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保护意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霞;肖婷;刘勇;刘倩;蒋慧;王海江;柳戴;王冬华

    目的 调查青少年性知识与性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性知识量表、性态度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量表对湖南省2所中学476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性知识总分为(64.77±7.23)分,处于中等水平;开放型、主动型及保守型性态度总分分别为(16.00±4.34)分、(11.42±3.79)分、(15.92±4.15)分,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青少年性别、性知识、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开放型性态度有影响(R2=0.239,F=37.040;P<0.001),青少年与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主动型性态度有影响(R2 =0.062,F=5.201,P<0.001),青少年家庭经济状况、自我保护意识对保守型性态度有影响(R2=0.053,F=6.528,P<0.001).结论 青少年性知识与性态度不完全一致,存在分离现象;开放型性态度与性知识、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主动型性态度与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保守型性态度与自我保护意识有关.

  • 大学生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楚;王江洋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自信心状况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菏泽学院250名大学生进行个人评价问卷(PEI)和家庭教养方式问卷(EMBU)的施测,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 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为96%,有效被试223名,有效率为89.2%.其中90.01%的大学生自信心处于一般水平;不同性别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8,P<0.01),女生自信心水平高于男生(女生:131.177±12.813,男生:124.546±12.813);男女生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20.419±8.335)体会到的父亲惩罚严厉、过度保护高于女生(17.816 ±6.458).大学生自信心总分与父亲的过度保护,与父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水平.

  •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作者:高永奎

    本研究假设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价值观有显著的影响.研究采用的是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施瓦茨价值观量表对其31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大学生价值观与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地区是、否独生、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价值观与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相关分析.

  • 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

    作者: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

    目的 探讨住院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596名被诊断为IAD的青少年施测,比较住院IAD者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IAD青少年父亲情感温暖(FF1)分值低于对照组,过分干涉(FF3)、拒绝否认(FF5)分值高于对照组.IAD青少年的母亲情感温暖(MF1)分值亦低于对照组,而过分干涉保护(MF2)、拒绝否认(MF3)及惩罚严厉(MF4)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1).IAD青少年的内外向(E)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精神质(P)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IAD青少年存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同时存在人格问题.

  •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珊;刘洋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黄石市376名大学生进行同卷调查,并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r=0.152,P<0.01),与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r=0.120,P<0.05);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亲严厉惩罚(r=-0.143,P<0.01)、过度干涉(r=-0.150,P<0.01)、拒绝否认(r=-0.179,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母亲严厉惩罚(r=-0.132,P<0.05)、过度干涉(r=-0.164,P<0.01)、拒绝否认(r=-0.183,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显著.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心理因素.

  • 高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

    作者:王苗苗;相青;刘庆;刘玉玺;常瑞华;宋玉萍

    目的:探讨高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142名高二学生施测.结果:①被试整体考试焦虑水平偏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7.769,5.911,7.085;P<0.01);②男女被试仅在父亲教养方式量表的偏爱被试因子(t=2.936,P<0.01)/过度保护因子(t=2.056,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③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r=-0.566,-0.309;P<0.01)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父亲的拒绝、否认(r=0.489,P<0.05)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r-0.368,P<0.01)均与考试焦虑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密切,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 羞怯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徐晓艳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羞怯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羞怯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河北省某高校17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羞怯与父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19,0.16;P<0.01),与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正相关(r=0.16,P<0.01),父母亲的拒绝否认可正向预测羞怯(β=0.18,0.16;P<0.05)。结论来自城镇大学生的羞怯水平低于来自农村大学生的羞怯水平;父母亲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的羞怯水平越高。

  • 男性服刑人员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

    作者:崔荣宝;杨曼;刘亚

    目的:探讨监狱男性服刑人员家庭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犯罪预防与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使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7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①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52.2%,中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7%.男性服刑人员的SCL-90中的所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3.048~22.961,P<0.01);②男性服刑人员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其SCL-90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显著(P<0.05).回归分析显示,温暖理解(FSS1)、过分干涉(FSS3)、过度保护(FSS6)和惩罚严厉(MSS4)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642,0.892,0.420,0.126;P<0.01);惩罚严厉(FSS2)、偏爱被试(FSS4)和干涉保护(MSS2)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03,-0.305,-0.072;P<0.01).结论:男性服刑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 家庭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对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阎燕燕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控制源量表(IPC),横断面整群随机抽取本、专科大学新生493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本科生在内控性上显著高于专科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上显著低于专科生;②男生倾向于解决问题,女生倾向于求助;③母亲情感温暖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父亲情感温暖是求助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④内控性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机遇是求助的负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结论:①专科生相对于本科生感受到更多负性家庭教养方式、低内控,更倾向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②父母温暖理解是培养积极应对方式的主要成因;③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建议由政府统筹开办家长培训班.

  •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阎燕燕;胡会丽;庄雪艳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 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随机整群抽取49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在机遇上存在性别差异(t=3.93;P<0.01);②本、专科生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上存在显著差异(t=-3.99,6.95,5.02;P<0.01);③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显著预测内控性(β=0.134;P<0.01),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母亲惩罚严厉、情感温暖理解能显著预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β=0.143,0.145,0.147,-0.161;P<0.05;β=0.219;0.148;0.127;-0.132;P<0.05),而母亲偏爱被试显著预测有势力的他人(β=0.139;P<0.01).结论 ①女生和本科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更积极,更内控;②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内控性,消极因素更能影响外控性的形成.

  • 家庭教养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倪保臻;宋玉萍;井西学

    目的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差异(t=2.725,2.021;P<0.05);③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

  • 部队士兵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作者:姜国瑞;汤家彦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是否单亲家庭等不同謇庭情况的士兵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情况,探讨士兵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军区基层部队随机选取的310名士兵进行测验.结果 ①单亲家庭的士兵获得的来自母亲的拒绝与否认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士兵;②独生子女士兵获得的来自父亲的惩罚、严厉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士兵,获得的来自父母的偏爱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士兵;③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士兵的心理健康的各项目总均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士兵的心理健康的各项目总均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①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父母更有可能采用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②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影响.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

    作者:李玲;黄艳苹;刘建平

    目的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各分量表上不存在性别差异;②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分量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③将家庭教养方式的几个因子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母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父母的拒绝否认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结论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有显著影响作用.

  • 学校及家庭因素对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

    作者:高丽

    目的 探讨学校及家庭因素对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考试焦虑量表(TAS)对上海市162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权威型及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显著高于忽视型教养方式家庭(F=3.923,P<0.01),民主型家庭的高职生时间监控观得分显著高于忽视型及溺爱型家庭(F=3.892,P<0.01),民主型家庭的高职生时间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忽视型家庭(F=4.560,P<0.01);综合测评成绩在0%~25%的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得分均显著高于综合测评成绩在50%~75%的学生(F=3.588,3.643,2.909,2.991;P<0.05),综合测评成绩在75%~100%的学生时间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显著高于综合测评成绩在50%~75%的学生(F=3.643,3.588;P<0.05);高度焦虑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监控观得分低于低度焦虑和中度焦虑组(F=3.608,4.429;P<0.05).结论 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高职生时间监控能力与时间效能感更强,时间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更有可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通过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训练,可有效降低高职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高英楠;彭焱

    目的 探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63名唐山中职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调查.结果 ①应对方式在积极应对分量表上,中职生的得分高于健康人常模(t=9.578,P<0.01),积极应对在父母是否离异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1),在父亲、母亲文化程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t<,1>=2.156,P<,1><0.05;t<,2>2=3.792,P<,2>2<0.05);②家庭教养方式的一些因子在性别上、独生与否、出生地、父母离异、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收入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③母亲过多干涉过分保护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1>=0.187P<0.05),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2>=-0.237,P<2><0.01;r<,3>=-0.165,P<,3><0.05).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尤其是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中职生的应对方式有重要的影响.

  • 470名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陆晓花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70名大学生的恋爱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恋爱压力在父母管教方式、父母陪伴情况、童年生活状况等变量上的差异,并将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民主型和非民主型教养方式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家庭压力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 =2.94,P <0.01);不同童年生活状况的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伴侣压力(t =-2.11,P <0.05)、异性压力(t =-3.6,P <0.01)、学业压力(t =-2.86,P <0.01)、家庭压力(t =-2.41,P <0.05)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恋爱压力总分以及恋爱压力的6个维度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均呈正相关(P <0.05或<0.01);恋爱压力总分以及6个维度与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呈正相关(P <0.05或<0.01),恋爱压力总分、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失恋相关压力、家庭压力与母亲过干涉过保护维度呈正相关(r =0.174,0.184,0.137,0.220,0.155;P <0.01)。结论: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可基于家庭教养方式视角对大学生恋爱压力进行分层干预。

  • 初二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

    作者:刘亚林;程乐森;王茹;高民

    目的::探讨初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潍坊市某所初级中学选取初中二年级的122名学生为被试,选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修订版(EMBU)和考试焦虑量表(TAS)作为测量工具测量被试的反应。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初二学生在考试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t =-2.23,P <0.05);不同性别的初二学生仅在家庭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惩罚、严厉这一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t =2.516,P <0.05);②不同焦虑程度的初二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 =3.353, P <0.01;t =2.574,2.050;P <0.05);③初二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 =0.22,P <0.05),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 =-0.36,-0.27;P <0.01)。结论:①初二女生比男生有更严重的考试焦虑,男生比女生更多受到来自母亲的惩罚;②初二学生群体中有普遍性的考试焦虑;③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考试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 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李宗国;张鹤;焦燕

    目的:探讨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沧州市40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得分797.7分,其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09.7分,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2.4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75,71,P<00.5);②男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对感情和行为的控制的3个维度以及幸福感总分上显著高于女生(t=23.45,22.51,29.89,21.91;P<00.5);③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的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5个维度有显著的相关(r=02.88,‐01.37,02.90,02.41,01.13;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也呈显著相关(r=‐00.52,01.02,‐01.43,‐01.58;P<00.5)。家庭教养方式中拒绝、过度保护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 r=‐02.79,‐01.57,‐02.18,‐01.78;P<00.5),情感温暖与其则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2,01.94,02.52,01.85;P<00.5);④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4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①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女生;②总体来说,青少年中男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与对感情和行为的控制3个维度上的幸福感高于女生;③家庭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是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人格的相关性

    作者:张磊;王佳;袁靖姣;李连玲;刘晓丽;井西学

    目的:比较我国初中生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掌握初中生父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与人格之间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对沧州市及潍坊市307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城市与农村户口的初中生在父亲过度干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得分高于农村(t=19.83,P<00.5);②城市和农村户口的初中生在内外向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得分高于农村(t=20.71,P<00.5);③在精神质维度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r=-02.35,-02.56;P<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呈正相关( r=03.54,01.92,03.69,02.15;03.61,02.34,03.47;P<00.1),在内外向维度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r=01.21,01.29;P<00.5),父亲的过度干涉呈正相关(r=01.29,P<00.5),在神经质维度上,与父、母的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 r=0.195,0.171,0.174;0.262,02.47,02.64;P<00.1),与父亲的过分干涉呈正相关(r=01.22,P<00.5),在掩饰性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r=02.21,02.31;P<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负相关(r=-01.70,-02.16;-02.24,-02.62;P<00.1)。结论:①城市父亲较农村父亲过度干涉孩子较多;②城市孩子较农村孩子人格外向,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③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容易形成稳定、外向、坦诚的人格特征,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则易形成不稳定、内向、虚伪的人格特征。

  •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神经质和人际关系敏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刘慧瀛;王婉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对其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得到研究证实[1-2].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持久性因素[3],相对于受到积极教养的个体,受到不良教养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情感温暖、理解与神经质人格负相关,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等与神经质人格正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神经质间接影响个体人际关系敏感[5],而人际关系敏感是自杀意念的高危因素,人际敏感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6].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