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常血压的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及分析

    作者:齐跃;常志文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55例健康人与45例正常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脉血压监测.结果:冠心病组全天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全天脉压、全天平均动脉压、全天收缩压负荷均值明显高于健康组.结论: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存在异常变化,而这种改变在血压正常时即已出现.

  • 正常血压人群静息心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畅晓园;鹿育萨;杨济民;郭明凯;刘爱媛;程臻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人群静息心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来间接反映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在山西大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年龄18~55岁人群2493名。收集指标包括:血压、年龄、性别、静息心率(RHR)、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白细胞计数相关指标。依据RHR四分位数间距分为RHR1组(RHR<62次/min,612例),RHR2组(62≤RHR<67次/min,718例), RHR3组(67≤RHR<72次/min,542例),RHR4组(RHR≥72次/min,621例)。结果比较4组RHR人群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HR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RHR的影响因素有总胆固醇、尿酸、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正常血压人群的RHR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间接说明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

  • 非高血压中老年人群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作者:李雯;赵剑秋;李俊娟;刘雪梅;李晓庆;黄玮;邵丹;张丽;吴寿岭

    目的 探讨开滦研究队列基线(2006年)血压水平及4年后(2010年)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在参加2006 2007年度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职工101 510人中分层随机抽取观察对象,按人选标准选取观察对象5440人组成研究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取队列中非高血压人群共计3802人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基线血压和4年间血压变化进一步分为:①稳定为正常血压组(n=673);②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793);③正常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n=408);④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n=295);⑤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n=915);⑥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n=718),观察血压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 正常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2.4%,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8.1%;正常血压稳定为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及进展为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9.2%、32.5%、54.2%;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及进展为高血压组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27.8%、34.4%、46.9%.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与稳定为正常血压组比较,正常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和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OR值(95% CI)分别为2.451(1.604~3.744)、1.513(1.019~2.247)、1.643(1.212~2.228)和2.268(1.643~3.123).结论 非高血压人群中,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较低.

  • 中青年人群不同血脂水平与正常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汶;宗力群;胡荣;芦燕玲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不同血脂水平与正常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血压中青年人群体检资料.依据baPWV<1 400cm/s为动脉僵硬度正常,baPWV<1 400cm/s为僵硬度正常组(正常组,n=2 544),≥1 400cm/s为僵硬度异常组(异常组,n=315),分析baPWV异常影响因素,各血脂指标水平与baPWV值的相关性.结果:吸烟、高FPG高、低HDL-C、高LDL-C及高Apo B是baPWV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两组TC、TG、HDL-C、LDL-C及Apo B均数均在正常值范围,但两组TC、TG、HDL-C、LDL-C及Apo 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LDL-C、Apo B与baPWV值呈正相关性(P<0.05),HDL-C与baPWV值呈负相关性(P<0.05);异常组TC、TG、LDL-C及Apo B与baPWV值呈正相关性(P<0.05),HDL-C与baPWV值呈负相关性(P<0.05).LDL-C、Apo B与baP-WV值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正常血压中青年低风险人群动脉早期病变发生可能与LDL-C、Apo B升高有关,甚至血脂水平仍处于正常值范围内这种关系可能已经存在.

  • 厄贝沙坦治疗正常血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贺婕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厄贝沙坦片150 mg/d对不伴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伴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37例,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后,开始测定空腹血糖、血压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同时开始给予所有患者厄贝沙坦片150 mg/d,服药2周后再次测定空腹血糖、血压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结果 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均值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伴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在应用厄贝沙坦片150 mg/d治疗2周后,血压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不明显.

  • 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作者:王健;綦俊玲;郑玮;毛拥军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响。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已排除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尿肌酐(UACR)测定,筛选出符合30 mg/g≤UACR≤300 mg/g的患者202例,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组86例,正常血压组116例,分析两组UACR差异。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UACR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血压与糖尿病MAU呈独立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是糖尿病性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依贝沙坦对伴或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吴大方;郑志汉;周泉;王欣;丁宝玲

    目的观察依贝沙坦对伴或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依贝沙坦的40例伴高血压与42例不伴高血压及30例未服任何降压药DM2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 服药后2个月各期血压均降低,尤以夜间血压下降明显,与服药前有显著差异(高血压组P<0.01,正常血压组P<0.05),且正常血压组血压仍在正常范围.BPF组服药后升高明显,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服药后4个月各期血压与服药后2个月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前后各期动态血压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依贝沙坦能有效降低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而且是安全的.并且能恢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

  • 缬沙坦联用苯那普利降低正常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作者:李桂平;吕泽峰;钟思干;李沅洲

    目的对正常血压伴持续微量白蛋白尿(MAU)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以观察联合应用缬沙坦(valsartan)和苯那普利(benazepril)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伴MAU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治疗组,缬沙坦40~80 mg/d+苯那普利5 mg/d)、B组(苯那普利组,5~10 mg/d)、C组(缬沙坦组,80mg/d)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明显下降(P<0.01),UAER减少幅度各组间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P<0.05);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有所下降(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应用缬沙坦和苯那普利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可更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且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其降血压作用.

  • 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及高血压诊断标准研究

    作者:许春奇;尚亚东;程仁力;王爱红;尤家聪;钟平

    目的 通过比较血压的性别差异,了解成年女性正常血压水平,探讨其高血压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安徽省宿州地区5个村自愿到当地诊室接受检查的18~20、21~30、31~40、41~50、51~60、≥61岁女性各150例.另外,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和筛选标准在每个村选取相同年龄段、相同人数的成年男性.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心脏彩超检查有无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心电图检查有无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结果 除51~60岁人群外,各年龄段女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20、21~30、31~40岁女性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比例高于男性(P<0.05).在血压<90/60 mm Hg人群中,女性SBP、DBP分别为(85.6±2.4)、(55.4±1.0) mmHg,男性SBP、DBP分别为(87.9±2.4)、(58.7±0.7)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7、-1 0.694,P<0.05).各年龄段女性血压≥140/90、120~139/80~89 mm Hg比例与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120~139/80~89mm Hg人群中,女性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室间隔和/或左心室后壁增厚,以及左心室高电压和/或电轴左偏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不同性别人群正常血压水平、高血压诊断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女性正常血压水平低于男性,正常SBP、DBP可能分别为85~120、55~80 mm Hg,女性血压>120/80 mm Hg可能存在高血压.

  • 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动脉病变的意义

    作者:刘述文;吴杰;陈仆;张雪光;邱强;师锁柱;尹忠;谢院生;陈香美

    目的: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硬化与高血压有关.然而,部分IgA肾病患者,尽管血压正常,但仍有动脉硬化的改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血压正常、伴有和不伴有动脉病变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正常血压IgA肾病患者肾内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无高血压病史,肾活检前血压<140/90 mmHg.动脉病变的定义为活检肾组织光镜下见动脉壁增厚和(或)动脉玻璃样变.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根据动脉病变的有无分为两组,有动脉病变组52例、无动脉病变组53例,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肾脏动脉病变的半定量分级标准:0:无损害;1:<25%;2:≥25%,<50%;3:≥50%.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作为多因素分析的入选指标,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无动脉病变组比较,动脉病变组肾活检时的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定量、尿NAG酶、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显著增高,尿渗透压显著下降.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肾活检时的血肌酐、尿渗透压、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是正常血压IgA肾病动脉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血肌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与尿渗透压呈负相关.结论:血压正常IgA肾病患者的肾内动脉病变,主要与年龄、血肌酐、血尿酸增高等因素有关,常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

  • 白大衣高血压临床表现及自然转归 4年随访研究

    作者:冉秀荣;范银亮;朱宣德;乔家治;刘明亮;乔博亚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自然转归 . 方法白大衣高血压和 150例正常血压患者进行比较 , 并进行 4年随访 . 结果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为 5.29%(138/2636), 与情绪、年龄密切相关 , 与身高、体重无关 , 4年随访 , 研究组血压大部分降至正常 . 结论白大衣高血压预后良好 .

  • 血压正常醛固酮瘤的临诊应对

    作者:刘慧云;唐志清;杜锦;王先令;杨国庆;巴建明;欧阳金芝;谷伟军;郭清华;杨丽娟;吕朝晖;窦京涛;母义明

    1例31岁以烦渴、多饮、多尿伴发作性四肢软瘫为主诉的罕见男性血压正常型醛固酮瘤病例.患者以低血钾症状为首发表现,持续性低血钾症伴高尿钾、显著升高的醛固酮水平和抑制的肾素活性,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正常并存在昼夜节律;腹腔镜下切除左侧肾上腺腺瘤后血钾很快恢复正常,6周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平均下降21/17 mm Hg(1 mm Hg=0.133 kPa),昼夜分别下降19/17和22/17 mm Hg,醛固酮水平和肾素活性均恢复正常.分泌增多的醛固酮导致“相对高血压”是“血压正常型醛固酮瘤”血压异常改变的一种形式;因此,对所有低血钾伴高尿钾者,即使血压正常仍需排除原醛症的可能性.

  • 偶测正常血压老年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作者:洪乐凤;洪晓英;朱英琪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偶测血压增高之前动态血压是否变化.方法从疗养人群中随机选择偶测血压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为DM组、健康老年人3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的测试结果.结果 (1)糖尿病组24小时平均血压、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及24小时波动曲线均显示血压高于对照组,其中DM组24小时SBP、小SBP经统计学处理,P<0.05.(2)24小时平均SBP、日间、夜间平均SBP超过正常参考标准的百分比,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3)DM组SBP24小时压力负荷为35.4%,对照组SBP24小时压力负荷为24.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偶测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在血压增高之前,动态血压显示24小时平均血压,已经高于对照组.

  • 中理疏风活络片对血压影响的试验研究

    作者:姜德建;李元建;李年生

    目的 观察中理疏风活络片分别对正常血压SD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作用.方法 对正常血压SD大鼠,灌胃给予中理疏风活络片(0.41,0.82,1.64g/kg),2次/d,连续7d,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灌胃给予中理疏风活络片(0.41,1.64g/kg),2次/d,连续7日,检测不同剂量中理疏风活络片组用药后每日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数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血压SD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在不同剂量中理疏风活络片灌胃后的连续7d中,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中理疏风活络片用药对正常血压及高血压均无明显影响.

  • 大连地区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楠;高政南;牛敏;李珅;谷晓岚;罗兰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大连地区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736例.所有研究人群均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5 g OGTT 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计算腰臀比、体质指数、尿白蛋白/肌酐、肌酐清除率、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脉压差,应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将入选人群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值分为C1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0.9 mm)、C2组(0.9 mm≤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1.2 mm)及C3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1.2 mm),研究上述各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关系.结果 (1)三组间在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血尿酸、收缩压及脉压差存在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腰围、血尿酸、收缩压及脉压差的升高,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有增厚的趋势;而体质指数和腰臀比仅在C3组高于C2和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和女性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随年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50岁组,男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60岁组,女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因素的影响后,无论男性、女性,脉压差、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及血尿酸均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女性,年龄、脉压差均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1)在血压、生化指标正常人群中,无论男性、女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均随年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40~50岁组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在50~60岁组明显高于女性.(2)增龄和脉压差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 依托咪酯削弱去甲肾上腺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收缩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岩;曹定睿;张维智;贾丽玲;曹志萍;杨光照;王佳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依托咪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NTR)离体血管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雄性NTR和SHR各18只,二者均分为依托咪酯干预组(再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即5×10-6、3×10-5、5×10-5mol·L-1,n=6)、生理盐水对照组(n=6)和溶剂对照组(20%力保肪宁脂肪乳剂,n=6);分离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环并以不同试药溶液预孵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NE)收缩血管环,将其悬挂于血管张力测量装置后连续记录血管张力的变化(g)以观察血管收缩幅度.结果:与NTR各组比较,SHR各组血管由NE引起的收缩幅度明显增强(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NTR组中中、高浓度的依托咪酯可减弱血管收缩幅度(P<0.05或P<0.01),SHR组中3种浓度的依托咪酯均可减弱血管收缩幅度(P<0.05或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在同种NE浓度下,高浓度的依托咪酯对SHR组的血管收缩幅度的作用显著大于NTR组(P<0.05或P<0.01).结论:SHR胸主动脉对NE的反应性与NTR比较显著增强,依托咪酯可削弱NE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且对SHR作用更明显.

  • 缬沙坦对正常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的二级预防研究

    作者:李桂平;吕泽峰;钟思干;李沅洲

    目的对正常血压伴持续微量白蛋白尿(MAU)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9月的双盲对照前瞻性研究以观察缬沙坦(valsartan)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缬沙坦组,80mg/d)、B组(安慰剂组)治疗9月.结果缬沙坦治疗后,A组24小时尿蛋白的排泄率(24hUAER)有所下降(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80ng/d治疗有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微量白蛋白尿,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其降血压作用.

  • 甘肃省定西地区人群正常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作者:张学明;张福;张宏;王卫丽;吴金娥;高继梅

    目的掌握我区人群正常血压水平,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国际通用血压测量方法和质控标准,对全区七个县人口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22个居委会和30个自然村入选,共调查15384人,根据年龄分为14组,5岁为一年龄段.血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结果高血压患病率10.1%,标准化患病率10.4%,血压正常者89.9%,其中理想血压52.9%,正常血压30.0%,正常高限血压18.1%.各年龄组正常血压平均值为:城市男性血压(111.3±2.5)~(125.7±10.7)/(72.1±1.1)~(80.7±6.7)mmHg,女性血压(107.2±2.4)~(125.3±6.1)/(69.7±0.5)~(78.1±2.3)mmHg,农村男性血压(115.0±0.8)~(133.9±4.6)/(71.6±1.5)~(80.7±3.5)mmHg,女性血压(110.1±0.9)~(128.1±11.3)/(70.0±1.0)(78.3±5.4)mmHg结论男女人群正常血压均值随年龄增长而缓慢上升.地域不同,职业不同,人群血压水平也不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