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SCLC外周血DC含量和IL-12浓度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范小红;韩宝惠;董强刚;包国良;钟华;施建新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含量及血浆白介素-12(IL-12)浓度情况,及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85例NSCLC、14例正常人及19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DC含量进行检测,并用ELISA法对其中68例NSCLC及12例正常人血浆IL-12浓度进行检测.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D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及肺部良性病变者(P<0.01).NSCLC患者外周血DC含量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NSCLC患者血浆IL-12浓度显著降低(P=0.000),但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肺癌患者不仅存在外周血DC含量的降低而且存在DC分泌IL-12能力的降低,肺癌状态下存在DC分化成熟障碍.

  • 白介素-6和白介素-12在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作者:王雪飞;史晓红;许喜喜;杨志清;郝海昀;张芳;王斌;温海秀;付振东;王婷;丰淑英;汪波;王素萍

    目的 探讨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2(IL-12)在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91例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并对其随访至12月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LIA)检测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利用ELISA检测新生儿及婴儿外周血IL-6和IL-12的水平.结果 91例婴儿中,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为35.16%(32/91).无/弱应答组在新生儿期和婴儿期IL-6水平均低于强应答组,而IL-12水平均高于强应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从新生儿期到婴儿期,无/弱应答组及强应答组的IL-6水平均升高,而IL-12水平均降低,其变化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婴儿抗-HBs水平与新生儿期及婴儿期IL-6呈正相关(rs=0.70、0.79,均P<0.01),与IL-12呈负相关(r,=-0.71、-0.72,均P<0.01).从新生儿期到婴儿期,IL-6升高程度与婴儿抗-HBs水平呈正相关(rs=-0.74,P<0.01),IL-12的降低程度与婴儿抗-HBs水平存在负相关(rs=-0.42,P<0.01).新生儿期和婴儿期IL-6与IL-12间均呈负相关(rs=-0.68、-0.70,均P<0.01).结论 IL-6可能促进HBsAg阳性母亲婴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而IL-12则可能抑制免疫应答,IL-6与IL-12共同影响HBsAg阳性母亲婴儿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 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IL-4、IL-12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静;庞剑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临床缓解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两组病例均嘱患者戒烟、每日早晨散步20 min左右,呼吸新鲜空气,预防感冒,避免接触诱发因素等.对于在治疗期间哮喘发作不能自行缓解患者,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青龙汤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停药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12(IL-12)蛋白含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血清中IL-4较治疗前呈现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IL-1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L-4明显下降,IL-1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测小青龙汤能够影响患者体内IL-4、IL-12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扭转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失衡,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 基于析因设计考察黄芪葛根汤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肝组织IL-12,IL-15的影响及其交互关系

    作者:刘烨;李艳敏;郝明芬;郝颖;刘丽;李军;李新;范颖

    目的:考察黄芪葛根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肝组织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5(IL-15)的影响,分析黄芪、葛根在调节糖尿病过程中的交互关系.方法:将66只大鼠按血糖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组,模型组(A1B1),阳性对照金芪降糖片组,黄芪组(A2B1),葛根组(A1B2),黄芪葛根汤组(A2B2).按46 mg· kg-1剂量给SD大鼠1次ip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除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2×2析因设计实施实验.阳性对照金芪降糖片组按1.47 g·kg-1 ig,黄芪组、葛根组、黄芪葛根汤组分别按2.7,1.35,4.05 g·kg-1ig.治疗30d测定随机血糖和血清CHO,TG与肝组织IL-12,IL-15等指标.有关联的指标计算加权综合评分,对综合指标运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分析黄芪、葛根的主效应及其交互效应.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清CHO,TG与肝组织IL-12,IL-15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黄芪、葛根、黄芪葛根汤均可下调血糖与血清CHO,TG(黄芪葛根汤组除外)及肝组织IL-12,IL-15水平(P<0.05).结论:葛根降低血糖作用佳,与黄芪无交互作用,黄芪葛根汤在下调血糖方面未呈现药物配伍的叠加效应;在综合调节血清CHO,TG及肝组织IL-12,IL-15水平方面,黄芪葛根二药配伍合用优于单味药.

  • 强肾愈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作者:孙良秀;吴晶;蒋荆萍;周忠文

    目的:探讨自拟强肾愈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2、-21(IL-12,IL-21)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B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0.5 mg/次,1次/d,观察组加用自拟强肾愈肝汤,1剂/d.疗程24周.监测血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HBV-M)水平,检测血清IL-12,IL-21水平,检测肝功能,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结果:观察组应答率85.=%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HBV-DNA拷贝数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率达82.5%,高于对的52.5% (P <0.05);观察组HBeAg阴转率42.5%,高于对照组的20.5% (P <0.05);观察组治疗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ALT复常率85.0%,高于对照组52.5% (P <0.05);观察组血清IL-12,IL-21水平均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5,P<0.01);治疗第8周至疗程结束,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处于较低水平,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强肾愈肝汤能抑制HBV复制,降低HBeAg表达,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CHB患者IL-12,IL-21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对患者血清IL-12和IFN-γ的影响

    作者:梁超;姜涛

    目的:探讨自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自血组(24例)和西药组(21例).自血组选取双侧定喘、风门、肺俞、曲池、足三里等穴,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评定其临床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含量的变化.结果:自血组总有效率为83.3%(20/24),明显优于西药组的66.7%(14/2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自血组喷嚏、流清涕症状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2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均P<0.05);自血组治疗后血清IFN-γ也有所增加(P<0.05),而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FN-γ含量增加不明显(P>0.05),以上两项含量自血组较西药组升高明显(均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能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IL-12含量、促进IFN-γ合成有关.

  • 水中草颗粒对实验动物复发性口腔溃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沈敏鹤;阮善明;鲍旻奂;许家鸾;王琦;黄静

    目的 探讨水中草颗粒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方法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将成模的复发性口腔渍疡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左旋咪唑组(2.5 mg/mL)、水中草低剂量组(0.25 g/mL)和高剂量组(0.5 g/mL),同时设立正常组.从实验的第7周开始,左旋咪唑组、水中草低剂量组及水中草高剂量组每天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共连续28天;取耳缘静脉血栓测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2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家兔CD_3、CD_4及CD_4/CD_8比值[分别为(40.50±7.46)%、(30.80±5.33)%及79.56±8.32]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IL-10水平[(8.02±0.53)ng/L]较正常组升高(P<0.05),IL-12水平[(15.51±1.35)ng/L]较正常组下降(P<0.05);血清CD_3、CD_4、CD_4/CD_8比值及IL-12水平,左旋咪唑[(55.30±6.33)%、(43.50±5.33)%、99.29±13.84及(17.72±1.70)ng/L]、水中草低剂量[(58.50±6.03)%、(42.80±3.17)%、110.27±12.85及(17.74±1.96)ng/L]、水中草高剂量组[(61.50±4.32)%、(47.20±4.37)%、103.30±7.42及(18.18±1.54)ng/L]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血清IL-10水平左旋咪唑组、水中草低剂量组和水中草高剂量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结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家兔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水中草颗粒能够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家兔的免疫抑制状态,达到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

  • 羧基肽酶-H抗体阳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的TNF-α、IL-12,IL-18、IFN-γ水平观察

    作者:黄晖;李明政;刘鹏鹰

    目的 观察羧基肽酶-H抗体(CPH-Ab)阳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方法 对13例LADA患者、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IL-12、IL-18、IFN-γ的含量.结果 LADA组各项指标水平与T2DM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有升高(均P<0.05);T2DM组TNF-α、IFN-γ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T2DM组IL-12、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ADA患者体内活跃着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LADA诊断采取直接检测针对胰岛细胞自身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要优于检测针对同一抗原的自身抗体水平.

  • Mφ1 Mφ2对γδT细胞体外抗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的影响

    作者:武侠;费素娟;刘军权;陈复兴;吴萍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γδT细胞表面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IL-1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列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10 d的Mφ1和Mφ2均高表达CD68(73.2%vs 61.8%),Mφ1分泌IL-12的浓度显著高于Mφ2(35 mg/L vs 9 mg/L,P<0.01),Mφ1分泌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Mφ2(15 mg/Lvs 87 mg/L,P<0.01).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增值率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338% vs 11%,0,P<0.01).Mφ1培养上清作用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志γδT CR婊达率高于Mφ2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97.3% vs 89.1%,91.3%,P<0.05).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70.18%vs 51.38%,47.25%,P<0.01).结论:Mφ1能够促进γδT细胞生长,而且能够提高γδT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Mφ2对γδT细胞作用不明显.

  • 乳球菌分泌的白介素-12对哮喘小鼠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光;庞庆丰;吴长毅;曾因明

    目的 将小鼠白介素-12基因(mIL-12)通过质粒载体pSEC导入乳酸乳球菌(NZ9000)中,观察mIL-12在细菌中的表达;通过鼻腔免疫来观察mIL-12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辅助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mIL-12连接到pSEC载体上并将其转化到NZ9000中,用乳链菌肽(Nisin)诱导其表达IL-12蛋白质并做鉴定,将菌液离心浓缩后给小鼠滴鼻.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组); PBS组(B组);野生菌组(C组);rIL-12组(D组);工程菌组(E组).除A组外,余各组每鼠在1、7、14 d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100μg/0.5ml ),在20~26 d雾化吸入2% OVA,每天1次.B、C、E组在1、2、3、14、19、20、21 d分别给予10μl 的PBS,不含质粒载体的野生乳酸菌(约5×108CFU),含IL-12的质粒载体的工程菌(约5×108CFU).D组20、21、22天给3 ng/只重组白介素-12,第28天杀小鼠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EOS)个数及白介素-4(IL-4)、干扰素(IFN-γ)水平,肺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病变.结果 mIL-12能够在NZ9000中高效表达并释放到细胞外.A-E组BALF中EOS 的数量分别为(0.51±0.23)×104cell/ml、(21.32±5.71)×104cell/ml、(22.84±6.16)×104cell/ml、(2.15±0.63)×104cell/ml、(2.62±0.73)×104cell/ml;IL-4的含量分别为(68.43±9.08) pg/ml、(332.13±61.36) pg/ml、(324.65±57.27) pg/ml、(121.25±35.55) pg/ml、(114.22±15.70) pg/ml;IFN-γ的含量分别为(110.28±12.19) pg/ml、(56.25±12.08) pg/ml、(70.36±8.27) pg/ml、(166.11±57.12) pg/ml、(171.75±60.90) pg/ml.B和C组的EOS数、IL-4与IFN-γ含量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D、E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程菌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气道上皮损害减轻.结论 mIL-12在乳酸乳球菌中能高效表达;鼻腔应用mIL-12能减少全身应用的副作用,且经济实用并较好地调节Thl/Th2平衡,对小鼠哮喘气道炎症的保护较为理想.

  • 白介素-12在多器官功能不全小鼠免疫失调中的作用

    作者:李志宏;陆江阳;王晓虹;杨毅;佟欣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小鼠在伤后不同时相点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创伤后免疫失衡的关系.方法:选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伤后3~24h组、3~7d组和12d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动物模型,用间接酶标法行脾脏IL-12p40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与脾脏组织匀浆上清中IL-12p40和IL-12p70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在MODS病程早期和晚期的"两次打击"中,小鼠脾脏组织与血清中IL-12p40含量显著增多,IL-12p70相对减少,同时伴有CD4/CD8比值下降.结论:MODS小鼠发生免疫抑制可能与免疫器官中抗原提呈细胞高表达IL-12p40有一定相关性.

  • 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在过敏性紫癜儿童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曾巧慧;梅志勇;钟凤仪;梁少军;陈环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并随访8例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以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4及γ-干扰素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和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白介素12水平与白介素4及γ-干扰素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1.HSP患儿的血清IL-12及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0.01);2.无肾损害HSP组与HSPN组的血清IL-12、IL-4、IFN-γ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3.HSP患儿急性期的血清IL-12和IFN-γ低于缓解期,p值分别为0.041和0.038;而IL-4高于缓解期,p值<0.01.4.HSP患儿的血清IL-12水平与IFN-γ存在中等程序正相关关系(r=0.437,p<0.01).结论血清IL-12、IL-4和IFN-γ可能参与HSP的发病过程,但HSPN的发生与其异常并无相关性,造成HSP肾损害的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

  • 肿瘤疫苗与白介素-12联合免疫治疗小鼠肉瘤的研究

    作者:崔雪梅;袁玫;宋舸;睢翔;赵斌;卢世璧

    目的:探讨混合热休克蛋白(HSP)/肽与白介素-12(IL-12)和环磷酰胺(CTX)联合治疗小鼠肉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180肉瘤为模型,将瘤组织剪碎,裂解,离心,取上清经Sephacryl S-200层析,截取相对分子质量(50~200)×103段,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法鉴定.用提取的HSP/肽免疫小鼠后,再用低刺量CTX及IL-12治疗(强化疫苗),观察无瘤生存率、抑瘤生长率、抑制转移率和存活期.用流式细胞仪,ELISPOT及乳酸脱氢酶等方法检测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HSP疫苗与IL-12和CTX联合治疗小鼠S-180肉瘤,80.0%肿瘤完全消退,且100.0%抑制了肺部转移,达长期生存,而对照组全部在40 d内死亡.检测表明HSP/肽疫苗形成了免疫预存,从而使IL-12和CTX发挥了抗瘤作用.结论:HSP/肽与IL-12和CTX联合治疗诱发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产生强大的抗瘤作用,可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转染白介素12的神经干细胞免疫基因治疗大鼠C6恶性胶质瘤

    作者:刘辉;杨树源;只达石;张建宁

    目的本文对转染白介素12(IL-12)的神经干细胞用于免疫基因治疗大鼠颅内胶质瘤进行研究.方法运用脂质体法将质粒pcDNA3.1-scIL12转染到胎儿海马神经干细胞(hNSCs),通过RT-PCR方法进行转染细胞鉴定.将干细胞和C6细胞经立体定向方法注入大鼠颅内,并使用脑核磁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共同注射组及延期注射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通过MR动态观察我们发现,初增大的肿瘤逐渐缩小至消失.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这些浸润细胞多数为CD4(+)、CD8(+)的T细胞,并且CD8(+)T淋巴细胞多于CD4(+)细胞.结论表达IL-12的NSCs有很强的抗肿瘤效果,神经干细胞是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 玫瑰糠疹患者急性期血清中白介素-4、12和干扰素-γ的表达

    作者:陈慧君;董萍云;陈治国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IL)-4、IL-12和干扰素(IFN)-γ的表达与玫瑰糠疹发病的相关性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急性期玫瑰糠疹患者血清标本中IL-4、IL-12、IFN-γ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玫瑰糠疹患者血清中IL-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而IL-12、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2、IFN-γ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节,在玫瑰糠疹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腺病毒载体介导mIL-12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小鼠肝癌的研究

    作者:魏道严;戴冰冰;王中和;陈诗书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白介素-12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协同抗小鼠肝癌作用.方法荷肝癌动物模型,肿瘤局部γ射线照射后,瘤内注射AdmIL-12腺病毒.取组织标本进行ELISA及CTL活性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等分析.结果联合治疗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体积明显缩小,并可使50%的小鼠肿瘤完全消退,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照射组和瘤内注射AdmIL-12及其他对照组(P<0.01).而单纯瘤内注射AdmIL-12组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纯照射组(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血清和脾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可见IFN-γ水平的显著提高,并诱导产生特异性的CTL活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可见有大量CD4+、CD8+阳性淋巴细胞的浸润.结论腺病毒介导白介素12基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并诱导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 小剂量X射线照射对人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及白介素-12分泌的影响

    作者:闫鹏;江其生;李峰生;何蕊;王翠兰;李晓

    目的 探讨小剂量x射线照射对体外不同培养时间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抗原递呈及白介素-12(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人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IL-4等诱导分化成DC.实验分为3组,A组:DC培养至第2天接受X射线照射;B组:DC培养至第6天接受X射线照射,A、B组受照剂量均为0.05、0.1、0.2和0.5 Gy;C组:即对照组,为同期培养的未受X射线照射的DC细胞.各组DC培养至第8天时,以DC致敏T 细胞,CCK-8( 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以评估抗原递呈能力;MTT法检测致敏T细胞杀伤人肺腺癌A549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DC细胞培养液中IL-12水平.结果 0.2、0.5 Gy照射后的DC抗原递呈能力,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 =2.79和3.71,P<0.05),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3.60和3.11,P<0.05);检测致敏T细胞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与对照组相比,A组抑制A549增殖能力减弱(t =2.89和2.91,P<0.05),B组抑制A549增殖能力明显增强(t=2.91和2.82,P<0.05);A组IL-12分泌量下降(t=4.44和6.93,P<0.05),而B组明显上升(t=3.51和4.12,P<0.05).结论 DC在培养早期阶段接受0.5 Gy以下的X射线照射,会降低抗原递呈能力及致敏T细胞杀伤A549能力,在培养阶段的后期给予此剂量照射则会增强.

  • 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2、白介素-18的检测意义

    作者:于松;臧春逸

    目的 检测非孕妇女、正常妊娠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2(IL-12)和白介素-18(IL-18)的水平,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孕20周后的子痫前期组34例(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19例),正常妊娠组32例,非孕对照组16例.取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选取CD28表达量高者的淋巴细胞作为试验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IL-12、IL-18,流式细胞仪测定Th1/Th2细胞比.结果 正常妊娠组、非孕组及子痫前期组IL-1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IL-18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妊娠组与子痫前期组IL-18/IL-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IL-18/IL-12浓度比与Th1/Th2细胞比的相关性比较,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正常妊娠的IL-18/IL-12浓度比显著高于子痫前期患者,与Th1/Th2细胞比呈反向变化.

  • 雷公藤内酯醇对EAE小鼠脊髓TNF-α、IL-12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晓荣;樊红翠;尉杰忠;纪宁;梁丽云;马存根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脊髓组织TNF-α、IL-12和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MOG33-35、佐剂CFA、百日咳毒素免疫动物建立EAE模型,腹腔注射Tri治疗,制作脊髓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及LBF髓鞘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TNF-α和IL-12的表达,并行相关图像分析.结果:HE染色可见EAE组脊髓有"袖套样"炎性细胞浸润.LBF髓鞘染色可见EAE组小鼠脊髓髓鞘脱失.与佐剂组相比,EAE组TNF-α、IL-12表达增高(P<0.01或P<0.05),TGF-β1表达降低(P<0.05).与EAE组相比,Tri治疗组TNF-α、IL-12表达降低(P<0.05),TGF-β1表达增高(P<0.05).结论:Tri可明显改善EAE小鼠脊髓组织病理状况,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2等促炎性细胞因子,促进TGF-β1.等保护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 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0、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作者:卢芝君;叶爱菊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10、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浙江省三门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病例组),予以抗病毒、退热、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连用3d.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血清IL-10、12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另选择同期体检中心的3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组.比较两组IL-10、12和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0、12和TNF-α水平[(48.23±12.41)μg/L、(28.22±8.27) pg/mL、(2.91±0.4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1.52±9.12)μg/L、(10.02±2.89) pg/mL、(1.04±0.27) pg/mL](t=2.89、3.21、3.37,P< 0.01).治疗3d后,患者血清IL-10、12和TNF-α水平[(39.15±8.62) μg/L、(17.72±3.14) pg/mL、(1.72±0.39) pg/mL]较治疗前[(48.23±12.41)μg/L、(28.22±8.27) pg/mL、(2.91±0.47) pg/mL]明显下降(t=2.39、2.89、3.02,P<0.05或P<0.01).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血清IL-10、12和TNF-α水平的异常升高.IL-10、12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疗效随访的指标.

11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