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意识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穴的反应性研究

    作者:马淑娟;程玮涛;王宁;徐跃峤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的反应性.方法:以后扣带作为种子点,做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然后对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在针刺合谷、太冲前后的反应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默认网络和额硕网络.结果: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强度在针刺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后扣带回与额顶控制网络中的额上回及缘上回的拮抗作用在针刺后显著增强.结论:针刺合谷、太冲可能对意识障碍病人负责内外部意识的2个网络之间功能交互具有积极作用.

  •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针刺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贠明东;熊娜;郭明阳;张俊;刘德芳;罗勇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通过检测大脑皮层氧血红蛋白的变化来完成的.人脑在接受各种感觉刺激及运动、思维、记忆、精神活动时相应皮质功能区被激活,出现局部血流量增加,氧合血红蛋白增加,但氧耗量增加不明显,即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减少.

  • 健康青少年睡眠剥夺状态下低频振幅变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周国岭;周圆月;刘艳;裴莉;潘顺英;孙玉燕;黄春娟;陈霞玲;朱晓华;胡伟明

    目的:探讨健康青少年在24 h睡眠剥夺(SD)状态下大脑局部脑区自发活动水平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网络及海报宣传在社区及校园招募睡眠质量良好的16名健康青少年(男性8例,女性8例;13-20岁)均分别在正常静息觉醒(RW)状态及24 h SD状态下接受注意网络测试(ANT)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利用静息态低频振幅(ALFF)方法分析脑功能活动的特点.对ALFF值差异脑区进行ROC曲线分析,同时分析其与ANT中的准确率、反应时间及漏做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RW状态相比,SD状态下ANT结果的准确率较低[(83±12)%vs.(97±4)%,P<0.05],漏做率较高[(15±11)%vs.(2±7)%,P<0.05],反应时间较长[(832±134) msvs.(715 ±97) ms,P<0.05].相对于RW状态,SD状态显示ALFF增加脑区主要位于右侧楔叶(BA 17,BA 18),ALFF减低脑区主要位于右侧豆状核、右侧屏状体、左侧背外侧前额叶(BA 46)及左侧顶下小叶(BA 39).在SD状态,右侧屏状核与正确率呈正相关(r =0.69,P<0.05),与漏做率呈负相关(r=-0.71,P<0.05);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反应时间呈正相关(r =0.68,P<0.05).ALFF差异脑区右侧楔叶、右侧豆状核、右侧屏状体、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及左侧顶下小叶的峰下面积(AUC)分别为0.9、0.8、0.9、0.8、0.9,相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结论:24h睡眠剥夺引起青少年的功能性神经网络-默认网络、任务正激活网络及高级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功能异常,以及视觉网络的功能代偿.

  •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静息态默认网络研究

    作者:石庆丽;毕延超;陈伟康;陈红燕;杨志杰;陈宏宝;张玉梅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对脑白质疏松(LA)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默认网络进行分析。方法 LA患者31例,临床痴呆评分(CDR)0.5;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7人, CDR为0。对入组人群进行rs-fMRI数据采集。使用SPM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使用fMRI工具盒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ICA),组间差异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静息状态下,对照组默认网络包括扣带回后部/楔前叶,双侧额叶内侧,双侧颞中回,双侧顶下回、角回,双侧海马。MCI组默认网络激活区域同对照组一致;同对照组相比,MCI患者扣带回前部/左侧额叶内侧、右侧海马旁回/钩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额叶深部白质/尾状核头部激活减低,左侧尾状核/扣带回前部、左侧额叶、左侧颞上回/顶下回的激活升高。结论LA患者静息状态默认网络活动异常,可能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有关。

  • 脑白质疏松患者静息态脑网络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作者:魏娜;燕浩;白丽君;姚婧璠;李越秀;陈红燕;张玉梅

    目的:观察脑白质疏松(LA)患者与健康人静息态脑网络的差异。方法分别对根据临床诊断的31例LA患者及27名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法分离静息状态专属性功能脑网络。结果患者组及对照组中均发现与以往文献报道相同的静息网络。两者的脑激活区域基本一致,但患者组网络成分的激活程度均较对照组低,包括楔前叶、扣带回后部、颞上回、顶上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叶、前额叶皮质等。结论 LA患者与健康人在脑静息网络激活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 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的默认网络研究

    作者:张华;王昊;李多多;贾宝林;谭中建;陈红

    目的:研究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静息态默认网络的变化。方法健康人8名,患者10例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独立成分分析分离基于皮层的默认网络,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找出区别正常组和患者组的成分脑区。结果慢性疼痛患者默认网络多个脑区连接强度均与对照组有差异。结论颈椎病慢性疼痛患者的默认网络连接强度与正常人不同,可能与疼痛患者的感知觉加工、情绪和记忆功能变化相关。

  •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凸显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研究进展

    作者:王金芳;陈红燕;李越秀;叶娜;冯丽;王诗男;张玉梅

    健康老年人及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凸显网络和中央执行网络的功能连接发生改变,且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不同的改变模式.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痴呆早期患者脑内在网络的连接变化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作者:石庆丽;燕浩;陈红燕;王凯;李越秀;韩在柱;张玉梅;张贵云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一项用于静息态网络研究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它比基于任务的fMRI更简单易行。本文就rs-fMRI的成像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在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的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研究

    作者:王进平;李光勤;吴士明;晏加林;李莉;贺曦

    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产生的病理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将探讨PHN病人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模式的改变,及其与PH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PHN组)及与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3名健康对照者(HC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相关临床量表评估;同时采集两组被试的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将脑默认网络的关键脑区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seed-based FC)的分析方法探讨两组间脑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的改变情况,并将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PHN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HC组(t=1.131,P=0.036),基于PCC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发现,与HC组相比,PHN组PCC与左侧额上回内侧(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L-SFG-Med)、左侧额中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L-MFG)、左侧顶上回(left superior parietal gyrus,L-SPG)和右侧楔前叶(right precuneus,R-PCUN)的功能连接增强;此外,PHN组PCC与左侧额上回(PCC-SFG_L)的功能连接值与VA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31,P=0.024).结论:脑DMN的功能连接增强介导了PHN慢性持续疼痛的神经病理过程,是其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和潜在的脑影像学标记.

  • 7.0T静息态fMRI分析恒河猴脑默认网络

    作者:付晓薇;郭承珍;杨丹洲;张迎

    目的 分析健康恒河猴大脑的默认网络(DMN)结构.方法 采用7.0T fMRI获得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的静息态数据;以DPARSF软件包对猴脑静息态功能像进行预处理,将其配准到恒河猴标准模板112SM-RL T1;之后利用GIFT软件包对预处理后的功能像数据进行组独立成分分析.结果 本文方法可较准确地对猴脑静息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获得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图;其中DMN包括位于中线区的后扣带回、前扣带回、内侧顶叶皮质、后压部皮质以及大脑左右半球较为对称的腹侧壁内区域、背侧颞上沟回、颞区、弓状沟回及部分视觉区域等脑区.结论 借助7.0T fMRI,本文证实恒河猴默认网络与人类默认网络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此类模型可辅助进行药理性实验研究以及神经认知类研究.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及拓扑属性异常

    作者:陈立婷;彭德昌;李健;李海军;叶成龙;余宏辉;辛会珍;龚洪翰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默认网络(DMN)内部各亚区的功能连接(FC)及拓扑属性的异常改变.方法 采集40例男性重度OSA患者(OSA组)和43名睡眠正常的男性志愿者(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以20个DMN亚区为种子点构建DMN的FC网络,获得OSA患者DMN各亚区间FC异常的脑区.计算拓扑属性参数小世界指数(ο)、网络全局效率(Eglob)和网络局部效率(Eloc),并评估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OSA组和对照组DMN均存在小世界属性.与对照组比较,OSA组前-后DMN、后DMN内部FC减低(P均<0.05),Eloc减低(P=0.02).OSA组DMN异常的FC与Eglob值(r=-0.736,P<0.001)、蒙特利尔认知(MoCA)量表评分(r=-0.453,P=0.006)呈负相关.结论 OSA患者DMN内部各亚区功能连接受损,且DMN拓扑属性异常改变,可能是其认知、记忆等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机制.

  • 正常老年人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的默认网络研究

    作者:张洪英;王世杰;杨明;刘斌;马占龙;滕皋军

    目的 探讨正常老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fMRI)默认网络结构及意义.方法 正常健康老年受试者18人,接受静息fMRI扫描;通过时程相关方法检测fMRI数据低频波动信号中以后扣带回为种子区的默认网络,经SPM2软件单样本t检验,激活脑区周值设为经校正的P<0.001,激活像素范围>5.结果 与后扣带回相关的静息状态网络连接的脑区有:前额叶内侧区、海马、颞极、颞中上回、丘脑枕部、楔叶及楔前叶、部分视皮层、顶下小叶.海马区和顶下小叶呈侧化性激活.结论 正常老年人存在基本完整的静息状态fMRI默认网络结构,其部分呈侧化性可能是与老年期脑功能重塑有关.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默认网络的改变

    作者:秦玲娣;周滟;陈俊;朱炯;陶静;钱黎俊;许建荣

    目的 探索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脑静息状态默认网络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方法 10例TRD患者和12名对照者接受440 s的静息脑功能扫描.运用功能连接分析得出个体的静息状态默认网络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RD组双侧颞中回、直回、楔前回、左侧眶回、右侧顶下小叶与后扣带回的连接功能减弱.结论 TRD患者的静息默认网络连接中多个脑区活动减弱,可能导致患者自我控制和情感行为功能异常.

  • 静息态fMRI评价进食前后脑默认网络变化

    作者:张改云;钱绍文;李勃;刘锴;杨晓;孙雅娟;姜庆军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评价进食前后脑默认网络(DMN)的变化.方法 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均进食标准实验早餐,于空腹、早餐后、餐后2h及午餐前4个时间段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DMN.将提取的4个时间段DMN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再将其作为蒙片,提取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Z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不同时间段时,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素数目>85个).与空腹比较,早餐后及餐后2h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Z值较小(P均<0.05);与午餐前比较,早餐后及餐后2h功能连接Z值亦较小(P<0.05);余时间段两两比较,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Z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进食前后前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发生相应变化.

  • 原发性失眠患者默认网络神经功能的静息态MRI研究

    作者:李永丽;王恩锋;张红菊;张晓琪;贾艳艳;张斌;窦社伟;贾武林

    目的 运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通过种子点相关分子方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脑默认网络(DMN)是否存在异常及其发生的神经机制.资料与方法 符合美国DSM-Ⅳ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脑部结构正常的PI患者2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临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及MR常规扫描、MR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扫描,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比较PI组和对照组静息态DMN的差异.结果 PI组与对照组PSQI、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组与对照组脑DMN对比,PI组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减弱脑区包括左侧枕叶齿状回、舌叶、海马旁回、梭状回、右侧颞上回、颞极、颞中回、枕中回,PI组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和中间扣带回.结论 PI患者存在DMN神经网络连接异常,揭示PI患者记忆力下降及情绪调节失常等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病理损害机制.

  • 基于局部一致性方法探讨电针针刺单、组穴对健康志愿者默认网络的影响

    作者:张岳;霍梦娟;刘波;陈俊;张德龙;叶郭锡;林晨琳;程建波;刘岘

    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探讨电针单、组穴对健康志愿者默认网络(DMN)局部一致性(ReHo)的影响。方法:募集符合严格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5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双侧百劳穴、百劳+合谷穴(组穴1)、百劳+中渚穴(组穴2)针刺刺激,比较各组针刺前后DMN ReHo的差异。结果:针刺单穴仅引起双侧额内侧回ReHo值升高,而针刺组穴1、组穴2除均引起楔前叶、后扣带回ReHo值的降低,还分别引起左顶下小叶、海马旁回ReHo值的升高。结论:针刺单、组穴均可引起DMN ReHo的改变,但组穴所涉及的脑区更广泛、复杂,涉及感觉、自主认知、情感及疼痛处理等多个方面;后扣带回、楔前叶可能是针刺组穴对DMN发挥调节作用的关键区域,针刺组穴可能通过改变该区域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从而发挥疗效。

  • 默认网络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嫣;于恩彦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被认为是介于正常老龄化与痴呆之间的一个临床阶段.美国研究报道65岁以上人群MCI患病率为18.8%[1-2].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MCI的发生率为3.2%~19.3%[3].每年MCI向痴呆的转化率为10%~15%[4].因此,在MCI阶段早期识别及干预已成为目前专家共识,并被广泛研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是指被试在清醒并不进行任何系统性思考的休息状态下进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是近年来脑功能研究热点之一,在MCI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5].

  • 海洛因成瘾者默认网络功能改变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亢志强;钱若兵;林彬;袁季;牛朝诗;傅先明;汪业汉

    目的 探讨海洛因成瘾者默认网络的功能影像学改变.方法 14例海洛因成瘾者(海洛因成瘾组)和14名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分别提取海洛因成瘾组和对照组的默认网络进行组内及组间分析,以了解成瘾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改变的脑区.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海洛因成瘾组默认网络的额上回内侧(t=-2.61)、前扣带回(t=-3.32)及楔叶(t左=-3.49,t右=-3.40)的功能连接减弱,后扣带回(t=4.55)、楔前叶(t左=4.31,t右=3.54)以及角回(t左=2.57,t右=6.39)的功能连接增强,均P<0.05.结论 静息态下海洛因成瘾者的默认网络存在功能连接异常.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静息态默认网络和中心执行网络及突显网络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黄欢;王惠玲;周媛;陈军;邹寄林;陈诚;吴士豪;李培福;蒋田仔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静息态默认网络、中心执行网络及突显网络的网络内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特点.方法 对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79名相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取功能连接分析方法,以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右侧前岛叶为感兴趣区域分别提取默认网络、中心执行网络及突显网络,分析3个网络内及网络间静息态功能连接情况;并对有差异的功能连接与精神症状及病程等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内侧前额叶皮质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左侧-0.02±0.18与-0.12±0.12,t=4.25,P<0.01;右侧-0.02±0.11与-0.10±0.10,t=5.40,P<0.01)、双侧豆状壳核(左侧0.14±0.12与0.04±0.10,t=5.03,P<0.01;右侧0.13±0.11与0.03±0.98,t=4.96,P<0.01)的功能连接增强;右侧前岛叶与左侧额中回(-0.05±0.17与-0.07±0.17,t=4.60,P<0.01)及楔前叶/后扣带回(0.01±0.13与-0.09±0.14,t=4.01,P<0.01)的功能连接增强(均采用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默认网络与中心执行网络、突显网络间的负向功能连接减小甚至消失(Bonferroni校正P<0.05).患者组PANSS阳性症状分与右侧前岛叶与楔前叶/后扣带回皮质间的功能连接呈正相关(r=0.232,P=0.025);患者组病程与右侧前岛叶与左侧额中回(r=0.288,P=0.007)、楔前叶/后扣带回(r=0.196,P=0.049)间的功能连接呈正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静息态默认网络、中心执行网络及突显网络3个网络间的连接异常,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 认知行为治疗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的影响

    作者:滕昌军;王纯;张宁;马辉;谭雅容;肖朝勇;高帅;李鸿磊;张文瑄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连接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早期对首次发病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膝下前扣带回(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sgACC)功能连接的影响,初步探讨CBT对抑郁症患者的神经作用机制.方法 对18例首次发病未服药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相匹配的2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抑郁症组接受6周CBT后进行第2次扫描.采用DPARSF和REST软件以sgACC为种子点进行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并比较差异.结果 治疗前,抑郁症组sgACC与左侧额上回(t=-5.50)、左侧额中回(t=-3.78)、左侧角回(t=-3.38)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sgACC与右侧额下回(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x=42,y=33,z=6;t=3.61)、右侧小脑(蒙特利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坐标:x=36,y=-42,z=-48;t=4.08)功能连接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与右侧额上回(t=-4.02)、左侧额上回(t=-3.67)、左侧内侧额上回(t=-4.38)、右侧楔前叶(t=-4.59)、左侧角回(t=-4.71)功能连接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抑郁症组sgACC与左侧额下回(t=6.22)、右侧额下回(t=4.66)、左侧颞中回(t=4.76)、右侧颞中回(t=4.43)、左侧颞下回(t=5.33)、右侧缘上回(t=5.51)、左侧中央前回(t=4.68)和右侧小脑(t=3.88)功能连接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结论 CBT早期可能通过直接调节sgACC与额下回、默认网络内节点的功能连接而改善抑郁症患者反应抑制功能、降低自我参照性加工和反刍.

9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