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层医院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锁部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212例肩锁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肌间沟进路臂丛神经阻滞组(A组)和肌间沟进路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B组).0.35%~0.45%罗哌卡因复合液20~25ml行神经阻滞.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及麻醉并发症.结果:B组术中镇痛效果101例优良,好于A组的92例(P<0.05).麻醉并发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锁骨手术较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完善,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
肩部手术多模式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肩部手术多模式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肩部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术中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效果优32例,良6例,中2例,差5例;判定为麻醉成功38例(84.4%),失败7例(15.6%).观察组麻醉效果优40例,良4例,中1例;判定为麻醉成功44例(97.8%),失败1例(2.2%).两组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肩部手术采用多模式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
-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上肢及肩部手术大都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方法进行麻醉.与全身麻醉比较,臂丛神经阻滞无误吸、反流的风险和麻醉后苏醒的步骤,故可以避免全身麻醉的诸多并发症.过去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师都是依据体表标志定位进行盲穿,注重寻找异感有潜在的神经损伤的风险且阻滞效果不理想,经常误穿血管,造成局部血肿.为此,我们应用了B超引导定位的方法,提高了阻滞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用国产(H Y230C)黑白B超机进行臂从神经(肌间沟法)阻滞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下面和大家分享.
-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肩部手术20例体会
2000年至2002年我们采用肌间沟一点法行臂丛神经和颈丛神经阻滞的方法用于肩部手术20例,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
肩部手术240例麻醉体会
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颈浅丛加臂丛联合阻滞的麻醉方法用于锁骨及肩关节手术,并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颈臂丛阻滞用于肩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对于肩部手术的麻醉,我院麻醉科采用了三种阻滞方式:单纯颈丛麻醉、单纯臂丛麻醉及颈臂丛阻滞麻醉.并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单纯颈丛麻醉及单纯臂丛麻醉,效果难以完善,多数患者需要辅用镇静、镇痛药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给术中管理带来不便,而颈臂丛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利多卡因与芬太尼复合液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初步观察
在局麻药利多卡因中加入小剂量芬太尼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我们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60例病人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8~40岁,均为急诊上肢或肩部手术,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用1.5%利多卡因加芬太尼20μg复合液20ml;对照组用1.5%利多卡因20ml,均在C6水平做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其中58例为单次,2例为连续,术中均未追加其他药物,手术时间为30~180分钟.麻醉效果以注药后病人感上肢沉重,麻木或疼痛减轻为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至病人首次感伤口疼痛的时距为镇痛持续时间.
-
肩部及锁骨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
在以往麻醉方法的选择时,肩部手术一般选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锁骨手术选用颈丛神经阻滞(单侧颈丛深、浅神经),但由于肩部及锁骨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神经支配,临床中仍有些病例阻滞不完善,术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或疼痛.作者自1996~2000年应用颈丛加臂丛联合阻滞的方法用于肩部及锁骨手术共36例,均获得良好麻醉效果.
-
颈5横突尖神经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常出现神经阻滞不全,及由于穿刺深度较深易引起气胸等并发症.1996年以来我们对肩部手术采用第5颈椎(C5)横突尖神经阻滞93例,麻醉成功率高,并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喉罩在臂丛神经阻滞老年患者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老年(65周岁以上)手术患者尤其是伴有重要脏器病变的高龄患者,其麻醉选择难度很大.我院近年采用喉罩(LMA)加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肩部手术患者,并与单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术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臂、肩部和锁骨手术部位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肩关节复位、肩部及肱骨上段手术61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成功率97%,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成功率4%(P <0.01).结论: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肩部和上臂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前、中斜角肌上端交叉点体表标志明显,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成功,不会引起气胸,安全无不良反应.
-
颈椎横突一点阻滞法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肩部手术麻醉方法有颈丛、臂丛及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因费用高,诱导及苏醒时间长,一般不作为首选麻醉方法,而单纯颈丛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常常难以完善,多数需辅助镇静.颈丛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麻醉效果确切[1],但多次穿刺,操作相对繁琐.我们根据肩部神经分布的特点,选择第五颈椎横突作为穿刺点,局麻药可以在第五颈椎平面上下扩散,拟用此一点阻滞麻醉用于肩部手术中,旨在寻求肩部手术更简单易操作的麻醉方法.
-
肌间沟颈臂丛阻滞用于肩部或锁骨手术麻醉的体会
肩部及锁骨手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手术,其麻醉范围牵涉颈从及臂从神经,作者总结50例肩部及锁骨手术的神经阻滞麻醉体会,为此类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
-
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中为简便的麻醉方法之一,但由于肩部特殊的神经支配,很难单用臂丛或颈丛完全阻滞而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近年来,我们对57例肩部手术患者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经颈路臂丛阻滞用于肩部手术
本院麻醉科于1998年开始对经颈路臂丛阻滞用于肩部手术进行了临床观察,以解决单纯颈丛阻滞不全的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不同进针方法肌间沟阻滞麻醉400例
选择上肢手术400例.男200例,女200例.年龄8~72岁.ASA Ⅰ~Ⅱ级,手术种类包括肩部手术85例、上臂121例、前臂108例、手部8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200例(异感组),乙组200例(落空感组).局麻用药:成人采用2%利多卡因(12岁以下按利多卡因5~7m/kg)+0.3%丁卡混合液20~30ml.
-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肩部手术时常应用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或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但是由于肩部特殊的神经支配,很难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自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作者采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行肩部手术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G6805电针麻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止痛完善,肌肉松驰,血管扩张,对全身影响小等优点.应用于上肢大、小各种手术和某些肩部手术,较之其他药物麻醉安全有效,目前多数作者认为出现异感,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的可靠保证,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是1962年由Greenblatt氏开始的,在临床上还没有得到重视,笔者采用G6805电针麻仪替代周围神经刺激器,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定位,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
两点法臂丛麻醉体会(附50例报告)
臂丛麻醉一般常用于上肢及肩部手术.如手术部位较为局限,则一点法即足够.但笔者所见患者多为上肢大面积复合伤,所以要求整条手臂麻醉.我院2001~2004年已为50例病人实施两点法臂丛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颈丛神经阻滞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1 目的观察优化改进C3或C4横突前结节一针法颈丛阻滞方法的易操作性和临床麻醉效果.颈丛神经阻滞是枕、颈、肩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目前常用的阻滞方法有C2、C3、C4三针阻滞法和肌间沟顶点一针阻滞法,前者因定位繁琐,穿刺次数多,增加了不便和误伤颈部神经、血管,甚至误入椎管的机率.而后者因穿刺点、给药点较低,所以无法满足枕颈部手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