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11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学利;张飞;王国军;李希星

    目的:探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奔豚气患者11例,采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有效率100%.结论: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治疗奔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

  • 经方验案3则

    作者:唐瑜之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尊为经典,其所用之方,因其来源于实践,证之于临床,历经两千年而不衰,被奉为经方.但由于年代的久远,气候的变迁,病种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所述的典型病证,并非尽属当今的常见病.现今的中医,因受西医的影响,真正像老一辈中医学家那样潜心研究、运用经方者实不多见.其实,只要认真研读经典,注意运用仲景的思维方法观察临床,其<伤寒沦><金匮要略>所述的病证并非罕见.若恰当运用经方,确有桴鼓之效,看似神奇,实合仲景法则,现举临床真实病案3则,以遥证当年仲景之方并非虚言.

  • 岳仁宋教授桂苓五味甘草汤治疗转气病案体会

    作者:赵雯雯;杨欣怡;岳仁宋

    《金匮要略》治疗奔豚病主要是在三方(苓桂术甘汤、奔豚汤、桂枝加桂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从肝郁气火上逆、阳虚水寒上凌两方面辨治,针对以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为主符合相关证机特点的病症.导师在总结前人基础上,辨证运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治疗奔豚病亦获得良好疗效,现以该方为基础,简要叙述“奔豚病”“痰饮”病机并结合案例简单剖析.

  • 从奔豚气病论治看张仲景的防治观

    作者:陈松;白迎堂;徐重明

    张仲景是治疗奔豚的鼻祖.张仲景的奔豚气病源自<内经>,在症状、病因与治疗上完善与发展了<难经>奔豚,张仲景针对奔豚气病制定了治疗与预防方剂,体现了他重视疾病的早防、早治,对我们现今疾病的治疗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 真武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作者:张大成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由茯苓三两、白术二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附子一枚组成,主治少阴阳衰水气为患,为温阳化气利水的代表方剂。盖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肾。少阴肾寒不能化气行水,寒水反而侮脾,致脾肾阳衰、寒水内停。真武汤证之寒水为患,以肾阳虚为主,故利水当先温肾。笔者临床运用真武汤治疗咳喘、前列腺炎、肾炎、尿毒症、奔豚气、失眠、盗汗等症获得良好疗效。

  • 奔豚气与癫痫痰气并治的治疗思路

    作者:朱锦如;郭闫葵

    目的 探讨癫痫和奔豚气的共性,以期为两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各家著作,从癫痫和奔豚气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以及治疗等方面入手,探讨两者的异同.结果 奔豚和癫痫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两者有相似的病因、气逆上行和痰浊内阻的病理基础.治疗上均注重治痰理气.结论 癫痫和奔豚气有相似的病因、病理基础和治疗方法.因此两者在治疗上可相互借鉴,有助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 经方治验二则

    作者:牛凤菊

    临床上常遇到疑难杂症虽经中西医治疗而不见好转,病情反复.对此,笔者临床辨证应用经方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举医案二则介绍如下.1 不寐 案例1:患者,女,66岁,工人,2011年8月26日初诊.2个月来,患者不明原因睡眠时间逐渐减少,近半月加重.现彻夜不眠,辗转难安,心烦意乱,因睡眠不足而头脑昏沉,伴腰痛,偶心慌,口微苦,纳可,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不寐.辨证属水亏火旺,心肾不交.治宜滋阴清火.选用针刺治疗,以调节阴阳跷脉为主.操作:取照海、申脉、神门、三阴交、四神聪为主穴,采用缓慢捻转进针法,留针30 min,每日下午1次.治疗2 d,腰痛虽然减轻,睡眠未见明显好转.考虑患者针刺时恐惧感较重,故改用中药治疗.用《伤寒论》治疗少阴热化证之黄连阿胶汤加减:黄连6 g,黄芩9 g,白芍9 g,阿胶(烊化)9 g,炒酸枣仁15 g,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 g.3剂,每日1 剂,水煎服.嘱上药煎好稍冷却后,每剂药汁中放 2枚鸡子黄搅匀,温服.

    关键词: 经方 不寐 奔豚气 医案
  • 名医印会河教授临床抓主症经验集粹(十九)

    作者:陈庆平;徐蒙;王诗雅

    2.2胸痹,奔豚气(冠心病)张某,男,53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361577.初诊:1990年11月5日.主诉:心悸半个月.现病史:半月前惊恐后自觉有气从腹部上冲至胸部,心悸胸闷,心前区痛,夜间多发,腹胀气,怕冷.ECG检查示缺血改变;活动平板试验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冠心病可能性大.

  • 陈光伟教授辨证施治奔豚气一例分析

    作者:殷群

    陈光伟主任医师为"陕西省名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十大名医"从事肿瘤临床研究30余年,集临床、科研于一身,学识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在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术后防治肿瘤复发转移及晚期肿瘤单独应用中医中药改善临床症状,带瘤生存,提高生存质量,延长远期生存期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在诊治内科杂症亦有其独特的思维.本人有幸跟师学习,今就近来跟师门诊遇见奔豚气一例,从这位患者的诊治过程,体悟导师的辨证用药思路.

    关键词: 奔豚气 辨证施治
  • 奔豚气误治1例分析

    作者:刘占兵

    赵某某,女,62岁,干部,2003年5月13日初诊.患者诉心慌,烦躁,自觉有气从腹中急冲胸部,稍事休息片刻症状减轻,每日发作2~3次不等,伴见手足心汗出,头晕,腰膝酸软,面色不华,门诊查心电图提示有侧壁心肌缺血,血脂检查提示甘油三酯偏高.笔者考虑其为老年人,血脂偏高,结合心电图,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按胸痹肾阴虚用药,处方以左归饮加减.药用: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各10 g,茯苓、山药各12 g,炙甘草3 g,太子参20 g,麦冬、女贞子、丹参各15 g.

    关键词: 奔豚气 误治 验案
  • 奔豚气治验3例

    作者:赵平生

    笔者临床应用《金匮要略》方奔豚汤,辨证加减治愈奔豚气3例,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1 肝气郁结之惊恐奔豚郭某某,女,38岁,2004年12月26日初诊.患者值夜班时突发气上冲胸,咽部不畅,伴气短,胸腹胀满,身颤困痛.查:生命体征正常,短时难寻病因,遂予解痉镇静药物治其标,安睡2h症悉如常人.细询知其深夜上下班途中受惊吓数次,心中时常恐惧,曾于10天前轻微发作,休息后缓解故未求医.刻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便干,失眠多梦,纳可,舌红有裂纹、苔薄黄,脉弦紧.

  • 《金匮要略》关于癔症辨证思路的探讨

    作者:周欣

    《金匮要略》关于情志疾病的内容涉及奔豚气、梅核气、脏躁三病,属于现代临床精神病学癔症的范畴.其临床表现与现代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病因病机多以阴阳失和、气机紊乱、肝郁心虚、神明失主为主,病位多在肝,涉及心、脾、肾,为虚实寒热错杂之证.治疗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要,以证识病,以病统证,桂枝加桂汤、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等名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 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奔豚气案

    作者:公维娜;马祖彬;盖帅帅

    奔豚气多采用中药治疗,如奔豚汤等,针灸治疗记载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针刺以调气为主.疏肝调神针法是名老中医单秋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常用治疗精神、神志类疾病…,现应用疏肝调神针刺法与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治疗奔豚气,取得较好的疗效.

  • 陈宝贵教授治疗奔豚气验案举隅

    作者:郭敏

    陈宝贵,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天津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老师之一.陈教授从医50载,擅长治疗老年脑病及脾胃病,创立了“老年性痴呆从‘神’论治”和“治胃九法重建脾胃生理功能”的学术思想.陈师不仅在脾胃病及脑病治疗方面造诣深厚,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也效如桴鼓,笔者现举一例陈师经方治疗奔豚气验案,以飨同道.

    关键词: 奔豚气 经方 奔豚汤
  • 心绞痛表现似奔豚气症状1例

    作者:杨爱萍

    笔者于2001年11月发现1例心绞痛患者,其心绞痛发作时症状似中医的奔豚气,并且应用奔豚汤治疗有效.现报道如下.

  • 气病证治

    作者:方水林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机顺畅,推动、温煦等功能正常,抵御外邪有力,不易患病.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常,易出现肝、肾、脾、胃等功能失调,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等,临床常见,易误治.

  • 桂枝加桂汤加减治疗奔豚气例析

    作者:王学军;何永生

    伤寒奔豚气证相当于西医的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但症状比较重,多来势凶猛.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气的典型代表方剂,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奔豚气 桂枝加桂汤
  • 难证治验四则举隅

    作者:张光新

    补肾泻肝治奔豚气并萎缩性胃炎疣状增生;温阳滋阴治阴茎冷疼;解表清胃治顽固性头痛;疏风泻热治痹证.

  • 重症奔豚气治验举隅

    作者:刘庆忠

    徐某,男,83岁.1985年12月7日诊.腹痛3月余,痛时欲死,中西并诊,多方罔效,自认已近天年.其二子邀笔者赴家诊之.刻诊:掀起患者所盖之被褥视之,热气腾腾之毛巾敷于其小腹上,问其道理,其长子云:"3个多月来我们兄弟3人带上家中孩子,不分昼夜地轮流侍候在父亲身边,烧水烫毛巾敷腹部,一刻也断不得,否则腹痛发作".

  • 七情病证证候分类的意义

    作者:张纪梅;常存库

    历史上关于情志病证的记载早见于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6万余片.与疾病有关的有323片415辞.其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的病名或关于疾病症状的描述,如"失眠"[1].<山海经>记载了38种疾病,其中就有狂、痴等[2].<黄帝内经>不但记载了一些具体的七情病证的名称,还设专篇系统论述了癫狂的病因病机和表现.到了张仲景时期,中医学对七情病证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临证医学阶段.<金匮要略>记载了"百合病"、"奔豚气"、"惊悸"、"脏躁"、"郁冒"、"阴吹"及"咽中如炙脔(梅核气)"等七情病证的辨证论治,首开情志疾病辨证论治的先河.

5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