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作者:张海芳;耿福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往往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问题行为发展而来的.研究显示,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大多染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打架、看黄色视刊等[2].家庭作为个体重要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化动因,是青少年犯罪的公认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研究多是对狱中的现状自评,容易造成归因不清,而且缺乏早期生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则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对策.

  • 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慧民;杨桂云;王黎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家庭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以及自拟家庭基本情况问卷,对24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集体测查和对照研究.结果犯罪组人格N维度(情绪性)和P维度 (精神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维度(内外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犯罪组父母文化程度偏低,不完全家庭较多.就犯罪组内部看,家庭因素对不同类型罪犯E维度影响较大,而对N、P维度影响不大.结论犯罪青少年具有情绪不稳定性、精神病质和内倾性人格特征,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 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作者:王晶莹;焦锋

    目的 了解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探索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调查275名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将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对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犯罪青少年在4个维度上的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掩饰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神经质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预防青少年的人格问题需要父母采取良好的教养方式.

  • 犯罪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双重调节效应

    作者:金灿灿;邹泓

    目的:探讨同伴积极影响在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问题行为预测中的调节效应,并分析这一调节效应在犯罪和普通青少年两类群体中不同表现.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核查表、同伴积极影响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来自上海和昆明的561名犯罪青少年和358名普通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①家庭结构和被试类型在同伴积极影响和问题行为得分上存在交互效应.②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同伴积极影响和问题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③同伴积极影响可以调节生活事件对普通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影响,但对犯罪青少年却不存在相应的作用.结论:同伴积极影响是缓冲生活事件对普通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预测的重要因素,但对犯罪青少年并未起到类似作用.

  • 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人格的关系: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

    作者:彭运石;王玉龙;龚玲;彭磊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家庭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密苏里同伴关系量表对233名16-19岁男性犯罪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①男性犯罪青少年EPQ的N、P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L显著低于全国常模;②母亲偏爱被试(MF5)对E,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对P,父亲过分干涉(FF3)、父亲偏爱被试(FF4)、父亲拒绝否认(FF5)对N有显著的预测作用;③同伴关系在父亲过分干涉(FF3)与N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人格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同伴关系的影响.

  • 犯罪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类型及其与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作者:金灿灿;邹泓

    目的:对犯罪青少年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分类,并探讨其与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运用社会问题解决能力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核查表和问题行为问卷对上海和昆明553名犯罪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①犯罪青少年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分为不良型、一般型和较好型三类.②不良型、一般型和较好型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得分依次显著升高,问题行为得分依次显著降低.③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类型在生活事件和问题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干预可以考虑从改善其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入手,提高其抵抗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能力.

  •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慧民;王莉;王黎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极其复杂,其中心理学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2],其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3-5].

  • 四川省攀西地区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杨丽蓉;李沛亨

    目的 探讨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单组整体取样方法,于2010年-2013年抽取四川省攀西四地看守所在押的16~18岁未成年男性罪犯49名,用自行设计的犯罪青少年基本情况和行为特征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中文版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犯罪青少年SCL-90总评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犯罪青少年MMPI的L(谎言)、Mf(男、女性化)、Pa(妄想)、Si(社会化)四个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量表评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病态人格突出,犯罪前存在较多不良行为,其心理问题、病态人格与其家庭环境及个体因素有关.

  • 犯罪青少年情商与智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小亚;景璐石;王铮;张敏;徐涛;吴正君

    目的 了解犯罪青少年情商、智商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以50名犯罪青少年和52名职高青少年为样本,采用自编一般信息问卷、巴昂情绪智力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施测.结果 两组总智商及6项分测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在情商的5个分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犯罪青少年情商中的自我实现、问题解决及灵活性维度与智商有相关性.结论 犯罪青少年智商、情商均在正常范围内,智商偏低,智商与情商有一定相关性.

  • 父母教养方式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晶莹;焦锋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国常模的差异.[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7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集体测查,将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比较.[结果]犯罪青少年与常模在除父母偏爱因子以外的其他9个因子得分上均表现出差异,犯罪青少年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上明显低于常模组,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保护、惩罚严厉因子得分上则高于常模组.[结论]犯罪青少年其父母教养方式失当,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父母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 犯罪青少年HIV/AIDS的KAP调查分析

    作者:焦锋;韩云涛;李飞;黄巧云;李伟明;李静

    [目的]获取犯罪青少年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信息.[方法]选取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犯罪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HIV/AIDSKAP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犯罪青少年对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82.8%、83.8%、84.8%;有62.8%的人不能区别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34.8%的人没有"窗口期"的概念,30.3%的人认为蚊虫能够传播艾滋病.[结论]犯罪青少年对艾滋病有一定了解,同时也存在不足.虽然近90%的人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宣教活动,但仍有一些人对艾滋病的歧视存在.建议将同伴教育模式引入对犯罪青少年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并加强艾滋病可预防性的宣传.

  • 男性犯罪青少年人格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张海芳

    目的 分析男性犯罪青少年人格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教育改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18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211名普通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犯罪青少年的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生(P<0.001),犯罪青少年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各维度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存在多项相关关系(r=-0.136~-0.417,0.149~0.374),家庭娱乐性对外倾性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亲密度对神经质有负向预测作用,矛盾性、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对神经质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矛盾性、母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对精神质有正向预测作用(P均<0.05或<0.01).结论 犯罪青少年具有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人格特征,其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具有特定的影响.

  •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作者:仇凤琴;黄永兰;孙文英

    [目的]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调查,并与同龄正常青少年学生为对照,了解犯罪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是否存在误区.[方法]采用EMBU量表对20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200名男性在校中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中单亲家庭占43.4%,其父母及本人的文化素质低、家庭经济条件差,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显著减少(P<0.05),父母拒绝否定、严厉惩罚、过度保护、过度偏爱行为显著增多(P<0.01).[结论]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及家庭养育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情感温暖理解减少,而负性情感教育增多,对男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应提倡正性情感教育.

33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