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个汤头开药铺
中医的处方一般称"处方",也有叫"汤头"的,一个汤头一般由数味或数十味中药组成,也有由一味中药组成一个汤头的,如"独参汤".汤头到底有多少呢?很难说准.在清朝康熙33年,汪昂著了一本<汤头歌诀>,收集中医常用汤头320个,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头的名称、组成药物、适应症、随症加减都写入歌中,简明扼要,便于诵读记忆,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
治流感分体质勿忘扶阳
建议治疗流感时,在清热解表的同时,考虑到患者体质及阴阳虚实状况,辅助以扶阳药物,以求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伤寒论》所载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效方.原书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汤头歌诀》记载:"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发热曷能康".
-
汪昂在方剂学方面的成就
汪昂,字讱庵,安徽休宁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约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汪昂在明代为诸生,欲走"学而优则仕"之途,明亡,即弃举子业,笃志医学,专攻方书.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书.其文词理明达、浅显扼要、通俗易懂.后二种医书为方剂学专著,其在编辑、分类、选方、方义、歌诀等方面颇多卓见,对方剂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
"四小经典"说
"四小经典",指的是<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这四部医籍在中医药历代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翻阅历代名家及其近代、当代著名医家的成功之路,绝大多数卓有成就的医家都从背诵"四小经典"开始,入门中医药学习.
-
治水泻赤白痢方应用心得
治水泻赤白痢方原出章回小说<镜花缘>.当代名医章次公以其寒温并用,而又甚合理法,有荡涤积垢、导滞散结、止痛安中之效,故临证加减化裁以治痢疾,其效颇佳,遂名之"通痢散".后朱良春著<汤头歌诀详解>亦录此方(书中更名为痢泻散),用治诸般泄泻及痢疾.
-
四个汤头开药铺
中医的处方一般称“方子”,也有叫“汤头”的,一个汤头一般有数味或数十味中药组成,也有一味即称一个汤头的,如“独参汤”等.汤头到底有多少呢?很难说准.在清朝康熙33年,有位叫汪昂的中医,著了一本《汤头歌诀》,收集中医常用汤头320个,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头的名称、组成药物、适应证、随症加减都写入歌中,简明扼要,便于诵读记忆,流传很广,影响深远.
-
肺结核之治
上一期医话介绍岳美中先生因患严重肺病,不得不停止教学,在友人的启发下,自学中医.他买来<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书,一边学习一边试着吃药.
-
乌梅丸在便秘证治中的研究
乌梅丸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后世的《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将乌梅丸归于驱虫剂,以致后人对其临床证治的理解易拘于蛔厥、下利。从历代医家对于《伤寒论》厥阴病篇的认识,可以看出乌梅丸并非仅仅是一驱蛔剂,而是厥阴证的主方。北宋庞安常在《伤寒总病论》中,于厥阴提纲证后补充了“乌梅丸主之”,清代的柯韵伯认为“太阴以理中丸为主,厥阴以乌梅丸为主。”[1]“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之法,叔和编于吐蛔之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症符合,岂只吐蛔一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