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内膜芳香化酶P450在汉族与哈萨克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周立红;阿依古丽·热哈提;丁淑琴;王秀娟;张瑞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芳香化酶P450在汉族与哈萨克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汉族和哈萨克族患者各60例.所有患者都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芳香化酶P450的表达.结果:两组芳香化酶P450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芳香化酶P450表达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有所增加,但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芳香化酶P450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汉族与哈萨克族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芳香化酶P450蛋白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淑华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作者:张治华;苏斌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时间(30.27±3.65)min、住院时间(9.15±1.24)d、住院费用(3547.28±126.57)元、治愈时间(7.27±0.24)d、并发症发生率4.00%和复发率8.00%明显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不仅能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愈时间,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 益肾祛瘀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作者:郑秋萍

    目的:探讨益肾祛瘀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采用益肾祛瘀散结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痛经总有效率93.9%,瘀症总有效率88.3%.结论:益肾祛瘀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愈好转率.

  • Mbd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作者:林晓斌;徐燕

    目的:探讨Mbd2在EMs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Trizol法提取病变组织的总RNA,反转录生成cDNA,Blast-primer设计Mbd2 mRNA引物,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间Mbd2 mRNA表达变化。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Mbd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内膜(P<0.01);且EMs患者异位内膜中Mbd2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P<0.01)。结论:Mbd2基因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发现做出贡献。

  • 阴道残端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

    作者:贺文静;齐素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以往认为是良性病变,但目前认为其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疾病.本文就1例阴道残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疗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未来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体会

    作者:王金法

    笔者用活血化瘀法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现报告如下.气滞血瘀型患者,女,40岁,2006年5月来诊.自述3年间,每次月经来潮前便出现乳房及两腿胀痛,小腹处疼痛剧烈,拒按,痛引腰骶,痛甚晕厥.

  •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14例分析

    作者:杨洪涛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有时很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子宫肌瘤相鉴别.自从B超、彩超、宫腔镜和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其诊断逐渐明确.近年来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146例,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娇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疗效产生的影响,并总结护理经验与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70例EMS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分别A、B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 B组护理总依从率为95.0%,明显高于A组73.3%(P<0.01);B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较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乙组SF-36量表八个维度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 EMS患者在腹腔镜治疗中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参与度,促进康复与出院进程,优化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妇科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临床探究

    作者:黄容

    目的 探究妇科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了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进行了妇科超声检查,观察诊断正确率和超声影像图特征.结果 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过超声检查被确诊的有47例,诊断的正确率为94%,其中另外3例为被误诊的患者,2例为腹部炎性囊肿,1例为妇科恶性肿瘤.结论 妇科超声检查对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正确率较高,操作也比较方便,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子宫内膜异位导致不孕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谢广妹;杨杰

    目的:不孕症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治疗较困难。其中因子宫内膜异位导致不孕症占有很大比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治疗方法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尤其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等治疗、研究上很热,有待做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导致不孕症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迎春

    目的:探讨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导致不孕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受孕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受孕率55.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受孕率高于常规西药治疗。

  • 新书推荐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消化病学

    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可以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以问答的方式展开叙述,避免了读者长时间阅读的乏味,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目的性和可读性。

  •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志爽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给予中医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3例,显效74例,有效4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8.67%。结论: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 安宫黄体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蔡大军

    通过对腹腔镜术后应用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寻找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按美国生育协会(r-AFs)新分期均为中重度EMS,手术按保守术式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或电灼术及粘连松解术,术后经病理证实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 腹腔镜术后应用米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雯;黄浩;胡碧洪;李燕萍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福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福组、孕三烯酮组、未用药组;疗程3~6个月.结果:米福组、孕三烯酮组复发率分别为5.95%、6.41%,低于未用药组45.71%(P<0.05,P<0.05).米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8%,低于孕三烯酮组6.15%(P<0.05).米福组和孕三烯酮组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3组术后妊娠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术后联合米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孕三烯酮.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及影响

    作者:武建华

    探讨对有手术指征的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其目的是为了尽量清除病灶,重建盆腔器官正常解剖结构,恢复盆腔环境,缓解或消除自觉症状,并改善生育功能.目前多数研究显示保守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生育功能的改善较明显,但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已逐渐引起关注.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淑霞;张吉翠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瘢痕上段9例,中段14例,下段9例.术中见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累及腹膜3例;病理检查见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及其四周组织纤维化,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组织及间质细胞、红细胞、炎细胞,含铁血黄素沉着12例;患者住院5~10天,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均未复发.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妇科疾病,若术中异位病灶切除彻底,术后不复发.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作者:张润晓

    目的:探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方法:收治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对病灶>5cm的患者,在术前给予口服孕三烯酮3个月,待病灶缩小后手术.均在连续性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术中用锐性分离法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1cm.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同时给予孕三烯酮后续治疗3个月.结果:20例患者均完整切除病灶,术后检查在增生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切口愈合良好,同时给予孕三烯酮后续治疗,随访无复发.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尽量采用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同时该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宜.

  •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廖明秀;蔡春燕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进行保守性手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或半保守(切除子宫但保留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手术后分两组:米非司酮组33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次/日;孕三烯酮组35例,服用孕三烯酮2.5mg,2次/周,疗程6个月.两组开始服药时间相同,保留子宫术后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服用;而子宫切除在术后1周开始服用.定期随访,比较应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缓解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安全、有效,使用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者不良反应少.

10095 条记录 13/505 页 « 12...10111213141516...5045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