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随诊观察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用外科治疗的随诊结果.方法: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30例,按随机原则将脊髓损伤72小时内予以手术治疗15例为试验组;脊髓损伤2周后予以手术治1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属确诊病例且无相应并发症病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及随诊JOA评分、远期出现并发症及加重现象的比率.结果:试验组远期疗效明显优越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得出结论尽早的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
-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治疗体会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由于无明显骨折、脱位等颈椎损伤,临床上容易被漏诊、误诊[1].自1989年初~1995年底,本院共收治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病人27例,其中过伸性损伤18例,经过4~37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
胸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一般表现为同一平面损伤,Denis[1]报道少数脊髓损伤平面高于骨折脱位平面,其发生率约1%,并命名为上升性截瘫.亦有将胸段脊柱无骨折脱位的胸段脊髓损伤称为胸椎无放射线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2].其原因可能为脊髓缺血坏死.结合我科诊治3例,就其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
对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讨
目的:研究总结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120患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针灸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挫伤,临床治疗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和活动能力,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术后观察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5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无骨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采用JO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35例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均得到随访8~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前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10例,C级16例,D级6例。术后分级为A级1例,B级6例,C级10例,D级14例,E级4例。术后JOA平均分较术前平均分增加6.7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无骨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并发症。
-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自2004-01-2010-12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5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8例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中,男451例,女67例,男女性别比6.73,跌倒损伤261例(50.4%)、交通事故伤142例(27.4%),颈脊髓损伤486例(93.8%),胸髓损伤21例(4.1%),腰髓损伤11例(2.1%).结论 跌倒是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主要损伤原因,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主要是颈脊髓损伤.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倒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获5~28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颈前路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其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维持颈髓减压、颈椎稳定以及生理曲度效果好.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选择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OFD)的治疗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CSCIWOFD治疗前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采取的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后路减压内固定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6~48个月,治疗前JOA评分(8.7±3.2)分,治疗后为(13.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率(68.2±12.2)%,优良率84.6%.结论 对于CSCIWOFD根据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急性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与早期外科干预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非手术治疗与早期外科干预在治疗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9-03-2012-10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7例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激素脱水及营养神经等非手术治疗,26例于伤后72 h内行手术治疗,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临床疗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及随访各时间点的ASIA运动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早期手术干预组术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ASIA运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5%、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成人颈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早期外科干预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并发症相对较多.
-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特点及意义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改变特点及其在脊髓损伤程度、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绝大多数表现为脊髓水肿,急性期T1加权像等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慢性期部分T1加权像局限性低信号,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MRI T2加权像单节段脊髓水肿预后较双节段以上者好.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MRI信号改变及其范围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提示预后,指导治疗.
-
无骨折脱位的闭合性肱动脉损伤
无骨折脱位的闭合性肱动脉损伤在临床上并不罕见,由于其相对隐蔽,容易在诊断上造成困难.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收治4例此类损伤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
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病的致伤机制,探讨其治疗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76例无骨折脱位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结合植骨、前路减压及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和后路扩大减压.对不同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手术组JOA评分显著提高;②病程长短与疗效相关,病程在3周以内的患者疗效优于3周以上者(P<0.05);③前路减压植骨结合颈前路钢板固定其优良率高.结论 伤前存在颈椎病的患者更易致急性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前路减压结合植骨融合与结合钢板固定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干预时机的不同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3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3组:A组(伤后3天之内手术组)、B组(伤后3~7天手术组)、C组(伤后2周以内手术组),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标准,对3组手术前后四肢关键肌的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12个月随访,3组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评分:术后1、6、12个月的功能改善率,B手术组手术效果优于A手术组和C手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手术组和C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减压可防止或减少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损害并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伤后3~7天手术可获得大程度神经功能的改善.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3.2±13.7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34.9±15.4ml;术后1年,JOA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经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确切,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的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 植骨融合 无骨折脱位 颈髓损伤 -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道路交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常导致患者不完全或完全性瘫痪,也包括肌肉撕裂、 椎间盘周缘损伤等颈椎不稳定;还有的是产生身体慢性疼痛和劳动力丧失,给社会资源和家庭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临床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本文就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至2004年诊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根据受伤机制(屈曲暴力或过伸性损伤)及影像学表现(脊髓损伤不同)采用了3种手术方式,前路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8例(Ⅰ组),后路减压11例(Ⅱ组),后路脊柱稳定性重建23例(Ⅲ组),观察各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平均增加4.1分(Ⅰ组4.2分,Ⅱ组3.6分,Ⅲ组4.2分),随访4、12、24周,JOA评分分别平均增加6.7分(Ⅰ组6.7分,Ⅱ组6.3分,Ⅲ组6.9分)、7.8分(Ⅰ组7.7分,Ⅱ组7.2分,Ⅲ组8.1分)、8.1分(Ⅰ组8.1分,Ⅱ组7.7分,Ⅲ组8.3分).1例术后1年时仍有神经功能的改善.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根据受伤机制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
颈椎管狭窄外伤后不全瘫的手术治疗
颈椎管狭窄患者伤前可有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外伤后(包括轻度外伤,X光片无骨折或脱位)可出现严重脊髓神经症状或不全瘫.既往对此类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疗效较差.1995年10月至1998年1月我们对6例颈椎管狭窄外伤后,经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的高位不全瘫患者作颈椎后路双开门减压术,取得了良好疗效.
-
无骨折脱位胸髓横断损伤1例报告
患者男,3岁.撞伤后双下肢活动丧失12d于1999年7月24日入院.入院前12d因摩托车祸摔伤,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破裂、脊髓损伤、鼻骨骨折",行肠修补术后住院12d,双下肢活动、感觉无恢复,来我院治疗.查体: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好,鼻部轻度肿胀,畸形不明显.
-
颈腰综合征患者腰椎术后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报告
颈腰综合征是指脊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椎病与腰椎病合并存在的病病[1].
-
关于颈椎病命名的思考
近年来,由于对颈椎病发病机理等认识的深入,对原属于颈椎病范围的多种疾病提出了新的命名,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椎管狭窄症、钩椎关节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失稳症、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