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5例诊治分析

    作者:刘琼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的原发性胃肠道病症.临床表现多样性,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达到早期诊断治疗的目的,现将本院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4例临床分析

    作者:樊丹君;许国强;单国栋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m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陛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罕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道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

  • 混合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伴血清CA125升高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文件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某些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疾病,Kaizser等在1937年首次报道EG病例,但伴血清CA125升高的EG病例罕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伴血清CA125明显升高的混合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报告如下.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吕其明;乐奕全;司马祎鋆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其特征为胃肠道有弥漫或局限性嗜酸粒细胞浸润[1-3],常同时伴有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4-5].为了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12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建平;胡国良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种少见疾病,且临床表现多样性,极易引起误诊.但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该病的临床报道日趋增多[1].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确诊12例,结合胃镜、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 浆膜病变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诊治1例

    作者:刘君;吴广利;肖欣;李静;刘会娜;蔡译苇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该病缺少特异性,临床中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 1 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报道如下.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作者:范震;吕敏和;赵幼安;崔屹;刘吉勇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极易误漏诊.1988年1月~2001年5月,我院收治13例EG患者.现报告如下,并讨论误诊原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

    作者:笪如桥;施丽婕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以胃肠道有弥漫或局限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常同时伴有周围血的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征.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误诊误治,激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中医学属于“痞满”“胃痛”的范畴,中医治疗该病的报道极少.该文简单介绍了西药结合中药汤剂治疗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进行简单分析.

  • 27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谢聪颖;谭诗云;张军;黄平晓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9月的27例住院E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分型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7例EG中黏膜型17例、浆膜型4例、黏膜浆膜混合型5例及黏膜肌层混合型1例.85.19%的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内镜检查病变多分布在胃窦、十二指肠降部和回盲部.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腹水细胞学发现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予以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腹痛症状均在1周内缓解.结论 EG主要发生于20~50岁青中年患者,以黏膜型常见,多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且常规镇痛药物疗效不佳,内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腹水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郭静;孙成都;王永华;柴国君;郭明洲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rtis,EG)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20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胃肠镜检查、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等.结果 本研究中40.0%的患者有过敏史,25.0%伴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85.0%患者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100%患者胃肠道黏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等处取材,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率>50.0%.对症治疗对于轻症患者有效,激素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有效.结论 EG是过敏反应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均无特异性,外周血和胃肠道黏膜的病理学检查中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是明确诊断的关键.内镜下在十二指肠、食管、回盲瓣取活检组织可提高诊断率.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

    作者:王巍;姜春燕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确诊的25例EG住院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40.0%的患者有过敏和/或过敏性疾病史;临床表现以腹痛(92.0%)、腹泻(72.0%)多见;黏膜型(22/25,88.0%)为主;内镜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多为黏膜炎症表现.14例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也得到缓解,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降低不如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显著(P<0.05).结论 EG患者临床及内镜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依据病理学检查,单纯抗过敏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2例误诊分析

    作者:刘春燕;张龙琪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男,63岁,因“中上腹胀20天”于2013年8月12日入院.入院前20天患者出现上腹胀,以进食后明显,无腹痛,无恶心呕吐,伴腹泻,解黄色烂便,每日3~4次,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促.当地对症治疗后,腹泻好转,仍感腹胀,伴腹围增大;当地查胃镜:浅表性胃炎;上腹彩超:早期肝硬化、腹水、胆囊小息肉.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儿胃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和IL-5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钱淑怡;杨辉;朱航;吴润秋;金玉;刘志峰;练敏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患儿胃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MC)数量和IL-5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参照Talley标准诊断为EG的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EG组,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0.44~13.58(6.38±4.59)岁.选取同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及总IgE测定正常且胃镜下多点取胃窦活组织行嗜酸细胞计数,EOS<10个/HPF的儿童为对照组,共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08~12.00(5.46±3.27)岁.两组行外周血EOS计数及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测定,胃镜下留取胃窦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胃黏膜EOS数量、MC数量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胃黏膜IL-5 mRNA表达.结果:EG患儿外周血EOS计数及总Ig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胃黏膜组织中EOS及MC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胃黏膜组织IL-5 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胃黏膜MC数量增加可能导致其释放IL-5增多,促进EOS在胃黏膜聚集、活化,释放毒性因子造成黏膜组织损伤.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内镜特征及诊治分析(附21例报道)

    作者:丛春莉;王丽萍;陈平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E)的临床表现,观察其多样性,减少误诊漏诊,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2016年消化内科住院诊治的EGE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经过及方法、确诊依据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终确诊21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分别以腹痛、腹泻,腹胀、伴恶心和呕吐等就诊入院;多数有哮喘病史、皮肤或药物食物过敏史.临床分型以黏膜型为主16例,浆膜型3例,混合型2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部分骨髓增生活跃,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腹水化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胃肠镜见黏膜充血、糜烂和溃疡等表现;腹部CT亦可见肠壁增厚、可见腹水;19例患者激素治疗有效治愈.结论 EGE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性,需得到更多临床医生及病理科医师的认识及关注,以尽早诊断及治疗,避免误诊及漏诊.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作者:陈东燕;吴子刚;林煜光

    目的 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1年8月确诊的22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和治疗.结果 腹痛为主要症状,20例,占90.91%.血嗜酸粒细胞升高21例,占95.45%,为(3.18±0.97)× 109/L.腹水6例,为渗出液,腹水沉渣涂片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十二指肠为常见受累部位,15例,占68.18%.内镜下主要突出表现为黏膜红斑.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所有血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而对症治疗治疗2周,血嗜酸粒细胞无一例恢复正常;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有胃肠道症状及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患者,应行胃肠镜检查及在正常和异常部位多点活检.特别注意十二指肠部位活检.明确诊断EG者,糖皮质激素治疗能迅速缓解症状,短时间内使血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

  • 息肉样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误诊分析

    作者:刁德昌;卢新泉;万进;王伟;赵敏;赵小青

    患者男,58岁,因“反复上腹饱胀不适6个月”于2014年3月入院。6个院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以进食后明显,大便无特殊。既往体健。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慢性胃炎”,予法莫替丁、吗丁啉口服后缓解不明显。2014年3月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见2枚直径约1 cm 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图1a )。诊断考虑:脂肪瘤?间质瘤?”当地医院考虑十二指肠脂肪瘤,建议手术治疗而转来我院。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特殊,腹部平坦,上腹部轻压痛,未及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5次/min ,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查血常规:WBC 15.3×109/L,Hb 141 g/L,嗜酸性粒细胞比值52.5%。入院诊断:十二指肠肿物:脂肪瘤?间质瘤?行腹部CT扫描提示: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2个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分别为1.5 cm ×1.0 cm,1.0 cm ×0.8 cm,边界清楚,增强期无强化,考虑脂肪瘤可能性大(图1c )。超声内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高回声均质光团,边界清晰,邻居肠管管壁清晰,无侵袭破坏表现(图1b )。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肾功、血CEA、CA19.9、AFP、风湿6项均正常。病理活检:镜下表现为胃肠黏膜明显水肿,黏膜层内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20/HPF ,局限性分布,未见其他炎性细胞浸润(图1d )。诊断考虑息肉样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予强的松每天40 mg 口服,潘妥洛克80 mg 静滴每天2次,治疗第5天患者上腹饱胀不适明显减轻,复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下降至正常范围。上述方案治疗7d 后出院,于门诊继续口服强的松及埃索美拉唑口服治疗,1个月后腹部症状完全缓解,停药。2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十二指肠肿物基本消失,随访至撰稿为止未见复发。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7例

    作者:张福群;杨永军;孙景荣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少见胃肠道疾病,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典型病例多见于 30~ 50岁患者,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 2倍.自 1937年 KAIJISER首次报道以来,特别是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内个例报道增多,近年来我院收治 7例 EG,现报道如下.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5例分析

    作者:宋鸿;赵亚刚;孙大勇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极易误漏诊[1].现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误诊的5例病例分析如下.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6例误诊分析

    作者:周贤斌;丁锦秀;叶丽萍;杨小敏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被误诊的E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腹痛,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误诊时间2日~5个月,中位时间13 d.初诊时误诊为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2例,胰腺炎1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胃癌合并幽门梗阻1例,肠梗阻1例.后行胃镜检查均见胃黏膜糜烂、水肿,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均见嗜酸粒细胞浸润而确诊.结论:对EG的认识不足,未仔细分析检查结果,未作全面的相关检查,尤其未做胃镜及活检等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 1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护理

    作者:黄云花;王克敏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罕见,全世界仅报道300多例.此病缺乏特异性表现,大多为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发作无规律性,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粪、腹泻、吸收不良、肠梗阻、腹水或胸水等.因此病少见,多数病人在诊断前多被误诊,且经长期治疗症状不缓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理压力大,对治愈的期望值不高.我科于2003年5月17日收治一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女病人,现将对该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63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