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目前我国预防性生物制品逐级供应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
1概述从我国预防性生物制品供应的发展历史来看,过去的几十年来一直采取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接种点)逐级供应的模式.回顾这段历史,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8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所有预防性生物制品主要以计划免疫用疫苗为主,这些疫苗由省级财政部门承担所有经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防疫站负责订购,并免费逐级向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供应和使用.
-
德清县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及效果的研究
1 概况德清县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东部为水网地带,中部为丘陵平原区,西部为山区,属太湖流域长江三角州经济开发区.全县共分16个乡镇,298个行政村,27个预防接种点,总人口42.0323万,总面积为947.4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43人.
-
计划免疫计算机自动电话语音查询系统开发应用
当前在众多计划免疫计算机管理应用软件中,大都有儿童接种查询功能,即在接种现场,通过键盘操作,查询结果出现在显示屏上,使儿童家长了解儿童已接种史、现应接种何种疫苗和今后什么时间接种何种疫苗.这种查询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儿童家长必须到接种现场,为了方便儿童家长,使他们在家里通过电话就可以了解到以上内容,我们在各接种点广泛应用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电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制开发了计算机自动电话语音查询系统,自2000年4月份开通以来,运行正常,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
绵竹市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信息管理报告
绵竹市卫生防疫站于1997年开始,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信息实施计算机管理,自行研制出了"计划免疫信息管理系统",并于1998年6月开始在城区接种点和部分乡镇接种点对辖区内0~7岁儿童实施了计划免疫信息计算机管理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各预防接种点已基本实现儿童计划免疫信息管理微机化,且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
德州市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现状及装备前景
为加强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水平,使计划免疫冷链为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2003年6-8月间对德州市14个市级卫生防疫站,11个县(市区)卫生防疫站,126个乡镇卫生院的197个接种点的冷链设备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获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
-
有药物过敏史者接种HIB疫苗后再次偶发过敏性皮疹1例
1 案例简介患儿,男,6月龄,湖南来沪儿童.2008年9月8日接种第一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以下简称HIB疫苗),疫苗批号为A1153,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生产,有效期为2009年10月30日,臀部肌肉注射0.5 mL.制剂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领, 由专业冷链配送公司用专车配送至社区接种门诊,疫苗运送及接种点储存温度均控制在2℃~8℃范围内,外观良好.
-
无锡市惠山区2006年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人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逐步规范,近年来我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一直稳定在高接种率水平.客观地反映接种率的真实水平,对基层报告接种率及时进行监测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我区2006年12个接种点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了解我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报告水平,为进一步规范我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常熟市2003年出生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
接种率监测和评价是实施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也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动态监测接种率的变化趋势,系统地收集和评价接种完成情况,监督各基层接种点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接种率是由实种人数和应种人数两个数据得到的.我市共有12个乡镇、34个接种点,各基层接种点上报的接种率,是根据在电脑软件中建IC卡的儿童和《流动儿童接种登记簿》中登记的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上报的,其可信度较高.但因应种人数往往也根据同一资料上报,未建卡又未接种的适龄儿童,如流动儿童、超生儿童或因某种原因而未登记在册者,均未包括在内,因此正确掌握全部适龄儿童的接种率,其核心就是准确掌握应种人数和实种人数这两个数字,尤其要合理地估算应种人数,这是接种率监测和评价的重点.定期开展儿童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监测评价,对及时掌握和分析全市免疫接种进展情况,特别是发现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全面提高计免工作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我市2003年度出生儿童的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进行监测评价,结果如下.
-
广陵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我区有人口约30万,每年新增儿童数约3 500人(含本地和流动),街道(乡镇)6个,设预防接种门诊6个,每个预防接种门诊有人员5~7人不等.我区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含3个接种门诊)从1994年起运用自行开发的儿童接种管理单机软件,效果良好;其他接种点均采用人工管理预防接种信息,操作繁琐、工作量大、速度慢,且人口流进流出频繁,资料管理难度大,各接种点运用儿童接种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愿望迫切;同时预防保健服务中心的单机软件已不适应现在网络化的需要.在上级疾控中心的推进下,我区2007年开始新的网络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义乌市2006年婴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调查
我市目前实施新生儿产科接种卡介苗,采取出生后1~3个月到属地接种点实施接种卡介苗.为了解和评价我市婴儿卡介苗接种质量,掌握儿童群体免疫状况,于2006年9月,抽取城乡15个预防接种点153名婴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卡痕情况调查及PPD试验.现报告如下.
-
宁波市2002年疫苗损耗监测
为了及时了解我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于5~10月在江东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的损耗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奉化市1999年卡介苗免疫成功率调查
为了解我市儿童初次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效果,以便进一步提高卡介苗的接种质量。我们于 1999年10~11月对全市7个乡镇的计划免疫接种点开展了卡介苗接种后12~24周免疫成功 率测定和卡痕调查工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监测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个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点为调查单 位,调查对象为初次接种 卡介苗后12~24周的儿童,即在1999年5、6、7月份接种卡介苗儿童,每单位调查人数不得 少于10名。2 监测方法 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全国结核病防治 统一培训教材》中的技术 要求进行调查:在左前臂掌侧中部无疤痕处用75%酒精消毒后,取1ml一次性注射器皮内注射 0.1ml PPD,这时注射部位应出现直径为6~8mm大小的桔皮样小泡。72小时观察局部 反应结果,局部红肿硬结平均直径≥5mm者为阳性,同时检查卡介苗接种疤痕,平均反应 直径≥3mm者判为阳性。3 材料 PPD-C<50 IU/ml人型结核素纯蛋白衍生物, 批号 981203.1,效期99.12。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
兰溪市城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浙江省"九五"期间计划免疫工作规划>和<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要求,我市于1998年4月成立了城区预防接种门诊,隶属兰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来设在城区三家医院的接种点同时撤消.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便于计划免疫接种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使儿童疫苗接种的质量得到保证,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过敏性紫癜一例
1 病例患者,女,学生,1993年3月17日出生,2010年1月22日上午在浙江省苍南县某中学的临时接种点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患者在第二天上午发现下肢出现好几颗紫黑色瘀斑,直径有2 cm左右大,伴有痒和痛的感觉,之后双下肢出现对称性的、弥漫性的、大小不一的、紫红色的斑丘疹,大的有2 cm大小,小的如针尖大小,有不同程度的触痛,以踝关节上方和下肢外侧居多,个别斑丘疹旁出现小水泡.患者感觉行走时双下肢疼痛,双下肢踝关节处肿胀、疼痛.
-
乡集中式接种门诊与村接种点相结合模式的应用体会
1 具体实践1.1 完善乡集中式接种门诊和规范建设村接种点乡集中式接种门诊按卫生部<预防接种门诊参考标准>,市局出资一点,单位筹一点,对不规范地方进行完善.根据人口分布、村卫生所情况,将远离乡集中式接种门诊的村划分成五个片,每片设立1个村接种点.
-
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在冷链运转中的效价检测
为观察“冷链”运转效果,确保生物制品质量,了解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两苗”)实际应用时的效价,评价预防接种质量。1999年10月对安丘市运转的部分“两苗”进行了效价测定。1.材料与方法1.1 疫苗采自安丘市卫生防疫站冷库、部分乡镇卫生院及疫苗接种点,共采集上海产麻疹减毒活疫苗8份,每份为(5人份×3支),昆明产脊髓灰质炎疫苗7份(5粒/份),严格保存条件,即时送检。
-
溧水县1987~1998年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百日咳监测分析
1987年溧水县开展了以乡(镇)卫生院为接种点的计划免疫门诊,提高了疫苗接种率、接种质量和儿童免疫水平,脊髓灰质炎(脊灰)、白喉已分别连续15年和17年无病例发生,麻疹、百日咳发病降至较低水平,基本达到了消除与控制相关传染病的目的.现将10多年来对脊灰、白喉、麻疹、百日咳的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
免疫接种实施安全注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我国免疫接种安全的现状针对免疫接种安全注射,卫生部颁布的<计划免疫技术实施规定>和<1997~2000年全国预防接种安全规划>使我国免疫接种安全注射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加之部分接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部门管理不力等原因,我国免疫接种安全注射的现状不容乐观.在1996年我国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的审计中,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的接种点仅为33.5%,62.1%的接种点为一人一针,4.8%接种点为一针多人.1999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与某省卫生防疫部门联合在两个县调查的结果,不安全注射率高达88.1%,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的占17%,单纯注射不正确的占40%,两者都不正确的占43%.所以,不安全注射在我国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
山区农村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
安全注射是指对疫苗或药品用安全处理过的灭菌器材进行注射。为了解罗田县农村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提高农村安全注射水平。2001年10月15~25日,对全县30个村级接种点进行了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WHO推荐的按容量比概率抽样法,全县……
-
微量细胞培养病变法测定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效价
疫苗的效价直接关系到接种效果.为了解武汉市近年来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的效价情况,更好地指导疫苗的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更好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评价分析冷链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改进措施,1998~1999年我们对武汉市卫生防疫站、硚口区卫生防疫站、江夏区卫生防疫站、黄陂区卫生防疫站及下属的镇、村接种点,随机抽取同一批号的疫苗样品进行了口服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效价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