊,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确诊需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首选伊曲康唑治疗.

    关键词: 曲霉菌病 声带
  • 伊曲康唑治疗肺曲菌球病1例分析

    作者:李珂;杨清明;彭朝津;贾军宏;蒋虹

    对伊曲康唑治疗肺曲菌球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2岁.因咯血半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色暗红,每日咯血4~5次,量约20 ml,未行特殊诊治,后咯血逐渐加重,每日咯血量约100 ml,无咳嗽咳痰、低热、消瘦乏力等症状,门诊以咯血待查收住入院.患者既往肺结核病史,后经正规抗痨治疗后痊愈,糖尿病病史10 a余.

  • 老年AE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1例的护理

    作者:陈敏;高伟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多是由病毒、细菌、非典型病源体引起[1].侵袭性肺曲霉菌(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illosis,IPA)是一种病死率高达50%~100%的深部真菌感染疾病[2].老年AECOPD患者身患多种疾病,抵抗力较差,合并肺曲霉菌感染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康复.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1例老年AECOPD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肺曲霉菌病1例

    作者:张振良;吴春德;刘贵省

    患者男,45岁.咳嗽、咳痰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咳嗽、咳血、发热来我院就诊,按肺结核治疗无明显好转,来院复诊.化验:血白细胞5.5×109/L,中性0.72,淋巴0.23,嗜酸性0.05.红细胞2.9×1012/L,血沉80 mm/h,血红蛋白115 g/L.痰培养及涂片检查有曲霉菌生长.X线胸部正位片示:右肺上野密度增高阴影,大小约3.3 cm×3.5 cm,其内侧似见弧形影,无钙化灶及卫星灶.肺门大小正常,余肺野未见异常,加摄斜位片见右肺上野见一约3 cm×3.5 cm的空洞影,壁薄,内见一密度增高的球形病灶,透视观察球形病灶在空洞内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图1).X线诊断:右肺曲菌病.

    关键词: 曲霉菌病
  • 免疫正常肺曲霉菌患儿的CT表现

    作者:王蓓;彭芸;赵顺英;曾津津;申昆玲

    目的 探讨免疫正常肺曲霉菌病患儿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5例无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肺曲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15例中,13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其中细支气管周围分布10例,粟粒结节7例;12例实变,其中沿肺叶分布6例,小斑片影6例;6例支气管扩张,其中呈柱状扩张5例,呈串珠状扩张1例;6例支气管壁增厚;5例空洞,在上中(舌)肺叶支气管周围分布4例,厚壁空洞4例,薄壁空洞1例.随访发现12例痊愈,2例未愈,1例死亡.结论 年龄小于2岁免疫正常儿童长期发热,CT主要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实变、支气管扩张及空洞时,应该高度警惕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

  • 中西医结合论治肺部真菌感染:从病例谈起

    作者:胡晶;陈宪海

    近年来,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中医四诊与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的结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思路.本文从病例谈起,从现代医学病原学检验、影像学表现来丰富中医辨证的角度,介绍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成功的案例.

  • 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陈嘉麟;栾立;王伟

    曲霉菌病的病原主要是烟曲菌,少见者为黑曲菌和黄曲菌.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 可分为3型:腐生型、过敏性支气管炎型和侵袭型[1].文献报道,PA多继发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慢性机体功能衰竭患者[2-4]或肺结核、肺囊肿及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而对无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基础病的年轻患者的影像表现报道少见.我院自2007年11月~2008年7月间接诊了22例PA年轻患者,既无肺结核、肺囊肿及支气管扩张、血液系统疾病,亦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长期使用史.现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旨在提高对PA在不同人群及不同发病时期CT表现的认识.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CT鉴别诊断(二)

    作者:孙小丽;柳澄

    3空洞的相似CT表现
      3.1结核空洞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特点是干酪样坏死,易发生纤维化、钙化,当干酪坏死液化并与外界相通时,则形成空洞。根据病理表现分为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按空洞形态分为浸润空洞和纤维空洞。肺结核性空洞壁多数可有钙化灶征象。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CT鉴别诊断(一)

    作者:孙小丽;柳澄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属于机遇性肺感染,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移植、淋巴瘤、艾滋病及重症患者晚期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分为血管受侵型和气道受侵型。 IPA是肺曲霉病中严重的类型,病死率极高,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CT检查对IP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主要CT征象为肺实变、结节及肿块、空洞、胸腔积液、支气管改变和肺实质改变,对IPA的诊断均无特异性。

  • 肺曲霉病的CT基本征象

    作者:孙小丽;柳澄

    肺曲霉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PA)是一种由真菌(主要为烟曲霉菌)引起的肺部霉菌感染性疾病。曲霉菌主要寄生于上呼吸道,健康人对其有较强的免疫力,多在慢性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才致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部感染,因大量吸入被真菌孢子所污染的泥土或物质造成局部感染,较少见;继发性肺部感染,是患者有免疫抑制的背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下,感染曲霉菌而发病。因此,患者常有原发病变的基本症状,如重度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肝硬化、艾滋病、恶性肿瘤等。

  • 糖尿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传莲;赵莹;肖荣筱;尹桂华;赵明宏

    报道1例糖尿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护理上给予严密观察病情,控制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等对症支持护理,重视对药物治疗的监测及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入院32d病情好转,转到血液科继续治疗.

  • 儿童患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诊断价值的 Meta 分析

    作者:于传亭;王俊玲;周正;王燕;王新锋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在儿童患者中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全科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Wanfangdata),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获得关于GM试验诊断儿童IA临床价值的文献,对其进行质量、异质性、合并效应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绘制以及亚组评价等分析,并使用Stata12.0软件对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曲线下面积(AU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篇,包括16组数据。结果显示,GM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合并敏感度为0.71(0.60~0.79),合并特异度为0.94(0.89~0.96);不同的临界值0.5、0.8、1.0、1.5,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71(0.5~0.84)、0.77(0.64~0.87)、0.72(0.58~0.84)、0.59(0.39~-0.76),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4(0.89~0.97)、0.89(0.82~0.93)、0.89(0.81~0.94)、0.91(0.88~0.94)。结论现有的文献表明,GM诊断儿童I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当临界值为0.8时,在儿童患者中GM试验可以更有效地检测出侵袭性曲霉菌病。(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772-775)

204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