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全视网膜光凝术后持续性黄斑水肿

    作者:张世杰;杨柳;李骏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得后Tenon囊下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引起的持续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的患者.激光治疗前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OCT等检查.PRP术后1个月复查,佳矫正视力较PRP前下降2行以上,同时OCT检查出现明显黄斑水肿的患者进行曲安奈得40 mg后Tenon囊下注射.注射后1周、1个月复查佳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底检查和OCT.结果 共有7例11只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出现视功能下降超过2行,OCT显示出现明显黄斑水肿.曲安奈得治疗后一周所有患者视功能均有提高,OCT显示黄斑水肿均减轻.一个月时眼视功能恢复至激光治疗前水平,OCT显示黄斑基本恢复激光治疗前,黄斑水肿完全消退.所有随访时间未见有眼压升高患者.结论 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得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持续性黄斑水肿的简单有效治疗方法.

  • 视网膜脱离术后青光眼的治疗

    作者:蔡季平;王莺

    一、巩膜扣带术后青光眼1.发病机理: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巩膜扣带可阻碍涡静脉的静脉回流.由于血液从睫状体流入涡静脉,因此涡静脉的闭塞可导致睫状体的充血和水肿,睫状体水肿和向前旋转,又可使晶体-虹膜隔前移,终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类似的发病机制还见于全视网膜光凝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脉络膜出血和渗出等情况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 Ranibizumab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于湛;刘国军;徐蓉;庞凤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 IVR)、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效果。方法:18例患者18只眼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接受丝裂霉素 C辅助小梁切除术,术中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 0.5 mg/0.05 ml治疗,所有病例均分次行超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10个月(8~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情况。结果:6只眼于小梁切除联合IVR术后3 d内虹膜表面、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失,10只眼于7 d内新生血管完全消失,2只眼新生血管部分消失。手术前平均眼压(44.8±7.25)mm Hg,行小梁切除联合IVR术后1周,1、4、8个月平均眼压分别(15.85±6.23)mm Hg;(16.35±2.54)mm Hg;(18.27±6.13)mm Hg;(18.67±6.22)mm Hg,与手术前平均眼压(44.8±7.25)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完全成功11只眼(61%),部分成功4只眼(22%),失败3只眼(17%)。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以促进虹膜、房角新生血管迅速消退,有效控制眼压,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观察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作者:黄晓菁;魏锐利;谭烨

    目的 观察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全视网膜光凝(PRP)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对比分析26例(30眼)确诊为重度NPDR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并对比患者PRP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各点位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其中各位点脉络膜厚度依次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鼻侧脉络膜厚度(NCT)、颞侧脉络膜厚度(TCT)、上方脉络膜厚度(SCT)、下方脉络膜厚度(ICT).结果 PRP术后1个月SFCT、NCT、TCT、SCT、ICT分别为(338.0±70.2)、(292.0±72.3)、(331.0±71.4)、(312.0±76.7)、(318.0±78.3) μm,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SFCT、NCT、TCT、SCT、ICT分别为(305.0±75.6)、(271.0±76.3)、(302.8±78.5)、(280.0±70.5)、(291.0±73.2)μm,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频域OCT直观显示DR在PRP术后黄斑区脉络膜形态学变化,提示激光光凝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作用于色素上皮细胞,进而间接影响脉络膜厚度,从而改变视网膜灌注.

  • 玻璃体切除术中全视网膜光凝治疗PDR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文雄;臧晶;何利蓉;鲍炯琳;张少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作为该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一直深受关注.我院从1998年至2004年对36例PDR患者进行玻璃体手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眼内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及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作者:张少维;黄毅;李琴;毛晓春;王雪燕

    目的 研究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Ahmed引流阀(AGV)植入术及围手术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 2015年1月在本院眼科确诊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8例(62眼)NV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联合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PRP联合AGV植入及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组(A组)和PRP联合AGV植入组(B组).A组围手术期先行0.5 mg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后行PRP联合AGV植入术.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虹膜及房角的新生血管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2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 =18.471,15.466;P <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8,P=0.039).A组患者虹膜和前房角新生血管全部萎缩消退20眼,4眼虹膜表面仍可见纤细的新生血管,未见无改善者.B组所有患者虹膜和前房角仍可见新生血管.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其中前房出血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80,15.926;P<0.05).结论 PRP联合AGV植入术及雷珠单抗辅助治疗NVG,可迅速消退虹膜、房角、视网膜新生血管,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风险,有效控制眼压,大可能保护了患者的眼球及视功能.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鲍炯琳;臧晶;朱宇东;林文雄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2眼)行玻璃体切除术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PD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6~3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改善40眼(76.92%),其中Ⅳ~Ⅴ期36眼(83.7%),明显好于Ⅵ期4眼(44.4%);7眼(13.46%)视力不变;5眼(9.61%)视力下降.Ⅳ~Ⅴ期与Ⅵ期的患者相比,术后并发症相应较轻.结论 大多数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有改善,早期手术效果更佳.有效的、足量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可以及时地控制病变发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94-95)

  • 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作者:朱彩红;王康孙;张明珩;石海云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随机应用倍频Nd:YAG激光和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对PDR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视网膜任何部位新生血管(NVE)给予密集直接光凝,视盘新生血管(NVD)不予直接照射.结果 PDR患者于PRP术后3月61.5%患眼新生血管消退,12月76.2%新生血管消退,NVD和NVE眼中分别为58.8%和88.0%,术后2年以上94.1%新生血管消退;对PRP有成功反应者平均视力有提高.结论 PRP对PDR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和保持患者视力,对PRP有成功反应者视力预后较好,NVE较NVD更容易消退.

  •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侯晓映;陈桂文;周伟;周奇鸣

    目的 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11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其中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18眼,早期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58眼,高危PDR 34眼,依病变程度行次全视网膜光凝术、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术和超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随访6~32个月,观察视网膜光凝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变化.结果 治疗后PPDR患者、早期PDR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分别占88.9%、87.9%,均显著高于高危PDR患者的73.5%(P值均<0.05).初次视网膜光凝后,PPDR患者、早期PDR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4.5%、91.3%,均显著高危PDR患者的41.1%(P值均<0.05).结论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且PPDR和早期PDR治疗效果好.

  •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苏艳;王秋利;韩渝萍

    目的 观察激光治疗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根据2003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对DR患者102例(192眼)进行分期,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41眼、重度NPDR 83眼及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DR)68眼.参照早期治疗DR研究组规定,采用氪激光对中度NPDR行次全视网膜光凝,重度NPDR及PDR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记录激光术前及激光治疗至少半年的佳视力、眼底及荧光眼底造影检查变化情况.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追加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根据视力标准及荧光血管造影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视力及视网膜病变进展情况比较.结果 中度NPDR视力提高和不变37眼,占90.24%,重度NPDR视力提高和不变65眼,占78.31%,PDR视力提高和不变48眼,占70.59%,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率中度NPDR组为95.12%,重度NPDR组为85.54%,PDR组为77.94%,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分期DR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预后不同,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有效的光凝治疗是稳定视力和眼底病变的关键.

  • 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对比

    作者:岳立晖

    目的 比较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冷凝术与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6年7月至2009年4月39例(39眼)NVG患者.其中,对17例(17眼)患者实行全视网膜光凝术(对照组),22例(22眼)患者行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冷凝术(观察组).记录术后视力、眼压、炎症、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术后1周、2个月、6个月、18个月眼压较术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术后1周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6个月、18个月2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8个月虹膜新生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回退,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期前房变浅、引流管阻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NVG相比,采用青光眼阀联合视网膜冷凝术既增加了房水外流,又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退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NVG较理想的方法.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分析

    作者:寇颖;高志卓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继发于眼底缺血的眼科疾病,属于难治性青光眼,表现为患眼红痛、畏光、视力低下;结膜充血,角膜雾状混浊,眼压升高>60 mm Hg(1 mm Hg=0.133 kPa),虹膜表面新生血管,瞳孔缘外翻等.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全视网膜光凝术、全视网膜冷凝术、滤过性手术、前房引流或调节阀植入术、晚期或绝对期用睫状体冷冻术.

  • 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司长峰;杨达珍;王佳;项燕;张万峰

    目的:研究532 nm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532 nm激光对72例(122只眼) PDR患者进行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 PRP)。所有患眼按2002糖尿病视网膜国际临床分期均为PDR。结果 PRP术后患者视力提高,视网膜新生血管好转及消退均较明显,黄斑水肿有所减轻,总有效率达75.4%( P <0.01)。结论研究表明532 nm激光在治疗PDR,特别是伴有局部新生血管的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但新生血管部位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小凤;赖铭莹;周晓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破坏性强、失明率高的顽固性眼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成为新的治疗趋势。本文就NVG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红枝;刘波;梁永强

    目的 研究532nm激光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的疗效.方法 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分为增殖前期组和增殖期组.对所有病例分3次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每次治疗间隔一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新生血管未消退或无灌注区残留病例补行激光治疗.结果 全视网膜光凝术后3月,增殖前期组视力提高55眼(34.2%),增殖期组视力提高25眼(23.4%);两组视力提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前期组有效率(90.7%),增殖期组有效率(78.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12个月,发生玻璃体积血18眼,13眼经药物治疗后吸收,5眼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7例.并发或加重白内障52例.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行激光治疗,能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损害.

  • 全视网膜光凝合复方血栓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作者:侯立亭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99眼),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49眼)和对照组40例(50眼).研究组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术+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术辅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改善黄斑中心凹厚度.

  • 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

    作者:陈家欣;吴瑜瑜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及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行PRP治疗的120例(120眼)DR患者,其中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60例(NPDR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PDR)60例(PDR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60眼)正常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PRP手术前后使用OCT横向扫描视盘旁RNFL厚度和黄斑区,将视盘旁RNFL和黄斑区分为上方、鼻侧、下方和颞侧4个象限进行扫描,获取各象限及全周平均视盘旁RNFL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PDR和PDR组PRP前视盘上方、下方、鼻侧象限、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降低(均为P<0.05),但颞例象限RNF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和PDR组PRP前不同象限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与PRP前相比,NPDR、PDR组PRP后各象限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均变薄,但只有上方、下方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NPDR组相比,PDR组上方、下方、鼻侧及全周平均RNFL厚度变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PDR和PDR组PRP前各象限及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且PDR组较NPDR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与PRP前相比,NPDR、PDR组PRP后各象限及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PDR较NPDR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 PRP对DR患者RNFL有一定损伤,应选择适当的激光能量与曝光时间,大限度地降低对RNFL的影响.

  • 全视网膜光凝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作者:时倩倩;刘华;付蓉花

    目的 观察全视网膜光凝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72眼)PDR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60眼)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应用全视网膜光凝术进行治疗.两组均行裂隙灯、验光、眼压、眼底等常规眼部检查,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同时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P1波、N1波5环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等.结果 观察组患眼术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49.3±118.9) μm和(262.2±28.2)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36.4±17.8)μm,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观察组患眼的1环、2环的术后P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3环、4环、5环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观察组术后P1波潜伏期较术前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环、2环的P1波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环、4环、5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观察组术后1环、2环的N1波振幅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环、4环、5环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观察组患眼术后3环的N1波潜伏期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环、2环、4环、5环的N1波潜伏期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N1波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PDR患者可显著改善视网膜的感光和传导功能,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从而达到部分改善视力的目的.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张怡;高素珍;李华;唐于荣;林媛;刘利

    我院1999年12月~2000年11月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127例207眼,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视网膜光凝和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

    作者:王方;冯乐;惠延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工作人群中首位的致盲性眼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干预和治疗DR的经典模式.随着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是眼科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和难题.本文就DR的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手术治疗有效性现状进行总结如下.

61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