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黄家族的“兄弟姐妹”
这些地黄丸的名字很相似,都属于非处方药,但针对的人群和用法却不完全一样.您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又该如何选用呢?这里给您提供一些地黄丸鉴别用药的技巧.六昧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由六位中药组成,其中君药(起主要作用的药)为熟地黄,故名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长于滋补肾阴,组方出自北宋医学名家钱乙的《小儿药政直决》,原用于治疗小儿“五迟” (发育迟缓)等肝肾阴虚证.
-
烟火人间的自足
一北宋著名思想家、关学创始人张载,以他著名的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名垂青史.他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存,吾顺事;殁,吾宁也.”意思是,活着,我就顺应时代;死了,我就安宁了.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置生死于度外的大胸襟!有了这样的胸怀,还会有什么痛苦,哪里还有什么烦恼!
-
北宋才子苏舜钦栽于职场的3大硬伤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这首朗朗上口的七绝律诗出自北宋才情诗人苏舜钦的《题花山寺壁》.苏舜钦是北宋有名的才子,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不但祖父和父亲是朝廷命官,岳父大人杜衍更是官居宰相.苏舜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加上其父辈功德,朝廷招纳他为“公务员”.但可惜的是,纵然苏舜钦有个顶事的好爸爸,但这个“官二代”没有经过岗前培训,浑身上下都是“硬伤”,所以,职场之路却走得磕磕绊绊一波三折.
-
从江湖卖唱女一路攀升到皇后的传奇美女
1.大胆的投资宋真宗赵恒的刘德妃就是后来有名的刘皇后.说起这个刘皇后,颇有些传奇色彩.刘德妃原来是一个花鼓女,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当上了嫔妃,此后的一生与宋朝的政治紧密相连,甚至对北宋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
藏画不如看坏——以宋王希孟作品为例
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级的国宝,现藏故宫博物院.这幅大青绿的山水名作,长1191.5厘米,高51.5厘米,后面有北宋权相蔡京的题字,前有乾隆皇帝的题宇.我在二十多年前见过一次,据说那是后一次展示.因为颜色厚,每展开、合上,颜料都掉一部分,看了心疼.
-
欧阳修:"富养"出来的文人
人们常说:"女孩要富养."其实文人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富养".北宋就是一个"富养"文人的社会,文人不但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尊重,在物质资源上也得到了优先的保障.因此,北宋的文坛群星璀璨.其中有那么几位"全能型"的人物,严肃起来可以为整个民族修撰史书,担当国家的政治决策;休闲下来可以去写流行歌词,琢磨一下让生活更舒适的小器物;至于研究经学的论文、吟咏感怀的诗歌、抒发情志的散文,他们也都样样在行.欧阳修就是这样一位全能型的文坛大师.
-
近朱者是否赤,近墨者是否黑?
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然而北宋周敦颐就赞扬过莲花不为环境所动的珍贵品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出自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显出纯净而不妖媚的本质。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本文就是围绕“近朱者是否赤,近墨者是否黑”而展开。
-
豫菜文化及其特色
豫菜是中国烹饪文化的一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豫菜始于夏、商,经过不断充实发展,到北宋时,已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重要菜系。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即“中”“和”。“中”指于甜咸酸辣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和”指溶甜咸酸辣为一鼎而求一味,而求一和。也就是兼收各菜之长而有其特色,以取悦八方来客。
-
难舍难分"东北舍" ——前进中的庙岭山酒业
回望中国历史的长河,你会发现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天会五年(1127年)北宋灭亡,四月,金兵统帅宗翰、宗望带着被俘的宋徽宗、钦宗和赵氏宗室、大臣3000余人,以及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仪仗法物,北归金朝.于1130年7月抵达五国头城,被置城内一枯井中.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为五国部会盟之城,因此称为五国头城.二帝在"靖康之变"后相继囚禁于此,便有二帝"坐井观天"的故事流传神州大地.
-
谈谈苏东坡的养生经
苏轼,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生于北宋仁宗景祜四年(1037年),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去世.苏东坡出身名门,父亲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苏家便占了三席.
-
世界上早的官方药局--熟药所
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清心丸、逍遥散、藿香正气散、活络丹……这些都是中医临床公认的疗效卓著的中成药。而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成药都是经过北宋官方药局——熟药所制定并推向中药市场的。熟药所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早由政府开办的制药厂和国营药店。
-
善养生者得长寿
苏辙与茯芩苏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无意仕途,有意养生,故修身养性造诣颇深.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而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久服药而不愈,32岁即病体难支.一次他在和朋友交谈中得知,练气功、食茯苓可治自己的病.于是他坚持习练气功,食茯苓,果然一年病愈.
-
国宝针灸铜人迷踪
●它是举世瞩目的稀世珍宝,它在战乱中被争来夺去,它自公元1126年被金兵从北宋都城汴京掠走后,就渺如云鹤了无踪迹.
-
中医儿科浅谈
相传<胪囟经>是我国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书中提出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对中医儿科学关于小儿生理特点方面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钱乙是北宋时享盛名的小儿医家,学术造诣精湛.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把小儿的生理病理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至今仍为儿科医家所重视.该书所载六味地黄丸一直沿用到现在,仍被临床广泛应用.由于钱乙对儿科贡献很大,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
《证类本草》征引北宋邢昺《尔雅疏》考
北宋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大量征引北宋训诂学巨著《尔雅疏》中的相关文献以助本草名物训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在宋代之前,本草文献绝少引用训诂文献,呈现出本草学与训诂学隔绝的形态。宋代皇帝重视医药,儒臣受命编修本草文献,遂开始重视引用传统训诂学的成果以助益药物辨名;同时《尔雅疏》也大量引用传统本草文献以助训诂,体现了宋代本草学与宋代训诂学良性的互动关系。
-
导赤散及配伍组含药血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导赤散为北宋儿科名医钱乙所创制.据<小儿药证直诀>[1]卷下记载,原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此后,经医家的不断临床实践,其应用范围有所扩大,主要从治疗心经有热,扩大至心移热于小肠证,又从儿科扩展至内科.
-
北宋官方校勘整理《黄帝内经》情况考
北宋官方对<黄帝内经>进行了5次整理校勘,分别为天圣校正本<素问>、景祐丁度校正本<素问>、嘉祜至治平年间林亿等校定本<素问>、哲宗年间整理<黄帝针经>、徽宗年间校定<黄帝内经>.其中,林亿等校正本用力劳,今广为传习的<黄帝内经素问>版本即是林亿等校定本.北宋官方整理<黄帝内经>大多是以医学为目的进行整理,但徽宗年间校定<黄帝内经>是为培养道士而作的整理.
-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校勘考释(二)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多,校勘质量高,也能体现宋代医籍校勘水平,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传习.文章拟从音义注释、讹误勘正、文句断识、篇以再现4个方面就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内容进行简要考释.
-
北宋校正医书局编校《嘉祜本草》考释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颁印刊行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书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嘉祜本草》是校正医书局着手编校、成书面世早的医籍.宋臣对全书1 082种药物逐一考释校注,并以15条凡例严格规范补注,对所引录的历代文献明确标记,为后世医家编校古籍开创了范式,对当今中医药文献整理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借鉴.文章拟从编校过程、方法和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
-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外台秘要方》校勘考释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外台秘要方》为校正医书局初计划校正的8部医籍之一,由孙奇主校,林亿详定,并成为宋朝之后的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文章将从校勘过程、方法及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