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LS患者运动皮层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研究

    作者:周福庆;龚洪翰;庄莹;李芳君;徐仁伵;吴麟;黄素华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分数低频振幅(fALFF)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运动皮层区基线脑活动变化进行研究. 方法 使用Siemens Trio Tim 3.0 T MRI对ALS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例)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助手(DPARSF)基于Matlab 2009a平台进行数据预处理并计算fALFF值,使用WFU PickAtlas软件提取运动皮层区[布鲁德曼(BA)4区和BA6区],应用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助手(REST)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运动皮层区fALFF的改变.并分析运动皮质区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fALFF值与临床参数如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等级量表(ALSFRS-r)、病程、疾病预后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相对正常对照组,ALS患者皮质运动区fALFF值降低区域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双侧辅助运动区(P< 0.05,AlphaSim校正);相对于正常对照组,ALS患者皮质运动区fALFF值升高区域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前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左侧旁中央小叶(P< 0.05,AlphaSim校正).其中左侧中央前回和患者的ALSFRS-r呈正相关(r=0.605,P=0.037);左侧旁中央小叶和患者的ALSFRS-r呈负相关(r=-0.633,P=0.027).差异脑区fALFF值和疾病病程、疾病预后比值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P值范围分别是0.154 ~0.968,0.303 ~0.995).结论 ALS患者存在运动皮质区神经元活动的异常,左侧中央前回fALFF值减低、左侧旁中央小叶fALFF值增高或可作为AL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潜在定量标志之一.表明fALFF是定量观测ALS运动皮质功能改变的一个有用指标.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脑功能网络中心度改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聂思;彭德昌;李海军

    目的 利用网络中心度(DC)方法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的改变.方法 选择男性重度OSAHS患者36例及同期招募的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男性正常睡眠者(对照组)40例,采集静息状态下的脑部fMRI数据,经预处理和后处理计算出全脑DC值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DC值分布图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DC值减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左侧枕中回、左侧额上回、双侧顶下小叶及后扣带回皮层;而DC值增高的脑区主要分布于豆状核及壳核.结论 OSAHS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上存在改变,可表现为多个脑区度中心性功能连接减低或增高,这可能为理解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夜间遗尿症儿童fMRI半球间同伦的功能研究

    作者:江凯华;丁丽;李红新;丁立;高敏;易阳;吴婷;郑爱斌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半球间同伦(VMHC)方法研究夜间遗尿症(NE)儿童功能受损脑区的特征.方法 选取NE与正常儿童各15名分别进行rs-fMRI扫描,采用VMHC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VMHC值的差异.结果 组间VMHC值比较有明显差异的脑区位于小脑和前扣带回(P<0.05,校正后),均为NE组低于正常组.结论 NE患儿两半球小脑间的功能连接强度降低使小脑定时功能受损,出现控制排尿障碍,同时NE小脑功能异常可能与其注意力下降有关;前扣带回间功能连接减弱使接收排尿信号的能力下降,表现为遗尿症状.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36小时睡眠剥夺健康成年男性情绪功能网络影响的研究

    作者:吴瑶;李继元;宋云龙;齐建林;田雨;孟利民;潘志斌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睡眠剥夺(SD)对健康成年男性情绪功能网络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30名健康成年男性分别于正常睡眠后及36 h SD后进行rs-fMRI扫描.选取双侧杏仁核为种子区域,采用功能连接的分析方法,比较SD前后双侧杏仁核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结果 SD导致内侧前额叶、楔前叶与杏仁核功能连接增强(P<0.05);而与丘脑、岛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与36 h SD前相比,SD后POMS得分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6;P=0.007);双侧杏仁核与内侧前额叶皮质、丘脑间的功能连接与心境状态量表(POMS)得分呈正相关(r=0.614,0.492;P=0.013,0.027;r=0.537,0.453;P=0.021,0.033).结论 36 h SD后大脑负责情绪调控的双侧杏仁核区功能连接显著改变,主要表现为与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增强,而与双侧丘脑功能连接减弱;这可能是SD后负性情绪增加,正性情绪下降的重要神经机制.

  • 早盲青少年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及功能连接研究

    作者:罗锦沛;周智凤;陈观茂;周静仪;陈文颖;李恒国

    目的 探究静息态下早盲青少年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及功能连接(FC)的变化.方法 采集22例早盲青少年(早盲组)及18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被试全脑的ReHo差异;将两组间Re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进行全脑FC分析.分析早盲组有显著差异脑区的ReHo值、FC值与失明持续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早盲组左侧距状皮层ReHo值显著降低;左侧楔叶、左侧舌回、左侧小脑前叶FC值显著减低;左侧距状皮层ReHo值,左侧楔叶、左侧舌回、左侧小脑前叶FC值与失明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早期视觉剥夺可能引起多个高级视觉皮层神经活动异常的现象,这有助于理解早期视觉剥夺后患者的大脑神经功能改变.

  • 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作者:郑劼;陈波;狄幸波;王志平

    目的:观察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变化,初探热敏灸的脑调节机制.方法:选取在本院使用热敏灸治疗的左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患者热敏灸前后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指标.结果:颞上回和枕叶楔叶热敏灸后fALFF值降低,顶叶楔前叶、后扣带回皮质、小脑前叶、中央半球和白质热敏灸后fALFF值升高,与热敏灸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后患者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VPLN)和前额叶、后枕叶功能连接减弱,和海马、脑后叶、中脑功能连接增强,与热敏灸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可以引起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个脑区的调节功能发生改变,对脑功能连接也有影响.

  • 利用脑局部一致性算法对原发性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的磁共振研究

    作者:乔鹏飞;牛广明;韩晓东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技术,通过与正常人对比,观察原发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改变情况,探讨其脑活动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2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与20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使用ReHo算法对比分析MRI数据,观察两组被试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局部一致性不同的区域.结果病人大脑的左右内侧颞叶、顶叶局部一致性较正常人高;另外在双侧楔前叶、小脑半球及左内侧前额叶的局部一致性较正常人低.结论 ReHo 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癫痫基础和临床研究.

  • 早发精神分裂症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研究

    作者:熊燕兵;任燕;崔晓红;徐文悦;孙晓丽;杨红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早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局部脑功能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变化,探讨其静息态下功能异常的脑区。方法收集20例早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分别对其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ALFF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左侧扣带回、左侧枕叶、左侧海马旁回、左侧距状沟ALFF值增高(P<0.05,AlphaSim校正),右侧颞上回和右侧小脑后叶ALFF值降低(P<0.05,AlphaSim校正)。结论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态下有多处脑区ALFF值改变,提示其在静息态下存在脑功能异常。

  • 终末期肾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脑局部一致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佩娜;吴宝林;胡润月;彭萌;姜倩倩;吴小燕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脑局部一致性(ReHo)改变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收治的52例ESRD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纳入该院门诊体检的36名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被试的rs-fMRI图像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2组被试ReHo值差异并分析ReHo值与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眶部额下回、双侧中央前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脑岛、右侧舌回等脑区的ReHo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测到ReHo值增加的脑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RD组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脑岛的ReHo值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9,P=0.000;r=0.433,P=0.000;r=0.292,P=0.035). 结论 ESRD患者额叶、脑岛ReHo值降低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 脑震荡后综合征患者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和因果连接的改变

    作者:江录伟;钱若兵;傅先明;张祎鸣;张栋;夏春生;彭楠;林彬;牛朝诗;汪业汉

    目的 探讨脑震荡后综合征(PCS)患者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与因果连接的改变,从脑网络角度评价PCS患者注意功能损伤的机制. 方法 选择自2015年1 1月至2016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收治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23例为试验组,同期招募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试验组相匹配的正常被试21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被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找出2组被试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脑区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CA)方法分析比较2组被试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的因果连接变化. 结果 ICA方法发现PCS患者功能连接发生减弱的脑区包括:背侧注意网络中左侧额眼区、双侧顶内沟;腹侧注意网络中双侧颞顶联合区、双侧腹侧前额叶;默认网络中双侧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发生增强的脑区为默认网络中双侧楔前叶.运用GCA方法对这些差异性脑区进行分析后发现:左侧额眼区至左侧顶内沟和左侧楔前叶的因果连接以及左侧颞顶联合区至左侧楔前叶的因果连接增强,而左侧顶内沟和左侧楔前叶至左侧额眼区的因果连接以及左侧顶内沟至左侧内侧前额叶的因果连接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静息态下PCS患者注意网络的功能连接显著降低,可能是引起其注意功能损伤的脑网络基础.(2)注意网络至默认网络的因果流明显增加,这些改变可能与PCS患者通过拮抗作用抑制默认网络的激活以补偿注意功能的损伤相关.

  • 基于低频振幅方法的强迫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陶炯;王相兰;钟智勇;韩自力;韩洪瀛;刘莎;张晋碚;李凌江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tMRI)中低频振幅(ALFF)和低频振幅比率(fALFF)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门诊的27例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同期招募的29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RS-fMRI技术扫描,比较2组受试者ALFF和fALFF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右楔前叶ALFF明显降低,右楔前叶、左颞中回fALF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没有发现ALFF与fALFF增高的脑区.右楔前叶ALFF、fALFF及左颞中回fALFF与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总分无相关性(r=-0.130,P=0.518;r=-0.270,P=0.173;r=-0.041,P=0.839). 结论 静息状态下右楔前叶、左颞中回ALFF改变可能与强迫症的病理机制有关,但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脑功能属性的变化

    作者:郭林英;杨时骐;张巨;石晶晶;覃媛媛;王剑;田甜;朱文珍

    目的 基于图论的方法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脑功能属性的改变. 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自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左侧ITN患者20例(TN组)并同期招募年龄、性别与ITN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使用GRETNA软件进行脑网络分析,比较全脑网络特征、脑区节点特征(全局效率、局部效率、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小世界”特性)的改变;采用基于网络的分析(NBS)比较大脑环路功能连接的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TN患者脑功能属性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N组患者右侧踞状裂周围皮层(CAL)及双侧丘脑(THA)的聚类系数增高,右侧顶上小叶(SPL)的路径长度减小,左侧额上回(SFG)的全局效率增高,右侧SFG、右侧CAL、双侧楔叶(CUN)、左侧苍白球(PAL)的局部效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N患者左侧SFG的全局效率、右侧SFG的局部效率均与病程呈负相关关系(r=-0.500,P=-0.035;r=-0.501,P=0.034);NBS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N组患者左SFG-右辅助运动区(SMA)、左SFG-右SFG、左SFG-右额中回(MFG)、左SFG-右额中回眶部(ORBmid)、左SFG-右额下回岛盖部(IFGoperc)、左SFG-双侧壳核(PUT)、左SFG-右PAL、右PUT-左内侧额上回(SFGmed)、左PUT-右尾状核(CAU)的功能环路连接增强.ITN患者左SFG-右IFGoperc功能连接强度与病程呈负相关关系(r=-0.487,P=0.041). 结论 ITN患者脑区节点的功能连接发生显著变化,与前额叶相关的功能环路连接显著增强,可能暗示了ITN患者对痛觉的高度敏感性及调节.

  • 基于局部一致性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潘梦洁;陈峰;林明方;康延海;姚乾坤;李长清;许琴;李建军

    目的 采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讨重度抑郁症(MDD)患者脑区自发性活动特征,评价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MDD患者和26例相匹配的康对照组(HC)进行rs-fMRI扫描,分析两组ReHo值,将差异显著的脑区内平均ReHo值与HAMD-17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DD患者较HC组左侧直回、左侧海马、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楔叶ReHo值显著升高;右背外侧前额叶、右侧后扣带回、左侧枕下回、双侧颞下回、右侧颞上回ReHo值降低(P<0.05,Alphasim矫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差异脑区左侧海马ReHo值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593,P=0.002),右侧后扣带回ReHo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431,P=0.035).结论 MDD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损害主要集中于边缘系统及默认网络等多个脑区,且左侧海马与右侧后扣带回局部脑区自发活动的时间同步性与抑郁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ReHo分析可作为抑郁症严重程度评价的潜在生物学标记.

  • 抑郁症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潘梦洁;李建军;陈峰

    近年来,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尤其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已经成为观察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状态下的脑活动状态以及活动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本文就RS-fMRI的常用分析方法及其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海马在静息态下功能连接的改变

    作者:谭昭君;况利;艾明;胡兰;操军;肖牟尼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索静息状态下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海马的功能连接.方法:76例重症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其中43例为自杀未遂抑郁症(suicidal depression,SD)患者,33例为不伴自杀行为抑郁症(non-suicidal depression,NSD)患者,与44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共同执行了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研究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探查3组海马之间功能连接的差异.抑郁症组实验对象的来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实验对象来源为志愿者招募,采用的调查方法为横断面调查.结果:与HC组相比,SD组左侧海马与右侧角回功能连接减低,右侧海马与左颞下回、左枕下回功能连接减少.SD组与NSD组相比,左侧海马与左直回功能连接增多,右侧海马功能连接无变化.NSD组与HC组相比,左侧海马与右额中回、左额上回功能连接减少,右侧海马与左颞下回、右眶部额中回、右额中回、右侧角回的功能连接减少.结论:左侧海马与一些额叶的皮质区域之间功能连接的异常,或许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这可能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及行为模式损伤有关.

  • 多发性硬化灰质病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刘义;李咏梅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近年来,MS灰质病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可显示MS病程演变过程,有助于早期发现灰质病变.本文就MS灰质病变RS-f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基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fMRI)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功能网络

    作者:苏程果;周友龙;段艳利;靳翔愚;陈晓燕;李慧;党长林;赵树华;王权亮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功能机理.方法: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MRI)技术,在1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月经来潮的第1或第2天小腹疼痛时对其进行静息态扫描(Rest1,R1)、针刺双侧三阴交和地机穴后留针状态扫描(Acupuncture,AP)、去针后第2次静息态扫描(Rest2,R2).应用低频振荡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作为测量指标,对采集的RfMRI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后患者疼痛值(VAS评分)比针刺前明显降低(P<0.01);(2) R2与AP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ALFF信号减弱(R2<AP)的脑区有双侧扣带回、双侧前扣带、岛叶、海马、丘脑、豆状核、中脑、桥脑、小脑.结论:(1)针刺三阴交和地机穴可明显缓解痛经患者的疼痛.(2)在针刺后效应中激活了脑内的痛觉调节系统,如脑干(中脑、桥脑)、豆状核、丘脑,从而达到镇痛效果.同时,激活了与痛感觉认知相关的边缘系统,如前扣带回、岛叶、海马等,表明心理活动参与其中,这可能是影响针刺镇痛效果的方式之一.由此推测,针刺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功能脑区相互作用而实现.

  • 重性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研究

    作者:邱海棠;刘海霞;贺倩;蒙华庆;傅一笑;杜莲;邱田;罗庆华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研究重性抑郁症(MDD)静息状态下脑活动.本研究利用GE公司生产的Signa3.0TMRI对MDD组(13入)和正常对照(HC)组(14人)均做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双样本t检验计算并对比两组ALFF改变的脑区.结果发现静息状态下,MDD组患者右内侧前额叶ALFF值较H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D组患者左侧顶叶ALFF值较H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此可以得知MDD患者静息态下右内侧前额叶及左侧顶叶脑功能区ALFF值产生显著变化.

  • 创伤后应激障碍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王婷;张俊然;黄华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对个体、家人乃至社会造成很大困扰的一类精神疾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很多神经影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被广泛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机制的全面研究.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不仅能观察脑形态的改变,还有助于观察脑功能区性能以及神经回路的改变,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基于BOLD信号的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PTSD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 几种神经精神疾病的静息态fMRI研究进展

    作者:马超豪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反映受试者在清醒安静状态下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的自发性波动情况,即内在的或基本的自发性脑活动过程.相比于任务态fMRI、RS-fMRI更简单易行,可重复性较好,除用于脑功能机制探索外,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等研究中,呈现出诱人的发展前景.本文对RS-fMRI数据分析方法及在几种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相关学科进一步研究参考.

117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