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引流液监测对一次性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引流液监测对一次性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影响。方法:2013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置入一次性引流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按照3 d 1次的频率更换引流袋,对照组按照1 d 1次的频率更换引流袋,对比腹腔引流液监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1 d、3 d,引流袋接头位置、袋内位置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引流患者使用一次性引流袋可按照3 d 1次的频率更换,不会造成细菌感染问题,且可减轻护理工作量,综合效果确切。
-
巧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螺旋口连接引流袋
目前,临床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进行胸腹腔闭式引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需要每日更换引流袋,以防感染发生.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与中心静脉导管接口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连接困难或管路滑脱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
尿管夹闭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妇科宫颈癌根治术或膀胱修补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这些患者在拔除尿管前,均需进行膀胱功能的锻炼——夹闭尿管,在有尿意时开放.临床上多使用各种用具夹闭尿管,存在患者操作困难、夹闭不严、患者不适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采用一次性引流袋的小帽或装体温表盒的小帽的方法夹闭尿管,在临床应用方面,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
肛管排气法的改进
临床上常采用肛管排气法来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物品准备中需要玻璃接管、盛水的玻璃瓶和橡胶管,它们在消毒过程中很容易碎裂,老化,有时也因玻璃接管与肛管连接不紧而影响了肛管排气效果的观察.现在我们用一次性引流袋和一次性鼻塞代替这些物品,经临床使用效果很满意,现介绍如下.
-
巧处理吸痰管连接处末端
有效吸痰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吸痰的病人很多,可每次吸痰后,分离污染的一次性吸痰管,连接吸痰管接口处不是用纱布包扎就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繁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导致污染及交叉感染,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影响了患者的恢复.现在我们采用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帽来解决问题,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
巧用一次性医用引流袋的宝塔帽
临床上常用一次性引流袋引流尿液,但长期昏迷病人,为了预防膀胱挛缩,常需夹闭引流管定时放尿以训练膀胱的收缩功能,以往常用夹子夹闭引流管或将引流管折叠用胶布粘牢,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首先夹子夹闭引流管取材不方便,病人翻身时如压在身下易引起皮肤损伤,再次用胶布粘牢很不方便.
-
介绍一种持续膀胱冲洗的新方法
泌尿外科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肿瘤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手术后需即刻行持续膀胱冲洗,冲洗量较大,传统的冲洗方法非常复杂,需使用输液器连接生理盐水,再与一次性引流袋的入口端衔接,接入双腔导尿管的一腔,另一腔接引流袋.
-
滑动式引流袋固定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一次性引流袋,用于收集尿液或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等。为了便于引流袋的挂设,通常在引流袋上设置吊耳,并在吊耳顶端设置挂绳等。在使用时,通过使用架子或挂钩,将引流袋挂设于患者床边。在患者翻身及下床活动时,通常需将引流袋取下,归位时再次固定。特别是当患者留置有多个引流袋,在更换其中某一个引流袋时,往往需要逐个取下,再逐个归位,不仅程序繁琐、操作不便,而且也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其感受。因此,我科设计并制作一种滑动式引流袋固定装置,介绍如下。
-
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巧用于成人鼻饲
-
介绍一种简易的清洁洗胃方法
清洁洗胃是普外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传统的清洁洗胃法儿乎都是采用50ml注射器抽洗胃溶液反复冲洗胃.近期作者采用一种简易的清洁洗胃方法,经过临床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胃管一根.50 ml注射器一具,液体石蜡,棉签,一次性分装袋及一次性引流袋各一个,瓶装生理盐水500~1 000 ml.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按常规方法安置好胃管抽出胃内容物,将生理盐水瓶挂于输液架上,使生理盐水分流于一次性分装袋中,排尽空气,夹闭液体,取下输液针头,将胃管外侧端与一次性分装袋的输液端连接,开放液体,每次灌入量约200 ml,然后迅速分离胃管连接处,使胃管外侧端与预先准备好的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利用虹吸原理及增加腹内压使洗胃液流出,如此反复冲洗,直到洗出液澄清为止,若遇入量大于出量或者胃管有堵塞时,可用注射器抽吸.使用一次性分装袋,使灌入液的量及速度易于控制.使用引流袋使洗胃液的出量估计较准确,且易于观察胃内容物的性质及颜色.减少了污染机会.省时省力,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
-
一次性输血器软管接头在引流管中的应用
目前,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积液引流、胸腔积液引流已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流方法.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引流袋接口不匹配,导致连接不紧密,容易脱落,造成污染和引流量记录不准确.此外,肺穿刺患者术后胸腔积液引流时引流管中常需留置一次性三通管,以便于对引流液的控制,而三通管与中心静脉导管及引流袋之间也不易连接.我科自2010年开始采用一次性输血器的前端软管部分直接衔接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次性引流袋,进行胸腔引流及心包积液引流,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一次性引流袋在肛管排气中的应用
肛管排气法是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的一项较为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往的肛管排气法是肛管连接玻璃接头再连接橡胶管,然后再将橡胶管插入瓶口系带和瓶内盛水的玻璃瓶内进行操作.但是因须准备的物资较多,操作步骤繁琐;肠腔的积气直接排入空气中,既污染环境又无法计量,故笔者现介绍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
巧用一次性引流袋制作灌肠筒
清洁灌肠在临床是很常见的护理操作.以往我科采用老式灌肠筒为病人灌肠,但这种灌肠装置是密闭式的,不易观察液体流速和控制灌肠液流入的速度,还因灌肠装置连接不牢而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我科2004年开始利用一次性引流袋制作的灌肠筒,临床应用良好,现报道如下.
-
一次性引流袋无菌塑料盖帽在留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固定时的应用
发生双侧输尿管梗阻时,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氮质血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因尿毒症而危及生命.急诊处理临床上通常采用经膀胱镜输尿管插管留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引流尿液的办法,以缓解梗阻,为后期解除病因做准备.
-
巧用一次性引流袋
在临床上,一次性引流袋取代了以往的储尿装置,但因一次性引流袋没有开关控制,在定时开放尿液时有些不便.以往,我们曾应用水止、胶布等方法控制排尿,均不理想.现在我们应用一次性引流袋接导尿口端的塑料小帽,既方便,又可靠,效果很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一次性引流袋在膀胱压测定中的巧妙应用
我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较多,严密监测患者腹内压至关重要.临床上通过测定患者的膀胱压可间接反映腹内压,我科将一次性引流袋巧妙应用于测量留置导尿患者的膀胱压,快速方便,现报告如下.
-
一次性引流袋在腹胀排气中的应用
传统的肛管排气法是用肛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在引流袋充满气体时,将气体放出.排气中经常会出现管道衔接处脱落,导致无法观察排气进展情况.我院骨科采用一次性引流袋代替肛管,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一次性引流袋,剪刀1把,先用消毒剪刀剪去引流袋管道头部,在用液状石蜡润滑引流袋管道前端7 ~10cm,按要求插入直肠内.若有气体排出,引流袋就膨胀.
-
介绍一种防漏液的密闭式膀胱冲洗法
传统的膀胱冲洗法是通过开放式输液装置(吊桶连接胶管)下接Y形管(盐水接头)与导尿管将冲洗液注入膀胱进行冲洗.自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临床以来,开放式输液器逐渐被淘汰,膀胱冲洗以密闭式输液装置替代了开放式冲洗器,一次性导尿管取代了传统导尿管.但由于输液管下端与导尿管末端不配套,常造成衔接处漏液,不仅污染了护士手指,而且浸湿了床单,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我们采用密闭式输液法,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与输液器接头连接进行膀胱冲洗,临床应用386例,效果满意,具体方法如下.
-
引流袋接头用于冲洗堵塞尿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性引流袋接头用于冲洗堵塞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3).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接引流管导管进行尿道冲洗,对照组直接用注射器接尿管行尿道冲洗,冲洗时收集渗漏液体,并于术后第1,4,7天采集尿液行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冲洗时外漏液量为(1.6±0.3)ml,对照组为(15.3±4.9)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培养在术后第7天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用引流袋接头进行尿道膀胱冲洗不仅明显降低冲洗抽吸时液体外漏,而且还可预防医源性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
一次性新型引流袋的研制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留置导尿的患者多采用气囊导尿管,在行膀胱冲洗时,由于导尿管外口径过大与冲洗所用一次性输液器难以紧密衔接,通常将一次性引流袋剪下约4~5 cm浸泡消毒后连于输液器及尿管进行冲洗,这样不但浪费引流袋,而且操作繁琐,导尿管接头反复打开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引流袋,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