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胃镜代替小儿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玉华;徐明;李玉明;钱俊波;王亚民;仇建伟

    目的 探讨鼻胃镜在儿科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成人鼻胃镜对34例各类上消化道病变患儿进行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经鼻或口腔插入.结果 本组18例经鼻插入,16例经口插入.全部病例均能完成上消化道检查.32例(94 12%)检查时基本无反应或仅轻度恶心;2例(5.88%)反应较大,表现为恶心、呕吐;4例发生鼻腔微量出血并发症.结论 鼻胃镜的镜身细,患儿易于忍受,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实用价值.

  •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及瘘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匡一;李兆滔;邱小蕾;崔西玉

    目的 观察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对食管良恶性狭窄、食管瘘的疗效.方法 46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普通胃镜或小儿胃镜,或辅以X线行支架置入治疗并随访6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术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除一例因放疗后吞咽功能受损进食呛咳症状没有改善外,其余患者吞咽困难或呛咳症状均立即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随访6个月, 1例术后1个月出现食管气管瘘,予取出后重新放置支架成功封堵瘘口;2例癌性狭窄因为无后续治疗分别于术后2个月及4个月出现再狭窄,予叠加支架解除狭窄;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发生支架移位,其中1例叠加支架后症状改善;死亡病例中主要死于晚期肿瘤进展.结论 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能方便、有效地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及食管瘘,从而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当通过对患者、支架及方法的选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胃镜中的应用

    作者:邓军;赵兰花;黄仕英;李明良;韦克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以及复苏的影响,寻求一种呼吸抑制轻、苏醒快速的小儿胃镜麻醉方法。方法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两组院联合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在两组患儿氯胺酮基础麻醉(肌内注射)后,1%利多卡因5 mL经联合组患儿鼻腔行喉、会厌局部麻醉;5 min以后,两组患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开始无痛胃镜镜检。观察两组患儿给药后3、6 min心率、呼吸频率、呼吸抑制、静脉用药量、胃镜镜检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结果静脉给药3 min后,联合组与TIVA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分别为(109.04±19.09)次/min、(85.70±21.92)次/min,(19.47±2.33)次/min、(14.73±6.05)次/min,(94.94±4.71)%、(87.95±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9、3.17、3.85,均P<0.05)。静脉给药6 min后,联合组与TIVA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脉搏氧饱和度分别为(113.98±25.03)次/min、(91.96±16.82)次/min,(26.07±2.86)次/min、(22.29±5.00)次/min,(98.01±1.35)%、(94.77±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2.98、2.43,均P<0.05)。给药3 min,联合组与TIVA组呼吸抑制例数分别为9、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5)。给药6 min,联合组与TIVA组呼吸抑制例数分别为5、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 <0.05)。联合组与TIVA组静脉用药量、胃镜镜检时间及复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1%利多卡因局麻联合静脉麻醉是呼吸抑制轻、苏醒迅速的小儿胃镜麻醉方法。

  • 无痛胃镜在小儿检查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笑雁;罗丽芳;黄燕霞;付忠;吴爱华

    目的 研究异丙酚应用于小儿胃镜检查的效果、安全性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20例反复腹痛小儿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比较SBP、SPO2、DBP、HR、R.结果 220例(100%)患儿血压有不同程度的改变,DBP、SBP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上升,SPO2下降10例,HR有不同程度的波动,R无明显变化,检查结束后苏醒时间1~30 min.结论 异丙酚应用于小儿胃镜检查,能使患儿减轻痛苦,遗忘不良记忆,缩短操作时间,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准确的用药及术前心理护理是确保疗效的关键,也是提高镜检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小儿胃镜检查在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兆;钱泽全

    目的 评价小儿胃镜检查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 lori,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初步考虑132例小儿胃炎患者,根据胃镜检查与否及结果分组,即A组(HP相关性胃炎组)、B组(HP阴性胃炎组、C组(未经胃镜检查组),除A组给予正规三联抗HP治疗外,三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各组治疗前后4周症状、体征比较,6~12 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和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4周腹痛及上腹压痛好转率A组分别是92.16%(47/51)、94.12%(48/51),B组分别是88.89%(8/9)、88.89%(8/9)与C组16.67%(11/66)、13.64%(9/66).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0.91、71.54,P均<0.05).在6~12 个月随访发现A组HP持续阴性47例(47/51),炎症得到持续的控制,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病例明显低于治疗前,B组经过对因治疗后炎症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u分别=125、7.00,P均<0.05).结论 小儿胃镜检查是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 小儿慢性腹痛414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林卫东;陈红梅;陈凤钦;林世光;杨玉英;叶礼燕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腹痛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PENTAX EPM-3500电子胃镜对414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 414例患儿中浅表性胃炎224例(54.1%),十二指肠球炎136例(32.9%),消化性溃疡51例(12.3%),3例未见异常,总检出率99.3%.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259例(62.6%).结论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因,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电子胃镜是明确病因不可替代的手段.

  • 67例小儿胃镜检查及其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吴星恒;陈晓;谭道全

    目的:探讨小儿胃镜检查的实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5~14岁因消化道出血、腹痛入院息儿的胃镜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出十二指肠溃疡42例,胃溃疡4例,浅表性胃炎17例及食道炎、胃-食道结合部炎、重度食道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各1例.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为73.1%,51例患儿乙肝病毒感染率达74.5%.结论:对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及腹痛患儿胃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生物致病因素,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与乙肝病毒的相关性应予重视.

  • 小儿胃镜检查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作者:罗丽芳;罗笑雁

    目的:探讨儿童胃镜检查的心理表现及特征,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3例5~14岁患儿胃镜检查过程中的面部表情、态度和行为动作、反应,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53例患儿中,仅1例未能完成检查.结论:小儿胃镜检查的护理重点在于心理护理,稳定患儿情绪,减轻反抗行为,能提高配合率和检查成功率.

    关键词: 小儿胃镜 心理 护理
  • 胃镜检查在小儿Hp相关性胃炎中的应用

    作者:于静;周喜红;姚卓

    目的:探讨小儿胃镜检查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相关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初步考虑132 例小儿胃炎患者,根据胃镜检查与否及结果分组,即A 组(Hp相关性胃炎组) 、B 组(Hp 阴性胃炎组)、C组(未经胃镜检查组),除A 组给予正规三联抗Hp 治疗外,3组基础治疗均相同,观察各组治疗前后4周症状、体征比较, 6个月-12个月随访胃镜检查结果和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治疗后4 周腹痛及上腹压痛好转率 A 组分别是92.16 %(47/51)、94.12 %(48/51),B组分别是88.89 %(8/9)、88.89 %(8/9)与C组16.67 %(11/66)、13.64(9/66).A 组与B、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91,71.54, P<0.05).经6个月-12个月随访发现A 组Hp持续阴性47 例(47/51),炎症得到持续的控制,炎症程度和炎症活动度病例明显低于治疗前,B 组经过对因治疗后炎症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胃镜检查是小儿Hp 相关性胃炎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 小儿胃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85例分析

    作者:周喜红

    郑州市儿童医院自2002年8月~2007年5月共收治小儿上消化道异物患儿85例,现就钳取情况总结如下.

  • 1306例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林卫东

    目的 对1306例有腹痛症状小儿的临床特征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小儿胃镜在小儿消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306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 1 306例患儿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686例(52.50%),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球炎453例(34.70%),消化性溃疡149例(11.40%),18例未见异常,总检出率98.62%.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968例(74.12%).结论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消化性溃疡是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因,而Hp感染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密切相关,小儿胃镜检查是明确病因的必要手段.

  • 小儿胃镜在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

    作者:廖信茜;王光恺;朱淑军;秦荣;邓少琦

    目的:探讨小儿胃镜在胆总管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3例胆总管扩张直径达12mm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小儿胃镜对胆总管进行探查,探索小儿胃镜进入胆总管的技巧,成功率及可行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得到及时对症治疗.结论:小儿胃镜在胆总管探查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继续探索,并不断改善.

  • 小儿无痛胃镜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利娟;沈娟;赵清林;毛金荣

    目的 通过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小儿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胃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n=30),静推异丙酚1.0~2.0 mg/kg;芬太尼-异丙酚组(B组,n=30),静脉注射芬太尼0.7~1μg/kg,再静脉注射异丙酚1.0~2.0 mg/kg.在胃镜检查麻醉术中记录患儿麻醉期MAP、HR、SPO2的变化,异丙酚用药量、检查时间、清醒时间、患儿离院时间.结果 A、B组患儿MAP、HR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较检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检查时间、息儿清醒时间及离院的时间也明显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SPO2无明显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优于单纯使用的异丙酚,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胃镜检查方法.

  • 39例小儿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红丽;郝建秀

    目的 探讨小儿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145例3-13岁儿童胃镜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0例腹痛患儿和9例无腹痛而有其它消化道症状的门诊和住院患儿胃镜下诊断均有胆汁返流,且病变为中-重度.通过镜下取活检用尿素酶进行H.pylori检测9例阳性,30例阴性.结论 胆汁返流性胃炎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以脐周痛为主要表现.

  • 53例小儿慢性无发热腹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红丽;郝建秀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无发热腹痛的病因.方法对慢性无发热腹痛小儿进行小儿胃镜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3例小儿慢性无发热腹痛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病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33例,浅表性胃炎16例,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球炎7例,食管裂孔疝6例,食道胃内异物4例,出血性胃炎3例,萎缩性胃炎2例,霉菌性食道炎1例,肥厚性胃炎1例.结论小儿胃镜检查是诊断小儿慢性无发热腹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腹痛 小儿胃镜
  • 类固醇激素治疗对肾病患儿胃与十二指肠粘膜的影响

    作者:余建莉;李前;严智先;梁星群

    目的观察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引起胃与十二指肠病变特点并探索防治措施.方法37例PNS患儿根据治疗用药情况不同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富士超细型小儿纤维胃镜观察胃与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情况并作Hp检测.结果A组:单用激素13例中有92.31%存在明显的消化道病变,其中慢性胃炎8例,合并或胃幽门窦部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B组:激素加西咪替丁的12例PNS患儿无1例病变,C组:初次发病未用激素12例病变率为8.33%,三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26.19,P<001).三组患儿胃液PH-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85%,16.67%,7.69%(P<0.05).结论单用激素治疗儿童肾病诱发胃与十二指肠粘病变率高,这类病人具有做胃镜检查的指征,早期加用西咪替丁及胃粘膜保护剂治疗,可有效地预防激素所致消化道并发症.

  • 婴儿消化道异物小儿胃镜取出1例

    作者:周泓杉;柏健鹰

    随着消化内镜的普及,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技术逐渐成熟.由于婴儿消化道管壁薄弱且管腔狭窄,采用成人内镜取异物时,因内镜直径较大而导致黏膜损伤,压迫气管而影响呼吸.笔者采用小儿胃镜对1例婴儿施行胃内异物取出,效果良好.

  • 小儿慢性上腹疼痛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刘旸

    为探讨小儿慢性上腹疼痛相关因素,对我院2004 年11 月~2006年10 月109 例慢性上腹痛的小儿行小儿纤维胃镜检查,用尿素酶试剂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记录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家族史、生活习性、精神因素并对检查、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 例患儿中发现浅表性胃十二指肠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异物、霉菌性胃炎分别占71.56%、14.68%、3.67%、3.67%、4.59%、1.83%;94例H.pylori 检测中阳性者为73 例(77.66%),>7 岁的患儿H.pylori 阳性率高于≤7岁的患儿(P<0.05);所有患者中有甜食嗜好、麻辣嗜好、受精神因素影响、暴饮暴食、嗜塑封袋食品者分别占62.39%、37.61%、11.93%、21.10%、65.14%.认为小儿慢性上腹疼痛与家族史、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