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中α1-MG、CRP、D-D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飞

    目的:探讨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对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8例妊娠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本院60例健康孕妇及45例健康未孕女性作为对照.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α1-MG、CRP、D-D水平,评估其对诊断妊娠高血压的价值.结果:血清中α1-MG、CRP、D-D在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组中水平高于健康未孕女性及正常妊娠孕妇(P<0.05),但在健康未孕女性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未见差异(P>0.05);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组中,子痫期水平>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P<0.05).结论:血清中α1-MG、CRP及D-D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水平升高,且与孕妇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指标,动态监测病情进展.

  • 体外超声助溶兔股动脉血栓对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影响

    作者:柏瑾;沈学东;蔡乃绳;姚瑞明;陈灏珠

    目的:探讨体外超声(ETUS)助溶血栓的机理.方法:我们对18只新西兰兔双侧股动脉血栓模型进行研究,实验对象被随机分为三组:不治疗对照组;重组链激酶(rSK)30000U/kg联用和不联用ETUS组.ETUS的频率和强度分别为0.8MHz和1.2W/cm2.治疗前和治疗后动脉采血测定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对照组、rSK组和rSK联用ETUS组治疗前血清FDP的平均值分别为0.15±0.01mg/L,0.23±0.07mg/L和0.27±0.17mg/L;血浆D-Dimer的平均值分别为1.82±0.85mg/L,1.53±0.80mg/L和1.50±0.40mg/L,各组治疗前血清FDP和血浆D-Dimer水平无差异(p>0.05).上述三组治疗后血清FDP的平均值分别为0.15±0.02mg/L,2.23±1.30mg/L和4.22±1.88mg/L;血浆D-Dimer的平均值分别为2.45±0.72mg/L,5.58±2.56mg/L和6.00±1.83mg/L.结论:除对照组外,各组治疗后FDP和血浆D-Dime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但单用rSK组和rSK联用ETUS组之间FDP和血浆D-Dimer水平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

  • 血浆D二聚体与纤溶酶原活性联合检测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临床分析

    作者:杨丰

    急性脑梗死(ACI)是由脑部动脉出现硬化,形成血栓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1].血液、血管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均可引起脑动脉狭窄,甚至堵塞,而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2].临床研究显示[3],脑梗死的病理基础常伴有血管栓塞与动脉粥样硬化,故ACI患者体内凝血功能与纤溶活性常出现异常情况.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与纤溶酶原活性变化情况,分析两者检测结果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吕文静;曾正莲;谭云昌

    目的:为了准确测定D-二聚体,根据标本采集、运输等实际情况,在标本不同保存时间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检测,明确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D-二聚体检测标本20份,离心后即刻测定,然后分别置于-20℃、4℃和室温保存.-20℃保存的标本仅在24小时测定,其余温度保存标本分别在1h、2h、4h、6h、24h进行各测定一次.结果:-20℃条件下保存的标本测定结果7天内无显著性差异,4℃条件下保存6小时标本和室温下保存4小时的标本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标本在室温下保存6小时和在4℃保存24小时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的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所以对于检测D一二聚体的标本好在4小时内出报告,如不能及时出报告,应将血浆放置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4小时,24小时之内不能检测的标本须放在-20℃冷冻保存,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血气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韩晓庆;蒋雨宸;解宝泉;刘铁楠;吴春涛;李丽蕊;黄超;胡玲玲;王昊辰;王红阳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气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平喘,抗凝治疗1周,治疗组51例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常规治疗1周.通过对治疗前、后NT-proBNP、血气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分析,观察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NT-proBNP、二氧化碳分压(PCO2)、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前下降,氧分压(PO2)水平较前升高,治疗组NT-proBNP(1 712.76±572.32) ng/L降至(271.59±163.05) ng/L,t=20.42,P<0.05;PCO2(66.34±5.81) mmHg降至(52.58±5.82) mmHg,t=16.46,P<0.05;PO2(59.28±6.13) mmHg升至(73.64±6.10) mmHg,t=-23.02,P<0.05;超敏C反应蛋白86.0(28.0) mg/L降至23.0(12.0) mg/L,Z=-6.22,P<0.05;血浆D二聚体(4 953.37±1 654.09) μg/L降至(1 847.90±838.66) μg/L,t=17.11,P<0.05.对照组NT-proBNP(1 527.24±658.70) ng/L降至(612.58±357.59)ng/L,t=14.52,P<0.05;PCO2(65.41±5.23)) mmHg降至(56.46±5.65) mmHg,t=13.04,P<0.05;PO2(60.57±5.84) mmHg升至(67.21±5.19) mmHg,t=-10.06,P<0.05;超敏C反应蛋白79.0(29.0) mg/L降至43.0(20.0) mg/L,Z=-6.16,P<0.05;血浆D二聚体(4 408.02±1 682.83) μg/L降至(2 598.28±1242.73) μg/L,t=12.15,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NT-proBNP、PCO2、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PO2水平升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z)值分别为-6.19,-3.39,-7.16,-3.56,5.70,P均<0.05.结论 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其NT-proBNP下降,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下降,酚妥拉明联合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明显.

  • 不同性别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侯银静;秦明照;刘谦;李眉

    目的:探讨女性与男性急性肺栓塞( APE)患者的临床症状、危险因素、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病情严重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住院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女性与男性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心电图、D 二聚体水平及危险分层的差异。结果女性心悸症状比例高于男性[29.3%(24/82)与8.5%(6/71),χ2=10.46,P<0.01];胸痛症状比例低于男性[4.9%(4/82)与25.4%(18/71),χ2=12.96,P<0.01];同时具备3个及3个以上症状比例高于男性[32.9%(27/82)与7.0%(5/71),χ2=15.41,P<0.01]。女性 D二聚体水平高于男性[334.00(620.00)μg/L 与528.00(812.75)μg/L,Z=-2.447,P<0.05];女性低危患者较男性少[31.7%(26/82)与53.5%(38/71),χ2=7.44,P<0.01],中高危患者较男性多[34.1%(28/82)与14.1%(10/71),χ2=8.20,P<0.01]。结论女性与男性APE患者相比,症状多样,尤以心悸突出,可同时伴有多个症状;女性D二聚体水平更高,女性APE预后的严重性不亚于甚至可能比男性更严重。

  • 高龄股骨骨折闭合髓内钉内固定对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明;万法青;张英华;贾堂宏;罗公增;鞠亮;黄寿国

    背景:近几年闭合股骨髓内钉在股骨骨折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于高龄患者,闭合股骨髓内钉的优势更加明显.目的:旨在评价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方法对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凝血和D-二聚体等指标的影响,以评估股骨闭合髓内钉内固定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方法:分析临沂市中心医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治疗的95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了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与切开复位相比,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平均手术时间更短(P<0.0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较低(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少(P<0.05).提示闭合复位股骨髓内钉内固定在治疗高龄股骨骨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内固定后患者血凝指标,继而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 儿童单纯性肥胖危险因素分析及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性

    作者:张晓杰;刘静;孙利伟;田玉玲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浆D-二聚体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的方法调查2006年1月 - 2010年12月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530例,其中102例测定血浆D-二聚体.同时选取120例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对照,其中89例测定血浆D-二聚体.结果 肥胖儿童出生体质量、其父母平均体质指数(BM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肥胖儿童较正常对照儿童每日运动时间少,睡眠时间和看电视时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儿童肥胖与饮食有关;肥胖儿童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0.85 ± 0.31)mg/L亦较对照组(0.30 ± 0.11)mg/L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儿童肥胖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浆D-二聚体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具有相关性.

  • 清胰逐瘀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徐寒;刘欢;陈念;冷大跃

    目的 探讨清胰逐瘀汤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微循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检测各组手术后8h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清淀粉酶(AMS)、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IL-6、TNF-α、AMS、PT、D-D升高,PL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IL-6、TNF-d、AMS、PT、D-D的升高程度及PLT的降低程度都有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胰逐瘀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AP的微循环,其机制与影响AP大鼠的某些炎症介质及凝血纤溶系统,减轻由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组织器官损害有关.

  • 骨伤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曹佳佳

    目的 探究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接收的42例骨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作为划分依据,将所有研究样本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在骨伤后24h内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术前血浆D二聚体为(192.3±154.5)ng/ml,术后血浆D二聚体为(205.6±89.3)ng/ml,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术前血浆D二聚体为(172.6±89.3)ng/ml,术后血浆D二聚体为(1086.4.6±89.3)ng/ml.结论 年龄在50岁以下的患者骨伤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因此,医务人员应引导患者适当活动,实现对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有效预防.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