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ntacam、Topcon3D OCT-20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作者:刘小天;周宏健;廖燕红;李钦波;章微微

    目的:探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Topcon 3D OCT-2000、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这三种仪器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对角膜正常者30例(60只眼)的中央厚度使用Pentacam、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A超进行分别连续3次测量,以评价该系统对角膜厚度测量的可重复性。进而选取70例(120只眼)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同样应用Pentacam、OCT和A超对角膜厚度进行分别连续3次测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 Pentacam、OCT和A超对60只正常角膜眼分别进行三次测量中,其组内相关系数( ICC)分别0.977、0.938和0.935,变异系数( C.V)分别为0.53%、0.88%和1.00%,对120只拟行LASIK手术的眼角膜测量中,Pentacam、Topcon 3D OCT和A超测量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55.5±23.2)μm、(551.5±25.5)μm和(545.6±27.1)μm,三者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Pentacam与A超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好( r =0.924)。结论三种仪器测量的复测信度均很高,可重复性比较中,Pentacam高,OCT次之,A超低。 LASIK术前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测量中Pentacam测得的数据厚,OCT次之,A 超薄。三者仪器中使用Pentacam进行LASIK术前检查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眼前节数据,而OCT有较高的采集成功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急性结膜炎12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一兵;王炜;翟楠;麦彩琰;王静;甘惠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急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24眼)LASIK术后急性结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病程与转归.结果:12例(24眼)全部治愈.其中LASIK术后1月以上发病者7例(14眼),病情及病程与红眼病基本相同;LASIK术后1月以内发病者5例(10眼),病情较一般红眼病重,病程也较一般红眼病长1~2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ASIK后急性结膜炎疗效满意.

  • ORBSCANⅡ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角膜测厚的应用

    作者:赵峰;李娜娜

    目的:探讨ORBSCANⅡ眼前节诊断系统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间行LASIK手术的43例近视患者(86只眼),分别用ORBSCAN II眼前节诊断系统行术前检查和DGH 4000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进行检测,并将两者角膜厚度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只眼用ORBSCANlI和超声角膜测厚仪测得的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分别为(536.9±30.4)μm和(547.1±27.4)μm,P<0.05.结论:ORBSCANⅡ对角膜的测厚功能尚不能取代超声角膜测厚仪.

  • 角膜瓣蒂在上方与鼻侧的LASIK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钟凯人;王铮;陈子林;王小艺

    [目的]探讨角膜瓣蒂在上方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远期效果.[方法]选用旋转式角膜刀制作上方蒂角膜瓣LASIK418例(804眼),用平推式角膜刀制作鼻侧蒂角膜瓣LASIK108例(202眼),对两组蒂部不同位置的角膜瓣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2年裸眼视力上方和鼻侧蒂组分别为(5.01±0.15)和(5.00±0.1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制作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上方蒂组低于鼻侧蒂组,切缘出血上方蒂组大大减少(P<0.005),干眼症发生率术后早期上方蒂组高于鼻侧蒂组,3月后两组均降低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方和鼻侧蒂组均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远期随访2年两组无明显差异,但在角膜瓣稳定性上,上方蒂优于鼻侧蒂.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创面愈合机制的免疫组化实验

    作者:杨斌;林小铭;王铮;陈家祺;郑湖玲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角膜创面的愈合机制.[方法]对10只兔右眼施行IASIK手术,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取标本,应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及观察角膜基质成分的变化.[结果]LASIK后1周中央区角膜有少量的角膜细胞出现及产生少许Ⅲ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术后1~3个月时达高峰,6个月时明显减少.[结论]LASIK后,角膜愈合反应极轻,因而较少引起角膜混浊的发生.

  •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航乐;张柳;汤明芳;陆晓和;吴木清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的临床效果,包括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眼压增高发生情况.方法:总计接受LASEK患者176例345眼,分为试验组84例165眼,术后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患者,对照组92例180眼,术后应用0.1%氟米龙滴眼液患者,观察术后6个月时Haze发生率、6个月内眼压增高的发生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6个月时术后Haze发生率分别为9.70%(16眼)和17.22%(31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眼压增高发生率分别为3.64%(6眼)和10.00%(18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1%氟米龙滴眼液相比,LASEK术后应用0.5%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引起眼压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可有效预防Haze发生,临床效果安全有效.

  • 频域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测量LASIK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分析

    作者:许雪妹;张媛梅;潘峰;王跃丽;李晓红;付笑笑

    探讨不同厚度的微型板层角膜刀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保留角膜基质床厚度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SIK术后60例患者(120只术眼),术中应用MariaⅡ90刀头组21例(42只眼),110刀头组19例(38只眼),130刀头组20例(40只眼).术后1周应用频域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患者角膜0°子午线角膜基质床厚度.结果:应用前节OCT测量角膜中央区保留基质床厚度90刀头组(286.85±12.94)μm,110刀头组(297.38±22.71)μm,130刀头组(324.6±23.67)μm.结论:频域前节OCT能够准确安全的测量LASIK术后角膜基质床厚度,可作为术后观察分析的方法.

  • 两种人工泪液联合用药预防LASIK术后干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雍桂珍;兰长骏;甘宇业

    目的:评估思然联合潇莱威与单用思然比较预防LASIK术后干眼的疗效.方法:48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思然和潇莱威,对照组用思然.比较两组SPEED评分,干眼症状及干眼之间的差异,t检验、x2检验用于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二者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1周后干眼减少,在1周、1个月、3个月SPEED评分分别为6.59±3.28比5.50±2.83(P=0.048)、3.92±1.77比3.05±1.62 (P=0.036)、2.13±1.54比1.65±0.98 (P=0.046);干眼诊断的比例分别为15.0%比14.2%(P=0.796)、13.3%比7.5%(P=0.039)、10.4%%比5.4%(P=0.042)、6.3%比2.5%(P=0.045).结论:思然和潇莱威联合应用与单用思然比较预防减少与LASIK手术相关的不适干眼症状可能更有效.

  • 早期激素冲击疗法治疗LASEK术后Haze形成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良勇;贺自力;陈凤莲;张洪敏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效果.方法 65例127眼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LASEK术后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Haze形成及视力、眼压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10天均有Haze出现,术后1、3、6个月Haze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术后12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的裸眼视力和眼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激素冲击疗法治疗LASEK术后Haze形成安全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 LASIK矫正RK后近视的临床观察

    作者:陶耘

    目的 选择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放射性状角膜切术术(RK)后欠矫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RK术后屈光欠矫的26眼(14例)施行LASIK.年龄在32.52±2.35岁.屈光欠矫范围为:屈光度为-4.70±1.80DS.散光为-0.68±0.30DC.结果 术后视力和屈光度通常在6个月时稳定;所有术眼术后远视力≥0.6,术后6个月有13眼裸眼远视力(50.00%)≥1.0,22眼(84.62%)≥0.8,26眼(100%)≥0.6.无明显视力下降者(远视力下降不超过1行).无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和层间上皮植入等并发症.结论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效果好、预测性好,应该在RK后3年以上进行.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眼731例观察

    作者:龙曙光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 采用LASIK术治疗近视731例1367眼,等效球镜为-(5.25±2.25)D.分别在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视力和屈光度,比较术前、术后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就有十分明显的提高(P<0.01);术后6个月时1355眼(99.12%)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球镜残留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占95.02%.结论 LASIK手术是治疗近视的理想手术,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不用眼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手术技巧,手术参数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探讨.

  • 那素达滴眼液在LASIK中的应用

    作者:马华贞

    准分子激光性角膜原位板层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治疗近视的新技术.作为现代屈光手术的一种,因其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1,2],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角膜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眼的疗效分析

    作者:彭燕一

    目的 通过与Lasic手术的比较,观察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切削术(ORK)治疗近视眼的手术疗效.方法 施行ORK手术的10例199眼为试验组,同期施行Lasik手术的74例144眼为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屈光度数、术后视力及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屈光度数在±1.00D以内的试验组175眼(87.94%),对照组110眼(7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评价视觉质量表示满意的试验组192眼(96.48%),对照组130眼(90.27 %),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ORK手术与Lasik手术一样有着良好的预测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在准确性和主观评价视觉质量方面优于Lasik手术.

  • LASIK与LASEK的临床比较

    作者:郑晓硕;林雅娜;郑晖;祁勇军;李勤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临床疗效.方法 LASIK患者506例(506只眼),LASEK患者539例(539只眼)入选统计分析.将两种手术病例都分成2组,组Ⅰ①、E①为低中度数组(等效球径值≤-6.00D),组Ⅰ②、E②为高度数组(等效球径值》-6.00D).观察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 术后疼痛LASIK组明显少于LASEK;LASIK术后10天视力≥0.8明显多于LASEK;术后半年达到佳矫正视力、屈光回退LASIK与LASEK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眩光在低中度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度数组LASIK明显多于LASEK.结论 LASIK术后疼痛症状轻、视力恢复迅速,但高度数患者术后眩光的几率大;LASEK术能有效减少高度数患者术后眩光的出现,但是术后疼痛症状较重、恢复较慢.

  • 麝珠明目滴眼液对LASEK术后Haze形成的影响

    作者:陈丽华;江萍;胡学斌;王红俊;莫纯坚

    目的:探讨麝珠明目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8例(196眼)受术者随机分为A、B组,A组48例(96眼)术后常规用药+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B组50例(100眼)常规用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眼压及角膜haze形成情况.结果:2组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3、6月,2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眼压低于B组(P<0.05),haze轻于B组,等效球镜值<-9.00 D组和等效球镜值≥-9.00 D组,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LASEK术后配以麝珠明目滴眼液滴眼可减轻haze的形成且有降眼压作用,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更具有意义,无毒副作用产生.

  • 3种微型角膜板层刀对LASIK术角膜瓣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尹丽;袁长明;石红;职红;刘红;林安平

    目的 观察3种微型角膜板层刀头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对角膜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Moria M2(旋转式微型角膜板层刀)130型、110型、90型对2 416眼行LASIK,对与角膜瓣有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LASIK角膜瓣并发症主要是瓣制作不全、瓣厚薄不均、游离、皱褶、移位、上皮植入、角膜Haze、圆锥角膜等,3组病例术后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型组622眼,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0.32%;110型组860眼,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0.47%;90型组934眼,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为5.46%.结论 130、110、90型均具有安全性,90型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率高于110、130型,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110型,既能保留足够的角膜厚度又能降低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

  • 准分子激光原位与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李飞;刘怡;赵宏伟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眼科分别行 LASIK (46例,92眼, LASIK组)和LASEK(46例,92眼,LASEK组)的中低度近视眼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主要分析指标有总高阶像差值、慧差值、球差值。结果术后1、3个月时LASEK组总高阶相差值、彗差值、球差值明显高于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LASEK组高阶相差值、彗差值、球差值略低于LASIK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对高阶像差的影响高于LASIK,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趋向一致。

  • Epi-LASIK和LASE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

    作者:夏君慧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Epi-LASIK组高度近视患者19例(38眼)行Epi-LASIK矫治,LASEK组高度近视患者22例(44眼)行LASEK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Epi-LASIK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佳矫正视力的眼数比例明显高于LASEK组(P<0.05);屈光度明显优于LASEK组(P<0.05);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明显好于LASEK组(P<0.05);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LASEK组(P<0.05).结论 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较LASEK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飞秒激光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SBK手术效果比较

    作者:鲁齐;许寅聪;李纲;李正时;何顺华

    目的 对比分析飞秒激光(瑞士Femto-LDV飞秒激光)与机械刀(法国MORIA OUP)制作角膜瓣的SBK手术的有效性、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方法 2010年1~4月成都康桥眼科医院门诊完成的SBK手术病例2000眼(球镜-1.00~ 9.75 D,柱镜0~2.75 D),根据制瓣方式分为飞秒激光组和板层刀组各1000眼,所有手术均采用VISX S4(美国AMO公司)行基质切削,且都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的裸眼视力(UCVA)、术后屈光度、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及丢失,并分析各组屈光稳定性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预测性:两种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但术后1天时飞秒激光组优于角膜板层刀组;有效性:术后1天UCVA达到或超过术前BCVA的比例,飞秒激光组为95.5%,明显高于机械刀组的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1月、3月、6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视力超过BCVA一排以上的比例,飞秒激光组为21.5%,明显高于机械刀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和安全性:术后6月BCVA丢失在2排以上者飞秒激光组为0眼,机械刀组有3眼.结论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SBK手术有较快的视力恢复,更好的术后视力,更高的安全性,但对于术后晚期视力稳定性和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仍需长期观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作者:渠敏;贺瑞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近视眼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由于近视眼的视网膜病变可能影响LASIK手术后视力恢复,因此手术前详细检查患者眼底并对存在的病变进行相应的预防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518 条记录 24/26 页 « 12...1819202122232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